民国时期江南水乡民间绣花鞋研究.docx_第1页
民国时期江南水乡民间绣花鞋研究.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江南水乡民间绣花鞋研究徐亚平,崔荣荣(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从使用区域、形制、图案、装饰工艺手法、使用功能性以及文化寓意等角度, 对民国时期江南水乡地区民间绣花鞋进行分析比较,反映了江南水乡地区民间独特的人文环境、民族和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关键词:绣花鞋;民国;江南;水乡中图分类号:ts943.7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 7003(2005)09 0046 02 绣花鞋是中国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品之一,形式异彩纷呈,工艺独特,装饰华丽,清晰地折射了传统 工艺文化的价值和特殊民俗文化含义,主要流行于明清时 代,在民国时期仍然比较普及。本文即是立足于江南大学 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的江南水乡地区民国时期各种形式绣 花鞋为例进行的分析研究。个鞋型也类似这种船的流线外形,船形绣花鞋穿着适用性 很好,鞋底是“两段底”,在 鞋底前半部分装上一块由细 布经过密扎加工后、呈三角 形状的薄鞋尖,鞋尖上翘,走 路轻巧、利索,故俗称“扳趾 头”鞋,后又在鞋底钉上两块 皮是为了防潮湿;“猪拱”绣 花鞋头扁圆而且略微上昂, 形似猪鼻,故形象地称为“猪图 1“船形”绣花鞋1使用地域、研究依据和价值江苏省长江下游的沿江区域和苏州市周围区域由于纵横交错的河湖网络密布而被称为江南水乡,它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人文环境、民族和民俗 风情等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服饰文化。其中江南 水乡地区民间服饰是表现这种文化内涵的重要的外在形 式,其独特造型、结构和装饰工艺在汉民族服饰形式中 独树一帜,具有典型的区域文化代表性和标示性。同样,江南水乡地区的绣花鞋极富特色,作为江南 水乡服饰套系中重要服饰部件,彰显了江南水乡独特的 文化韵味,尤其是吴东地区的百纳绣花鞋,不仅具有写意 的仿生造型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美、多彩和富含深邃民俗 寓意的装饰手绣图案。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有 这个区域的各种民间传世绣花鞋14 双,其中“船形”鞋5 双,“猪拱”鞋 6 双,其他绣花鞋 3 双,除 1 双为棉鞋 外,其余均为单鞋。这些形制各异的传世绣花鞋具有典型 的实证意义。2 典型特征2.1 形制与功能江南水乡服饰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吴东地区的千层百纳 绣花鞋, 有 “船形 ”(图 1 ) 和 “猪拱 ”(图 2 ) 绣花鞋两种形式。“船形” 绣花鞋鞋头尖且上翘,形 似水乡特有的、带有小蓬的舢板船的船头部位造型,整图 2 “猪拱”绣花拱”绣花鞋。这两种鞋的形制和结构比较特别,或是出于制作方便的需要,或是出于民间风俗的需要,均不分 左右脚。在绣花鞋的跟部镶有长度34cm的双层u形小 布块,以前是用精致的绣花布,后来改用印花布代替,其 功能类似现在的鞋拔。由此可见,当时吴东地区的绣花 鞋已经由单一的实用穿着逐渐过渡到“好用”且“美”的 功能统一,说明当时人们对于服饰品实用功能性和形式 美感结合的整体性考虑还是比较全面的,是今天我们进 行时装设计和创作上应当借鉴的理念。另一方面,收集的这个区域的 11 双“船形”及“猪 拱”绣花鞋都是正常尺码的鞋,一般鞋的长度尺寸为2326.5cm,宽度为 8.510cm,穿着舒适方便,不束缚脚, 适宜行走和劳动需要;与传统习俗的“三寸金莲”相违背, 这又是江南吴东地区服饰的特色之处,在收集这个地区的 民间绣花鞋时没有发现有小脚“三寸金莲”,因此这种 正常尺码的鞋在这个地区已经非常普及;而除此以外的 江南水乡仍然可以看到裹脚鞋的影子,从另外两双普通 圆口绣花鞋可以看出,主人年少时曾经裹脚,绣花鞋的 尺寸明显较“船形”鞋和“猪拱”鞋细小了许多,尺寸长 度为 18.5cm,宽度也只有6.5cm,据绣花鞋的主人介绍, 黑色那双属日常所穿,红色那双是她为自己百年以后准备收稿日期:2005 05 17 作者简介:徐亚平,女,1964 年生,讲师,主要从事服 装设计和服饰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46s i l k 第9 期 2005 年 的,每一双鞋上的绣花图案和色彩都有风俗讲究,这就是民间地域文化的差异,随着民国时期“西风东渐”的 影响,女性裹脚的习俗和这种病态的审美观也逐渐消退, 但是对于各种花卉的吉祥寓意的内涵却一直延续至今。2.2工艺技法“船形”绣花鞋和“猪拱”绣花鞋鞋面有两种制作 方法,一种是两爿鞋面上的结构和花形都是对称的,鞋 帮两刽合成,一俟绣好,就用绢丝缉合,俗称锁梁,并 在圆口处以绢丝缉结固定,在总共 14 双绣花鞋中有 9 双 是有锁梁,说明这种工艺方法相当普及,既牢固又可以 起到装饰作用,可谓两全齐美;另一种是少部分“猪 拱”绣花鞋整体圆口,整个鞋面由一块布制成,在鞋的 前半部逐渐收紧纳入鞋底,故鞋头稍微凸出张大以适宜 脚掌,最大宽度达10cm,这也是为了适应撑船时脚掌用力 脚趾张开的需要而设计的。绣花鞋的装饰工艺主要还有“百纳”鞋底和扎纳 于鞋帮四周的各种几何图形,均采用纳针工艺,主要 目的是增加鞋的牢固程度,精致的“千层百纳”同样具 备手工艺的审美意义,由最初的为了鞋的实用功能逐渐 演变为一种工艺装饰艺术形式,同样体现了美与用的统 一;绣花是另一种重要的装饰形式,在江南水乡的服 饰套系中,除了包头和作裙的百褶面有的少有一些几何 形状的简洁绣花外,其余服饰形式上并没有像鞋面上如 此视觉效果强烈的整体绣花,绣花的形态颇似剪纸艺 术,它和绣工的精细程度成为衡量和评价当地女性是 否心灵手巧的标志。2.3装饰图案鞋面上的绣花题材多以自然界美丽的花卉、动物和田 间作物的形态为创作原形。如牡丹、荷花、茉莉、梅花等, 图案造型以写意为主,多用大小穿插、面积对比塑造美感; 也有以几何线条组成的抽象的图形,线条柔和似江南水乡 的小桥流水形态,从正面看又与动物脸神似,又似蝴蝶形态 的变异,使人产生丰富的艺术与意象联想;从这些绣花题 材可以看出,无论是造型形态还是鲜艳的色彩都源自生活 和自然,民间艺术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 了江南水乡妇女的审美情趣。绣花鞋的图案,很有地域风情讲究,且各有寓意。所 表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大多也是表达吉祥和美好愿望寓意的, 如缠枝牡丹图案的构成,主体图案是牡丹花型,嵌绣有蝙 蝠、寿桃、荸荠和梅花,取其谐音“福寿齐眉”,且制作者故意将这四种图形隐藏于牡丹周围,若隐若现,更是增添了一些情趣,此种花组合一般使用于新娘的绣花鞋上。 而年青姑娘的鞋,由芙蓉、茉莉、梅花等花卉组成的“小梅妆”图案,梅取自吴语“妹”的谐音,吴地女 孩通称小妹,意为祝福小妹。2.4装饰色彩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收藏统计,绣花鞋以 青色和黑色为主色,其中藏青占 58%,黑色占 42%,可 以看出主色基本上是传统民间服饰色彩的延续,具有典 型的传承性,象征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点缀色彩 取自于鲜艳的自然花卉色彩,其中红绿黄蓝组合占主要 地位,为 83%,绿紫红组合占 17%,可见装饰性色彩趋于 丰富多彩。装饰性色彩的多元化来源于同类色相的丰富层 次和变化,比如红色在江南水乡服色中作为装饰色彩就有 大红、玫红、桃红、粉红等,在清朝丁佩绣谱辩色中 可得到印证:“自大红至极浅之色,几与白相类者,可分作 九种,大红可作朱砂,次者可当洋红、燕支,又其次则为 粉红也”;绣花鞋在配色上大胆地使用对比色进行匹配, 各种鲜艳、活跃的红色点缀于冷色系的服饰上无疑视觉效 果是强烈的,形式美原理是对比中求统一,审美上称为“画 龙点睛”,因此,象征性和装饰性交融演绎着色彩表现 性的升华,丰富的色彩带来了视觉审美的变化,凸显了 江南水乡民间服饰已经逐渐形成区域个性色彩风格,具 有典型象征意义的色彩也逐渐向表现性过渡。13蕴涵的民俗文化风情绣花鞋是江南水乡的年轻女性赶集和走亲访友串门时穿的具有一定礼仪功能的布鞋,“船形”和“猪拱”绣花鞋都富有深刻的民俗寓意。小船是水乡的象征,是人 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当地妇女穿的绣花鞋以船形制作, 意为出门“路路通”和“一帆风顺”;而猪是最熟悉 和人类联系最紧密的家畜,代表着富贵,这两种生活中 常见的形态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