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3)、通过欣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语言知识积累;、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三、 导读名著(一)、名著的形成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二) 、名著的影响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课件显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七步成诗(煮豆燃萁) 乐不思蜀 锦囊妙计 空城计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万事俱备() 周瑜打黄盖()刘备招亲() 司马昭之心()刘备的荆州() 张飞穿针( )三个臭裨将() 马中赤兔()3、三国演义中最精辟的十句话 (1) 人中吕布, 。 (2) 马氏五常, 。(3)鞠躬尽瘁, 。 (4) 既生瑜, 。(5)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6)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7)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 8) 生子当如孙仲谋 (9)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0) 治世之能臣, 。4、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三) 、名著的价值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群雄并起,斗争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2、提问,要求从教材“作品导读”中找答案:(1)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2)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四) 、名著的欣赏1、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师给出人物形象描写,学生猜所描写人物,见课件) ( 1)、刘备,字_,人称_ ,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此外他还具有_、_等性格特点。(2)、关羽,字_,人称_、_,被曹操封为_,使一把_,骑_ 马,_是他的主要特点,_、_等情节表现其“勇”,_表现其“义”。(3)、张飞,字_,使用的兵器是_,被吕布称为_,为人_、 _。(4)、曹操,字_,小字_,自封汉相,是_形象,为人_,惯用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 _。2、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提问学生说出三国演义写得精彩的几次战争: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空城计 七擒孟获 四、小结:名著欣赏的方法:、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五、作业:推荐课后精读的经典章节: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献刀、误杀吕伯奢、 “三笑一哭”、横槊赋诗、迎接许攸。刘备: 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彝陵之战、摔阿斗与托孤。诸葛亮:舌战群儒、失街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秋风五丈原。关羽: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张飞、赵云:长坂坡、义释严颜。马超、黄忠:大战葭盟关、割须弃袍、定军山。孙权、周瑜:赤壁之战、蒋干中计。六、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提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3)、通过欣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语言知识积累;、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四、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五、 导读名著(一)、名著的形成(课件展示)(二)、名著的影响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课件显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七步成诗(章) ( 七步之才;煮豆燃萁) 乐不思蜀 锦囊妙计 空城计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万事俱备() 周瑜打黄盖()刘备招亲() 司马昭之心()刘备的荆州() 张飞穿针( )三个臭裨将() 马中赤兔()3、三国演义中最精辟的十句话 (1) 人中吕布, 。 (2) 马氏五常, 。(3) 鞠躬尽瘁, 。 (4) 既生瑜, 。(5)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6)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7)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 8) 生子当如孙仲谋 。(9)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0) 治世之能臣, 。4、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五) 、名著的价值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斗争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2、提问,要求从教材“作品导读”中找答案:(1)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2)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六) 、名著的欣赏1、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师给出人物形象描写,学生猜所描写人物,见课件)2、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提问学生说出三国演义写得精彩的几次战争: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空城计 七擒孟获 四、小结名著欣赏的方法:、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五、作业:推荐课后精读的经典章节: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献刀、误杀吕伯奢、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