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特别要发挥本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告诉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在其中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而现今的美术教材,大多来源于城市和郊区,适合农村孩子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庄市诗舲幼儿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对幼儿充满魅力。因此,本着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实行开放自主的形式,通过创设丰富的环境条件,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大胆表达自已的认识和情感,真正作出孩子们“心中”的作品。如何把农村的乡土资源,应用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办出农村特色,来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支教期间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二、乡土材料的特点乡土材料具有“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特点,使得幼儿与美术活动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从而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1、乡土材料的原始性:大千世界里的自然物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随着季节的变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常见的瓜果蔬菜有:南瓜、黄瓜、香瓜、茄子、苹果、鸭梨、桃子、青菜、萝卜、西红柿、洋葱头等等。这些瓜、果、蔬菜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形状,即使是南瓜,也有大小、圆扁、长短、弯曲等不同造型,瓜体的自然形态是千姿百态的。除了形状各异外它们的自然颜色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红色的苹果、西红柿等,有粉红色的桃子、洋葱头等,有黄色的橙子、鸭梨等,有绿色的青菜、丝瓜等,有紫色的茄子,黑色的木耳和白色的香瓜等等。即使是红色的苹果也有浓淡、深浅之分,它们的颜色何其丰富。这些都是最原始的乡土材料,集学、做、玩、启、用为一体,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也为幼儿空间造型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调动了幼儿大胆设想美、尽情表现美、精心照管美的主动性,使幼儿与美术活动融为一体。2、乡土材料的基本性: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也是最基本的教育资源。春天,百花开放,山清水秀,幼儿园周围不远处的田野间、小河旁,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垂柳青青,阳光灿烂。夏天知了在碧绿的大树上贪婪地吸着树汁。荷花在水中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有含苞欲放的;有开着大而白又带点粉红的花瓣的,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姿态。“呼”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秋姑娘已悄悄的来到,路边的大树上,不时飘下几片金灿灿的树叶。田野里,农民伯伯喜气洋洋地正在收割稻子呢!果园里,一棵棵大树上熟透了的果子,摇着自己沉甸甸的身躯,等候着园林人的到来。大雪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树上、房屋上到处都被大雪笼罩着。远处,许多小孩子在快乐地打雪仗,堆雪人。对农村孩子来说,这些变幻的景物,五彩缤纷的四季,都发生在幼儿自己身边,是最基本的美术材料,它改变了平淡无奇、一成不变的认知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幼儿发散性和创造意识的发展,对幼儿美术兴趣的稳定发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能帮助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同时能极大增强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3、乡土材料的唯物性:在农村流传着许多颇具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民间风俗。如:娶亲时的热闹,过新年的喜气洋洋,正月的合家团聚,春天里放风筝,端午节吃棕子等等,这些是孩子们所熟悉而又喜欢的风俗。而幼儿美术活动过程自始至终需要情感的参与,可以说幼儿美术活动过程极其作品是幼儿情感律动的产物。因为他们所关注的不仅仅在造型活动本身,画面或造型活动只是一个显现出来的载体,而更多的是情绪体验、情感再现、创造的萌芽、兴趣的延伸。三、乡土材料应用的原则性 1、全面发展性原则:设计美术课程时应着眼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围绕这个总目标,要准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德育课程以及老课程、新课程、园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2、整体性原则:设计美术课程时,应将幼儿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将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形式与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对幼儿的进行影响。同时,还应将课程设计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同内容之间,各种方法之间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例如:我的稻草人这堂课既有美工教学剪剪、贴贴、画画的过程,又有常识教学认识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形式也是有机结合的。集体、小组、个别;观察、作业、游戏等等结合在一起。 3、可操作性原则:美术课程的编制要便于体验、理解、实施。例如:综合活动玩泥巴,让孩子们观察后,请他们先徒手和泥,然后再尝试着使用工具和泥,最后用泥巴制成各种好玩的东西,幼儿充分体验了操作探索的乐趣,反映积极,效果良好。此原则在乡土材料应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实践中还应注意,切不可将操作要求提的过高、过多,脱离幼儿的实际水平,不然往往会难以实施。 4、因地制宜原则:美术课程的编制根据自己地区、幼儿园、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切不可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其他幼儿园,其他班级的经验、盲目仿效。四、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如何应用 1、 农村自然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农村,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籽常年不断。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成了我们极好的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巧妙利用自然形态塑造形象对幼儿来说所用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选取材料做水中的小鸭子时,关键的是抓住鸭子的基本形体和主要特征进行广泛的联想,认真地琢磨,精心地选择材料。我们用简笔画概括鸭子的头部为小椭圆形,身体为大椭圆形。因此,选材料时要注意选择相似于椭圆形的瓜果蔬菜为制作小鸭子的材料。这类材料有鸭梨、蕃石榴果、芋艿仔、琵琶果等等。要注意突出鸭子头部特征,即扁扁的嘴巴。如果用蕃石榴果做鸭子,要巧妙利用瓜蒂做鸭嘴巴。制作人物形象比较理想的材料有土豆、桃子等,他们的颜色与人的肤色比较接近,要注意利用这些材料的自然形状来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比如小胖墩就是利用水蜜桃天然的颜色,皮薄肉厚的形状做小孩子那胖乎乎的小脑袋,为突出肉墩墩的可爱形象,用小小的黑豆做眼睛,鲜红的枸杞子做嘴巴,花生仁做耳朵,肥短的菜椒做身体,使他更加可爱,稚趣逗人。又如:在装饰活动中,我们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甜黍籽等运用到装饰中去,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将它们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头饰等。将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用捡来的芦花、枯叶、草梗粘贴成了鸟窝,用竹枝做成了梯子、篮子,竹片做成了风筝、编成了竹帘,用贝壳、螺丝、树枝、树叶、花瓣装饰成了盆景,用稻草编、扎成了马、鹿,用丝瓜筋拉、剪出了各种丝瓜娃娃,用棉花壳做成了风铃等。不但让孩子们对它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农村的自然物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样都有着它极好的价值,只要我们去充分的挖掘它、利用它。 2、 农村自然景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五彩缤纷的景物随处可见。碧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小河里鸭子结伴而行,使人赏心悦目,而对于身在此景中的农村孩子来说,正是美术创作的一个大好天地。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开始探出了脑袋,树枝上长出了嫩芽,花儿们也争相开放,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领着孩子,带上他们的画板,让他们翱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用画笔画下来。从他们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归来”、“蝌蚪宝宝的出生”、“春江水暖鸭先知”、“树宝宝长头发了”等等,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来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夏天,到处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看,小树在一天天长高,小麦已经成熟了,鸟宝宝们出生了,大蒜已开始长出了蒜苗。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经常看到而又忽略的事。但在充满好奇的孩子们眼里,这些是显得那么的神奇。每天孩子们都会用他们的小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鼓励他们用图画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于是,一幅幅新的作品又诞生了。如“菜宝宝的经历”、“比高低”、“竹笋和竹子”、“知了流浪记”、“毛毛虫和蝴蝶”、“蒜宝宝的小辫子”等,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秋天,意味着丰收。那堆的比人还高的草垛,晒满了稻谷的水泥场,被风吹乱的稻草壳,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的美。我们领着孩子到田野里,去看大片大片金黄的水稻,沉甸甸的稻穗,体验丰收的快乐。我们领着孩子到果园里去,去看那挂满了枝头,又圆又大的水果。让他们去采摘,去品尝,去感受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画出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作品。我们领着孩子到竹林里去,看看竹子的挺拔,听听小鸟的叫声,找找被人遗忘的野花。回去后,这些又成了孩子们创作的源泉。 冬天,当西北风呼呼刮来的时候,孩子们则带着画板、画笔在找冬爷爷。而他们找到的冬爷爷也是不同的。穿着厚厚的大衣里有冬爷爷,飘着的雪花里有冬爷爷,结着冰的小河里有冬爷爷,落满了霜的大地里有冬爷爷,沉睡的麦苗里有冬爷爷,就连堆满雪的草垛里也藏着冬爷爷。 3、 农村风俗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靳之林指出,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蕴含着古老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农村还非常盛行的各种民艺、民俗,贴近农村幼儿的实际。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的综合优势,就地取材远比那些圣诞节,生日party来的亲切。于是我们就鼓励孩子把这些风俗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来,让他们来玩,来做,来感受。然后,用笔把它们画下来。顿时,一幅幅喜气而又具有民间特色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吃青团”、“我给奶奶做重阳糕”、“风筝飞的高”、“贴春联”、“拜年”、“放炮仗”、“果树扎上了辫子”等。每一副作品都体现了孩子心中的美好愿望。 四、体会(一)乡土美术活动促发了幼儿能力的发展 1、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 我们根据农村幼儿胆小,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情况,放置了农村幼儿熟悉的干葫芦、稻草、芦叶等材料,使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美劳区”教师按幼儿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由大到小的种子粘贴、蔬菜和水果娃娃的制作;有麦管制作、土布绣花等等,让幼儿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在建构区“小小建筑工”们会变戏法地运用土豆、蒜、萝卜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科常区内,孩子们更是“潜心钻研”,制作着蛋壳灯、尝试着“沉与浮”,摆弄着天平称,使幼儿的创造灵感油然而起。 (二)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管理,形成特色 1、 有利于勤俭办园 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因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通过实践,乡土材料的应用不仅促发了幼儿探索、创造能力,而且也为幼儿园节省了一笔昂贵的开支。我们何乐而不为? 2、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因没有现成东西,教师们就认真学习并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创编等工作,从而,她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也更好的发挥了教师内在的潜力,创编了许多适合农村孩子的教材教案。 3、 形成特色 幼儿园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有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具体表现为: (1) 突出了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