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 舀水(y0)白洋淀(dng) b绥靖(su)脂粉(zh) 蹿一蹿(cun) c寒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a占有 牵制 封锁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 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 b、,: c:,;, d:,、;,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二、阅读(其中(一)15分,(二)13分,(三)21分)(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9“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11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一15 b一一15 c一一 d一一-15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13本段中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二)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14“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1分)答15第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2分)答:16“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17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3分)答:18第段中加“.”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4分)答:(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9“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分别是12类词中的 词和 词。(2分)20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的搜查。 21. 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_ 22“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_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的态度。23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又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4分)24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_ 小女儿杰奎琳_ 25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的优秀品质三、作文(50分) 26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 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憎恶(zng) 琐屑(xi) 涎水(xin) b诘问(ji) 惦记(din) 胡同(tng) c哀悼(do) 奔丧(sng) 取缔(d) d颓唐(tu) 糟糕(zo) 骷髅(k)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蹋败 和蔼 烦躁 噩耗 b仲胀 惧惮 尴尬 呵斥 c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跋涉 赋闲 狼藉 伎俩 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触目伤怀(心,心中)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能已(停止) 猝然昏厥(出乎意料) c情郁于中(聚集)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 d识文断字(判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4、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 )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此后,我就( )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这些日子,家中( )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 搜集 光景 c物色 收集 情景 c查询 收集 光景 d查询 搜集 情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域小说d余秋雨信客小说二、阅读(其中(一)17分,(二)15分,(三)20分)(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7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答: 8.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 流出的泪是( )(2分1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9.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lo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11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 。 (4分) 12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从中选出两项正确的。( )(3分)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问的深厚感情。(二)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3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答:14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明了什么?(2分) 1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2分)16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4分) 17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4分) (三)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 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突然 中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依稀 f朦胧 g模糊 19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3分) 答: 20“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2分) 21“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分) 答: 22“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表现。(4分) 答: 23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24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2分)三、作文(50分) 25有句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语言运用(28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a轩榭(xn) 镂空(lu)b笨拙(zhu) 洨河(xio)c桥墩(dn) 后妃(fi)d休憩(q) 闺女(gu)2根据注音填字组词。(4分)重峦di()嶂 对chn() 斟zhu()gng()桥 惟妙惟xio() png()风qin()坤 tn()香3.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4分)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5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2分)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_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4)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7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而不仅是_。(技术、艺术、方法)(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崇拜、推崇)这座桥。8将画线句改成与前面对偶的句子。(2分)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9桥是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如是说。是啊,桥很简单。不过,桥又充满魅力。请写出一些有关桥的诗句。(至少两句)(3分)10文学常识填空。(3分)(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_、_。二、阅读(4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17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1解释下列词语。(3分)(1)丘壑:_(2)雷同:_(3)玲珑:_12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关系。(2分)13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2分)14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2分)15池沼的特点是: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4分)16“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 _。 (2分)17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5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8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_与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4分)19文中加粗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2分)()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c从现象到本质 d从主要到次要21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2分)22“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a排比、比喻 b排比c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拟人23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0分)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2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2分)(1)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2)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25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b由铜器、玉器、瓷器和字画等组成,藏品精致、丰富。c陈列室的经过选择的精品;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的文物。被装箱,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送到台北。26以下不属于胡适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2分)()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失。b最好的办法是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27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2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物南迁是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动,但并未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不便,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文物南迁的成功实现,是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大举动,当时权宜之计现在看来也不失为英明之举。c胡适、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的主张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仍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组织,周到的安排,大胆的借鉴是成功实现文物转移的有力保证。三、写作(50分)以“我心中的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桥,也可以设想未来的桥。抓住特征,多方面进行说明并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生动。不少于600字。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23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孕育()萌发()()运pi()胎褶皱()潮汐()png()胀bn()临 2、完成词语填空。(3分 )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5、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6、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2分) 7、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1)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_(2)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_ 8、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2分) 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仿句: 9.填空。(2分)(1)竺可桢,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学的。(2)谈家桢在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二、阅读与探究(47分)(一)(18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0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2分)11 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2分)文中斜体字部分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2分)12.第2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介绍 。(2分)13.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14、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_15.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_ 1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51.15-2025道路车辆液化天然气(LNG)燃气系统部件第15部分:电容式液位计
- 2024-2025学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传染病患者皮肤护理与感染预防措施
- 2025计算机一级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8章VHDL设计进阶
- 2025年开放银行生态构建中的金融科技与金融科技企业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改装市场风险预警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安全报告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对绿色建筑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数学试题(含解析)
- 外科学神经外科
- 《生理学》 课件 -第三章 血液
- 2025年网络等级保护考核题库及答案
- 生产提成管理办法
- 2025年宁波市黄湖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基层管理指南解读
- DB5117∕T 56-2022 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规范
- 加快健康中国建设课件
- 买卖矿山居间合同协议
- 厌氧氨氧化工艺优化-洞察及研究
- 河北省单招7类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