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1页
浅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2页
浅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3页
浅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是快乐小木匠” 浅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百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代小五匠培养”,是一个学校特色课程项目,“现代小五匠”的培养目标首先是让感受展茅传统的革命老区文化和创业文化,体会以五匠手艺为业的父辈们创业的艰辛。其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掌握五匠技能,培养动手“小巨人”。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课堂中如何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使综合实践教学从单一、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和生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针对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的实际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开放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综合实践课程是个比较有特色的课程,我在摸索中得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1、寓教于乐,竞赛激励因为综合实践课程“小木匠”的是特色课程,在学习木匠的基本功时可谓枯燥和乏味,总是机械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把游戏、比赛等方法结合到教学中,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的好胜心强,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在练习锯木头的时候,让两个小朋友一组,一起锯木头,哪组锯的时间最短,哪组就获胜。把枯燥乏味的技术练习,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2、展示作品,树立自信自信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之一。在我的“小木匠”班中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不是很好,经常被老师批评,在“小木匠”的课堂中也没有信心,所以增强自信心的工作,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综合实践课上,我非常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的“小木匠“班中有一个全校皆知的比较顽皮,不爱学习的孩子,但是在我的木匠班里,他学得特别认真,每次练习的时候,他也干劲十足,所以我在分组的时候,让他担任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它们小组每次合作的最默契,就像上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板凳,锯凳子的脚,量凳子的面、钉凳子,所有的工序在他的指挥分配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完成的作品也比较完美。他们小组的作品被评委优秀作品,当作为组长的他,来介绍小组的作品时,非常自信地说:“我们可比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优秀多了,因为你们看,我们的板凳坐上去,一点问题也没有,可结实了。”说完他就坐上去,演示给我们看。其他的小朋友很羡慕地看着他,在这里他跟平时完全两样。只有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效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开放的课外教学在综合实践课程要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陶行知曾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使教育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那么如何倡导开放的课外教学呢?到课堂外的广阔生活中去,可以学习更多,感受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1、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我让 “小木匠”班的学生去了解展茅的五匠文化。因为展茅是有名的 “五匠之乡”,很多人从事的职业就是木匠、泥水匠、油漆匠、篾匠、雕塑匠。在展茅有着丰富的“现代小五匠”的课程资源,很多学生家长本身就是五匠高手,街道成立了“五匠协会”,经常开展诸如五匠技能比赛等活动,这都是我们的一个丰富课程资源。再则展茅是个历史悠久的农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茅的柴家走马楼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可谓是声名远扬,那里木质结构的建筑,有着多少木匠的心血。教师在学生参观访问、调查之前,根据教学所需,具体进行安排。我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长辈、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调查走马楼的历史、老故事、曾经的辉煌等等。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后把调查到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在课堂上汇报:1、走马楼为舟山现存古建筑民居中时代较早、面积较大、保存完整、雕刻较精致的清代民宅建筑典型。2、走马楼现为两层木结构楼房,现计60余间,座西朝东。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3、走马楼的历史:据传是武举人柴懋三的故居。他是浙江省乡试第十八名。院门上面有一块“亚魁”的匾额为证。4、走马楼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几进几出,东西中轴线上有遮楼、穿堂楼、祖堂楼及前后左右厢房楼,穿斗式;正中有一道隔火墙,中设台门,形成前后两院。院子中间有院门,高高的楼牌,飞檐翘角。楼与楼间四角处设楼梯,廊柱上采用三踩斗拱,门窗设花格。就连窗户的转轴与轴撑都极尽雕琢,方寸之间,彰显高超手艺等等。学生把调查到的资料和情况在课堂上讨论汇报后,我又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通过这样的社会调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展茅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五匠文化底蕴。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让家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走出去是一种方式,请进来也是一种方式。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很多家长们从事各种各样的五匠工作。教学时,我们可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聘请家长到我的小木匠课堂中来,他是展茅有名的木匠,有着高超的技艺,可以说很多家庭的装修,都是出自他的巧手,把他聘请作为小木匠的课外辅导教师,让专业的“教师”辅导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创新,要想让自己的技艺有着优势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总之“现代小五匠培养”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有力举措,即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纽带,采用“做中学、做中创”的方法,把学生从苦学、死学、厌学中解放出来。在感受展茅传统的革命老区文化和创业文化,体会以五匠手艺为业的父辈们创业的艰辛。更能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掌握五匠技能,培养动手“小巨人”,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现代小五匠培养”,在传承展茅优秀的五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