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银行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银行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银行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研报告根据转发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调查的通知(粤反假办字13号)文件精神,我行迅速统筹安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按省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要求,组织全行于年9月19日21日统一开展假人民币非法流通状况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组织实施我行根据省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的广东省调查问卷分配表从广州市各区中选取历年收缴假币最多的营业网点作为样本抽样。按照城市与农村兼顾、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兼顾、中青年和老年兼顾的原则,对前来抽样支行办理银行业务的群众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要求抽样支行工作人员耐心对受访群众讲解问卷项目,指导受访群众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本次调查工作。二、调研情况在9月19日21日全省统一调查期间,十家抽样支行各项调查工作有序进行,200份问卷顺利发放和回收,所有受访群众均能积极配合,本次调查工作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一)受访群众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受访群众共计200名,年龄在1218岁的13人,1959岁的166人,60岁以上的21人。学历在初中以下的17人,初高中的71人,大专以上的112人。工作单位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18人,学校或科研院所的12人,私营或外资企业的94人,自由职业者29人,学生18人,暂时待业的12人,退休的17人。居住地在城区的139人,城乡结合部的36人,农村的25人。(二)群众对假币的认识度。在受访的200名群众中,166人知道如何分辨人民币真假,占受访群众的83%,34人不知道,占受访群众的17%,该项数据说明绝大多数群众是能够分辨人民币真假的。在分辨人民币真假时,看水印和手摸有凹凸感区是人民群众在辨别人民币真假时常用的方法。(三)群众获得反假币知识的渠道。在银行组织的宣传活动、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职业培训、他人传授等渠道中,他人传授、电视报纸杂志和银行组织的宣传活动是群众获得反假币知识最多的渠道,可见银行的反假币知识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但200名受访群众中,只有66名群众收到过反假人民币宣传折页或其他反假货币宣传品,仅占受访人数的33%,说明银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四)群众对待假币的处理方式。在近一年中,有43名群众收到过假币,合计金额4200元。群众误收假币主要是没有仔细查看和难以分辨,但有5名群众反映是验钞机没报警导致其误收假币。在误收假币的来源调查中,大部分是由于消费找零误收的,说明假人民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