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文摘要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ii multinational company localization sequence analysis abstract integr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differentiate) the strategic choi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ith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use of strategic equilibrium with the host country location advantages.their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host country specific factors of production or operating environment compatible with the coupling, the basic choice facing multinational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strategy formulation.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equence of localized management structure theory,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ultinational integration strategy, localization strategy dynamic equilibrium. localization is essentiall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host operating environment differences for the trait.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is strategic choice is to play to their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the host country.thus make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operating environment.however, this adjustment in terms of breadth and depth, there is diversity of choice.the sequence of localized management structure is based on the “trade-offs“ and “pecking order“ decision-making mode, described multinationals localization strategic choice and its evolution path.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through horizontal sequence structure analysis, display different multi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localization strategy equilibrium point difference.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elements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strategies, the onl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is different.longitudinal study of localized management structure sequence, mainly reflect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changes, moving on loc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strategy equilibrium.the article also deeply analyzes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y localization structure sequence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to verify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中文摘要 iii multinational localization strategy structure sequence, we use the cross-case analysis, used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t multinationals localiz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feature.multinational localization strategy in-depth study of the sequence structure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explain the build path multination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keyword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localization operating structure sequence written by:wang wei supervised by:xing jianguo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 基本概念界定 . 2 1.2.1 跨国公司 . 2 1.2.2 全球一体化战略 3 1.2.3 全球本土化战略 3 1.3 研究思路 . 5 1.4 文章的结构 . 5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6 第二章 本土化经营的经济学原理及文献回顾 . 7 2.1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经济学原理 7 2.2 作为跨国经营战略的“本土化”理论. 10 2.2.1 波特的“配置协调”理论 10 2.2.2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的“一体化当地化”理论 .11 2.2.3 巴特利特等人的“全球协调/一体化当地适应/差别化”理论 13 2.2.4 morris 的“全球当地化”理论 13 2.2.5 其他相关文献 . 13 2.3 从“混合型模式”理论假说分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 15 2.4 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16 2.5 本章小结 . 17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 17 3.1 概念涵义及其研究假设 18 3.2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横向结构序列 23 3.3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纵向结构序列 24 3.4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多位一体”复合结构序列 . 26 3.5 影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的因素 . 28 3.5.1 影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的内部因素 28 3.5.2 影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的外部因素 29 3.6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30 3.7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的扩散效应 . 31 3.8 本章小结 . 33 第四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实证分析 . 34 4.1 案例选取及设计 . 34 4.2 沃尔玛公司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 36 4.2.1 案例概况 . 36 4.2.2 沃尔玛公司在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37 4.2.3 沃尔玛在不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 40 4.3 丰田汽车公司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 43 4.3.1 案例概况 . 43 4.3.2 丰田汽车公司在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44 4.3.3 丰田汽车公司在不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46 4.3.4 丰田汽车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 48 4.4 海尔集团的“三位一体”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 48 4.4.1 案例概况 . 48 4.4.2 海尔集团在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 49 4.4.3 海尔集团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 51 4.5 本章小结 . 51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2 5.1 基本结论 . 52 5.2 政策建议 . 52 参考文献 54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57 致 谢 58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一章 导 论 1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主要阐述有关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有关本土化研究的 目的、意义及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世界已经进入了跨国公司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式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各国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 跨国公司已成 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种种新出现的压力改变了全球范围的竞争,使得这些公 司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传统而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经营环境的不断变迁使得跨国 公司的经营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这些改变包括生活形态与消费者偏好的逐渐趋 同、关税及非关税障碍的减少、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所造成的开发成本的增加,以及高 昂的研究开发成本导致成本分摊的规模扩大, 信息与传媒的革命使得全球一体化经营 的管理活动更为容易,而通信技术的进步也实现了远距离沟通与控制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跨国公司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时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本土化经 营。 本土化经营是指主要针对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由某一子公司自主作出的资 源配置决策。 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面对全球市场时由于所面对的对象的差异性而引起 的, 但是对象的差异性并不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只有当面对的国家存在差 异且差异中的某些因素足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时候,本土化才有必要。这将迫使跨 国公司在面对这些难题时要采取新的经营方式,即本土化。跨国公司面对本土化经营 的压力大概有以下几种,消费者需要的差异,分销渠道的差异,市场结构以及东道国 政策的限制等等。 这些因素或大或小的影响了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经营中出现的序列现 象,如生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等等。 笔者在阅读有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 不同的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投资时表 现出了不同的本土化序列现象,如有的跨国公司最早进行营销本土化,而有的跨国公 司却最早进行生产本土化, 甚至还有的跨国公司将生产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同时进行。 第一章 导 论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2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它们背后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这 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进行深入分析, 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 进行了丰富及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给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 进行本土化时提供了一些启示及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跨国公司 尼尔胡德(neil hood)和斯蒂芬杨(stephen young)共著的跨国公司企 业经济学一书中说道,跨国企业是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和管 理能产生收益的资产的企业1。 哈佛大学编印的macmillan directory of multinationals,2vols,1989中列举了跨 国公司的三点标准: (1)至少在 3 个本国以外的国家拥有并且取得其子公司普通股 25%以上的企业; (2)投资国外的企业的销售额及资产额至少占包括母公司在内的销售总额和资 产总额的 5%以上; (3)在国外子公司的销售额至少达到 75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书中并且指出来,上述三个标准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达到就视该企业不是跨国公司。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对跨国公司进行了这样的 定义: 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分支机构组成的联合或非联合的企业。 母公司通常 是指拥有股本金的方式来控制在其本国以外国家的其他实体资产的企业2。拥有联合 企业 10%或 10%以上普通股或表决权的股本金或非联合企业的等量资本金,通常被 认为是控制这些企业资产的门槛值3。 从以上这些观点来看,对跨国公司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文 的研究中采用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 1 参见【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杨著、叶刚等译: 跨国企业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年 3 月。 2 参见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编、冼国明译: 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参见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编、冼国明译: 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年。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一章 导 论 3 1.2.2 全球一体化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作为国际生产主体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变化 的经营环境,必然要对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加以调整。 跨国公司为了创造和保持其长期的全球竞争优势, 公司对跨越各国国界的资源配 置进行集中管理,以全球各地区生产要素为目标,将其生产、销售等活动按照最有利 的区位分布于世界各地,合理的安排其在价值链上的环节。 帕拉哈拉德(1987)将跨国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分为两个方面,即全球活动一体化和 全球性战略协调。 全球活动的一体化(global integration)是指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 企业投资利润率, 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要对分散在不同地域的活动进行集权管理 4。而全球性战略协调(global coordination)指的是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对跨越各国国界 的资源配置进行集中管理。 1.2.3 全球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又称之为本土化经营(local responsiveness)。帕拉哈拉 德(1987)认为,本土化经营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针对地方性的特殊的 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 由其某一子公司自主作出的资源配置决策。 在众多经营领域中, 跨越各子公司的整体协调行动可能并不带来竞争优势;相反,还可能会有损于竞争优 势。 例如,许多公司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及偏好的趋同而大力研发能够在全世界销售 的标准化产品,但不可否认这种产品标准化的趋势同样存在着负面的效果。 christopher a.bartlett(1995)提出,虽然世界已经趋向于全球化,但世界上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 各个地区等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 levitt(1983)提出国际旅行与通讯会 帮助跨国公司缩小这些差异,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品味、风俗习惯及爱好的差异距离 标准化仍然太远,再加之各个国家市场结构、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影响,都将迫使各子 公司比以往更主动地调整其产品及营销策略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 本土化经营被看成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展所寻求的一种战略协调模式, 其本质 是跨国公司将生产、管理等方面,全面的融入到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在东道国 将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 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 经营的费用,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抵制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管 4 帕拉哈拉德、多茨跨国公司使命:寻求经营当地化与全球一体化之均衡 ,p16p17,华夏出版社,2001 年 1 月。 第一章 导 论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4 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1)生产本土化:通常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东道 国当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包括在当地国家将 进口的原材料进行组装的组装本土化, 以及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产自身生产 零部件从而进行组装的生产本土化。 (2)营销本土化:又称为“当地营销”或“适应性营销”,是指从各个国家和地 区的消费者需求差异性出发, 通过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和当地化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多 样化需要。其理论假设是:第一,全球市场是异质的(douglas ,shoham and aibaum,1994);第二,可以通过差别定价获得准垄断地位(samiee and roth,1992)。 本土化营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新细分市场和定位,产品的当地化,渠 道的当地化,促销的当地化,以及销售人员的当地化等。 (3)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中的各类工作职位,由东道国本 土人员替代外方人员担任的过程。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并且针对不同层次、性质的员工,本土化的程度、方式也有所区别。主要有初级 人才本土化、中级人才本土化和高级人才本土化。在本文的研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 主要指的是管理职位及关键技术职位等较高层次的中高级人才的本土化。 (4)研发本土化:研发本土化是指利用技术引进国的研发机构和研发设备,并利 用当地的技术力量,开发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 5。 跨国公司针对东道国的竞争和消费需求,可以利用东道国的技术、人力等资源进 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通过研发本土化开发适应东道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以 提高在东道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能力6。 (5)企业文化本土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 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 和, 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以形成企业具有 高度凝聚力的经营理念为目标、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由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国的 文化背景、 民族差异、 价值观念、 语言行为等等方面都与东道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要想真正的融入到东道国中去,其最高阶段就是将企业文化与东 道国的文化进行融合,实现企业文化本土化。 5 mba智库百科。 6 金利娟, 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于中国技术的效应分析 【j】.现代管理科学,2005.05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一章 导 论 5 (6)复合本土化:所谓的复合本土化在本文中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过程中 在非常短的一段时间之内同时存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本土化的一种现象。 例如一家跨 国公司其产品可能在 a 国研发,在 b 国生产部件,在 c 国完成组装,在 d 国进行销 售,企业各项职能全面分离,实现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有可能这家跨国公 司同时在 a 国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处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同一时间,而是在 非常短的一段时间之内),笔者在本文中将前者现象称为区域性复合本土化,而将后 者称为当地复合本土化。 1.3 研究思路 研究背景 问题提出 理论分析 实证分析 结论 图 131 本论文研究思路图 1.4 文章的结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一些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时 出现了不同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第二章 综述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理论。为文章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创 新依据。 第三章 详细介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本章从理论上对跨国公司 资 料 检 索 调 查 研 究 跨 国 公 司 本 土 化 过 程 中 存 在 经 营 结 构 序 列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 营横向结构序列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 营纵向结构序列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 营结构的扩散效应 跨国公司本土化影 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沃尔玛本土化 经营结构序列 丰田本土化经 营结构序列 海尔本土化经 营结构序列 政 策 建 议 及 结 论 第一章 导 论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6 本土化提出分析,并提出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横向结构序列模型、纵向结构序列模 型、 复合结构序列、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的扩散效应以及跨国公司本土化的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第四章 以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本章选出沃尔玛集团、丰田汽车公司、海尔 集团为典型案例, 分析他们在跨国经营中出现的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以及一系列的扩 散效应。 第五章 政策建议及结论。本文最后得出研究的结论,并在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 定的经营建议。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第一, 本文在本土化经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横向结构序列 模型和纵向结构序列模型。目前,有关跨国公司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是个热点,许多国 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研究领域给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但笔者发现,众多 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比较宽泛的层面,诸如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有的学者仅是对生 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及研发本土化等进行了现象的介绍与解释, 而并没有从深层次的角度对本土化进行研究。可以说,当前的学术领域对本土化经营 结构序列还没有进行涉及,而这正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 第二,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模型的扩散效应。跨国公司的本 土化是一个发展过程, 那么在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本土化程度的 加深或减弱,即存在着跨国公司的扩散效应。本文从理论了解释了这种扩散效应。 第三,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本土化影响因素的二维作用机制。本理论阐述了跨国 公司本土化现象背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不足点 (1)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经营结构理论进行分析,所以在构建 理论模型时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漏洞; (2)本文在解释企业优势及东道国优势时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衡量指标,而是根 据经验和现有的理论知识进行推理得出; (3)由于时间及篇幅的限制,本文在案例的选择上采取的是跨案例分析法,并 没有对所有行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7 第二章 本土化经营的经济学原理及文献回顾 2.1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经济学原理 (一)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选择:一体化与本土化 当今世界正在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有 两个组成部分: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7。市场全球化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 的国家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 即不同国家中消费者的偏好正在趋向某些全球标 准,从而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这一观念首先是由列维特(levitt,1983)提出来, 但是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典型的如可口可乐,李维斯牛仔服等等产品,这些都为 全世界的消费者所接受。它们的制造商通过向世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推动着全球市 场的创立。 生产全球化即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 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 的成本和质量差异,通过分散制造、研发和销售活动,跨国公司可以在相应的行业市 场上获取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可以分为两个战略, 一体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 这两种战略都是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化而采取的不同路径。本文所谓的“一体化经营战 略”,是指跨国公司将全球市场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淡 化地区和国家的差异,通过标准化的经营方式服务于全球各地市场。因此,在很多情 形中,一体化战略也被称作“标准化战略”。很显然,一体化战略隐含的假定前提是, 国际市场具有 “趋同” 的特性, 从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也是趋同的; 同时,该战略也隐含着一体化经营具有降低成本的天然优势的假定。而“本土化经营 战略”也称“响应或适应性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差 异性出发, 通过经营活动的差异化和当地化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目标消费者的差异 化的需求。因此,在很多场合下,本土化战略也被称作“差异化战略”。可见,本土 化战略所隐含的理论假设是全球市场是异质的, 因而可以通过差别化的经营活动在当 地获得更高的经营绩效,乃至获得准垄断地位。由此可见,这两种战略本身并无优劣 之分,因而为不同的跨国公司所选择。 7 毛蕴诗等著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 ,p1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8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跨国公司对一体化与本土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取决于其自 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当其生产经营活动较少受到国别差异性因素影响时,全球标 准化经营是合理的选择,而当其经营活动较少受到国际共同因素制约时,本土化战略 是具有绩效的(如图所示) 。 图 2-1-1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问题在于,一方面,跨国公司具有使其技术优势“内部化”,以便实现其利润最 大化的冲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需要面对的是全球不同和地区的差异化市场。这种 差异化来自于要素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交易规则乃至市场文化和制度等诸多方 面的差异。因此,本土化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经营活动无法回避的问题。谋求一体化与 本土化战略层面的兼容,是跨国公司经营活动长期面临的选择。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 说,一体化(或标准化)与本土化(或差异化)是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面临的基本 矛盾。本文试图通过“本土化序列结构”理论的提出,为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选择及 其动态均衡提供某种解释。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经济学原理 按照本文前面的定义,所谓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本质上是其在海外所建立 的各个生产经营体系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对独立性,或者说,各子公司之间在生产经营 活动上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 本土化所导致的海外生产体系的独立性, 其生成的根源既可能源于东道国经济发 展阶段的差异,也可能来自于不同国家消费者消费偏好,或出于对利用东道国低成本 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的考量(见下表)。我们在表 2-1 中,列举了跨国公司本土 化经营战略生成的具体动因(压力)。而无论何种原因,本土化战略意味着跨国公司 一体化经营的需要 国别因素影响度低 本土化经营的需要 国际共同因素影响度低 经 营 战 略 选 择 生产 产品 技术 营销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战略表现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9 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的战略选择。或者说,一体化与本土化的战略选择,服从于 利润最大化指标。这是本文最为基本的假定。 表 2-1 跨国公司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成因(举例) 按照本文的基本假定,利润导向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当跨国 公司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利润大于零时满足这一条件。但是利润在零以上直 到取得最大利润,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只是为跨国公司进行本土化提供了可能 性。 这种可能性并不能保证跨国公司本土化一定要比内部化利润率高。经济学的基本 理论说明,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资本的特征是向利润率高的地方流动。因此,跨 国公司是否实行本土化,还必须比较本土化与内部化的利润率水平。 我们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环境下,是否进行本土化只需要考虑利润水平。假设 生产同一种产品, 且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 内部化的利润为1, 本土化的利润为2, 都是总收益 tr 与总成本 tc 的差额。即1=1tr1tc,2=2tr2tc。 跨国公司在进行内部化与本土化的决策时,首先要比较二者的边际利润水平。为 此,对上述二者的利润式子进行求导,得1= 1tr 1tc,2= 2tr 2tc。即内部 化的边际利润和本土化的边际利润等于它们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之差8。联立起来 可得, 12=( 1tr 2tr)+( 1tc 2tc) 如果1=2,内部化的利润与当地化相同,二者之间的取舍取决于跨国公司的 8 黄庆波等: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 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建立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2006 年第五卷第一期,p52. 一体化经营的压力 本土化经营的压力 全球资源配置需要 子公司股权的分散性 信息与市场监控的全球化 子公司对自主权的要求 生产布局的全球安排 决策的快速反应机制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东道国知识的专门性 协调公司内部矛盾 生产要素结构差异 专门知识集中的需要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子公司经验缺乏 管理人员参与决策的必要性 战略性决策的制定 东道国政府的压力 子公司规模与经验增长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10 偏好或长期战略; 如果 1 2,跨国公司会采取内部化经营; 如果 12tc时,才是跨国公司实现本土化的充分 条件。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跨国公司如果在全球实行了本土化战略,那么一定意味 着在进行全球化的扩张中, 其进行本土化生产的成本要低于其在母国生产或者他国生 产转而运到东道国生产的成本,或者低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内部化的成本。 由生产本土化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推出来, 如果跨国公司在全球推行了营销本 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等等,或者在某一个区域进行本土化时,都可以 断定,跨国公司这样做的原因是实现了其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 2.2 作为跨国经营战略的“本土化”理论 2.2.1 波特的“配置协调”理论9 “配置协调”理论是波特(porter,1986)从配置(configuration)和协调 (co-ordination)两个视角出发,形象透彻地分析了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及其活动 安排。 波特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都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活 动的配置”和“活动的协调”。如果以配置和协调作为两个维度,按照活动程度的高 低做一个区分比较,那么可以将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分为纯粹的全球战略,具有 子公司间广泛协调性的海外高投资战略,以国家为中心的战略,具有市场经营分散以 出口为基础的战略10(如图 1)。 波特的“活动的配置”问题其实就是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问题。从波特的配置 协调理论可以看出, 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问题是随着其全球一体化战略的变化 而变化的。 9 edited by porter ,m.e.(1986),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u.s.a 10 edited by porter ,m.e.(1986),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u.s.a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11 高 活 动 协 调 低 分散型 活动配置 集中型 图 221 按照配置协调区分的跨国公司国际战略模式 (资料来源:edited by porter ,m. e. (1986),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u.s.a.) 2.2.2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的“一体化当地化”理论11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1987)认为跨国公司一般经营活动受到两个方面的压力:一 是促使战略性协调与全球一体化的压力, 二是促使企业对不同国家市场的不同需求保 持敏感并随机应变的压力,即当地化需求的压力。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提出了一体化当地化框架图(ir 图、global integration-local responsiveness),如图所示,跨国公司如果强调区域战略时,其经营 战略往往偏重于当地化自主经营,反之如果强调产品战略时,其经营战略往往偏重于 当地化自主经营,反之如果强调产品战略时,其战略重心则偏向于全球一体化经营管 理12。 11 帕拉哈拉德、多茨跨国公司使命:寻求经营当地化与全球一体化之均衡 ,华夏出版社,2001 年 1 月。 12 薛军, 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条件下的当地化战略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 年 3 月。 具有子公司间广泛协调性的海 外高投资战略 纯粹的全球战略 以国家为中心的战略(当许多子 公司仅在一国经营时) 具有市场营销分散特征的以出 口为基础的战略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12 高 一体化产品战略 全球性经营领域管理 一 体 强调产品 化 多重心战略 需 多重心组织 求 强调区域 当地化战略 低 当地子公司自主经营 低 高 当地化需求 图 222 一体化当地化框架图:战略重点与组织调整 资料来源: prahalad c.k. and y. l.doz (1987):the multinational mission:balancing local demands and global vis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认为东道国政府有可能妨碍也有可能有助于跨国公司的全球 战略,这取决于其政策及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同时,帕拉哈拉德和多茨得出结论: 当政府认为一个经营领域在战略上足够重要,需要对其进行广泛控制时,从一体化战 略向当地化战略的转移是可行的。 帕拉哈拉德和多茨还讨论了跨国公司的战略反应在不同的行业阶段(朝阳产业、 夕阳产业、战略性产业)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他们认为,无论跨国公司处于何时、何 地、何种环境,还是跨国公司处于不同的行业、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经 营领域、同一经营领域不同职能部门等等,跨国公司无时无刻“寻找着经营当地化与 全球一体化之均衡”。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13 2.2.3 巴特利特等人的“全球协调/一体化当地适应/差别化”理论 巴特利特在 1986 年首次提出了分析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两个维度,及全球一体 化的压力和当地经营的压力。巴特利特将这两个维度解释为“全球协调/一体化当 地适应/差别化”。强调跨国公司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为了推进经营的全球 化, 需要不断调整统筹各项事业活动;二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和各国市场不同以及东 道国政府的保护主义等政策的存在,有必要强化当地的差别化及其对应。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 巴特利特根据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推出其活动重心也不 一样。随后巴特利特在 1989 年与戈夏尔合著的书中将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细化 为跨国界企业、全球性企业、国际性企业以及无国界企业 4 种,并进一步阐述了不同 类型跨国公司所采取的“全球协调/一体化当地适应/差别化”不同。 与波特和帕拉哈拉德等人一样, 巴特利特和戈夏尔也是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角 度,剖析了海外子公司的最优和最佳模式。其推崇的“无国界的企业”模式的最大优 势在于这种模式的“固有的灵活反应策略”。巴特利特和戈夏尔从理论和案例分析的 两个方面,系统详细地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全球协调/一体 化当地适应/差别化”战略。 2.2.4 morris 的“全球当地化”理论13 莫里斯、乔纳森在对日本跨国公司的案例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当地 化按照生产的展开和深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企业的全球化阶段和全球当地化阶 段。在企业全球化阶段中,跨国公司仅在东道国组装生产,不在当地采购零部件,也 不会在当地进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然而到了全球当地化阶段,则在东道国的零部件 采购逐渐增加,当地的高级管理人才也开始被采用。在其分析的案例中,日本的索尼 和本田在这个阶段开始着手将产品的研究开发向当地转移。 2.2.5 其他相关文献 (1)贾里奥和马丁内兹(1990)和塔戈特(1997)分别对帕拉哈拉德和多茨的“一 体化当地化框架图”进行了发展,并进一步提出来跨国公司的两个维度,即跨国 公司海外子公司经营活动的本土化程度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的业务 13 morris, jonathan1990,“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localization:explaining trends in japanese foreign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in j.morris(ed.),japan and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and trends in the 1990s,rouledfe.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14 活动与母公司及其他海外子公司之间的相关程度14。 根据这两个维度贾里奥和马丁内兹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分为自主型子公司、 接 受型子公司以及积极型子公司三大类。在1997 年,塔戈特又增加了一种静止型子公司。 一 高 接受型子公司 积极型子公司 体 化 程 度 低 静止型子公司 自主型子公司 低 高 当地化程度 图 223 贾里奥和马丁内兹以及塔戈特所描绘的子公司战略模型图 (2)beamish 等人(1991)15认为,考察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时,将全球一 体化和当地化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比较有益的方法。对跨国公司来说,一体化和当地 化被认为是全球化经营活动的两个侧面, 其中全球一体化是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强化企 业全球化的行动,而当地化则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强化企业的全球化的行动。 beamish 等人还提醒人们注意,将日美欧视为全球战略的三个中心(三级)的跨 国公司所表现出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化在产业类别上有着显著的不同。 例如对照相 机、音响等产品实行市场差别化已毫无意义,而对包装食品、鞋帽服装等商品的当地 消费者需求的特性却不可忽视。因此,跨国公司非常有必要对自己公司所处的产业的 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化之间的平衡度进行综合比较之后来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3)塔戈特于 1996 年在波特“配置协调”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 cc(co ordinationconfiguration)子公司战略模型,提出了海外子公司战略的 4 种类型:联 邦型、辅助型、自给自足型和分离型16。 14 薛军, 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条件下的当地化战略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 年 3 月。 15 beamish,paul w.,j.peter killing,donald j.lecraw and harold crookell(1911),international management:text and case ,irwin. 16 taggart ,j.h.(1996a),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c-c paradigm” ,sibu working paper 96/6,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15 高 子公司 间协调 低 高 地区分散 地区集中 图 224 塔戈特的 cc 子公司战略模型图 联邦型的海外子公司的特点是其各种活动的高度协调性和相对较低的配置性, 但 是与母公司的关联程度也最高。辅助型的海外子公司之间的协调性比较高,这可能是 由于缺乏自主权引起的。 自给自足型的海外子公司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且他们间的协调 性比较低,与此同时与母公司的一体化程度也不高。分离型的海外子公司分布相对来 说比较集中,但它们之间的协调性比较低,相互间的分离程度较高。 2.3 从“混合型模式”理论假说分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混合型模式”也称做“适用适应的两难模型”(dilemma model of application-adaptation)。该理论主要是以日本经济学家安保哲夫为代表,这个理论最 初产生于对日本跨国公司在美国子公司的研究。此理论提出的核心问题是,针对跨国 公司理论中有关企业特有要素(竞争优势)和当地特殊环境要素(即本土化)的两个 对立平衡面,日本制造业企业在海外的工厂一方面如何保持经营/生产上的竞争力优 势;另一方面又如何在不断应变当地化需求的同时继续发挥这种竞争力优势。 安保等人通过对日本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当地工厂, 特别是对在美国的日资汽车工 厂进行问卷以及访问调查研究后发现, 日本企业的海外工厂或多或少地面对这样一个 两难的问题, 即如何一方面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引入母公司最得意且最具竞争优势的经 营/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为适应当地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而又不得不对这种母公司的 经营/生产方式进行修正。安保等人运用这种“适用适应的两难模型”首先分析 了日本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美国的工厂。 海外子公司战略 联邦型子公司 海外子公司战略 辅助型子公司 海外子公司战略 自给自足型子公司 海外子公司战略 分离型子公司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分析 16 2.4 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一)莫妮泰耶(monir tayeb,2003)17认为本土化过程的目标是当地人,即雇 佣东道国本地的公民以取代跨国公司的海外派驻人员。 然而在人力资源本土化过程中 母公司外派雇员处于矛盾的两难情况之中。若外派雇员选择去东道国帮助国民,那么 回国以后他们可能失去曾经伴随他们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方式。因此,是抵制还是帮 助,这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难题。 在讨论雇佣当地人的优势时,莫妮泰耶认为,东道国国民之所以被跨国公司吸 引,是因为他们通常比外派雇员廉价,他们无需适应不同的文化。同时,他们更了解 东道国的市场,能更好地与当地政府和雇员进行交流。另外,雇佣东道国国民也表明 了组织对东道国及其国民的责任。 (二)日本学者吉原英树(1998)18认为,日本式经营管理是 bottom-up(由下 而上的决策),有别于欧美企业的 top-down(由上而下的决策)经营管理方式,凭 着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消控值班员合同范本5篇
- 农业种植风险管理与2025年智能化农事操作报告
- 安全文明驾驶培训总结课件
- 电网工程测量方案范本(3篇)
- 安全文明培训制度课件
- 安全文明出行培训计划表课件
- 浦北县乐民镇全至塑料厂年产5000吨塑料颗粒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教育食品培训总结课件
- 地下金库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剑门关与三国的故事课件
- 熊浩哈佛谈判课
- 一般均衡论和社会福利经济学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 黄金回收合同范本
- 养生之旅武穴山药
- 数学+劳动 培养小学生量感的实践研究 论文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第1课 上网查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GB/T 37963-201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模型及数据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