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832.1-2003 气体湿度的测定 第1部分:电解法》与《GB 5832.1-1986》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实际应用需求。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编号从强制性国家标准GB调整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表明了对于该方法在行业内的定位有所改变,更加侧重于指导性和建议性。

二、对术语定义进行了修订或增补,使得表述更加准确、专业,有助于减少理解上的歧义,提高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改进了实验装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解池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辅助设备的配置等,这些改动旨在提升检测精度与稳定性,同时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

四、细化了样品处理及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增加了更多关于如何正确采集气体样本、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等内容,从而确保不同实验室间能够获得可靠且重复性良好的数据。

五、扩展了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不仅适用于一般工业气体中微量水分含量的测定,还特别指出了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压环境)的应用指南。

六、增加了质量控制条款,提出了定期校准仪器、验证系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七、附录部分增加了示例计算、故障排除等实用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标准内容。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832.1-2016
  • 2003-04-24 颁布
  • 2003-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832.1-2003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解法.pdf_第1页
GB-T 5832.1-2003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解法.pdf_第2页
GB-T 5832.1-2003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解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5832.1-2003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解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7 1 . 0 4 0 . 4 0G 8 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8 3 2 . 1 -2 0 0 3代替 G B / T 5 8 3 2 . 1 -1 9 8 6气体湿度的测定第 1 部分: 电解法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mo i s t u r e i n g a s e s -P a r t 1 : E l e c t r o l y t i c me t h o d2 0 0 3 - 0 4 - 2 4 发布2 0 0 3 - 0 9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G B / T 5 8 3 2 . 1 2 0 0 3曰 J - A.N O吕 G B / T 5 8 3 2 ( 气体湿度的测定 分为两部分: 第 1 部分 : 电解法 ; 第2 部分: 露点法。 本部分代替G B / T 5 8 3 2 . 1 -1 9 8 6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电解法 。 本部分与 G B / T 5 8 3 2 . 1 -1 9 8 6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 将原标准中“ 微量水分” 改称为“ 湿度”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见第2 章)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见第3 章) ; 修改了对仪器检测限的要求( 1 9 8 6 年版的第1 章; 本版的第5 章) ; 增加了 对采样的要求( 见6 , D; 删除与某一种型号的仪器相关的具体内容: 测定、 测定前的准备、 电解池的性能检查及处理方 法, 改为“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 1 9 8 6 年版的第3 , 4 , 5 , 6 , 7 , 8 章; 本版的6 . 2 ) ; 修改了重复性限、 再现性限和精密度( 1 9 8 6 年版的3 . 5 ; 本版的附录A ) , 本部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北京渴望仪器仪表技术开发公司、 攀枝花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氧气厂、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成都倍诚分析技术开发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陈雅丽、 王少楠。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 B / T 5 8 3 2 . 1 一 1 9 8 6 。标准下载网()GB / T 5 8 3 2 . 1 -2 0 0 3气体湿度的测定第 1 部分: 电解法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电解法测定气体湿度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方法原理、 仪器要求、 试验方法及结果处理。 本部分适用于氮、 氦、 氖 . 氢 . 氢 、 氮、 二氧化碳及其他不与五氧化二磷发生除吸湿以外的各种反应的气体湿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3 7 2 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 i d t I S O 3 1 6 5 ) G B / T 6 6 8 1 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n e q I S O 6 7 1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部分 。3 . 1 死体积d e a d v o l u m e 气路系统中不能被气流所置换的体积。3 . 2 检漏l e a k d e t e c t i o n 确定一个封闭系统在承压或真空状态下是否有泄漏的一项检验, 一般有压力检漏、 氦质谱检漏和卤素检漏等方法。3 . 3 时间常数t i m e c o n s t a n t 当样品气湿度( 以体积分数表示) 大于 5 X 1 0 - s 时, 仪器指示值上升 ( 或下降) 达到已知气体湿度的6 3 %( 或3 7 ) 所需的时间。3 . 4 重复性条件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c o n d i t io n s 在同一实验室, 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 按相同的测试方法, 并在短时间 内从 同一被测对象取得相互独立测试结果的条件。 I S O 5 7 2 5 一 1 3 . 5 重复性限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l i m i t 一个数值, 在重复性条件下, 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9 5 %. 注: 重复性限符号为 r . 仁 I S O 5 7 2 5 - 1 3 . 6 再现性条件 r e p r o d u c ib i l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s 在不 同的实验室, 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 按相同的测试方法 , 从 同一被测对象取得测试标准下载网()G B / T 5 8 3 2 . 1 -2 0 0 3结果的条件 。 I S O 5 7 2 5 - 1 3 . 7 再现性限r e p r o d u c i b i l i t y l i m i t 一个数值, 在再现性条件下, 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9 5 写。 注: 再现性限符号为R. 仁 I S O 5 7 2 5 - 1 3 . a 精密度 p r e c i s i o n 在规定条件下 , 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G B / T 3 3 5 8 . 1 4 方法原理 用涂敷了磷酸的两电极形成一个电解池, 在两电极间施加一直流电压, 气体中的水分被池内作为吸湿剂的五氧化二磷膜层连续吸收, 生成磷酸, 并被电解为氢和氧, 同时五氧化二磷得以再生。当吸收和电解达到平衡后 , 进人电解池的水分全部被五氧化二磷膜层吸收, 并全部被电解。若 已知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和样气流量,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和气体定律可推导出水的电解电流与样气湿度之间的关系为:Q P To F UX 1 0 - 43 P o T V , (1) 式中: T o 二2 7 3 . 1 5 ( K) ; F=9 6 4 8 5 ( C ) ; P o 1 0 1 3 2 5 ( P a ) ; I 水的电解电流, 单位为微安伽A ) ; Q - 样气流量, 单位为毫升每分钟( m L / r u i n ) ; U 样气湿度的体积分数, X1 0 - 6 ; P 环境压力, 单位为帕( P a ) ; 丁 环境的绝对温度 , 单位为开( K ) ; V o 标准状态下样气的摩尔体积。 由( 1 ) 式可见, 电解电流的大小正比于气体湿度, 因此可通过测量电解电流来测量样气的湿度。若在标准大气压和2 0 条件下, 一理想气体以1 0 0 mL / m i n的流量流经电解池, 当样气湿度的体积分数为1 X 1 0 - s 时, 由( 1 ) 式计算出水的电解电流为 1 3 . 4 K A ,5 仪器 要求满足下列要求的任何 电解湿度计都可以使用:有调节测试流量、 旁通气流量的装置;仪器气路系统应无死体积或应尽量减小死体积;仪器气路系统应进行严格试漏 , 以确保气路系统的气密性 ;在通常情况下, 仪器的检测限应比样气湿度低一个数量级, 当样气湿度的体积分数小于 5 X 1 0 - 6 时, 仪器的检测限应至少小于样气湿度的 5 0 0 o ; 仪器时间常数: 不大于5 m in ;全程式电解池的吸收效率应大于9 8 %;仪器需经计量检定为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标准下载网()G B / T 5 8 3 2 . 1 - 2 0 0 36 试验 太法6 . 1 采样6 . 1 . 1 采样中的安全事项应符合 G B / T 3 7 2 3 中的相关规定。6 . 1 . 2 气态样品的采样应符合 G B / T 6 6 8 1 中的相关规定 。6 . 1 . 3 瓶装气体的采样用耐压取样阀。用被测气体充分置换采样阀及采样管 。6 . 1 . 4 管道气体的采样应使用管道上的采样阀, 并用尽可能短的采样管将样品气直接通人电解湿度计 。6 . 2 测定 测定方法及测定前的准备按仪器说明书进行。7 精 密度7 . 1 重复性限 重复性限的计算遵照附录 A中 A . 1 的规定。7 . 2 再现性限 再现性限的计算遵照附录 A中 A . 2 的规定。7 . 3 精密度要求 重复性 限和再现性限是衡量相应条件下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的定量指标 。当其被确定之后, 就用来衡量在相应条件下测定精密度是否达到要求 。精密度要求遵照附录 A中 A . 3的规定。8 注意事项8 . 1 由于温度、 压力影响湿度测定, 因此应在接近仪器生产厂标明的温度、 压力下取样。8 . 2 样品气进人仪器前应平衡至环境温度, 电解池内样品气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8 . 3 本底值降得越低越好 , 否则会增加分析结果的误差。9 电解池的性能检查及处理 电解池的性能检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1 0 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定 日期、 时间、 环境温度 、 大气压 ; 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样品编号 、 容器内压力 ; 一一测定结果, 测定时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本部分中未包括而与本方法相关的其他内容; 分析员和审核员的姓名 ; 依据的标准编号。标准下载网()G B I T 5 8 3 2 . 1 -2 0 0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精密 度要 求A . 1 皿复性限的计算假定 m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气用同一湿度计测定得m 组湿度:U l l r U 1 2 t U l n , 单次测定的标准差为、 , , 平均值为瓦 ;矶, , U 2 2 . . . . . U 2 n , 单次测定的标准差为: : , 平均值为 瓦;U m l f U m 2 f . . . . . . U -, 单次测定的标准差为: , , 平均值为瓦 。则艺艺( U ,j 一 U ,) 2i = 1 j = l m( n 一 1 )式中:m 实验室个数 ;每个实验室测定的次数;重复性限标准差。r 2 . 8 3 s ,式中:一重复性 限 。A . 2 再现性限的计算m 万U i2 一 ( E瓦 )i = l i = 1式中:Si 室间标准差。 m( m一 1 )s ; 二了 s ? : 式中:S R 再现性标准差。R 2 . 8 3 S R(A. 1)(A. 2)(A. 3)才一n (A. 4)(A. 5)式 中:R 再现性限。A . 3 精密度A . 3 . 1 衡,室内精密度是否达到要求A . 3 . 1 . 1 两个里复测定值的比较 其允许差为重复性限“ r , 若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小于允许差 , 则测定精密度合格 , 取平均值 为最终值; 否则, 测定精密度不合格, 要查原因重做。A . 3 . 1 . 2 一组里复测定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较G B / T 5 8 3 2 . 1 -2 0 0 3一 , 、 。、 ,、 ,K- 一 , 、 一 ,、, 、 、 , 、 、 、 , A X-r t ;) 7 r X o o , X . 1 1 .5* 9 )j 1 t I W n有天 , 见表 A . 1 ) , 右二者之差 的绝对值小十允许差 , 9 !J L . 0 口测定精密度合格 , 取该组的平均值为最终值 ; 否则检查 , 去掉可疑值后 , 重新衡量 。 表 A ., 测定精密度不合格 , 其 中至少有一个测定值可疑, 经2 I 3456K, 值下不892 . 8 3 3 . 4 0 3 . 7 4 3 . 9 8 ! 4 . 1 6 1 4 . 3 1 4 . 4 4 I 4 . 5 5 1 04. 6 5 1 55 - 00 2 05. 2 4A. 3 . 2A. 3 . 2 .衡t室间精密度是否达到要求 两个实验室各测定一次的测定值比较 其允许差为再现性 限“ R , 若二者之差 的绝对值小于允许差, 则测定精密度合格 , 取二者 的平均值为最终值 ; 否则 , 测定精密度不合格, 要查原因重做 。A . 3 . 2 . 2 两个实验室各重复测定两次, 按A . 3 . 1 . 1 规定得到平均值瓦与瓦比较其 允 许 差 为 介 二 誓 ,若 二 者 之 差 的 绝 对 k /1N于 允 许 差 ,则 测 定 精 密 度 合 格 ,取 。、平 均 值 为最终值; 否则, 测定精密度不合格 , 要查原因重做 。A . 3 . 2 . 3 两个实验室各自重复测定n , , n : 次, 按A . 3 . 1 . 2 规定得到平均值瓦与瓦比较 , 、 、 , 。 1 ,1 1 、 二 、 。 , , ,、 ,、 一 , 一 一一 一 ,一二 其允许差为、 / R -r ( 1 一 台 一 洽 ) , 若二者之差的绝对值小于允许差, 则测定精密度合格, 取U , , 、 “ “ “勺一 一 Z n l 2 n ;2 n , 曰一目牛” J 一 目 J 巨 JJ 目 r 牛 乃 动 ” 门山满 目,” 户 与U : 的平均值为最终值 ; 否则, 测定精密度不合格, 要查原因重做。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