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_第1页
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_第2页
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_第3页
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_第4页
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蒸汽温度 7 0 0 o C 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王崇斌, 徐雪元。 诸育枫, 金用强, 王煜, 田志豪, 卢小莉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上海2 0 0 2 4 5 ) 摘要: 报道 了蒸 汽温度 7 0 0 o C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部件 的材料性能, 分析 了 1 2Cr lMo VG , T2 3, T2 4, T 91, T 9 2, T1 22, VM 1 2 S HC , TP3 4 7H , TP3 47 HFG。 S up e r 3 0 4H 。 TP 31 OHCb N 。 S a n i c r o 2 5 , HR 6 W, 6 1 7 Mo d和 7 4 0 H管子制造 7 0 0 o C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的适用 温度范围, 提 出了7 0 0 o C超超 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选材建议。 关键词: 7 0 0 c I = 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 过热器; 适用温度 中图分类号: T H1 4 2 ; T K 2 2 9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8 3 7 ( 2 0 1 5 ) 0 4 0 0 5 1 0 9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4 8 3 7 2 0 1 5 04 0 0 9 Re s e a r c h o n M a t e r i a l S e l e c t i o n o f 7 0 0 US C Bo i l e r He a t i n g S u r f a c e W ANG Ch o n gb i n, XU Xu ey u a n, ZHU Yuf e n g, J I N Yo n gq i a n g, W ANG Yu, TI AN Z h i h a o, LU Xi a ol i ( S h a n g h a i B o i l e r Wo r k s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ma t e ri a l s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h e a t i n g s u r f a c e( w a t e r w a l l a n d s u p e r h e a t e r ) f o r 7 0 0 u l t r a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 U S C )b o i l e r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b l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r a n g e o f w a t e r w a l l a n d s u p e r h e a t e r ma d e o f di f f e r e n t t ub e s,s u c h a s 1 2Cr l Mo VG,T2 3,T 2 4,T91,T9 2,T1 22,VM1 2 S HC,TP 3 4 7H , TP3 4 7HFG , S up e r 3 0 4H , T P31 0HCb N , Sa n i c r o 25, HR6W , 61 7Mo d a n d 7 40H we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a d d i t i o n,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t h e ma t e r i a l s e l e c t i o n h a v e b e e n p r o p o s e d K e y wo r d s : 7 0 0 u l t r a s u p e r c ri t i c a l ( U S C )b o i l e r ; w a t e r w a l l ; s u p e r h e a t e r ; s u i t a b l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0引言 为了节能减排 , 许多国家正在开发 7 0 0超 超临界机组。与 6 0 0 o C超超临界发 电技术相 比, 7 0 0 c 【 = 超超临界机组效率提高至 4 6 以上 , 供电 煤耗将由 6 0 0 o C 参数机组的 2 7 0 g ( k W h ) 下降 到2 4 0 g ( k W h ) 以下, 不仅节约煤炭, 而且使排 放大幅度下降 J 。 在燃煤发电机组的发展历程 中, 高温材料一 直是机组类型改进提升 的关键 , 高温材料性能的 水平起到影响机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机组 工作参数值不断提 高, 材料 的这种影响越来越明 显H j 。因此 , 7 0 0 o C超超临界锅炉开发 的技术瓶 颈是过热器管子等的高温材料 。 2 0 1 0年 , 中 国 国家 能 源 局 成 立 了 “国 家 7 0 0超超 临界燃煤发 电技 术创新联 盟” 。2 0 1 1 年,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锅) 承担了 基金项 目: 科技 部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 8 6 3计 划) ( S S 2 0 1 2 A A 0 5 0 5 0 2 ) 5l C P V T 蒸汽温度 7 0 0超超I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V o 1 3 2 N o 4 2 0 1 5 科技部 8 6 3课题 ( 7 0 0 o C锅炉部分关键热部件加 工技术开发和实验验证 。2 0 1 2年, 华能清洁能 源技术研究 院和上锅等单位承担 了能源局课题 国家 7 0 0 oC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设备 研发及应用示范 , 计划在3 2 0 M W超临界机组锅 炉上安装 7 0 0锅炉高温材料验证试验平 台 j 。 上锅已经根据 “ 7 0 0锅炉高温材料 验证试 验平台技术实施方案” 进行 7 0 0 o C锅炉高温材料 验证试验平台用水冷壁、 过热器、 集箱、 减温器和 管道 的施 工设计 , 进 行 S a n i c r o 2 5 , 6 1 7 Mo d , 7 4 0 H 等材料焊接工艺评定, 完成相关部件的制造工作, 然后在试验平台上进行验证试验 。计划在 7 0 0 o C 锅炉高温材料验证试验平台用水冷壁、 过热器、 集 箱、 减温器和管道在 7 0 0 o C 蒸汽高温运行 1 万多 小时后 , 从 7 0 0 o C锅炉高温材料验证试验平台的 部件取管子和管道母材及焊接接头试样进行可靠 性评定试验 。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已经对 G H 2 9 8 4铁镍基合 金进行改进, 开发高温持久强度优于 6 1 7 M o d的 9 8 4 G管子 J 。中国钢研科技集 团有限公 司和有 关钢厂正在研制 7 0 0 c I = 锅炉高温受热面用铁镍基 合金小 口径管和镍基合金小 口径管和镍基合金大 口径管 。 1 7 0 0 o C锅炉初步计算温度和设计压力 主蒸 汽参 数 : P=36 5 MPa : Z T_7 05 再热蒸 汽参 数 Z _ 72 3 图1 7 0 0 o C锅炉受热面布置典型方式 对于 7 0 0 c I = 超超临界锅炉总体设计 , 各锅炉 制造商均有 自身技术特点。在炉型、 燃烧方式、 水 冷壁形式、 受热面布置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但无论哪种方式 , 其关键部件水冷壁出口温度 、 高 温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金属壁温值差别甚小, 故 可认为7 0 0 o C 锅炉对材料性能要求不会 由于锅炉 总体设计方案的不同而发生大的变化 。 图 1 示 出7 0 0 o C超超临界锅炉总体设计 和受 热面布置的一种典型方式。6 0 0 MW 机组锅炉主 蒸汽出 口压 力 3 6 5 M P a , 锅 炉主蒸汽 出 口温 度 7 0 5 , 锅炉再热蒸汽出 口温度 7 2 3 o C。 表 1列 出 6 0 0 Mw 锅炉主蒸汽参数为 3 6 5 M P a , 7 0 5 7 2 3 oC 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初步计算金 属壁温和设计压力。 表 1 初步计算最高金属壁温和设计压力 最高金属壁温 最高设计压力 部件 MP a 水冷壁冷灰斗 4 3 5 4 2 9 水冷壁螺旋段 5 7 5 4 1 2 水冷壁垂直段 5 9 0 4 0 6 6 过热器 6 5 0 7 5 0 3 8 4 0 2受热面材料性能 水冷壁是蒸汽温度 7 0 0超超临界锅炉的关 键部件。需满足下列要求 : 高的强度指标 、 良好 的 防烟气侧腐蚀和抗蒸汽侧氧化特性、 良好的焊接 性能和加工成形特性。 7 0 0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外部为 8 0 0 c I= 以 上的高温烟气 , 内部为压力 3 6 5 MP a以上 、 温度 7 0 5 o C左右的高温 高压蒸汽, 管子金属设计最高 温度达到 7 5 0左右 , 局部过热器管子金属温度 有时可能超过管子金属的设计温度。要求过热器 管子材料具有高的持久强度、 良好的抗高温蒸汽 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烟气腐蚀性能、 优良的焊接性 能和易于弯管的可加工性能 。 因此 , 要求 7 0 0 。 C超超 临界锅炉受热面候选 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较高的高温许用应力、 较低的线膨胀系数, 相关标准 数据如表2 4 所示 。 第 3 2卷第 4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6 9期 表 2 7 0 0超超 临界锅 炉受热面候选材料 力学性 能 材料 屈服强度 M P a 抗拉强度 MP a 延伸率 1 2Cr l Mo VG 2 5 5 4 706 40 21 T2 3 40 0 51 0 20 I 2 4 41 5 5 8 5 2 0 T 9l 41 5 58 5 2O I 92 4 40 6 2 0 20 T1 2 2 4 0 0 6 2 0 2 O VMl 2 S HC 4 5 0 6 2 0 1 9 TP 3 47H 2 05 51 5 35 TP3 4 7HFG 2 O5 5 5 0 35 S u p e r 3 0 4 H 2 3 5 5 9 0 3 5 TP 3 1 0 HC b N 2 9 5 6 5 5 3 0 S a ni e r o 2 5 3l O 6 5 5 40 HR6W 2 35 5 9 0 30 6 1 7 Mo d 3 0 0 7 0 09 5 0 3 5 7 4 0 H 6 2 0 1 0 3 5 2 0 表 3 7 0 0超超临界锅炉受 热面候选 材料许用应力 M P a 材料 4 5 0 5 0 0 5 5 0 6 o 0 6 5 0 o C 7 0 0 7 5 0 8 0 0 1 2 C r l Mo VG 1 2 8 1 1 8 71 _ I 23 1 3 4 1 2 5 8 9 53 | 4 1 4 9 1 4 0 8 6 2 _ r I 9 1 。 1 2 6 1 o 7 6 5 T 9 2 _ 1 3 4 1 1 9 7 9 1 T1 22 _ 1 3 6 ll 5 6 7 4 VMl 2 SHC _ 1 38 1 21 71 n) 3 4 7 H 。, 1 1 3 9 2 5 3 9 _ T P 3 4 7HF G _ _ 1 2 2 1 O 7 6 7 Su pe r 30 4H 。 - 1 28 1 21 78 n) 3 l 0 HC b N _ 1 5 3 1 1 8 6 8 9 _ Sa n i c r o 2 5 _ l 印 1 5 4 ll 1 6 4 4 HR 6 W _ 。 1 4 0 1 1 3 8 0 6 5 8 4 4 2 6 1 7 Mo d _ 1 5 0 1 4 5 1 2 4 l 0 3 _ 7 4 0 H _ _ 2 7 4 2 2 6 1 4 6 1 2 O 2 2 1 ( r t R 6 W) 、 U N S N 0 7 7 4 0 ( 7 4 0 t t ) 许用应力数据来自A S M E ; ( 3 ) 6 1 7 r o a 许用应力根据 S M S T公司提供的性能数据, 按 A S M E规则计算 。 53 C P V T 蒸汽温度 7 0 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V o 1 3 2 N o 4 2 0 1 5 表 4 7 0 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候选材料线膨胀 系数 1 0r n m ( m m ) 材料 2 O 4 0 0 5 0 0 6 0 O 7 o 0 8 0 o l 2 Cr 1 Mo VG _ 1 3 8 3 1 4 1 5 1 4 3 8 _ T23 _ 7 3 7 5 7 7 _ rI 24 。- 7 1 7 4 7 6 h I 91 1 0 5 1 2 1 2 3 1 2 7 _。 I 92 1 0 5 1 2 1 2 3 1 2 7 _ T1 2 2 1 0 6 l 1 9 1 21 1 2 3 VM1 2 SHC _ 11 5 1 1 8 1 2 1 _。 TP3 4 7H 1 5 3 1 8 1 1 8 4 1 8 8 。 n) 3 47HFG 1 5 3 1 8 1 l 8 4 1 8 8 _ S u p e r 3 0 4H 1 5 3 l 8 1 1 8 4 1 8 8 _ TP 31 OHCbN l 4 7 1 6 8 1 7 2 1 7 5 S a n i c r o 2 5 _ 1 6 1 6 5 1 6 5 1 7 1 7 HR6 W _ 1 4 9 1 5 1 1 5 2 1 5 8 l 6 2 61 7Mo d _ 1 4 0 1 4 4 1 5 1 1 5 7 7 4 0H _ 1 3 93 1 4 2 7 1 4 57 1 5 03 1 5 72 上锅对一些厂家的镍基和铁镍基钢管进行 了 相关评定 , 以验证这些钢管能否满足 A S M E规范 对材料 的要求。 ( 1 ) 对 H R 6 W小 口径管及其焊接接头进行 了 1 0 0 0 0多小时 的高温持久强度等性能试 验 , 证 明 H R 6 W 小 口径 管焊接接头性能满足 A S ME规范 要求。 ( 2 ) 对 S a n i c r o 2 5小 口径管及 其焊 接接头进 行 了 1 0 0 0 0多小时的高温持久强度等性能试验 , 证明S a n i c r o 2 5小口径管材料及其焊接接头性能 满足 A S ME规范要求。 ( 3 ) 对 7 4 0 H小 口径管进行 了 1 0 0 0 0多小 时 的高温持久强度等性 能试验 , 证明 7 4 0 H 小 口径 管材 料 性 能 满 足 A S M E 规 范要 求 。正 在 进 行 7 4 0 H小口径管焊接试验及焊接接头高温持久强 度试验 。 ( 4 ) 对 6 1 7 M o d小 口径管进行 了 1 0 0 0 0多小 时的高温持久强度等性 能试 验 , 证 明 6 1 7 M o d小 口径管材料性能满足A S M E规范要求。正在进行 6 1 7 M o d 小口径管焊接试验及焊接接头高温持久 强度试验。 5 4 3 超超 临界锅炉受热面材料使用温度范围分析 3 1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材料使用温度范围分析 6 0 0蒸汽温度以下超临界 锅炉水冷壁选用 低 合 金 铬 钼 钢 , 如 T 1 2 , T 2 2 , 1 2 C r l Mo V G, T 2 3, T 2 4 。7 0 0 o C 超超 临界锅炉水冷壁出 口介质温度 达到 5 3 0左右 , 水冷壁金属设计温度近 6 0 0 o C。 在这种情况下 , 水冷壁材料不但要满足高温强度 的要求 , 还必须考虑抗烟气侧腐蚀和抗蒸汽侧 的 氧化, 低合金铬钼钢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使用更高 合金的材料 。 T 9 1和 T 9 2在 电厂安装焊接后应该进行焊后 热处理 , 这对水冷壁 电厂安装带来 了很 大挑战。 T 1 2 2材料抗腐蚀性强, 但强度低于 T 9 2 , 制造水 冷壁 , 壁厚太 厚。用 6 1 7 Mo d镍基合金 管子制造 水冷壁 , 持久强度 、 抗烟气腐蚀和抗氧化等性能均 能满足, 也 不需 要 焊 前 预 热 和焊 后 热 处 理 , 但 6 1 7 Mo d镍基合金管价 格 昂贵 , 制造水冷 壁不合 适 , 故还没有一种合适的7 0 0 o C 超超临界机组锅 炉水冷壁选材方案。 对于螺旋上升的水冷壁 , 如果壁厚太厚 , 内外 第 3 2卷第 4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6 9期 侧温度梯度太陡, 运行时温差应力将显著增大, 这 样对温度相对较低的背火侧 十分不利 , 况且背火 侧还焊有大量附件 , 会在焊接缺陷处及焊接接头 热影响的粗晶区引起开裂 。 为了使受热面管传热性能好, 受热负荷较高 的炉管( 例如位于烟温高于 8 0 0 o C区域的锅炉水 冷壁 ) 的平均壁厚最好不大于7 m m。由于7 0 0 o C 锅炉水冷壁管子金属设计温度近 6 0 0 o C、 设计压 力很高 , 不得不采用壁厚更厚 的水冷壁管子 。根 据 1 0 0 0 MW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设计 、 制造和运 行经验 , 水冷壁管子最大壁厚可以为 9 mm。 图 25示 出了 4种材料在不 同壁厚时可以 使用的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设计温度。 删 、 出 1 0 O 4 50 50 0 5 5 0 设计 温 度 , 图2 外径 4 2 mm的 1 2 C r l M o V G水冷壁可以使用的最大 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按 A S ME规范计算壁厚, 留有允许管子壁温一定超温裕度的厚度附加余量 , 下同) 可 窖 幽 : 设计 温度 , 图3 外径 4 2 l a i n的T 2 3水冷壁可以使用的最大设计 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司 皇 、 幽 : 5 0 0 55 0 设 计温 度 , 图4 外径4 2 m i l l 的 I 9 2水冷壁可以使用的最大设计 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硝 山 苫 、 幽 : 设计温度 图5 外径 4 2 mm的6 1 7 Mo d水冷壁可以使用的最大 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图 6 8示 出了不 同材料在相应设计参数 下 的最小计算壁厚 。 设计温度 C 图6 外径 3 2 m i l l , 设计压力 加 6 6 MP a , 不同材料的 7 0 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的壁厚 5 5 C P V T 蒸汽温度 7 0 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V o 1 3 2 N o 4 2 0 1 5 l 1 0 o 画 到 7 5 5 0 3 5 0 55 0 7 5 0 设计 温度 C 图 7 外径 3 8 1 mm, 设计压力 4 0 6 6 MP a , 不同材料的 7 0 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 壁的壁厚 g 1 0 0 吕 到 7 5 3 50 5 5 0 7 50 设 计温 度, 图8 外径4 2 m m, 设计压力4 0 6 6 MP a , 不同材料的 7 0 0 o C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的壁厚 从 图 28可以看 出, 当选用外径 4 2 mm管 子制造水冷壁时, T 1 2的适用温度范围为 : 金属设 计温度不大于 4 4 0 ; 1 2 C r l M o V G适用温度范围 为 : 金属设计温度不大于 5 1 0 o C; T 2 4的适用温度 范围为 : 金属设计温度不大于 5 3 0; T 2 3的适用 温 度 范 围 为 : 金 属 设 计 温 度 不 大 于 5 3 5 o C; V M1 2 S H C 适用温度范 围为: 金属设 计温度 不大 于 5 5 0 o C; T 9 1的适用温度范 围为 : 金属设计温度 不大于5 6 0; T 1 2 2的适用温度范围为: 金属设 计温度不大于 5 6 0 o C; I 9 2的适用温度范围为 : 金 属设计温度不大于 5 7 5。当水冷壁金属设计温 度大于 5 7 5, 应选用 6 1 7 M o d镍基合金管。 通过上述各种材料选用温度上限分析 , 可 以 看 出, 没有必要选 用 T 2 4 , I 91 , T 1 2 2 , V M1 2 S HC 。 推荐 使用 T 1 2 , 1 2 C r l Mo V G, T 2 3 , 192和 6 1 7 M o d 制造 6 0 0 MW, 7 0 0超超临界锅炉不同温度段水 5 6 冷壁 。 3 2 超超 临界锅炉过热器材料使用温度范围分析 超超临界锅 炉过热器 管子外径一般为 3 8 4 8 mm, 不同壁厚、 各种材料过热器管子可以使用 的最大设 计 压 力 和 最 高设 计 温 度 如 图 91 6 所示 。 日 毫 、 : 设计温度, 图9 外径 4 2 m m的I 9 1过热器可以使用的最大设计 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日 凸一 皇 : 魁 70 O 48 0 5 60 设 计温 度 , 图 1 0 外径4 4 5 n l l n的1 9 2过热器可以使用的最大 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日 7 0 0 岂 1 4 0 0 魁 设 计温度 图 1 1 外径 4 4 5 m m的 S u p e r 3 0 4 H过热器可以使用的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第 3 2卷第 4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6 9期 西 譬 、 : 魁 7 0 0 4 0 0 1 0 O 53 0 喇 皇 、 H 皇 魁 7 0 0 4O O 5 9 0 65 0 1 0 0 设计温度 , 图 l 2 外径 4 8 m m的 T P 3 1 0 H C b N过热器可以使用的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四 譬 、 70 0 40 0 l O O 58 O 6 3 0 设计温度 , 图 1 3 外径 4 8 mm的 S a n i e r o 2 5过热器可以使用的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可 、 趟 : 魁 7 O O 4 O O l 0 O 5 30 6l O 设 计温 度 , q c 58 0 66 0 7 40 设计 温度 图 l 5 外径 4 4 5 m m的 6 1 7 Mo d过热器可 以使用 的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日 鬟 、 出 : 8 0 O 45 0 l O O 7 30 78 0 设计温度 , 图 l 6 外径 4 4 5 m m的7 4 0 H过热器可以使用的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宣 蛊 、 嚣 1 图 1 4 b 4 4 5 m m的 H R 6 W过热器可以使用的 5 O 最大设计压力和最高金属设计温度 图 1 7 示出了不同材料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 最小计算壁厚。 65 5 7 8 0 设 计温 度 图 l 7 外径 4 4 5 I n to、 设计压力 3 9 0 M P a 、 不同材料的 过热器管子壁厚随温度变化曲线 5 7 蒸汽温度7 0 0 o C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工作温度每提高 l 0, 过热器材料许用应 力【加 下降的百分比如表5所示。 表 5 过热器材料许用应力对超温的敏感性( 管子金属壁温每提高 1 0。 材料许用应力下降百分比) 温度 rI 9 1 I 9 2 S u p e r 3 0 4 H T P 3 1 O H C b N H R 6 W S a n i c r o 2 5 6 1 7 M o d 7 4 0 H 5 7 0 7 4 7 0 O 8 0 7 1 4 O 6 0 7 _ 5 8 0 9 1 8 2 0 8 4 7 3 7 O 6 O 7 _ 5 9 0 1 1 2 9 7 1 6 9 1 6 9 1 3 0 7 _ 6 0 0 1 2 6 l 0 0 1 6 9 2 7 4 0 6 0 7 _ 6 1 0 1 2 0 1 0 6 8 3 l O 2 7 1 3 9 3 4 O 7 6 2 0 1 3 6 l 1 9 8 1 9 7 6 0 4 1 2 9 0 7 6 3 0 1 4 8 l 2 2 7 9 1 0 2 6 6 5 6 2 9 3 7 6 4 0 1 5 7 1 3 7 8 5 9 9 6 3 9 0 3 0 6 5 6 5 0 1 8 6 1 3 1 9 2 l 1 O 6 7 9 O 3 1 7 O 6 6 0 8 7 9 3 6 O 9 9 8 1 8 0 6 7 0 9 6 1 0 2 6 3 9 8 7 9 8 2 6 8 0 9 6 1 0 0 6 3 1 0 3 8 0 8 4 6 9 0 9 8 9 3 6 2 1 O 3 8 9 8 6 7 0 o 1 0 7 1 O 3 6 4 l 1 3 9 9 8 8 7 1 0 。_ 6 2 9 2 9 6 7 2 0 _ 6 4 _ 1 0 3 9 8 7 3 0 _ 6 4 _ 1 O 2 1 O 1 7 4 0 6 3 。_ l 1 6 1 0 7 7 5 0 _ 6 7 _ 1 O 3 1 2 O 76 o _ _- 11 9 7 7 0 _。 l 3 5 _ 7 8 0 _ _ 1 5 6 。 从 表 5可 以看 出, 随着温 度的提高 , 每提 高 1 0 , 过热器材料许用应力下降 幅度不断增加 , 这表明: 随着工作温度的提高 , 材料对过热器的局 部超温敏感程度加大。由于过热器处于锅炉内部 的高温烟气区域, 在不同运行工况下, 局部过热器 管子可能超过过热器计算金属温度 , 所 以当过热 器管子工作温度在每提高 1 0, 过热器管子材料 许用应力下降幅度较大的温度区间, 一般宜选用 更高等级的材料。 需要综合考虑过热器管子壁厚不能太厚 、 管 子内壁需要具有优 良的抗高温蒸汽氧化性能 , 管 子外壁需要具有优 良的抗高温烟气腐蚀性能 , 对 运行 中过热器局部超温的敏感性较小等材料性能 要求 , 合理选择各温度段过热器的材料。 从上述分析可 以看出 , S a n i c r o 2 5的许用应力 比 T P 3 1 0 H C b N高 5 0 左右 , 故使用 S a n i c r o 2 5取 代 T I1 0 H C b N制造7 0 0 oC 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 可以降低过热器管子壁厚 , 提高过热器对锅炉变 工况运行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 , 对 于管子金属设计温度在 6 5 0 7 0 0 o C的过热器 , 选用 S a n i c r o 2 5铁镍基合 金管 ; 对于管子金属设计温度超过 7 0 0 o C的过热器 , 选 用 6 1 7 Mo d或 7 4 0 H镍基合金管; 对于管子金属设 计温度超过 7 5 0 o C以上 的过热器 , 选用 7 4 0 H镍 第 3 2卷第 4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6 9期 基合金管。 4结论 ( 1 ) 7 0 0 o C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备选材料是 T1 2, 1 2Cr l Mo VG , , I 23, T 92, 6l 7Mo d。 ( 2)7 0 0 o C超 超 临 界 锅 炉 宜 选 用 I 9 2 , S u p e r 3 0 4 H, S a n i c r o 2 5 , 6 1 7 Mo d , 7 4 0 H设 计制造过 热器。 ( 3 ) 使用 S a n i c r o 2 5取代 T P 3 1 0 H C b N设计制 造 7 0 0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 , 可 以降低过热器 管子的壁厚 , 提高过热器对锅炉变工况运行的适 应性 。 ( 4 ) 对 于管子金属设计 温度在 6 5 0 7 0 0 的过热器 , 选 用 S a n i c r o 2 5铁镍基合金管 ; 对于管 子金 属设 计 温 度 超 过 7 0 0 的过 热 器 , 选 用 6 1 7 Mo d 或 7 4 0 H镍基合 金管 ; 对于管子金 属设计 温度超 过 7 5 0 c I = 以上 的过热器 , 选用 7 4 0 H镍基 合金管 。 参考文献 : 1 赵钦新, 郭元亮 , 史进渊, 等 锅炉全生命周期安全 高效运行和节能减排 J 压力容器 , 2 0 1 3 , 3 0 ( 1 ) : 1 1 4 2 程世长 超超临界锅炉钢和合金的发展动向 c 3 4 5 6 7 8 9 1 O 1 1 第 l 1 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会议论文集 杭州 : 中 国机械工程协会 , 2 0 1 2, 1 1 1 1 1 9 张国伟 7 0 0等级超超临界锅炉介绍 J 锅炉制 造, 2 0 1 2 , ( 2 ) : 5 7 迟成宇 , 于鸿矗, 谢锡善 世界 7 0 0等级先进超超 临界电站 关键 高 温 材料 J 世 界钢 铁, 2 0 1 3 , 1 3 ( 2 ) : 4 25 9 S u n Ru i , C u i Z h a n z h o n g , Ta o Ye P r o g r e s s o f C h i n a 7 0 0 U S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g r a m C T h e 7 I n t e r - n a t i o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