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ppt演示课件_第1页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ppt演示课件_第2页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ppt演示课件_第3页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ppt演示课件_第4页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 CT CT读片读片 1 1 . . 2 2 . . 多发FNH 25% 门脉期等密度 分叶肿瘤网状强化-中心瘢痕 及纤维分隔 3 3 . .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 占位性病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肿瘤占位性病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肿瘤( (对局对局 限血管异常的增生反应限血管异常的增生反应) )。多见女性。多见女性 病变主要由正常肝细胞、胆管、肝巨病变主要由正常肝细胞、胆管、肝巨 噬细胞等组成,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噬细胞等组成,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 界线清楚,肿瘤内可见放射状纤维疤痕组界线清楚,肿瘤内可见放射状纤维疤痕组 织由内向外分布构成的纤维分隔,隔内含织由内向外分布构成的纤维分隔,隔内含 动脉、静脉及增生的胆管动脉、静脉及增生的胆管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可表现为腹部一般无症状。可表现为腹部 肿块,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肿块,少数病例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 4 4 . . 2.CT2.CT表现表现: (1 1)平扫: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平扫: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 。当中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当中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35-65%3CM)(35-65%3CM),可见,可见 从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之低密度影像为其从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之低密度影像为其 特征特征 (2 2)增强:可为动脉期高密度)增强:可为动脉期高密度, ,均匀强化均匀强化; ;门脉期门脉期 及延迟像呈等密度及延迟像呈等密度 (3 3)瘢痕在动脉期密度低)瘢痕在动脉期密度低, , 门脉期及延迟像强化门脉期及延迟像强化 鉴别其他高血供病变鉴别其他高血供病变: :血管瘤、肝癌、腺瘤、高血管瘤、肝癌、腺瘤、高 血供转移血供转移 5 5 . . 6 6 . . 腺瘤又名肝细胞腺瘤,常为单个,圆球形,与腺瘤又名肝细胞腺瘤,常为单个,圆球形,与 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妇女,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妇女, 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偶见于男性,也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偶见于男性,也 与服用合成激素有关。平扫密度与正常肝实质与服用合成激素有关。平扫密度与正常肝实质 接近或略低,边缘清晰,呈球形接近或略低,边缘清晰,呈球形( (偶见脂肪和偶见脂肪和 出血出血) ) ;增强扫描显示富血管肿瘤的特点,动;增强扫描显示富血管肿瘤的特点,动 态扫描早期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态扫描早期病灶密度均匀增强( (不均匀强化需不均匀强化需 穿刺及追随穿刺及追随),),和正常组织对比十分清楚,随后和正常组织对比十分清楚,随后 病灶密度下降,与正常组织成等密度,延迟扫病灶密度下降,与正常组织成等密度,延迟扫 描变成低密度。如病灶中心有出血,表现为更描变成低密度。如病灶中心有出血,表现为更 低密度并不强化低密度并不强化 7 7 . . 女,26岁。已婚。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FP阴性 。 病理结果病理结果: :肝腺瘤(患者有服避孕药的病史肝腺瘤(患者有服避孕药的病史, ,但不经常服)但不经常服) 8 8 . . 动脉期见多发高密度病灶 门脉期腺瘤呈等密度改变 9 9 . . 小腺瘤80%均匀强化,边界清。(除非伴出血和 脂肪沉积) 大腺瘤可不均匀,表现特异性差 鉴别诊断: 纤维板层HCC、FNH、富血供转移瘤 。 纤维板层HCC 所有病灶不均匀强化,腹腔淋巴 结大(65%)、血管及胆管侵犯等 FNH不恶变、不出血,不需治疗。平扫及门脉 期与肝脏等密度 富血供转移瘤几乎不可能鉴别。观察其他器管 (肾、胰腺、甲状腺、乳腺等)多发,平扫及延 迟期低密度 1010 . . 平扫见中心钙化低密度病灶内见高密度出血灶 病灶内脂肪成分显示多发低密度 1111 . . 纤维板样HCC 边界清楚的高密度灶,中心低 密度瘢痕 灶内见星芒状钙化 心膈旁见肿大淋巴结 肾癌肝转移 1212 . . 29岁,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 动脉高血供病灶 门脉期等密度 1313 . . 1414 . . 3434岁妇女岁妇女, ,门脉阻塞疾病门脉阻塞疾病 病变均匀显著强化病变均匀显著强化 箭头是示病灶周围低密度环箭头是示病灶周围低密度环 肝脏不均匀、斑块状增强,肝脏不均匀、斑块状增强,IVCIVC细小细小- - 肝尾叶肥大肝尾叶肥大 门脉高压特征:曲张静脉及腹水门脉高压特征:曲张静脉及腹水 1515 . . 布布- -加综合征加综合征肝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肝细胞生长肝细胞生长 因子增多因子增多( (门脉血供下降门脉血供下降) )富血管结节富血管结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微循环紊乱肝微循环紊乱- - 富血管结节富血管结节 鉴别鉴别: :普通再生结节普通再生结节( (门脉供血门脉供血, ,门脉期强门脉期强 化化) ) 肝癌肝癌- -发生率低发生率低(0.5-6.4%).(0.5-6.4%).穿刺及追随穿刺及追随 1616 . . 平扫 层厚层距5毫米 1717 . . 增强动脉期 层厚层距5毫米 1818 . . 增强静脉期 层厚层距5毫米 1919 . . 增强延时8分钟 层厚层距5毫米 2020 . . 此例没有肝癌结节的典型早进早出的血供特点此例没有肝癌结节的典型早进早出的血供特点 ,AFPAFP阴性,故小肝癌不首先考虑;但其又无阴性,故小肝癌不首先考虑;但其又无 典型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典型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 肝内结节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而本例形态肝内结节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而本例形态 不规则,且各期强化均未见到明显的强化,这不规则,且各期强化均未见到明显的强化,这 一点是很不符合肿瘤性病变的,更加符合为慢一点是很不符合肿瘤性病变的,更加符合为慢 性炎症或瘢痕组织。低密度影各期无强化,代性炎症或瘢痕组织。低密度影各期无强化,代 表其内无或缺乏血管,除囊肿或囊性病变外,表其内无或缺乏血管,除囊肿或囊性病变外, 最常见的病理学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纤维组最常见的病理学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纤维组 织增生,常见于病史很长的炎性肉芽肿、炎性织增生,常见于病史很长的炎性肉芽肿、炎性 假瘤等,纤维化的血管瘤也是其一假瘤等,纤维化的血管瘤也是其一 2121 . . 直径小于直径小于2 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 的:部分病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的:部分病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 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 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时有较强的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时有较强的 强化充填;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强化充填;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 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造影剂难以进入,病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造影剂难以进入,病 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管管腔间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管管腔间 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 入,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入,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2222 . . 2323 . . 2424 .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多见肾脏多见, ,肝脏少见肝脏少见.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 ,含三种成含三种成 份份: :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成熟脂肪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成熟脂肪 平扫见软组织成份(血管平滑肌)平扫见软组织成份(血管平滑肌) 和低密度区(脂肪)和低密度区(脂肪) 2525 . . 2626 . . 增强增强CTCT显示肝脏脂肪假性肿块显示肝脏脂肪假性肿块( (网膜填塞网膜填塞 ) ) 假性肿块是术后常见发现假性肿块是术后常见发现 2727 . . 不均匀增强肝癌中见斑片状脂肪沉积 小于. 高分化通常伴弥漫性脂 肪改变,见于小 与腺瘤均匀脂肪沉积相反,大脂肪沉积 为斑片状 2828 . . 转移癌内脂肪灶 少见. 胃肠道类癌 2929 . . 肢体脂肪肉瘤术后肝转移 3030 . . 脂肪肉瘤肝转移仅占10%。多数肝脂肪肉瘤 为转移性,原发仅见于个案报道 3131 . . 多发腺瘤脂肪沉积 肝腺瘤可见脂肪沉积 3232 . . 3333 . . 增强增强CTCT示脂肪为主的肿块示脂肪为主的肿块, ,边缘及中心边缘及中心 钙化钙化 腹腔畸胎瘤侵犯肝脏腹腔畸胎瘤侵犯肝脏 原发畸胎瘤罕见原发畸胎瘤罕见, ,多为腹腔及腹膜后侵多为腹腔及腹膜后侵 犯犯,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三种胚胎成份三种胚胎成份: :脂肪、液脂肪、液 体、钙化体、钙化 3434 . . 3535 . . CTCT平扫示不均匀含脂肪病变平扫示不均匀含脂肪病变 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寄居肿瘤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寄居肿瘤(HART(HART肾上肾上 腺皮质细胞异位集聚腺皮质细胞异位集聚).).镜下观察含脂镜下观察含脂 肪及富血管肪及富血管 CTCT可见脂肪是其特征可见脂肪是其特征 无论影像和组织分析无论影像和组织分析,HART,HART与血管平滑与血管平滑 肌脂肪瘤及含脂肌脂肪瘤及含脂HCCHCC很难鉴别很难鉴别 3636 . . 含脂肪肿瘤包括一组具有特征性组织和 影像改变的多种病变 在肝脏病变内发现脂肪对鉴别很重要, 将病变脂肪沉积特点 结合其他影像特征可缩小鉴别范围 3737 . . 3838 . . 3939 . . 主诉:反复低热、乏力、食欲下降,上腹主诉:反复低热、乏力、食欲下降,上腹 部胀痛部胀痛8 8个月。个月。 既往:咯过一次血。既往:咯过一次血。 1 1 多浆膜腔积液多浆膜腔积液 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 双下肺可见压迫性肺不张。双下肺可见压迫性肺不张。 2 2 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 3 3 脾脏肿大脾脏肿大 4040 . . 肝脏病变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度肝脏病变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度 区,呈牛眼样表现。增强扫描各期均未见明显的强化区,呈牛眼样表现。增强扫描各期均未见明显的强化 ,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甚至近于无血供。用常见的原,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甚至近于无血供。用常见的原 发性肝癌、血管瘤、转移瘤以及不常见的局灶性结节发性肝癌、血管瘤、转移瘤以及不常见的局灶性结节 增生、腺瘤等不能解释。参考病灶强化后的密度变化增生、腺瘤等不能解释。参考病灶强化后的密度变化 ,鉴于纤维组织病变有强化缓慢且轻的特点鉴于纤维组织病变有强化缓慢且轻的特点,考虑为,考虑为 炎性假瘤或者机化的血管瘤的可能。炎性假瘤或者机化的血管瘤的可能。 转移瘤在门脉期和实质期通常都有明显的环状增强,转移瘤在门脉期和实质期通常都有明显的环状增强, 代表肿瘤边缘富有血供的肿瘤组织,而本例没有。其代表肿瘤边缘富有血供的肿瘤组织,而本例没有。其 次,牛眼征并不是转移瘤的特异性表现,尤其在本例次,牛眼征并不是转移瘤的特异性表现,尤其在本例 病人,没有原发癌瘤证据、肝内病变单发也为不支持病人,没有原发癌瘤证据、肝内病变单发也为不支持 之处。之处。 肝脓肿可以排除,因为没有看到环状强化,另外病灶肝脓肿可以排除,因为没有看到环状强化,另外病灶 内的密度也非液性,更重要的是在增强后,病变内部内的密度也非液性,更重要的是在增强后,病变内部 的密度有增高,不是脓液的特点。影像上分析这个病的密度有增高,不是脓液的特点。影像上分析这个病 例肝内占位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例肝内占位呈规整的圆形,边缘清楚,中心有更低密 度区,虽然呈牛眼样表现,但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轻微度区,虽然呈牛眼样表现,但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轻微 (几乎不强化),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不支持肿瘤(几乎不强化),表示该病变血供很少,不支持肿瘤 ,而提示慢性肉芽肿,中心低密度区考虑坏死;,而提示慢性肉芽肿,中心低密度区考虑坏死;41 41 . . 胸腹水和心包积液,量都不是很多,引胸腹水和心包积液,量都不是很多,引 起多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低起多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低 蛋白血症引起的吗?蛋白血症引起的吗? 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由于心脏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由于心脏 功能衰竭引起?结合影像学表现患者有功能衰竭引起?结合影像学表现患者有 无心脏病变?无心脏病变? 肝脾肿大也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表现。肝脾肿大也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表现。 这些需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这些需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 合分析合分析 穿刺结果是肝脏结核性肉芽肿穿刺结果是肝脏结核性肉芽肿 4242 . . 肝脾多发大小不一低密度灶, 无特异性,穿刺结果为结核 对所有怀疑结核者均应穿刺 4343 . . 男,50岁,上腹部胀,恶心一年余 4444 . . 4545 . . 4646 . . 囊壁钙化(50%). 子囊(70%) 4747 . . 肝实质周边部及其周围、腹腔内见多发肝实质周边部及其周围、腹腔内见多发 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囊状影,部分融合成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囊状影,部分融合成 簇状;囊壁光滑,内有纤细间隔,壁及簇状;囊壁光滑,内有纤细间隔,壁及 间隔似有钙化;脾实质亦见一小囊状影间隔似有钙化;脾实质亦见一小囊状影 。 荷叶征荷叶征 4848 . . 4949 . . 可见气泡和周围水肿 5050 . . 阿米巴脓肿阿米巴脓肿 增强增强CTCT示肝右叶一边界清楚、分叶状示肝右叶一边界清楚、分叶状 、囊性包块。箭头示病灶厚壁强化、囊性包块。箭头示病灶厚壁强化 特征表现为特征表现为3-15MM3-15MM厚壁伴外周水肿区厚壁伴外周水肿区, , 中心脓腔可有多发分隔或碎屑、液平中心脓腔可有多发分隔或碎屑、液平 、气泡及出血、气泡及出血 多数病例与化脓性脓肿很难鉴别多数病例与化脓性脓肿很难鉴别, ,须结须结 合临床合临床 5151 . . 化脓性小脓肿 多发、边界清楚低密度 病变 可见边缘轻度强化和周 围水肿,与囊肿相区别 弥漫粟粒型微脓肿由葡萄球菌,见于败血症患者,多同时累及肝脾 5252 . . 白血病患者伴真菌感染 动脉期-高密度灶 静脉期-未见病变 数周后CT动脉期-病灶 数量增多,形态改变 5353 . . 炎性病变-动脉期短时肝实质强化( 充血和门脉血流淤滞) 影像表现随患者状况和治疗情况有 所不同 动脉期扫描十分重要 5454 . . 囊性原发肝癌 箭头示实性强化结节 5555 . . 囊性转移灶 富血管转移灶坏死囊变(神经内分泌、肉瘤黑色素瘤部分肺及 乳腺癌) 囊性转移灶-粘液腺癌(结肠、卵巢癌等) 卵巢癌多为腹膜、肝表面浆液性种植转移。 5656 . . 肝脏胰源性假囊肿 急性胰腺炎后三周 肝左叶5CM囊性病变,密度均匀 , 边界清,可见包膜 主要见于肝左叶(液体由小网膜囊延伸至肝胃韧带窝),正确 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胰腺炎影像特征。有时急早期时因出血 和坏死碎屑存在,液体密度稍高,边缘不甚清晰 5757 . . 5858 . . 胆道错构瘤胆道错构瘤 病理病理: :起源胚胎胆管起源胚胎胆管, ,散在分布于肝实散在分布于肝实 质质, ,与胆道无沟通与胆道无沟通 CTCT平扫平扫; ;全肝分布多发囊性低密度结节全肝分布多发囊性低密度结节 . .小于小于1.5CM,1.5CM,与多发单纯囊肿相比外形与多发单纯囊肿相比外形 不规则不规则, ,多数不增强多数不增强 5959 . . 6060 . . MRI MRI 小于小于1.5CM1.5CM病变病变, ,与胆道不沟通与胆道不沟通 CTMRICTMRI上所有小囊性病变上所有小囊性病变( (小于小于 1.5CM),1.5CM),未累及肾脏者都应考虑胆道错未累及肾脏者都应考虑胆道错 构瘤诊断构瘤诊断.MRI.MRI更好更好 6161 . . 尾叶肥大,右叶周围低 密度,尾叶相对高密度 (假肿瘤征) 增强CT更清楚显示肝 内胆管扩张,右后叶 萎缩 6262 . . 原发硬化性胆管炎 影像特点: 尾叶假肿瘤证; 肝外形分叶状; 肝 内外胆管不规则多发狭窄、扩张。 胆管扩张呈细长状 鉴别诊断:CAROLI DISEASE-胆管囊状扩张 复发性化脓胆管炎:肝内胆管中央扩张外周骤 然变细,石头近远端均扩张 6363 . . 放射性肝损害 6464 . . 急性病毒性肝炎 6565 . . 6666 . . 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 T2T2加权像示肝肿大伴门脉周围水肿加权像示肝肿大伴门脉周围水肿 6767 . . 6868 . .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瘤: :又称血管肉瘤或恶性血管内又称血管肉瘤或恶性血管内 皮瘤皮瘤, ,是是1 1 种肝血窦壁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种肝血窦壁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 发性恶性肿瘤发性恶性肿瘤, ,它虽然是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最常它虽然是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最常 见的见的1 1 种种, ,但仍是肝脏罕见肿瘤。本病多见于儿但仍是肝脏罕见肿瘤。本病多见于儿 童或老年人童或老年人, ,一般认为与肝硬化一般认为与肝硬化, ,尤其是粗结节尤其是粗结节 型型, ,特别是血色病性肝硬化及某些致癌物如氟化特别是血色病性肝硬化及某些致癌物如氟化 乙烯、二氧化钍等有密切关系乙烯、二氧化钍等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为不明临床表现为不明 原因的肝肿大或肝内肿块原因的肝肿大或肝内肿块, ,伴有一些消化道症状伴有一些消化道症状 。本病恶性度高。本病恶性度高, ,多在多在1 1 年内死亡年内死亡 6969 . . 肿瘤从大体上可分为肿瘤从大体上可分为4 4 型型: :弥漫性微结节型、多结节型、弥漫性微结节型、多结节型、 巨块型巨块型, ,以及多结节和巨块混合型。以及多结节和巨块混合型。CTCT 扫描常表现为扫描常表现为 : : (1)(1) 肝脏体积增大肝脏体积增大, ,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病灶、境界较清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病灶、境界较清 楚楚, ,如有新鲜出血时可见高密度区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