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农牧局XX-工作汇报*区XX年产业大县建设情况汇报*区农牧局(XX年12月3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欢迎自治区农业产业化考核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来原州区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就原州区XX年产业大县建设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XX年,原州区按照自治区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优势大县,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XX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进一步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向重点产区集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水平,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外向型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为11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亿元,牧业产值 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 亿公斤,人均有粮49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元。一、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万亩,经济作物 万亩,饲草料作物 万亩(累计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81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3万亩,较上年增长 %;蔬菜(含瓜类)种植达到7万亩,较上年增长 %;葵花种植面积达到 万亩,较上年增长 %;枸杞种植达到 万亩;较上年增长 %。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79万个羊单位,其中:肉牛饲养量 万头,较上年增长 %;奶牛饲养量1830头,较上年增长 %;肉羊饲养量 万只,较上年增长 %;猪饲养量16万头,较上年增长 %;禽饲养量130万只,较上年增长 %;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9502吨、5310吨、6332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1%、 %、 %。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质量(一)科技支撑1、技术创新与推广(1)草畜产业完成冷配改良母牛18044头,新建冷配点5个,良种母牛建档立卡5600头,使良种信息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牛杂交改良覆盖面达到72%;绵羊杂交改良引进肉用种公羊44只,完成肉羊杂交改良3168只,良种肉羊杂交改良覆盖面达到 %;奶牛品种改良引进优质奶牛冻精4000支,完成改良奶牛1500头,改良覆盖面达到100%;良种鸡引进及推广扶持滩鸡养殖户1034户,投放滩鸡苗 万只,建成种鸡孵化场1处,为做大滩鸡养殖业奠定了基础;饲草料调制技术推广引进郑单958等6个粮饲兼用型玉米良种,示范种植6962亩,发展调制示范户203户,新建100m3永久性青贮池3座,20m3青贮池42座,青贮7890吨,发放饲料酶、预混料及舔砖55吨,大力推广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2)马铃薯产业引进试验品种369个(品比品种7个,品种鉴定品种65个,抗病育种品种49个,繁殖观察品种248个),推广脱毒薯种植40万亩,高产示范4万亩,平种垄植35万亩,地膜覆盖2万亩,机播机收 万亩,繁育原原种400万粒,一级种薯生产面积1万亩,贮藏能力增加 万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 %。(3)瓜菜产业种植十一类32个品种,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无土穴盘育苗1390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98%;设施节水增效配套技术示范3881亩,比上年增长46%,主要示范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暗灌、微滴灌、无土育苗、嫁接换根、平衡施肥、增施CO2气肥、温室热风炉等技术,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83%以上。(4)特色种植业包括枸杞和葵花种植,枸杞主要推广新品种宁杞1号8万亩,引进新品种宁杞3号示范6000亩;推广枸杞温棚制干技术和无公害网室杞生产技术,良种良法应用推广率达到 %。葵花引进试验品种15个,肥效效益试验3项,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2项;建立标准化栽培示范点1860亩,主要推广沟种垄植、机械播种、膜侧种植等种植技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率达到87%以上。2、技术培训在14个乡镇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48场(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9432人(次),完成下达任务6万人(次)的 %。其中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39场(次)、6548人(次),农村户用沼气建筑及安全生产技术7场(次)、1240人(次),马铃薯标准化脱毒栽培及窖藏保鲜技术61场(次)、10659人(次),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山区冷凉菜种植技术35场(次)、5826人(次),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苜蓿病虫害防治及科学加工利用24场(次)、3530人(次),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95场(次)、14072人(次),肉牛(羊)杂交改良及舍饲圈养技术104场(次)、15553人(次),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323场(次)、3163人(次),山杏高接换头技术及果树病虫害防治10场(次)、1660人(次),经果林生产管理技术3场(次)、460人(次),抗旱节水灌溉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技术47场(次)、6723人(次)。共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28300本。3、农机化水平全年机播面积 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上年增长11%,其中:小麦 万亩,较上年增长8%;玉米 万亩,较上年增长10%;马铃薯1万亩,较上年增长900%;牧草 万亩,较上年增长10%。机收面积 万亩,其中:小麦 万亩,较上年增长14%;马铃薯 万亩,较上年增长7400%;牧草 万亩,较上年增长458%。(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1、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其中马铃薯示范区4万亩,主要分布在张易镇、寨科乡、清河镇、头营镇、三营镇,主推脱毒、平种垄植、地膜覆盖、机播机收等技术,示范区内标准化水平覆盖率为100%;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300亩,主要分布在头营镇马园村、蒋河村,主推技术为新品种、地膜覆盖、垄植、育苗移栽等技术,示范区内标准化水平覆盖率为100%;奶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处,占地260亩,现有奶牛1830头,主推技术为品种冷配改良,示范区内标准化水平覆盖率为100%。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了原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原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查制度、原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原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农药残留检测人员岗位职责和农药残留检测人员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5项。组建原州区南河滩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检室和马园园区果蔬农残检测点各一处,自十月份开始检测以来,到12月18日共抽检农产品基地和市场样品285批次,合格273个,平均农残合格率 %。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到目前为止,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处,产地规模为 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 万公顷的59%,其中张易镇马铃薯4000公顷,农技推广中心蔬菜2121公顷,种子公司粮食油料 万公顷,原州区蔬菜产业化协会蔬菜西瓜5667公顷,原州区枸杞协会枸杞4667公顷。4、“三品”认证到目前为止,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9个,产量为 万吨,占总产量 万吨的 %。其中马铃薯12万吨,蔬菜 万吨,脱水蔬菜276吨,面粉 万吨,蜂产品322吨,枸杞 万吨,胡麻油80吨,鸡蛋800吨,葵花9万吨,粮食 万吨,马铃薯淀粉 吨。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效益(一)农业增加值XX年农业总产值预计为11亿元,较XX年 亿元增加 亿元,增加值增长率为29%(XX年增加值为 亿元)。(二)特色优势产业产值1、草畜产业实现产值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同比增长 %;2、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同比增长 %;3、瓜菜产业实现产值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同比增长 %;4、特色种植业实现产值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同比增长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0元,较XX年1960元增加290元,增长率为 %。(四)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1、草畜产业总产值为 亿元,纯收入约为 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为39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2、马铃薯产业总产值为 亿元,纯收入约为 亿元,人均马铃薯纯收入为53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3、瓜菜产业总产值为 亿元,纯收入约为 亿元,人均瓜菜纯收入为24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4、特色种植业总产值为 亿元,纯收入约为2亿元,人均特色种植业纯收入为 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四、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一)农产品加工产值为3亿元,较上年增长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50个,投资2500万元,较上年增长10%;(三)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体系认证40个,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6%;(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目前累计成立22个,其中XX年新增9个,较上年增长 %;(五)市场开拓XX年参加自治区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2次,参加企业共8家,参展产品12种。五、农业产业化工作进展(一)农业产业化“三大”工作体系建设1、工作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成立了产业化领导小组,确保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与自治区产业政策的统一性;二是组建了产业化办公室,以保证日常事务、企业管理和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具体实施监督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农牧局分管农业的副局长负责,确定工作人员3人,明确分工;三是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产业化办公室或确定专业工作人员,组织协调,宣传动员,保证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落实。2、信息统计体系建设情况根据自治区产业办要求,该项工作于XX年6月启动,具体由原州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心负责审核后报产业化办公室,并形成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3、龙头企业监测体系建设情况原州区目前无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监测体系工作暂没启动。(二)农业产业化工作保障措施1、组织管理成立了原州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区长担任,财政、农牧、林业、发改、扶贫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区域农业产业政策,组织协调,产业发展调研和自治区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发展产业政策的研究、产业化发展资金的整合使用等;在农牧局设产业化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局长担任,主要负责日常事务、企业管理和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具体实施监督等工作。2、制定规划先后制定了原州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原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种植业发展规划(XXXX年)、原州区XXXX年农牧业发展规划和XX-XX年设施及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3、出台政策自XX年以来,原州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利于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意见,主要有关于进一步加强种草养畜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百村万户养牛致富工程”的实施意见、原州区关于实施全市肉牛科技示范项目的意见、关于印发原州区马铃薯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原州区扩大蔬菜基地的意见、关于印发原州区特色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施意见等。4、当地政府扶持力度及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1)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近两年来,原州区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发展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的配套上给予大力支持。XX年,在草畜产业发展上协调农民和养殖大户购牛贷款贴息 万元;4、5、6三个月,结合抗旱救灾,抽调千名专业技术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产业政策,传授专业知识,组织群众建设马铃薯和蔬菜、葵花生产专业村24个,建设面积 万亩,补贴种子、地膜款 万元;筹资16万元对800座10吨马铃薯贮藏窖给予每座200元的补助。(2)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一是拉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在蔬菜、马铃薯的加工、营销环节上给予了有力地扶持,使企业的加工条件得到改善,加工质量和能力大幅提高;营销组织不断扩大,储运能力也相应增强。二是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通过产业化政策的扶持,一些企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又在农村建立了原料基地,使生产和加工有机地联系起来,企业生产有原料保证,农民生产有市场依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建设,真正解决了农民的一些实际困难,在减少农民损失的同时,又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同时,农业生产通过企业的参与,农产品有了市场,不会因产品相对集中价格下跌影响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推动农业生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产业化政策的扶持,解决了产业环节上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民、企业生产水平、能力和积极性均有大幅提高,对于推动农业生产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六、存在的问题我区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1、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不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科技含量不高。四个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乱、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企业的加工需求,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面积规模较小。3、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企业大部分是种养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的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4、企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是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精深加工能力弱;二是组织化程度低,门户观念强,普遍单打独斗,缺乏必要的协调和合作;三是发展的项目、资金、技术普遍缺乏;四是资金融通、扶持投入不足,造成企业融资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七、XX年产业发展计划(一)工作思路XX年,原州区党委、政府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135”工作思路,紧扣草畜、马铃薯、蔬菜和特色种植“四大产业”的发展提升,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两个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二)工作目标继续围绕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优势大县,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XX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精神,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长。计划全区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马铃薯77万亩、蔬菜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葵花20万亩、玉米13万亩、牧草20万亩(包括复种);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万个羊单位,其中牛20万头,羊 万只,猪13万头,禽150万只,使草畜产业发展成为拉动农民增收主要因素,真正把原州区建成宁夏黄牛基地县(区)。农业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粮食总产达到2亿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0元。(三)工作重点1、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坚持“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按照原州区设施农业设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增强服务水平,完成设施农业建设这项硬任务。在基础设施、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下工夫。计划建设日光温室5000亩、大中拱棚 万亩、保鲜库及设备120间,配套移动滴灌3万亩,秋覆膜5万亩,建设瓜菜种苗繁育中心80亩,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500人。把我区北部川道区建设成为设施配套、生产规范、技术一流的设施农业基地,使全区的高效设施农业园区达到10个。2、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整村推进、一村一品”和“项目倾斜、科技主导”的原则,以草畜、马铃薯、蔬菜和特色种植为主推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科技服务上下工夫,做到人员、物资、技术三到位,不折不扣完成21个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牧业工作任务。3、全面提升四大产业。(1)草畜产业。以扩总量、提质量、重出栏、增收入为主线,在巩固提升已建成的养殖专业村的基础上,加强草畜产业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畜种良种率和出栏率。使已建成的养牛专业村都实现舍饲标准化养殖,全面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冷配改良黄牛2万头,提高黄牛的良种率和养殖效益。(2)马铃薯产业。在巩固70万亩马铃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代理权转让合同3篇
- 山东省聊城市教育联盟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寓意解读课件
- 房屋转让协议13篇
- 感人的故事读后感
- “大快乐、小欢喜”体育与健康赏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DB3305-T 328-2024 社区下沉治理服务点运营规范
- DBJT 15-94-2013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 2025劳动合同的签订不等于劳动关系的形成
- 现场审核检查清单及内审检查表
- GA 1804-20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监理日志(监理表格)
- HDI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 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染色打样的步骤
- FZ/T 07014-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
- 新型敷料的特性及选择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