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患者G+菌感染治疗的 PK/PD 1. 耐药G+球菌感染日趋严重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97;46:62463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7519801985199019952000 MRSE MRSA VRE NPSP VISA 1997 VTSP 2002 VRSA 检出率 (%) 2. 在脓毒症中,G+球菌的检出率高于G-菌 3. G+菌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NINS,1975-2003) 致病菌肺炎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 19752003197520031975200319752003 G+球菌 CoNS 2.6-10.342.97.415.93.24.9 金葡菌 13.427.816.514.318.522.51.93.6 肠球菌 3.0-8.114.511.913.914.217.4 G-杆菌 大肠杆菌 11.85.015.03.317.66.533.526.0 肺炎克雷伯菌 8.4-4.5-2.7-4.69.8 绿脓杆菌 9.618.14.8-4.7-9.316.3 Acinetobacter species1.56.91.82.40.52.10.61.6 Gaynes R, Edwards JR, NINS. Clin Infect Dis. 2005; 41: 848854 4. 金葡菌是HAP/VAP最常见的病原菌 院内肺炎1呼吸机相关肺炎2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动杆菌属肠杆菌科 克雷伯杆菌 嗜血杆菌属 肠杆菌属链球菌属 不动杆菌属 1.胡必杰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2):112116 2.Chastre J.et al.Am J Respir. 2002;165:867903 5. 金葡菌在ICU脓毒血症中检出率最高 45/24428/24420/244 18/244 金葡菌 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链球菌属 检出率(%) Laupland KB,et al. J Hosp Infect. 2004;58:13745 12/24411/24413/244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白色 念珠菌 ICU脓毒血症感染中G+菌 检出率高达44 G+菌 18% 11% 7% 5% 5% 5% 8% 0% 10% 20% 30% 40% 6. 低血压发生后第1h(H1)内接受有效抗生素治疗者: 存活率 79.9% 低血压发生后接受有效抗生素每延误1h:存活率平均降低7.6% 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6h黄金时间 Crit Care Med 2006; 34:15891596 Mortality risk 79.9% 70.5% 42.0% 25.4% 0% 20% 40% 60% 80% 100% H1H2H56H912 Survival rate (%) 7. MRSA占临床分离金葡菌的比例高达50以上 1.Chastre J.et al.Am J Respir. 2002;165:867903 2.Costa SF.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1;17):147150 3.Klevens RM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42:38991 3.周庆涛等.中国抗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1):5357 MRSA分离率(%) 68.0% 64.4% 72.4% 55.7% 0% 20% 40% 60% 80% 院内肺炎2ICU3呼吸科病房4VAP1 早期选择适当抗菌药物可 显著降低MRSA感染患者病死率1 不适当初始抗菌药物治疗*适当初始抗菌药物治疗 P=0.015 1. Schramm GE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 ;34 :20692074. 病死率(%) 16.60% 26.10% 0% 5% 10% 15% 20% 25% 30% 54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 给药量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 PD) 拟定给药量(血药浓度为MIC90 值的2-10倍。 ) 给药间隔时间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 PK ) 半衰期(t1/2) 10. PK/PD药代条件下的药效 PK Cmax、AUC、T1/2 PD MIC PK/PD AUC/MIC Cmax/MIC TMIC 11. 各种抗菌药物的PK与PD相关性模式 12. PK/PD研究的意义 最有效地清除细细菌 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应 避免细细菌发发生耐药药性 方便用药药 13. AST 及 NCCLS (1)欧洲及美国的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2)万古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资料 (3) MRSA 菌血症治疗中的新发感染的流调研究 (4)万古与利奈唑烷治疗肺炎的临床资料 (5) 金葡菌分离株的万古异质耐药性(heteroresistance ) 14. MRSA对万古霉素的MIC值爬坡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1250.150.250.380.50.7511.5 2 3 4 MIC (mg/L) 百分比(%) 200120032005(年) Steinkraus G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7;60:7889415. 异质性耐药 体外常规药敏敏感,若改用特殊的方法检测则发现细胞 的大部分亚群属于敏感,但有一小部分亚群属于耐药, 极少数的亚群甚至出现高水平耐药。 长期服药物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基因或染色体变异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失败 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 16. 万古霉素的异质性 1996年3日本首次报告MIC 3mg/l,其后在美国、法国 等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的出现 异质性细菌所包含的一部分细胞亚群对浓度4mg/l及以上的万古 霉素耐药 依据NCCLS的肉汤稀释法检测,异质性细菌的耐药亚群对万古霉 素的MIC 还应 8mg/l即异质性菌株耐药亚群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 4mg/l MIC 8mg/l 对万古霉素的 8mg/l的极少量变异株可以通过含有万古霉素的选 择性培养基选择出来其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 17. 异质耐药性hVISA 如金葡菌暴露于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6g/ml8g/ml CLSI中万古霉素折点新标准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16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M100S16.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Wayne, PA, USA, 2006. 19. 万古霉素的目标 AUC/MIC MIC 时间(h) 浓度(g/mL) 0 AUC/MIC 当 MIC增加时, AUC也应 随之增加以达到目标范围 对象剂量 AUC/MIC MIC=1MIC=2 对70Kg的成年 人静脉滴注 万古霉素1g q12h,谷浓度5-10mg/L250125 万古霉素2g q12h/ 1g q8h ,谷浓度15- 20mg/L 400 20. 万古霉素AUC/MIC比值越高,疗效越佳 Moise PA et al.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0 15;:S49. 治疗成功率(%) AUC/MIC345 AUC/MIC 345 (n=21)(n=32) 治疗呼吸道感染,万古霉素 AUC24/MIC 345时,疗效更佳 一项对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进行剂量调整达到血药浓度在1030mg/mL,评价万古霉素AUC/MIC 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 24% 78% 0% 20% 40% 60% 80% 100% 21. 严重金葡菌感染治疗成败与万古霉素血清浓度有关 ,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必须1520mg/L 万古霉素对金葡菌的活性,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由 MIC划分的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把400作为 AUC/MIC的药代动力学目标值。 金葡菌暴露于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0 mg/L的环境 中,就能产生万古霉素中介的金葡菌(VISA) 22. 万古霉素治疗金葡菌感染实践指南 对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提出了更规范和细致的要求 ,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能一味认为只要是MRS感染,万古霉素治疗就 一定有效,也不可一旦遇到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就 盲目否定 当万古霉素MIC2mg/L时,常规剂量不能达到 AUC/MIC400,则应考虑替代治疗。 23. 替考拉宁对MRSA的MIC值逐年升高 Robert J,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6;57:50610。 1983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19871985 MIC值(mg/L) (GR-MRSA)*(GS-MRSA) (年) *GRMRSA:耐庆大霉素MRSA;GSMRSA:庆大霉素敏感MRSA 一项来自于1983年2002年一家法国大型教学医院,对收集到1445例GRMRSA/GSMRSA菌株对糖肽类抗菌药敏感性的监测结果 24. 利奈唑胺的MIC值稳定 ZAAPS Program, 20022007 ZAAPS: The Zyvox Annual Appraisal of Potency and Spectrum Jones RN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9;64:191201. 00.1 1.4 47.5 50.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250.250.5124 2002 (n=1209) 2003 (n=1146) 2004 (n=1422) 2005 (N=1416) 2006 (N=2276) 2007 (N=3000) 25. 利奈唑胺在各种组织中均具有良好 的穿透率 组织组织/ /体液体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骨骨 7-13%7-13%50-60%50-60% 60%60% 脑脊液脑脊液0-18% 0-18%10% 10% 70%70% 上皮细胞衬液上皮细胞衬液 11-17% 11-17% - - 450%450% 炎性渗出液炎性渗出液 - - 77%77%104%104% 肌肉肌肉 30%30% 40%40% 94%94% 腹透液腹透液20% 20%40% 40% 61%61% 汗液汗液 - - - - 55%55% 26. 利奈唑胺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组织穿透率更高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穿透穿透 (%)(%)100100 ELF ELF 平均浓度平均浓度 ( ( g/mL)g/mL) NDND ELFELF峰浓度峰浓度 (mg/L)(mg/L) 14.414.4 ELF ELF 谷浓度谷浓度 (mg/L)(mg/L) 2.62.6 一项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利奈唑胺在患一项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利奈唑胺在患 者肺组织中的穿透率者肺组织中的穿透率 Boselli E. et al. Crit Care Med. 2005;33:15291533.Boselli E. et al. Crit Care Med. 2005;33:15291533. 27. Cruciani M et 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1996;38:865869. 一项对万古霉素(单剂量1g,静脉滴注1h)在30例肺叶切除患者体内肺组织浓度的研究结果 给药后时间(小时) 平均浓度(g/L或mg/Kg) 血浆浓度 肺上皮细胞浓度 金葡菌MIC90 4g/mL 万古霉素的肺组织浓度远低于对金葡菌MIC90值 万古霉素肺组织浓度低 28. 替考拉宁在组织中浓度较低 组织组织剂剂量药药代动动力学 血浆浓浆浓 度 静脉注射3mg/kg和 6mg/kg 血药药峰浓浓度分别为别为 53.5mg/L和11.8mg/L;给药给药 后 8 h内血药浓药浓 度下降快 松质质骨 单剂单剂 量给给予人 400mg静注后 松质质骨:注射0.5和24h后的浓浓度分别别10.8g/g和 7.1g/g 肺组织组织 注射0.5和1h后浓浓度分别为别为 7.9和4.5g/g 腹膜液 1h浓浓度峰值为值为 27.9mg/L 胸膜液 6小时时后达到高峰,其平均浓浓度为为2.8mg/L 替考拉宁不进进入红细红细 胞,脑脑脊液和脂肪 29. 利奈唑胺治疗院内MRSA肺炎生存率更高 P=0.025P=0.025 80.0%80.0% 63.5%63.5% 患者生存率患者生存率(%)(%) 诊断后天数诊断后天数 (54/85)(54/85) (60/75)(60/75) Wunderink R.et al. Chest. 2003;124:178997.Wunderink R.et al. Chest. 2003;124:178997. 利奈唑胺治疗利奈唑胺治疗MRSAMRSA肺炎的患者生存率为肺炎的患者生存率为80%80%,万古霉素则仅为,万古霉素则仅为63.5%63.5% 30. 利奈唑胺治疗MRSA所致VAP的临床治愈率更高 利奈唑胺治疗利奈唑胺治疗MRSAVAPMRSAVAP的临床治愈率为的临床治愈率为62.2%62.2%,万古霉素则仅为,万古霉素则仅为21.2%21.2% P = 0.07P = 0.07P = 0.02P = 0.02P = 0.06P = 0.0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