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3万吨谷氨酸发酵罐的设计目录前言第一章 年产3万吨谷氨酸的发酵罐 2.1 生产规模及计算 2.2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 2.3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 2.4 发酵罐的型式 2.5发酵罐的用途 2.6冷却水及冷却装置 2.7设计压力罐内0.4mpa;夹套0.25 mpa第二章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 3.1谷氨酸发酵工艺技术参数 3.2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处理 3.3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第三章 工艺计算 4.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4.2总物料衡算第四章 发酵罐选型及工艺计算5.1 发酵罐空罐灭菌蒸汽用量计算 5.1.1发酵罐体加热用蒸汽量 5.1.2 填充发酵罐空间所需蒸汽量 5.1.3 灭菌过程的热损失 5.1.4 灌壁附着洗涤水升温所需蒸汽量 5.2发酵罐的设计与选型 5.2.1发酵罐的选型 5.2.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5.2.3主要尺寸的计算 5.2.4冷却面积的确定 5.2.5 搅拌器的设计 5.2.6搅拌器功率的确定5.2.7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5.2.8竖直蛇管冷却装置设计5.2.9设备材料的选择5.2.10发酵罐厚壁计算5.2.11接管设计第六章 发酵罐设计图第一章 前言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食品、医学、化妆品等。谷氨酸生产,始于1910年日本的味之素公司用水解法生产谷氨酸。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分离得到谷氨酸棒杆菌,使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成为可能,由于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具有生产能力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使氨基酸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1965年在上海天厨味精厂投产。目前我国谷氨酸的年产量已达170万吨,产销量占世界第一位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该行业诸多工程人员的努力研究下,使我国谷氨酸生产四大收率指标(糖化收率、发酵糖酸转化率和产酸率、提取收率、精制收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质量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在谷氨酸生产中仍然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因此,目前对谷氨酸行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改进生产工艺,处理三废,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 第二章 年产3万吨谷氨酸的发酵罐2.1生产规模及计算2.1.1生产规模:年产3万吨谷氨酸2.1.2生产规格:纯谷氨酸2.1.3生产制度:全年生产日320天;23班作业,连续生产。2.1.4生产能力日产量:30000t320d=93.75td发酵周期:48h(包括发酵罐清洗、灭菌、进出物料等辅助操作时间)发酵罐个数:需要200 m3 发酵罐25个 2.2 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表-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公称容积罐内径圆柱高封头高罐体总高封头容积圆柱部分容积50l320mm640mm105mm850mm6.3l52l100l400mm800mm125mm1050mm11.5l100l200l500mm1000mm150mm1300mm21.3l197l500l700mm1400mm200mm1800mm54.5l540l1.0m3900mm1800mm250mm2300mm0.112m31.14m35.0m31500mm3000mm400mm3800mm0.487m35.3m310m31800mm3600mm475mm4550mm0.826m39.15m320m32300mm4600mm615mm5830mm1.76m319.1m350m33100mm6200mm815mm7830mm4.2m346.8m3100m34000mm8000mm1040mm10080mm9.02m3100m3200m35000mm10000mm1300mm12600mm16.4m3197m3不计上封头的容积全容积搅拌桨直径搅拌转数电动机功率搅拌轴直径冷却方式58.3l64.6l112mm470r/min0.4kw25mm夹套112l123l135mm400r/min0.4kw25mm夹套218l239l168mm360r/min0.6kw25mm夹套595l649l245mm265r/min1.1kw35mm夹套1.25m31.36m3315mm220r/min1.5kw35mm夹套5.79m36.27m3525mm160r/min5.5kw50mm夹套9.98m310.8m3630mm145r/min13kw65mm夹套20.86m322.6m3770mm125r/min23kw80mm列管51m355.2m31050mm110r/min55kw110mm列管109m3118m31350mm列管213m3230m31700mm列管 2.3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表-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项目及代号参数及结果备注发酵产品谷氨酸工作压力0.4mpa由任务书确定设计压力0.4mpa由任务书确定发酵温度(工作温度)33根据任务书选取设计温度150由工艺条件确定冷却方式列管冷却由工艺条件确定发酵液密度由工艺条件确定发酵液黏度由工艺条件确定根据常识,一个良好的发酵罐应满足下列要求: 结构严密,经得起蒸汽的反复灭菌,内壁光滑,耐腐性好,以利于灭菌彻底和减小金属离子对生物反应的影响; 有良好的气-液-固接触和混合性能以及高效的热量、质量、动量传递性能; 在保持生物反应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有良好的热量交换性能,以维持生物反应最是温度;有可行的管道比例和仪表控制,适用于灭菌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2.4 发酵罐的型式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高径比:h/d=1.7-4.0搅拌器:六弯叶涡轮搅拌器,di:di:l:b=20:15:5:4搅拌器直径:di=d/3搅拌器间距:s=(0.95-1.05)d最下一组搅拌器与罐底的距离:c=(0.8-1.0)d挡板宽度:b=0.1d,当采用列管式冷却时,可用列管冷却代替挡板 2.5发酵罐的用途用于谷氨酸生产的各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有关设计参数如下:装料系数:种子罐0.50-0.65 发酵罐0.65-0.8发酵液物性参数:密度1080kg/m3 粘度2.010-3n.s/m2 导热系数0.621w/m. 比热4.174kj/kg.高峰期发酵热3-3.5104kj/h.m3溶氧系数:种子罐5-710-6molo2/ml.min.atm 发酵罐6-910-6molo2/ml.min.atm标准空气通风量:种子罐0.4-0.6vvm 发酵罐0.2-0.4vvm 2.6冷却水及冷却装置冷却水:地下水18-20冷却水出口温度:23-26发酵温度:32-33冷却装置:种子罐用夹套式冷却,发酵罐用列管冷却。 2.7设计压力罐内0.4mpa;夹套0.25 mpa发酵罐主要由罐体和冷却列管,以及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人孔和其它的一些附件组成。这次设计就是要对25m3通风发酵罐的几何尺寸进行计算;考虑压力,温度,腐蚀因素,选择罐体材料,确定罐体外形、罐体和封头的壁厚;根据发酵微生物产生的发酵热、发酵罐的装液量、冷却方式等进行冷却装置的设计、计算;根据上面的一系列计算选择适合的搅拌装置,传动装置,和人孔等一些附件的确定,完成整个装备图,完成这次设计第三章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3.1谷氨酸发酵工艺技术参数表-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序号生产工序参数名称指标淀粉质原料糖蜜原料1制糖(双酶法)淀粉糖化转化率%982发酵产酸率g/dl8.08.03发酵糖酸转化率%50554谷氨酸提取提取收率%86803.2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处理表-原料及动力单耗表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单耗(t/t)淀粉原料大米原料糖蜜原料1玉米淀粉含淀粉86%2.122大米含淀粉70%3.03糖蜜含糖50%3.974硫酸98%0.450.450.455液氨99%0.350.350.356纯碱98%0.340.340.347活性炭0.030.020.108水3093093099电2000kwh/t2000kwh/t2000kwh/t10蒸汽11.411.411.4谷氨酸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乙醇、正烷烃(液体石蜡)等。国内多数谷氨酸生产厂家是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谷氨酸的,少数厂家是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的,这些原料在使用前一般需进行预处理。(一)糖蜜的预处理谷氨酸生产糖蜜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物素的含量。因为糖蜜中特别是甘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生物素,会影响谷氨酸积累。故在以糖蜜为原料进行谷氨酸发酵时,常常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生物素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活性炭处理法 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掉生物素。但此法活性炭用量大,多达糖蜜的30%40%,成本高。在活性炭吸附前先加次氯酸钠或通氯气处理糖蜜,可减少活性炭的用量。(2)水解活性炭处理法 国内曾有人进行过用盐酸水解甘蔗糖蜜,再用活性炭处理的方法去除生物素的实验,并应用于生产。(3)树脂处理法 甜菜糖蜜可用非离子化脱色树脂除去生物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谷氨酸对糖的转化率。处理时先用水和盐酸稀释糖蜜,使其浓度达到10,ph达2.5,然后在120下加压灭菌20min,再用氢氧化钠调ph至4.0,通过脱色树脂交换柱后,将所得溶液调ph至7.0,用以配制培养基。(二)淀粉的糖化绝大多数的谷氨酸生产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因此,以淀粉为原料进行谷氨酸生产时,必须将淀粉质原料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供使用。可用来制成淀粉水解糖的原料很多,主要有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我国主要以甘薯淀粉或大米制备水解糖。淀粉水解的方法有三种:1酸解法 用酸解法生产水解糖,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淀粉、水、盐酸)调浆糖化冷却中和脱色过滤除杂糖液(1)调浆 原料淀粉加水调成1011be的淀粉乳,用盐酸调phl.5左右,盐酸用量(以纯盐酸计)约为干淀粉的0.50.8。(2)糖化 首先要在水解锅内加部分水,加水后将水解锅预热至100105,(蒸汽压力为0102mpa)随后用泵将淀粉乳送至水解锅内迅速升温,在表压为0.250.4mpa之间保压,一般水解时间控制在1020min,即可将淀粉转化成还原糖。(3)冷却 中和温度过高易形成焦糖,脱色效果差;温度低,糖液黏度大,过滤困难。因此,生产上一般将糖化液冷却到80以下。(4)中和 淀粉水解完毕,酸解液ph仅为15左右,需用碱中和后才能用于发酵。中和的终点ph一般控制在4.55.0左右,以便使蛋白质等胶体物质沉淀析出。(5)脱色 酸解液中尚存在着一些色素和杂质需通过脱色除去。脱色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木炭,为黑色无定形粉末,不溶于任何溶剂,质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它将具有脱色与助滤两方面作用。(6)过滤除杂 经中和脱色的糖化液要充分沉淀12h,待液温降到4550,用泵打人过滤器除杂质,过滤后的糖液送贮糖桶贮存,到此为止,淀粉糖化过程全部结束,制成的糖化液供发酵使用。2酶解法 先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糊精和低聚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的方法,称为酶解法。谷氨酸菌能够在菌体外大量积累谷氨酸,是由于菌体的代谢调节处于异常状态,只有具有特异性生理特征的菌体才能大量积累谷氨酸。这样的菌体对环境条件是敏感的。也就是说,谷氨酸发酵是建立在容易变动的代谢平衡上的,是受多种发酵条件支配的。因此,控制最适的环境条件是提高发酵产率的重要条件。在谷氨酸发酵中,应根据菌种特性,控制好生物素、磷、nh4+、ph、氧传递率、排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温度等,从而控制好菌体增殖与产物形成、能量代谢与产物合成、副产物与主产物的合成关系,使产物最大限度地利用糖合成主产物。为了实现发酵过程工艺条件最佳化,可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料收集、数据解析、程序控制。收集准确的数据,如搅拌转速液量、冷却水人口温度和流量、通风量、发酵温度、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还可准确地取样。控制操作者要求进行检测和及时处理比增殖速度、比产物形成速度、比营养吸收速度、氧的消耗速度等数据,使操作条件最佳化 3.3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淀粉 消泡剂 葡萄糖 消泡剂 水 水无机盐 配料罐定容罐 定容罐配料罐 无机盐 糖蜜 糖蜜玉米浆 二级种子罐 连消器 玉米浆纯生物素 纯生物素 实消 维持罐 斜面一级种子 降温 换热器 消泡剂 液氮 二级种培养 发酵罐 高浓度糖液 液氨 无菌空气 谷氨酸发酵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 工艺计算4.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表-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序号生产工序参数名称指标淀粉质原料糖蜜原料1制糖(双酶法)淀粉糖化转化率%982发酵产酸率g/dl8.08.03发酵糖酸转化率%50554谷氨酸提取提取收率%86804.2总物料衡算(1) 1000kg纯淀粉理论上产100%glu量:10001.1181.7%=906.84(kg)(2) 1000kg纯淀粉实际产100%glu:10001.1198%50%86%92%=430.35(kg)(3) 1000kg工业淀粉(含量86%的玉米淀粉)产100%glu量:430.3586%=370.1(kg)(4) 淀粉单耗 1t 100%glu消耗纯淀粉量:1000/430.35=2.323(t) 1t 100%glu实际消耗工业淀粉量:1000/370.1=2.702(t) 1t 100%glu理论上消耗纯淀粉量:1000/906.84=1.103(t) 1t 100%glu理论上消耗工业淀粉量:1.103/86%=1.282(t)(5) 总收率:可以按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实际产量(kg)/理论产量100%=430.35/906.84100%=47.45% (98%50%86%92%)/81.7%100%=47.45%(6) 淀粉利用率:1.282/2.702100%=47.45%(7) 生产过程总损失:100%47.45%=52.55%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损失的原因: 糖转化率稍低。 发酵过程中部分糖消耗于长菌体以及呼吸代谢;残糖高;灭菌损失;产生其他产物。 提取收率低,母液中glu含量高。(8) 原料以及中间品的计算 淀粉用量:93.75 2.702=253.31(t/d) 糖化液量:纯糖 253.3186%1.1198%=236.97(t/d)折算为24%的糖液:236.97/24%=987.39(t/d) 发酵液用量:纯glu量:236.9750%=118.48(t/d);折算为8g/dl的发酵液:118.48/8%=1481(m3);14811.05=1555.05(t)(1.05为发酵液的相对密度) 提取glu量:纯glu量:118.4886%=101.89(t/d)折算为90%的glu量:101.89/90%=113.21(t/d) glu废母液量(采用等电-新离子回收法,以排出的废母液含glu 0.7%g/d计算):(118.48-101.89)/0.7% =2370(m3/d)第五章 发酵罐选型及工艺计算5.1 发酵罐空罐灭菌蒸汽用量计算5.1.1发酵罐体加热用蒸汽量发酵罐公称容积200m3,材料为碳钢,发酵罐罐体重32.78t,比热容0.5kj/(kg),使用0.4mpa蒸汽(表压)灭菌,发酵罐罐压保持在0.15mpa(表压)下,由20升至127,维持1h2。其蒸气用量为: 式中 2748.5 0.4mpa(表压)蒸汽热焓,kj/kg2 535.40.15mpa,127时蒸汽凝结水热焓,kj/kg2 每日用蒸汽量为: 平均用蒸汽量为:5.1.2 填充发酵罐空间所需蒸汽量 公称容积200m3发酵罐的全容积为230m3,其蒸气用量为: 式中 加热蒸汽的密度,=1.39kg/m32 发酵罐灭菌(0.15mpa,表压)1h。 每日用蒸汽量为: 平均用蒸汽量为:5.1.3 灭菌过程的热损失 辐射与对流联合给热系数,罐外壁温度602。 200m3发酵罐的表面积为157.1m22,消耗蒸汽量为:5.1.4 罐壁附着洗涤水升温所需蒸汽量式中 0.001附壁水平均厚度,m25.2发酵罐的设计与选型5.2.1 发酵罐的选型 选用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5.2.2 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1) 发酵罐容积的确定: 选用公称容积为200m3的发酵罐。 (2) 生产能力的计算: 每天需糖液体积v糖为:25.2810099%=2502.72(m3) 式中 25.28生产1t谷氨酸(100%)的发酵液量,m38 若取发酵罐的填充系数j=75%,则每天需要发酵罐总容积v为:v=v糖j=2502.7275%=3336.96(m3) (3) 发酵罐个数的确定: 公称容积为200m3的发酵罐,其全容积为230m3。 每日需要的发酵罐数n为:n=v230=3336.9623015 共需要的发酵罐数n为:n=(vt)24230=(3336.9640)2423025 每天应有15个发酵罐出料,共需要25个发酵罐。5.2.3 主要尺寸的计算 发酵罐是由圆柱形筒体和上、下椭圆形封头组成。 为了提高空气利用率,罐的高径比取22。 椭圆形封头的直边高度忽略不计,以方便计算。 解方程得 取5m。 圆柱部份容积v筒为: 上、下封头体积v封为: 全容积验算: 符合设计要求,可行。5.2.4 冷却面积的确定 根据部分味精厂的实测和经验数,谷氨酸放得发酵热高峰值约4.186000kj/(m3h)8,则冷却面积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如下: 式中 s冷却面积,m2 q换热量,kj/h dtm平均温度差, k总传热系数,kj/(m2h) 230m3灌装液量为: 设发酵液温度32,冷却水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27,则平均温度差dtm为: k值取4.18500kj/(m2h)8,3.2.5 搅拌器设计 由于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有中间补料操作,对混合要求较高,因此选用六弯叶涡轮搅拌器。 该搅拌器的各部尺寸与罐径d有一定比例关系,现将主要尺寸列后8: 搅拌器叶径di为: 取1.7m。 叶宽b为: 弧长l为: 底距c为: 取1.7m。 盘径di为: 叶弧长l为: 叶距y为: 以单位体积液体所分配的搅拌轴功率相同这一准则进行的反应器的放大,即: 式中 n2放大的搅拌器的转速,r/min n1模型搅拌器的转速,n=110r/min8 d1模型搅拌器直径,d=1.05m8 d2放大的搅拌器直径,d=1.7m 将各值代入上式 取两档搅拌,搅拌转速79.78r/min。5.2.6 搅拌轴功率的确定 (1) 不通气条件下的轴功率计算: 式中 np功率数,np=4.87 n搅拌器的转速,n=1.33r/s d搅拌器直径,d=1.7m 流体密度,=1070kg/m37 将各值代入上式 (2) 通气发酵轴功率计算: 式中 p不通气条件下的轴功率,p=171.563kw n搅拌器的转速,n=79.78r/mim d搅拌器直径,d=170cm q工况下的通气量, 将各值代入上式 通常谷氨酸发酵按1kw/m38发酵醪;对于200m3发酵罐,装液量172.5m3则应选取功率172.5kw的立式电机。 本罐采用三角带传动。5.2.7 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 (1) 空气分布器: 本罐使用单管进风,风管直径计算见5.2.11。 (2) 挡板: 本罐因有扶梯和竖式冷却蛇管,故不设挡板。 (3) 消泡浆: 本罐使用圆盘放射式消泡浆。 (4) 密封方式: 本罐拟采用双面机械密封方式,处理轴与罐的动静问题。 (5) 冷却管布置: 使用的是竖直蛇管冷却装置。5.2.8 竖直蛇管冷却装置设计(1) 求最高热负荷下的耗水量w为: 式中 q每1m3醪液在发酵最旺盛时,1h的发热量与醪液总体积的乘积, cp冷却水的比热容,cp=4.18kj/(kg)8 t2冷却水终温,t2=27 t1冷却水初温,t1=20 将各值代入上式 冷却水体积流量为0.0411m3/s,取冷却水在竖直蛇管中流速为1m/s,根据流体力学方程式,冷却管总截面积总a总为: 式中 w冷却水体积流量,w=0.0411m3/s 冷却水流速,=1m/s 代入上式 进水总管直径d总为: 查表12选取dg22578。 (2) 冷却管组数和管径: 设冷却管总表面积为a总,管径d0,组数为n,则 现根据本罐情况,取n=8,求管径。由上式得 查表10-25选取894.5无缝管,d内=80mm,d平均=84.5mm2。 现取竖蛇管圈端部u型弯管曲径为300mm,则两直管距离为600mm,两弯管总长度l0为: (3) 冷却管总长度l计算: 冷却管总面积s=258.75m2。现取无缝钢管894.5, 冷却管占有体积v管为: 取冷却管组n=8。 (4) 每组管长l0为: 另需连接管1.8m, 可排竖直蛇管的高度设为静液面高度,下部可伸入封底209mm。设发酵罐内附件占有体积为0.63m3,则总占有体积为: 筒体液面为: 竖直蛇管总高h管为: 取管间距为0.6m。 又两端弯管总长l0为: 两端弯管总高1.2m。 则一圈管长l为: (5) 每组管子圈数n0为: 取6圈。 现取管间距为: 竖蛇管与罐壁的最小距离为0.15m8。 最内层竖蛇管与罐壁的最小距离为: 与搅拌器的距离为: 在允许范围内。 (6) 校核布置后冷却管的实际传热面积:5.2.9 设备材料的选择 为了降低造价,本设备选用碳钢材料,精制时用除铁树脂除去铁离子。5.2.10 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发酵罐属于一级压力容器,因此,其设计、制造、安装以及使用均须遵照该规定。设计计算须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 (1) 内压圆筒厚度计算: 式中 圆筒的设计厚度,mm p设计压力,p=0.4mpa di圆筒的内直径,di=5000mm t设计温度下圆筒材料的许应用力,t=124.5mpa8 焊缝系数,=0.98 c1钢板的厚度负偏差,c1=0.8mm8 c2腐蚀裕量,c2=1mm8 将各值代入上式 查附表可选用12mm厚的碳钢钢板。查附表知:公称直径为5000mm ,壁厚为12mm ,1m高筒节钢板质量为1483kg 2。 (2) 椭圆形封头厚度计算: 式中 圆筒的设计厚度,mm p设计压力,p=0.4mpa di圆筒的内直径,di=5000mm t设计温度下圆筒材料的许应用力,t=124.5mpa 焊缝系数,=0.9 将各值代入上式 查附表可选用10mm厚的碳钢钢板2。3.2.11 接管设计 (1) 接管的长度h设计: 各接管的长度h根据管径大小和有无保温层,进行选择。本罐的输料管可选择不带保温层的,查表接管长度可取h=150mm8。 (2) 接管直径的确定: 接管直径的确定,主要根据流体力学方程式计算。 以排料管为例计算管径。本罐实装1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科学课件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句子(有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
- 第二章有理数 单元检测卷提优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 汉字学识字课件
- 3D打印技术与应用 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1
- 《人体系统解剖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建筑施工协议书集合15篇
- 银行渠道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报告
- 软件开发行业软件开发平台
- 传染病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管理规范
- 应用文写作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 工业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 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
- SB/T 10941-2012自动制冰机试验方法
- GB/T 6804-2008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的测定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班组施工任务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