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1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2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3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引 言 本课题的任务是对 a/d 转换电路进行设计,了解 a/d 转换与单片机的接 口方法,掌握 ad0809 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 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为 a/d(anolog to digit)。一般的 a/d 转换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 4 个步骤完 成的,这些步骤往往是合并进行的。当 a/d 转换结束,adc 输出一个转换结束 信号数据。cpu 可有多种方法读取转换结果: 查询方式 ; 中断方式; dma 方式。 通道 8 位 a/d 转换器,adc0809 是带有 8 位 a/d 转换器、8 路多路开关以 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 cmos 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 a/d 转换器,可以 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adc0809 由一个 8 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 一个 a/d 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 8 个模拟通道, 允许 8 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 a/d 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 a/d 转换完的数字量,当 oe 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 完的数据。 一个实际的系统中需用传感器把各种物理参数(如压力和温度等)测量出 来,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 a/d 转换器,传送给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加 工处理后,通过 d/a 转换器去控制各种参数量。 第 2 页 目目 录录 一一 系统设计原系统设计原 理理 3 二二 系统设系统设 计计 4 三三 整个系统实现功整个系统实现功 能能 7 四四 收获与心得体收获与心得体 会会 9 五五 参考书参考书 目目 10 第 3 页 一 系统设计原理系统设计原理 1 引脚定义:引脚定义: in0in7:8 路模拟信号输入端,由地址锁存及译码控制单元的 3 位地 址 a、b、c 进行选通切换。 start:a/d 转换启动控制信号输入端。 ale:地址锁存信号输入端,start 和 ale 用于启动 a/d 转换。 vref(+)和 vref(-):正、负基准电压输入端。 oe:输出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端,a/d 转换后的数据进入三态输出数据 锁存器,并在 oe 的作用下(oe 为高电平) ,通过 d0d7 将锁存器的数据送 出。 eoc:a/d 转换结束标志信号。eoc 为高电平时,表示转换结束,因 此 eoc 可作为 cpu 的中断或查询信号。 clk:adc0809 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故时钟信号应由外部送入 clk 端。 2 内部结构:内部结构: adc0809 由一个 8 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 a/d 转换 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 8 个模拟通道,允许 8 路模拟 量分时输入,共用 a/d 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 a/d 转换完的 第 4 页 数字量,当 oe 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其内部结构如图 1-1 所示。 图 1-1 adc8090 内部结构 3 8090 的工作时序图:的工作时序图: adc0809 工作时序图,如图 12 所示。 图 1-2 adc8090 工作时序图 第 5 页 4 adc0809adc0809 与与 mcs-51mcs-51 单片机的硬件接口方式:单片机的硬件接口方式: adc0809 与 mcs-51 单片机的硬件接口有三种最常用的方式,即定时传送 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本次课程设计使用的是查询传送方式。 二二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a/d 转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码表示的数字量,一般的 a/d 转换 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 4 个步骤完成的,这些步骤往往是合并运 行的。本设计用 adc 0809 实现 a/d 转换。按查询方式采样三路 a/d 转换数据, 用简单输入口(74ls244)查询 eoc 信号,每循环一次,0、1、2 通道各采样一 次,采样结果为:0 通道数据放入 ax 中, 1 通道数据放入 bx 中, 2 通道数据 放入 cx 中,三个寄存器均是低 8 位有效。 1 程序流程如图所示: 第 6 页 2 a/d 转换程序流程如下: org0000h ajmp main org0030h main: mov dptr,#9000h mov a,#00h movx dptr,a call delay movx a,dptr;转换结束读取结果 mov b,#64h div ab mov r1,a mov a,#0ah xch a,b div ab swap a add a,b mov r2,a mov p1,a call disp calldelay call delay call delay ajmpmain disp: mova,r2;低位 anla,#0fh acall dsend;显示 mova,r2 swapa anla,#0fh;高位 acall dsend;显示 ret dsend: movdptr,#sgtb1 movca,a+dptr;取字符 movsbuf,a ;发送字符 jnbti,$;等待串口发送完 clrti ret 第 7 页 delay: movr4,#250;延时 delay1: movr5,#250 djnzr5,$ djnzr4,delay1 ret sgtb1: db 03h ;0 db 9fh ;1 db 25h ;2 db 0dh ;3 db 99h ;4 db 49h ;5 db 41h ;6 db 1fh ;7 db 01h ;8 db 09h ;9 db 11h ;a db 0c1h ;b db 63h ;c db 85h ;d db 61h ;e db 71h ;f db 00h end 三三 整个系统实现功能整个系统实现功能 1 实验连线: 电位器电压输出端(vout)0809 通道 0(in0) 选通信号 cs译码电路 8000h clk振荡电路的脉冲输出端 串并转换的 din 接 p3.0,clkp3.1 swrp3.6,srdp3.7 数据线与仿真单片机的数据线相连,地址高 8 位、低 8 位分别与单片 机部分地址线相连。 其中 adc8090 的接线路图如 1-3 所示: 第 8 页 图 1-3adc8090 的接线图 2a/d 转换模拟软件仿真电路: 仿真电路图 1-4 所示。 图 1-4 a/d 转换仿真电路图 3 模拟电路运行结果: 通过调试运行得出运行结果如图 1-5 所。 第 9 页 图 1-5 运行结果 4 得出结论: 当从一个方向调节电位器时,显示结果从减小,反之,显示结果增大。 四四 收获与心得体会收获与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 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 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 进,使之功能不断完善,成为真己的东西。 我在这次的 a/d 转换设计过程中,受益匪浅。通过对自己在单片机课 堂上所学只是得回顾,结合模拟电子和数字电技术的知识,与组员共同设 计,完成了目标。为自己今后进一步深化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还对电路、电子元件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 相关仪器的使用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学以致用,培养了我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 相结合。另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至为重要,遇到不懂的问题,或相 互讨论,或请教老师,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设计。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此,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五五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年。 第 10 页 2启东单片机仿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