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与《GB 6609.12-1986》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具体变化包括:

  1. 标准编号及性质的变更:从GB变更为GB/T,表明该标准由强制性国家标准调整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2. 术语定义更加明确:新版标准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或操作步骤中的关键点给出了更准确或详细的定义,以减少执行过程中的歧义。

  3. 样品处理方法优化:对于样品溶解、稀释等预处理步骤,新版本可能会采用更高效或者更适合当前技术水平的方法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4. 仪器条件调整:根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发展,新标准可能调整了最佳工作参数(如波长选择、灯电流设置等),以便更好地匹配现代仪器设备,并获得更高精度的数据。

  5. 质量控制要求加强: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新版本或许增加了关于空白试验、标准物质校准等方面的规定,强化了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

  6. 数据处理与报告格式规范化:针对实验数据记录、计算方式以及最终报告内容,新版标准可能会提供一套更加统一且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便于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比较。

  7. 安全注意事项补充:考虑到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新标准还可能增加了更多关于个人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提示信息,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6609.12-2018
  • 2004-02-05 颁布
  • 200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_第1页
GB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_第2页
GB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6609部分为第12标准。本标准是对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量的重新确认,除扩延了测量范围的上限和编辑性整理外,其内容基本没有变化,本标准非等效采用071:1976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氧化铝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技术差异有:删除了071:1976中的引言、引用文件、试验报告和附录;增加了前言和精密度(重复性和允许差);测定范围由)写修改为。000 4%0. 020 0%;溶样器从硅酸盐玻璃管改为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光升、邓金玲、苏献瑞。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标准适用于氧化铝中氧化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2方法原理试样在密封容器内加盐酸恒温溶解,使用乙炔一空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13. 3 基体对测定有影响,在绘制工作曲线时,以铝基体补偿的方式消除。p 1. 19 g/优级纯。+1),取25. 463 (9. 999Y.,预先用少量浓硝酸浸洗,再用水洗除硝酸后,以无水乙醇或丙酮冲洗两次,晾干),置于1 000 人360 加人一滴高纯汞助溶,待反应平静后将烧杯置于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全部溶解为止。取下冷却,将溶液移人500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1 取。1000先在1 000灼烧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置于100 人5. 5 解后,移人1 000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1 取50. 00 500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 01 .;仪器、装置及器具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见 6609. 7子吸收光谱仪,附锌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均可使用: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氧化锌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l. 0 Kg/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之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之比,125 却至室温。 500 0 ),精确至0. 000 1 g,其平均值。取5 于50 人4. 2 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随同试液测定。于聚四氟乙烯密封溶样器(4. 1)的反应杯中,加人15 . 2 ),盖严。再将反应杯放人溶样器(加盖。将溶样器放人钢套中盖紧,置于烘箱中升温至240士3 0C,保温4h,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杯,将溶液移入50 水洗净反应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水调零,试液与系列标准液同时测量吸光度,由工作曲线查出相应的氧化锌浓度。. 5)置于一组50 别加人5. 00 4.2 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使用空气一乙炔火焰,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13. 3 水调零,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以氧化锌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分析结果的计算按下式计算氧化锌含量二(%):w(V入斑。入l ,一一自工作曲线查出的试液中氧化锌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工作曲线查出的随同试料空白溶液的氧化锌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样的质量,单位为克(9);V一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8精密度8. 1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重复性限r(%) B/T 许差0. 000 40. 005 0007 0. 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