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糯301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忻糯301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doc_第2页
忻糯301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忻糯301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忻糯301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智建奇1,马淑文1,郑 娟2,贾志森1,郑 义1(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摘 要:忻糯3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n301为母本,自选系n40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2008年审定。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干籽粒加工用,也可做鲜食加工。要结合相应栽培技术,达到高产目标。关键词:干籽粒加工用;糯玉米品种;忻糯301;选育;栽培中图分类号:s513.024 文献标识码:bth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of waxy maize variety xinnuo 301 (1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zhou shanxi 034000;2 sorghum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zhong shanxi 030600)abstract:hybrid waxy maize variety xinnuo 301 was bred by n301 (female) and n401 (male) on the xinzhou city by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year of 2002.it was validated in 2008 at shanxi.the variety has rich nutrition and could be used dry seed grain procession or fresh procession.planting the variety used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so can harvest a high yield.key words: dry seed grain procession;waxy maize variety;xinnuo 301;variety breeding;cultivation为满足种植、加工、生产市场对粒用糯玉米不断增多的需求,培育适宜我省中北部早熟、特早熟区春播种植的高产粒用兼鲜食糯玉米品种。忻糯301就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2002年组配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杂交种。原名忻3001,于200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命名为忻糯301,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21。1. 品种来源 母本n301来源为外引鲁糯1号糯玉米杂交种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 父本n401是用从云南农科院引入的早熟农家种黄糯包谷,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2002年组配了这个组合,在其后连续几年中经产量鉴定、品种比较试验、直接生产试验和布点试验等选育而成。2. 特征特性 2.1 忻3001特征特性忻糯301忻州春播生育期(出苗成熟)110天,幼苗叶色绿色,芽鞘浅紫色,叶缘浅紫色,第一叶卵圆形。成株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株高190-240cm,穗位70-95cm,茎粗2.6cm,叶片较宽厚,主茎叶片数20片,雄穗发达,分支数712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苞叶松紧适中,秃尖短,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23cm,穗粗5.0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8粒,出籽率83.6%,穗轴白色,轴粗3.3 cm,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40g左右。该品种茎秆坚硬,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高。 2.2 母本n301特征特性母本n301忻州春播生育期(出苗成熟)115天,幼苗叶色绿色,芽鞘浅紫色,叶缘浅紫色,第一叶卵圆形。成株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株高170cm,穗位70cm,茎粗2.4cm,叶片宽,上部叶片较长,主茎叶片数20片,雄穗中等发达,分支数79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苞叶松紧适中,秃尖短,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cm,穗粗4.0cm,穗行数12行,行粒数34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糯质,硬粒型,千粒重280g左右。抗性好。 2.3 父本n401特征特性父本n401忻州春播生育期(出苗成熟)108天,幼苗叶色绿色,芽鞘浅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卵圆形。成株株型半紧凑,叶色绿,株高165cm,穗位50cm,茎粗2.3cm,主茎叶片数19,雄穗中等发达,分支数69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苞叶松紧适中,秃尖短,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5cm,穗粗5.0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8粒,穗轴白色,轴粗3.5 cm,籽粒黄色,糯质,有红血丝,半硬粒型,千粒重313g左右。该品种茎秆坚硬,抗倒性强,抗主要病虫害,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高。3. 抗性、品质 3.1抗性2005-2007年,经省种子管理站委托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见表1。忻糯301抗穗腐病和矮花叶病,中抗青枯病,感丝黑穗病和大斑病,高感粗缩病。忻糯301果穗苞叶稍长,可以抵御金龟子的侵害,并抗红蜘蛛。表1:忻糯301抗病性鉴定结果年 度丝黑穗病 大斑病青枯病 穗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病株抗性病害抗性病株抗性病害抗性病情抗性病株抗性%评价等级评价%评价等级评价指数评价%评价200623.7s7s13.3mr3r17.7r1.7r200721.3s7s0hr3.5r1.1hr11.1s综合ssmrrrs 3.2 品质分析结果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粗淀粉(干基)72.69%,直链淀粉占淀粉重为1.771%,支链淀粉占淀粉重为98.43%,糯性强。4. 试验结果: 4.1 所内试验:2003年所内产量鉴定,折合亩产651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12.9,比垦粘1号增产25.3;2004年所内品比试验,折合亩产638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9.8%,比垦粘1号增产23.5。 4.2 糯玉米直接生产试验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粒用糯玉米直接生产试验,2005年忻糯301平均亩产647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7.5%; 2006年平均亩产704.5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7.8%,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9;2007年平均亩产577.4kg,比对照忻黄单78增产1.3%,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7.2;三年平均亩产639.6kg,比对照(烟单14、忻黄单78)增产5.0,比垦粘1号增产18.1。综合抗性好。 4.3 省内示范情况: 2005年在山阴示范2亩忻糯301,平均亩产576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8.7,比垦粘1号增产18.3;2006年在五寨前所村示范10亩忻糯301,平均亩产652kg,比对照烟单14增产3.5,比垦粘1号增产16.7;2007年在五寨县前所、五家窑等乡镇示范150多亩,平均亩产524kg,比垦粘1号增产13.8,20082011年累计推广15万亩,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5. 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5.1 栽培技术春播亩留苗3000-3500株。要与普通玉米进行隔离种植一半间隔100米或间隔有树林等其他高秆植物。一般亩施硝酸磷肥20-40kg,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每亩25kg,重视大喇叭口期的水肥管理、预防卡脖旱发生。种子要用专用包衣剂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穂病发生,在灌浆后期要注意雨后排涝,预防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如果作为鲜食采收,一般在玉米雌穗吐丝20-24天采收。 5.2 适宜种植区域:该品种属早熟类型,抗病性较好,丰产优质,适宜我省春播早熟、五寨等特早熟偏晚区及同类地区种植,注意不要在玉米粗缩病高发区种植。 5.3 制种技术要点:制种需在水地进行。每亩留苗4500株,父母本行比l:4-5种植,父本适当密度加大;花期调节:随母本同时播种一期父本,父本播种量为1/3,隔5天播种第二期父本,播种量为剩余2/3。苗期、抽雄前注意去杂去劣。带1-2片叶去雄,授粉结束后,割除父本。该品种制种产量较高,一般可达到300kg以上。智建奇,男(1974.12),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及种质创新研究。电话考文献:1段宜英, 陈永欣.鲜糯2 号白糯玉米的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06, 34( 3) : 46 47.2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48 号的选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