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_第3页
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_第4页
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乡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一、“十一五”工作总结XX年以来,我乡通过紧紧围绕“全面打造绿色和谐新XX”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强乡、旅游富乡、市场活乡”四大战略,着力开展“农业五大产业升级改造、工业两大园区填充扩大、旅游三条热线发展提速、市场建成联动一片”的5321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各项事业也呈齐头并进态势,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五年来,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576万元提高到42764万元,同比增长了107(同比XX年,下同);农民纯收入由3800元提高到7983元,同比增长了110;畜牧业总收入由4847万元提高到8500万元,同比增长了75;全乡工业总产值由 亿元提高到 亿元,同比增长了137;第三产业总收入由4000万元提高到7524万元;同比增长了89。(二)农业五大产业升级改造初见成效,园区生态经济稳步增长。1、农业生产园区化、生态化。五年来,XX乡以园区化为推进,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稳步推进农业支柱产业园区化进程。农业五大产业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规划启动了万亩绿化苗木园区、万亩红枣林果及生态园区、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等建设工程,井神仙桃、三台酥梨也正向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园方向迅速迈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苗木花卉南咸阳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已辐射带动了周边10余个村镇,形成了近万亩的绿化产业经济带。现有绿化、美化植物10大类100余个品种,年出圃3000亩,2200万株。另外还规划了占地1000余亩的苗木花卉大观园,进一步推动苗木生产向科技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设施农业:随着晋中现代农业建设首批项目在XX万亩设施农业园白城核心示范区的全面启动和我县“四个一”工程的实施,设施农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乡已发展XX余亩,拱棚、温室分别实现单棚平均收入 万元和 万元;红枣:形成了以南张、北张为核心的红枣产业园区,全乡拥有红枣面积 万余亩、平均年产量达1300万公斤。目前,壶瓶枣、梨枣、郎枣已进入有机食品认证程序;畜牧养殖:畜牧养殖由规模较小的家养、散养逐步转向了由石羊集团、三和牧业、绿牧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畜禽存栏约40万只(头),年平均肉类总产量4500吨,牛奶产量4000吨,禽蛋产量5吨。在白城、XX两村试点标准化养牛和肉鸡养殖园区项目,北张奶牛养植专业村和白城蛋鸡养殖专业村等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另外,在南山旅游区规划实施了原生态笨猪、笨鸡养殖园区;林果:目前全乡拥有果品面积 万余亩,年产各类鲜果5000余万公斤。同时,以“生态农业+采摘休闲”为主题的的南山沿线旅游开发,为农业五大产业的迅速提档升级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产业园区化步伐不断加快。2、积极开展林果改造,优化品种、品系,延伸产业链,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中生产、加工、存储服务于一身的复合型经济模式转变。红枣产业大力提倡发展壶瓶枣矮化品种,至XX年底实现推广面积3000亩,引进梨枣、郎枣等抗旱(抗雨)等新品种,新建冷库100余座,熏枣加工增至年200万吨,红枣双调、遮雨棚技改也正逐步推广;咸阳花卉针对鲜切花市场,引进高档花卉品种,建成现代化花卉温室15座;井神仙桃、三台酥梨、XX苹果等林果实现了套袋技术全覆盖,部分地区采用了先进的物理杀虫灯、防虫网等技术设备,增加了单产的附加值。目前,南山槟果正在申报特色农产品地里标志认证,白城苹果、三台酥梨、井神仙桃实现了贴牌销售,品牌效应逐步形成。3、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五年来全乡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8个,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XX年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达500万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态庄园模式初见成效。根据我县“一城两镇三区”和南山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我乡结合境内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境内文化资源(如晋商故里三多堂、千年古刹光化寺、道教福地圣果观)和农业园区,将人文自然景观和中医中药养生、太谷秧歌、形意拳、晋商文化等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开辟了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咸阳花城、万亩枣园、井神农庄、晋商古镇、百果乡园、康乐新村、原始部落等七个组团,整合发展已现雏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年来,为改善旅游环境,全乡累计投资3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神农庄园、美宝生态园、圣亚生态园、坡底山庄、井神农庄等6所大型集采摘、游览、餐饮、住宿于一身的娱乐场所,南北张枣园内还有投资近千万投资的市残联疗养中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XX年至今新投资100万元重点打造了三台民俗文化村,投资90余万元打造重现了太谷饼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和仿古大院;此外,打通了李家庄至厚产、井神至康乐村两条旅游线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旅游路网框架;成立了绿北农家乐旅游合作社、配套和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开通了绿色XX旅游网站,打出了绿色XX的生态招牌;将太谷秧歌、形意拳等文化融入到旅游之中,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基础配套设施的改善,极大的改善了我乡的旅游环境和增加了接待量,XX年采摘黄金时节接待游客2万余人,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四)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近年来,XX乡秉承洁净环保的发展理念,倾力打造108国道新型加工业园区和市场经济区,在曹庄、XX、西付井村规划土地3560亩,目前园区已完成初步规划建设,现已进入项目填充阶段,目前入驻企业4家。其中,XX年“中博会”引进的XX全民科技创业园区、惠丰种业有限公司种籽生产、龙成汽修建材大市场等项目基础工程基本完成,进入投产和招商阶段。XXXX年,总投资 万美元的第四届“中博会”签约项目山西金贝管业有限公司迁址新建、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远洋站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的山西亚宝制药生物研究所项目和惠丰种业、荣欣堂扩建厂房相继落地建设,为工业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位于曹庄村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122亩的太谷县垃圾处理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凤凰山生态园项目投资8000余万元完成河道治理、绿化建设等,商务休闲会所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保持量效双增的可喜局面。XX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营业收入 元,工业增加值4822万元,利税3014万元,利润1953万元,预计XX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营业收入 万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利税7500万元,利润4860万元,同比增长20%。3、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全乡入住企业30余家,初步形成了涉及医药、食品、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等多个行业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了山西金贝管业、通宝醋业、三和牧业等多个大块头民营经济实体,目前均运行良好,其中荣新堂扩建工程已入住108国道北新型商贸区,通宝醋业、太和食品厂近期也都有扩建厂房和规模的准备,现已完成选址工作。新乐尔、荣欣堂、太和等食品企业顺利通过国家QS认证;XX年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和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双双通过了GMP认证。(五)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XX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乡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一年典型引进、三年分片推进、五年整体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1、科学规划,试点先行。XX年,我乡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域、产业的特点,初步制定了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在XX年仅有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南咸阳的基础上,5年来已发展了14个新农村推进村,14个园林示范村。其中,南咸阳、XX、曹庄、北付井等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评审,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十有十一”、“四化四改”、“五清五规范”的标准要求。2、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乡率先提出了“卫生乡镇、花香XX”建设目标和人均每年消费一元环卫费的的操作理念,制定了XX乡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和XX乡环境卫生评分细则,并把环卫工作作为考核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由南咸阳一个试点村,逐步向西、北副井、曹庄、XX推进,到最后覆盖了全乡所有行政村。在资金保障上,政府逐年增加投入资金用于环卫工作,五年来累计投资500万元,并于XX年设立了环境卫生监督所和保洁公司并配备垃圾车等各种工具,在资金和人力保障上形成长效机制,在主要交通线路上确定了10名保洁员,对108国道过境段、南循环、太井线、太洛路和万亩红枣园区等主要道路和地区进行全天候的保洁。XX年林业现场会的召开,围绕村容村貌整治,村庄垃圾清理,道路两旁绿化等内容,绿化、美化、净化同时进行,完成绿化田间道路17公里,栽植各类林木20余万株,村庄绿化实施绿化长度 公里,过村段 公里,绿化总面积 亩。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乡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井27眼,修渠40公里;硬化道路140公里,12个平川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户户通;建成沼气池900余座。国土整理项目已完成80,完成了项目区内打井16眼,管护工程9万米,项目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4、村级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农村两委主干双述职双汇报”、“新农村建设百分考核制”、“农村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落实,规范了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XX年实现“两委”换届平稳过渡,农村各项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XX年学习型党组织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全乡转型生态产业经济建设,促进新农村各项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六)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大力开展支农惠农工程,五年来,乡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累计拨付农村转移支付金400余万元,退耕还林款170万元,发放粮食直补款 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款 万元,汽车、摩托补贴 万元;现有并完成农村低保核发614户,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834人,参合率达90%以上。完成全乡二代残疾证换证工作,换证总数450人,占全乡残疾人总数的90。全乡各站室工作卓有成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五年来,农经站只是开展电算化服务和专项审计,监管成立农产品合作社60余家;计生办积极采取业务综合改革,实施信息数据网络化录入和人性化管理,在各个行政村建立服务室,加大奖励扶助比例,已累计发放各项扶助资金100余万元,五年来我乡计生率保持在90以上;统计站顺利完成经济普查入户调查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政务窗口自XX年成立起,坚持“便民廉洁高效规范”的方针,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1500起,群众满意率达100;司法所联合团委、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27次,累计调解民事纠纷582起,受教育人员15000余名,安置帮教率100,社区矫正无漏管脱管现象;武装部高标准向部队累计输送新兵41人;完成XX乡集镇总体规划和XX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着手开始了XX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教学条件逐步优化,XX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南北张小学、井神和康乐村小学合并工作进入筹备工作;乡卫生院投资80万新建了病房楼,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缓解了病床紧张的状况。“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的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产业调整、招商引资、道路建设、卫生整治、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建设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生态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还不十分明显,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措施还很不健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运用效率仍然很低,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还不够理想;二是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高,工作做大争先的意识还不强,工作中全盘考虑问题的能力不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多、调动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困难、现代科技文化覆盖面窄等等问题和困难。二、XX乡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是我乡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五年,是人文旅游与绿色经济协调迈进的五年,是108国道沿线新型商贸区大招商、大发展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城两镇三大功能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小康乡镇,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五年,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经济大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增强“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稳步推进“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畜牧养殖、红枣林果及万亩生态园、新型商贸区”五大产业经济片区的发展,围绕南山一线开发构建我县新型休闲度假区,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工业高科化、旅游特色化”。奋斗目标是: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84617万元,年增长15%;人均收入达到12856元,年增长10%;农业总收入达到44249万元,年增长15%;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4979万元,年增长12%;全乡工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年增长20%;第三产业总收入达到15133万元,年增长15%。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以“四个一工程”为统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四个一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1、新型产业扩规发展。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应为带动,扎实推动农业“四个一”工程进程。以白城千亩设施农业园为中心,辐射周边XX、曹庄、吴家庄三个村发展大棚园区五个片区,占地面积4500亩;以南咸阳、中咸阳、西咸阳三个村为重点,更新和发展高档绿化苗木XX亩,建成占地50亩的现代花卉温室50座,年出圃苗木4000亩、3000万株,绿化产业总产值实现5000万元;以南张、北张两个村为重点,在万亩红枣生态园新建百亩立体苗木种植示范基地1个。完成水果主产区康乐、井神、三台、山区六村两千亩新型果品高接换优工程;依托本地三和牧业等龙头企业和蒙牛、伊利集团奶站,建立各类禽蓄养殖协会,新建标准化鸡养殖小区20个、发展肉鸡舍150个,新建标准化猪养殖小区10个,实现养殖业经济收入的翻番。2、传统产业注重品牌推广。XX的传统产业是以“XX红枣”、“白城苹果”、“三台酥梨”、“井神仙桃”、“南山槟果”等5大品牌为主的林果业。今后的林果业发展应主抓规模经营和品牌建设两项任务。规模经营上,积极鼓励集中连片面积在300-500亩规模以上的园区式经营方式,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发展林果产业并适度经营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品牌建设上,积极利用县乡科技资源和县政府即将组建的区域农技推广站,围绕“三台酥梨”和“井神仙桃”两大品牌各建设一个规模为100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创建2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乡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做好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配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以白城村为中心的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和南山一线旅游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打机井50眼,完成XX白城国土资源整理项目,解决项目区内人畜吃水及灌溉供应。从市县两级积极争取资金、设备,推广杀虫灯、防虫网,完成红枣林果及万亩生态园、三台酥梨产区、井神仙桃产区的无公害生产设施的全覆盖;大力培养农村经济人队伍,重点推广红枣矮化树种、遮雨棚、双调技术及各类林果储存和深加工技术,解决历年来裂枣问题,提高林果附加值,建成烘干房200座,保鲜库500座,到XX年把我乡红枣年产量提高到3000万斤,实现产值5000万元。(二)围绕我县一城两镇三大功能区的统一规划,结合庄园经济,构建“三多果乡,休闲度假民俗农家”大生态旅游格局。1、构建精品休闲度假区。在我县一城两镇三大功能区的统一规划中,我乡的定位是南山沿线旅游休闲度假区,结合我乡人文资源和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依托“一环三纵四横”的公路网框架和XX独特的生态资源环境,有效整合境内星散分布的神农农业科技观光旅游园区、晋商文化大院国保三多堂博物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XX村明清旧居、国保千年古刹光化寺、国家级生态旅游景点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葡萄种质资源圃、井神花果山、李家庄山庄窝铺度假村、红枣生态公园、中国道教文化圣地圣果观和西山底高档商务会议休闲会馆等景点,构建“三多果乡,休闲度假民俗农家”的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格局。本项目总开发面积2850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其中三台名俗文化区开发1000亩,井神农庄开发面积1000亩、万亩枣园开发面积10000亩、晋商古镇开发面积500亩、原始部落开发面积5000亩、百果乡园开发面积10000亩、凤凰山生态园开发面积1000亩。2、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引资庄园创新旅游运作模式。继续做好神农庄园、美宝生态园、圣亚生态园、井神农庄、凤凰山商务休闲会所等6所引资大型庄园续建工程和南北张枣园内的市残联疗养中心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基建工程和拓展旅游项目建设;做好XX村历史文化名村后续建设工作和三台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建设。加强对XX村明清旧居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规划建设50家明清旧居宾馆。三台村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主要通过“一园三区”四个景区规划建设,建成一个集林业观光、田间体验、民俗娱乐、休闲度假、体育竞技为一体的南山首站旅游胜地;依托中国道教文化圣地圣果观,结合传统文化,建设一个集传统文化与道教理念的文化游览基地;在盈利模式上,在现有单一水果采摘、农家餐饮、住宿的基础上,做好时令瓜菜采摘、蔬菜认养种植等旅游项目。(三)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扩大招商引资和项目续建对XX、曹庄、西副井、北副井四个村的近4000亩土地实施5年有效规划,做好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为入驻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为山西金贝、惠丰种业、山西亚宝等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做好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协调工作。下阶段,将成立商贸区管理办公室,入住企业相关手续的办理、相关部门的协调服务均有商贸区办公室统一负责,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机制;另外,协助完成曹庄村太谷县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万亩红枣生态园晋中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工程、通宝醋业和荣欣堂、太和食品厂的改扩建工程等。继续抓好中远威、黄河制药等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技改扩规、延伸产业链把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投资环境,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填充工作。(四)全面抓好各项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扭住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要务,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和市委是政府“十有十一”、“四化四改”、“五清五规范”的要求,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展开。到XX年,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要覆盖到全乡17个行政村,并通过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评审。1、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计划投资370余万元完成公路网改造18公里,完善“一环三纵四横”的公路网建设;二是抓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好农村宽带网全覆盖,全面启动村村通数字电视工程和村级政务大厅的建设;三是推进安全饮水工程,重点解决好高氟水、高砷水等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四是搞好山区移民工程,完成山区自然村移民任务;五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把园林村的扎实推进作为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逐步完善农村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完善乡村卫生监督所和保洁公司工作机制,稳定保洁员待遇水平,做到用对人、留住人、干好事,有效果,把集中整治的资金尽量用在日常维护、督促监管和长效保洁上,在全乡形成主要路段专人专职保洁、各村属地管理维护的新格局。同时,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争取实现我乡环境卫生根本性改观,做到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效果。3、深化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作为一个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保持机制,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继续完善和落实“农村两委主干双述职双汇报”、“新农村建设百分考核制”、“农村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严格执行村民代表和村民会议议事规则,所有村务工作的开展均按民主议事程序履行,并上报备案;农村财务管理要全部实现电算化、规范化、公开化;注重村干部素质工程教育,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网络文化站的教育作用,分批次组织村干部到先进乡镇学习致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