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导学案模式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全册学习目标1、使学生联系对数的已有认识,探索并理解千以内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联系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在1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试题,联系对乘法的已有认识和计算表内乘除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联系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感知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含义。丰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表示方向的词语,能正确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和简单行走路线。初步认识角和直角,进一步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经验。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体会数据的价值。课时安排1、有余数的除法 (5课时)2、认数 (8课时)3、分米和毫米 (2课时)4、加法 (10课时)5、认识方向 (3课时)6、减法 (9课时)7、认识角 (2课时)8、乘法 (16课时)9、统计 (3课时)10、期末复习 (8课时)第一单元分析单元内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材12页)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材34页)3.练习一。(教材57页)单元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3 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4 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重点、难点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 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教材分析(目标落实)1.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运用余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3.有余数除法的练习。(2课时)4.单元测试。(1课时)资料包整理(课前、课后)单元反思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导案授课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表示方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课件)导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出示例题2、朗读自学提示3、学生按提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填表,教师提示、点拨、个辅)4、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3)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5、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怎样列式。(板书:103)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1、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2、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 1)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或6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完成)2)汇报填写情况,板书。3)指名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4、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完成想想做做132、根据导学提示自主练习3、学生展示,生生评价4、教师随机点评、矫正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1、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并掌握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老师祝贺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2、课堂作业:练习一 1题3、你能写出那些不同的算式?( )( )=52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02=5 103 =3(人)1(根)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学案授课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1、预习要求:1)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2)说说有余数的除法的特征?3)你能举个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吗?4)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例1、把10支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在小组里分一分,说一说。自学提示:(1)思考: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列出算式,并完整的说说算式的含义(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2) 完整填写表格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33) 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4) 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50331456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1、观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表示什么?2、学习反馈: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这一困难的?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练一练:1 完成想想做做1导学提示:题(1)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题(2)为什么有余数?2 完成想想做做2导学提示:比一比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完成想想做做3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3分钟)你能写出那些不同的算式?( )( )=52作业设计 课题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年级班级二年级使用时间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慧敏授课使用人作业设计复案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写出得数。82= 92= 102= 85= 83= 93= 103= 95= 2、每辆四轮驱动车需装3节电池才能跑起来,28节电池可以使( )辆四轮驱动车跑起来,还剩( )节电池?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课件)导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 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出示例题2、朗读自学提示3、学生按提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提示、点拨、个辅)4、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每盘放3个,可以放( )盘,还剩( )个。(1)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1个是什么数?小结:7个桃子,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2,剩下1个不够分了,所以余数是1。(2)指名板演。(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3)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小结:试商是有余数除法中最关键的一步,小朋友要动脑筋,找到合适的商,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余下的不能再分。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刚才的学习我们班有5个小朋友表现特别棒,这里有18个气球,如果把这18个气球奖给他们,请你们算一算,平均每人可以奖几个?还剩几个?(1)指名板演竖式(2)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大小,说说发现。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142、根据导学提示自主练习3、学生展示,生生评价4、教师随机点评、矫正5、教师小结6、课堂作业:练习一 2题7、你知道除数最小是几吗?( )( )=( )5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73 = 21(个)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学案授课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1、预习要求:1)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2)说说有余数的除法的特征?2、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每盘放3个,可以放( )盘,还剩( )个。 自学提示: (1)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在小组里说说、交流(2)你会用竖式把分7个桃子的情况表示出来吗?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3)交流,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4)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2、有5个小朋友表现特别棒,这里有18个气球,如果把这18个气球奖给他们,请你们算一算,平均每人可以奖几个?还剩几个?(1)请你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表示出来。完成以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2)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奖给7个、8个小朋友,这时他们每人拿到几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呢?请你任意选一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写下来。(3)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交流,自由说。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1、(1)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2)你觉得哪些步骤最关键?(3)今天的知识,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2、学习反馈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创意?其它发现?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这一困惑的?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分一分。“想想做做”第1题。由每组的组长负责,先用小棒分一分,完成填空;然后进行竖式计算;最后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2比一比。“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选择其中的3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3“想想做做”第3、4题。(1)仔细观察,说说图意。(2)根据图意,填上除数。(3)列竖式算一算,填上商和余数。(4)同组交流。(5)全班交流。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你知道除数最小是几吗?( )( )=( )5作业设计 课题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年级班级二年级使用时间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慧敏授课使用人作业设计复案1、你能在2分钟内列竖式准确计算出下面的题吗?578= 374= 507= 648= 416= 729= 465= 479= 2、如果有27个小正方体,要搭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搭多少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如果要搭4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还需要几个小正方体?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56页的练习一第18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学会灵活试商的方法。练习过程复案一、基本练习1摆一摆,填一填。(1)摆:7根小棒,每2根一堆。填:(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堆)(根)(2)摆:7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填:(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根)(根)2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1)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填空。(2)汇报交流。先汇报结果,然后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含意义。二、综合练习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商的。(3)讲评。汇报结果,并突出乘法口诀在试商过程中的作用。2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3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道竖式的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2)讲评。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题。(1)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2)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3)说说商和余数分别表示的具体意义,单位名称应是什么?4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5题。(1)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改正。(2)同桌交流。在交流中,帮助个别学生找出有错误的题目,并让其独立改正,再次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5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1)出示第6题画面。(2)让学生各自算一算,并思考:每列火车上的3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小组里说一说。(4)全班交流。让学生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过去学过的表内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学会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6.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7题。(1)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让学生板演。(2)讲评,让学生说说有余数的题是怎样想的。7.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8题。(1)弄清题意。(2)根据题意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三、练习回顾与质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152= 365= 426= 234= 567= 718= 297= 608= 599= 2、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41,除数是8,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2)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3)42里面有几个7?4)45里面最多有多少个6?还余几?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67页的练习一第915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四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让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2.让学生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中,获取有关的数学知识,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练习过程复案一、基本练习1口算。248 405 287 639728 364 486 3242口答。(1)29里面最多有( )个7。(2)25里面最多有( )个4。(3)54里面最多有( )个8。(4)70里面最多有( )个9。二、综合练习1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9题。(1)观察画面,说说图意。思考:有几个大蘑菇?有几只小蚂蚁?蚂蚁应到哪里去躲雨?(2)根据学生的回答,先让学生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3)再按蘑菇上的提示,各自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4)全班交流。问:余数是1的算式有哪些?余数是3的算式有哪些?没有余数的算式有哪些?3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0题。(1)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启发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2)让学生在方框里填上最小的除数。(3)校对,并同桌讨论:为什么余数是5时,最小的除数是6?(4)全班交流。4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1题、第12题。(1)仔细观察,弄清题意。(2)根据题意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完成第7页 “练习一”第13题。(1)仔细观察,弄清题意。(2)交流并思考:能直接列式吗?需要注意什么?6.完成第7页 “练习一”第14题。(1)出示第14题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弄清题意。要求学生同桌间说说图意。(2)全班交流。并且回答: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小猴想搭的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方块搭成的?(3)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并校对。7、完成第7页 “练习一”第15题。(1)让学生各自想一想,填一填。(2)小组交流,并思考:还有哪些不同的填法?比一比,哪组同学填出的不同算式多?(3)汇报交流,并小结。三、练习回顾与质疑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作业设计 1、校门口摆放一些花,共摆了2排,每排9盆,一共有几盆花?如果把这些花平均分成4排,每排可以放几盆,还剩多少盆?2、老师拿来16张纸,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拿到几张纸?如果每张纸可以做3只小船,那么每个小朋友可以做多少只船? 3、分一分 30 20 1927 42 5315 36 812 50 24 被6除后有余数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分析单元内容1.认识千以内的数。(教材816页)2.练习二。(教材1718页)3.比较数的大小。(教材1920页)4.练习三。(教材2122页)5.单元复习。(教材2325页)单元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2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千以内数的认识,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能用学具表示千以内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3使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眼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态度。单元重点、难点1.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 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数、写数。教材分析(目标落实)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数位顺序。2.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认、读、写千以内的数。4.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和整十数。课时安排1.认识整百数。(1课时)2.认识几百几十。(1课时)3. 认识几百几十几。(1课时)4.练习二。(1课时)5.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6.练习三。(1课时)7.单元复习。(2课时)8.单元测试。(1课时)资料包整理(课前、课后)单元反思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认识整百数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81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3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2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课件)导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上课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数数比赛,比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先数出图形个数的小朋友不用举手,可以直接抢答。逐步出示下列图片: 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继续进行数数比赛,不过此时要求不再进行抢答,而是用举手的方式表示自己已经有答案了。2、出示下面的图让学生数3、汇报1)可能出现的数法有:一个一个地数,有100个;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有横着数、竖着数两种数法)2)小结:是的,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板书)3)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已经知道,“一板”里面有100个小方块,那你能数出这里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逐步出示2板、3板、5板、8板小方块让学生数出分别是多少。)4、交流1)出示“10板”小方块,请学生说说一共是多少。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明确九百加一百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2) 先让学生与同桌互相数一数,再组织全班学生一齐数一数。3)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1、写、读整百数和一千1)出示一个标有个位、十位、百位的计数器,依次在个位、十位、百位上拨一颗算珠,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明确同一颗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2)在百位上拨4颗算珠,请学生说说表示多少,理由是什么。明确:4个百是400。“400”的写法可先让学生尝试,再组织评价。完成板书:4个百是400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7个百是700”。完成板书:7个百是7004)依次在百位上拨8颗、9颗珠,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当拨到10颗珠时,引导学生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可以用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一千。5)你知道“一千”怎么写吗?(学生独立试一试,指名板演)完成板书:一个千是10002、整百数加、减整百数1)出示第9页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图、思考题意、列出算式。2)200+300=?,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交流一下。3)汇报算法,可能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加,200加300得500。2个百加3个百是5个百,所以200加300得500。2加3等于5,所以200加300等于500。4)引导学生沟通算法与算法的算理,肯定以上算法都可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5)口算下面各题800100= 400+400= 900500=200+100= 1000800= 600+400=选几题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 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 )反馈校对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200和700;哪个数接近500?从这一排数中你还知道些什么?2)“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插图,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数是从哪里见到的。3)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体会“几个十是几十”与“几个百是几百”是一致的。4)第10页“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由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类推出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5)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图中小朋友的对话.小华要跑的米数,如列出乘法算式也可以,但要引导根据整百数的组成来计算。6)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杯中黄豆的高度来思考。7)第10页“想想做做”第7题指导学生看表:每栏上下两个数的和是900。填表后交流各自的发现。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百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大( )千位上的1比十位上的1大( )5张100元的人民币是( )元( )张100元的人民币是1千元板书设计认识整百数4个百是400。7个百是700。一个千是1000。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200+300=500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认识整百数 学案授课内容课本第81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预习要求:1、100个小方块,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呢?2、“一千”怎么写作?它又是怎么组成的?3、计数器上有哪些计数单位,分别表示什么?4、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你是怎么算的?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例1数一数下面的图,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自学提示:(1)思考: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组内交流。(2)如果把10板这样的小方块紧紧地合在一起,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大正方体,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吗?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3)刚刚我们看着图一百一百地数出了一千,你能不看图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吗?2、计数器上有哪些计数单位,分别表示什么?看着计数器互相说一说。3、你知道“一千”怎么写吗?4、整百数加、减整百数1)看第9页例题,观察图、思考题意、列出算式。2)200+300=?,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交流一下。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这一困难的?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填( )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200和700;哪个数接近500?从这一排数中你还知道些什么?2)“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插图,试着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数是从哪里见到的。3)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4)第10页“想想做做”第4题提示:可由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类推出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5)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看懂图意,体会图中小朋友的对话.6)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提示:可根据每个杯中黄豆的高度来思考。7)第10页“想想做做”第7题提示:先弄清表格每栏上下两个数有什么联系。填表后交流各自的发现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百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大( )千位上的1比十位上的1大( )5张100元的人民币是( )元( )张100元的人民币是1千元作业设计 课题课本第81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年级班级二年级使用时间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慧敏授课使用人作业设计复案1、看计数器写数。千 百 十 个千 百 十 个千 百 十 个2、你能读出下面各数吗?飞机每小时行400千米 火车每小时行800千米小轿车每分钟行800米 老虎体重300千克北极熊体重200千克 洒水车3分钟行700米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111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9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理解几百几十的数的组成,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会计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2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学习内容使学生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会计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课件)导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1读出下面各数。200 300 500 900 1000 40 802写出下面各数。四百 六百 一百 八百 一千3出示例题挂图。(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2)你知道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3)说说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4揭示课题:认识几百几十。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出示例题2、朗读自学提示3、学生按提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提示、点拨、个辅)4、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板有100个小方块,左边有4板,是4个百,也就是400个小方块;每一条有10个小方块,右边有5条,共5个十,即50个小方块,所以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450个小方块。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全体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用阿拉伯数字写一写。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拨一拨,数一数。(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70,然后一边拨算珠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巡视,注意学生从390数到400是如何操作的。(2)指名交流、演示,着重说说从390数到400自己是怎样拨的,怎样想的。体会“满十进一”的必要性。(3)交流,着重说说从990数到1000时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完成想想做做19题2、根据导学提示自主练习3、学生展示,生生评价4、教师随机点评、矫正5、教师小结6、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8、9题。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1、请你猜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是最大的一位数,比百位多3,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15,这个三位是多少?2、330百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大( ) 1000千位上的“1”比十位上的“1”大( )3、同学们植树,已经植了400棵,还剩下20棵,一共要植多少棵树?试一试:将上题改编成两道减法应用题并解答?板书设计认识几百几十教学插图4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四百五十。“想想做做”第5题教学插图300+20=320 20+300=32032020=300 320300=20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 学案授课内容课本第91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9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预习要求:看课本11页例题图。(1)说说图意。(2)你知道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3)你是怎样数的?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深入学习例题。(小组讨论)(1)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是450个小方块,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2)怎样把四百五十表示出来呢?试试看。2、交流(1)从370数到430你是怎样数的?(2)一十一十地数,试着从890数到1000。数的过程中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数。数给同桌小朋友听(3)说说从990数到1000时自己是怎样想的?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这一困难的?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写一写,读一读。(1)做“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根据图填空后交流。说说“13个十是130”是怎么想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根据图独立写数,注意对齐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并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数。(3)做“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并给同桌读一读。(4)做“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写数,说说你有什么想法?2、初步认识“一图四式。“想想做做”第5题。(先独立完成,再交流)(1)观察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2)根据图写一道加法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由300+20=320联想出另一道加法算式。(4)尝试根据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5)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巩固对“一图四式”的认识。 “想想做做”第6题。(先独立完成,再交流)(1)理解图意后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2)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题组练习。做“想想做做”第7题。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1、请你猜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是最大的一位数,比百位多3,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15,这个三位是多少?2、330百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大( ) 1000千位上的“1”比十位上的“1”大( )3、同学们植树,已经植了400棵,还剩下20棵,一共要植多少棵树?试一试:将上题改编成两道减法应用题并解答?作业设计 课题课本第91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9题年级班级二年级使用时间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慧敏授课使用人作业设计复案作业设计:1、 填空。(1)39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2)27个十是( )。(3)560、570、( )、( )、( )、( )、( )、630。2、看图列式3、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300+60= 540-40= 90+300= 900-400=630-600= 770-700= 600+400= 700-500=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导案授课内容课本第1416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习目标1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组成,会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在认数、读数、数数的活动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继续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组成,知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十值不同。会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课件)导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1读出下面各数。430 500 720 850 300 9002写出下面各数。三百二十 一千 四百七十 六百九十3出示例题插图。(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2)你知道三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4揭示课题:认识几百几十几。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右)1、出示例题2、朗读自学提示3、学生按提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提示、点拨、个辅)4、交流。左边4板共4个百,中间的5条是5个十,右边有3个一,4个百、5个十、3个一和起来是四百五十三。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全体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用阿拉伯数字写一写。三、答疑解难,提升策略(5分钟左右)拨一拨,数一数。(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97,一个一个地边拨珠边数,从597数到600。巡视,注意学生从599数到600时是如何操作的。(2)指名演示交流,着重说说从599数到600时自己是怎样拨、怎样想的。强化对“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理解。拨到600后,注意后续的“601”、“602”等数学生能否读正确。(3)全体学生再齐拨齐数一遍。(4)交流,着重说说从989数到1000时自己是怎样想的。(5)全体学生再从988数到1000齐读一遍。四、实践应用、活用策略(7分钟左右)1、完成想想做做17题2、根据导学提示自主练习3、学生展示,生生评价4、教师随机点评、矫正5、教师小结五、拓展延伸、整合策略(8分钟)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分类,根据每组数的规律接着往下写。270、996、708、280、709、707、997、290、9982、用6、4、2写三位数,一共可以写多少个?3、一个三位数,它的十位数比个位数小2,比百位数大1,三个数位上的数和不超过10,这个三位数可能是多少?板书设计认识几百几十几例题插图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四百五十三。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认识几百几十几 学案授课内容课本第1416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授课年级班级二年级授课时间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xxx授课使用人学案复案一、创设情境、认识策略(3到5分钟)预习要求:看课本14页例题图。(1)说说图意。(2)你知道把三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3)你是怎样数的?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10分钟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