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 宁 工 业 大 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olc功率放大器 院(系):电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设计参数:1. 采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设计一种ocl音频功率放大器。2. 额定输出功率3. 负载阻抗。4. 失真度5. 设计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3 .设计各单元电路。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4.组成系统。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目 录第1章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论证11.1 ocl功率放大器的应用意义11.2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的要求及参数11.3 设计方案论证21.4 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3第2章 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电路设计32.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32.2 前置放大级设计42.3 功率放大器设计5第3章 ocl功率放大器整体电路设计63.1 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83.2 电路参数计算113.3 整体电路性能分析113.4元器件清单列表11第4章 设计总结13参考文献14第1章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论证1.1 ocl功率放大器的应用意义ocl(output capacitorless无输出电容器)电路是采用正负两组对称电源供电,没有输出电容器的直接耦合的电路,负载接在两只输出管中点和电源中点。ocl功率放大器是在otl功率放大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频带直接耦合低功率放大器,它在高保真扩音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的要求及参数设计参数:1. 采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设计一种ocl音频功率放大器。2. 额定输出功率3. 负载阻抗。4. 失真度5. 设计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3 .设计各单元电路。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4.组成系统。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1.3 设计方案论证根据本课题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低功率放大器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直流稳压电源、前置放大及功率放大。以下逐一加以设计及论证。电源部分本设计的电源通过变压器变为25 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得到31 v的直流电;同时直流电再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输出15 v,供应前置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器使用。信号放大部分前置放大电路采用低噪声双运放,分别以相同放大的方式,作为左右通道的信号放大。功率放大电路由三部分组成:输入级、推动级和输出级。输入级由有两个三极管组成差分放大电路,推动级由一个三极管组成,输出级由两个三极管对称构成。两输出管分别由正、负两组电源供电,扬声器直接接在两输出管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同时应使本功放工作在甲乙类状态。1.4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总体设计方案框架图:(如下图1-1所示)图1-1输出分析:本设计采用市电供电,将市电220 v通过变压器变成24 v的直流电,供前置放大器与功率放大器使用。输入信号通过前置放大电路进行初步放大,再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进一步的放大。最后通过输出端输出,即得到所需。第2章 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电路设计2.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220 v市电经变压器输出两组独立的25 v交流电,大电容滤波得到35 v直流电,再加一个0.1f小电容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分量。考虑到制作过程中电源空载时的电容放电可在输出电容并上1 k大功率电阻。另外这组直流电还要传给7824、7924来获得 24 v。万一输入端短路,大电容放电会使稳压块由于反电流冲击而损坏,加两个二极管可使反相电流流向输入端起到保护作用。(如图2-1所示)图2-12.2 前置放大级设计图2-2前端放大功能是完成小信号的电压放大任务、提高信噪比,其失真度和噪声对系统的影响最大,是应该优先考虑的指标。我采用双运放ne5532(如图2-2所示)。实际制作中将它接成同相放大形式,运放反相端串联47 f的电解电容,让交流信号全反馈,信号放大倍数1+rf/r0,其中rf为反馈电阻,在其上并联一个小电容抑制自激震荡,r0为负反馈对地电阻。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信号的放大,我将放大倍数定为30 db左右,取rf = 76 k,r0 = 2.5 k,avf = 1+76/2.5 = 31.4 db,由于ne5532需要3 v22 v的电源,所以在三端稳压块7815、7915供给的24 v上加入两个电阻分压,电源用10f、0.1f电容去耦合。2.3 功率放大器设计此功率放大器由三部分组成: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其中vt1和vt2构成差分式输入级电路,vt3管构成推动级,vt4和vt5是推挽式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中,r4和c2是vt1和vt2的电源滤波电路;r5、r6和c3是负反馈网络;c4是高频负反馈电容;vd1是vt4和vt5的静态偏置二极管;c5是高频自励消除电容;r7用于调整复合管的微导通状态;r8、r9和c6构成自举电路;r10和r12构成平衡电阻;r11和r13可减少复合管的穿透电流,提高电路的稳定性;vt4、vt6以及vt5、vt7构成复合管;r14与c9为消振网络,可改善扬声器的高频特性;保险丝用于保护功放管和扬声器;c7与c8能消除直流电源意外产生的交流量;vcc为直流稳压电源产生的24v直流电。(如图2-3所示)第3章 ocl功率放大器整体电路设计3.1 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图2-1图2-2220v市电经变压器、桥式整流、滤波以及运放7824、7924可获得24v的直流电。用此电源来给前置放大电路及功率放大器提供能量。 普通信号经由输入端输入到前置放大电路,电容滤除信号中的直流量,流入双运放ne5532放大。放大信号可经电阻、电容进行负反馈,通过测试后从输出端输出,形成初步放大信号。初步放大信号流入由vt1、vt2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由于差分放大电路的阻抗非常大,所以电压在此放大,此外它还具有使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稳定在零电位上的作用。信号经过vt1、vt2后,再通过由r5、r6和c3组成的负反馈网络,其中由于c3的隔直作用,所以r5只有交流负反馈作用,r6具有较强的直流反馈作用,以使vt1至vt7各管工作稳定,使输出端静态电压稳定在0 v。另外,r5和r6一起还有交流负反馈作用。 c4是高频负反馈电容(电容超前补偿电路),以防止电路可能出现的高频自激。vd1是vt4和vt5的静态偏置二极管,它可使电路获得更好的温度补偿。同时为了解决电路的工作点偏置和稳定问题,加入r8、r9和c6组成的自举升压电路。推动级vt3也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当信号正半周输入时,vt4、vt6导通、vt5、vt7截止,vt4、vt6由正电源供电。扬声器放出信号正半周的放大声音;当信号负半周输入时,vt5、vt7导通、vt4、vt6截止,vt5、vt7由负电源供电。扬声器放出信号负半周的放大声音,由于四只功放管上下的电路完全对称,所以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得到了均匀的放大。功放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直接耦合,实现了全频带放大。在扬声器的两端并联r14与c9串联的消振网络,能改善扬声器的高频特性。因扬声器呈感性,易引起高频自激,而且产生瞬时过压,有可能损坏晶体管vt6、vt7,此容性网络并入可使等效负载呈阻性。考虑到如果电路出现故障,导致输出端静态不为0 v。由于sp1的直流电阻很小,这样会有很大的直流电流流过sp1和输出管,会使它们烧坏。在加入保险丝之后,如出现这种现象,保险丝熔断,保护了sp1和输出管。3.2 电路参数计算1. 确定电源电压参数: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使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应比设计指标大些一般取pom(1.52)po。由于pom=v 2om/2rl,因此,最大输出电压为vom=(2pomrl)1/2。考虑到输出功率管vt6和vt7的饱和压降,所以电源电压常取vcc=(1.21.5)vom。设计要求po10w。所以由以上公式可得 pom1520 w vom15.517.9 v vcc18.626.9 v这里我取了lm7824,lm7924这两个运算放大器,它们所输出的电压为24v,其他指标也均达到要求。因此它们可作为前置放大电路与功率放大器的直流稳压电源。2. 确定功率输出管的参数:1 输出功率管的参数选择。输出功率管vt6、vt7为同类型的npn型大功率管,其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cemax2vcc,每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cmaxvcc/rl,每管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pcmax0.2pom。再选择两管时除了要注意值尽量对称外,其极限参数应满足下列关系:u(br)ceoucemax2vccicmicmaxpcmpcmax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u(br)ceo48 vicm3 apcm34 w这里我选择了两个3dd63c的管子,它们的参数基本符合以上分析的数据。2 复合管的参数选择。vt4、vt5分别与vt6、vt7组成复合管,它们承受的最大电压均为2vcc,在估算vt4、vt5的集电极最大电流和最大管耗时,可近似为 icmax(1.11.5)icmax/pcmax(1.11.5)icmax/所以选择vt4、vt5管时,其极限参数应满足u(br)ceo2vccicmicmaxpcmpcmax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u(br)ceo48 vicm0.330.45 apcm0.330.6 w这里vt4我选择了3dg170h的管子,vt5我选择了3ck9d 的管子,它们的参数基本符合以上分析的数据。3. 其他参数确定:部分重要电阻的参数选择:电阻的选择很重要,太小会影响管子的稳定性,太大又会影响输出功率,r11 = r13=(510)rit5。(rit5为vt5管的等效输入电阻,其大小为rit5=rbet5+(1+t5)。)由于r10、r12为平衡电阻,故r10=r12=r11(r13)rit5。所以,我将电阻的参数定为r10=r12=15、r11=r13=150。r14与c9串联的消振网络的参数选择:r14与c9的取值视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而定,以效果最佳为好。我取r14=30、c9=0.01f。电容及其他部件的参数选择:由于时间及资料的不足,此部分我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r1=27k、r2=1.5k、r3=15k、r4=3k、r5=1k、r6=27k、r7=1k、r8=12k、r9=510;c1=10f、c2=20f、c3=30f、c4=20pf、c5=51pf、c6=200 pf、c7=1f、c8=1f。静态偏置二极管vd1选择2cp10。推动级三极管vt3选择3cg120b。3.3 整体电路性能分析此功放不仅能放大普通信号,还能放大一些极其微弱的信号。经过计算此功放的输出功率为12.520.8 w,失真度约为2.13,基本符合设计要求。3.4 元器件清单列表稳压电源部分: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电桥d1(d1d4)in54024电容c10.1 f电桥d2(d5d8)in54024电容c20.1 f电阻r11 k/1w电容c30.33 f电阻r21 k/1w电容c40.33 f二极管d92cp10电解电容c52200 f /35v二极管d102cp10电解电容c62200 f /35v运放u1lm7824电解电容c72200 f /35v运放u2lm7924电解电容c82200 f /35v电解电容c910 f电解电容c1010 f前置放大级部分: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电阻r02.5 k电容c110 f电阻r1100 电容c20.1 f电阻r3150 电容c30.1 f电阻rf76 k电解电容c41 f滑动变阻器rw1 k电解电容c547 f运放u1ne5532电解电容c610 f电阻r424 电解电容c710 f电阻r5220 功率放大器部分: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参数电阻r127 k电容c110 f电阻r21.5 k电解电容c2100 f电阻r315 k电解电容c330 f电阻r43 k电容c420 pf电阻r51 k电容c551 pf电阻r627 k电解电容c6200 f滑动变阻器r71 k电解电容c71 f电阻r812 k电解电容c81 f电阻r9510 电容c90.01 f电阻r1015 三极管vt13dg6电阻r11150 三极管vt23dg6电阻r1215 三极管vt33cg120b电阻r13150 三极管vt43dg170h电阻r1430 三极管vt53ck9d二极管vd12cp10三极管vt63dd63c保险丝限流1ma三极管vt73dd63c扬声器8 注:电源部分元器件采用国际半导体命名方法,其他部分均采用国家半导体命名方法。第4章 设计总结在完成这个设计之后,我也有一定的思考,重新将自己的设计细细看了几遍,同时也把做同样设计的几个同学的设计借来观摩了一番。在进行对比和分析之后,又有很多所得。一开始进行设计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参照书本或者网上的例子进行,甚至就是按照它的步骤再做一遍。但是等到自己设计的时候,我觉得就应该抛开例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这样可能会在设计中碰到更多的问题,但是这样也能让我学到更多,而且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会更加引发自己的思考,说不上创新,但可能会有新意产生,也就是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4-2025学年中级软考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自考专业(国贸)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4-2025学年药店相关技能鉴定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4年医院三基考试练习题附答案详解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能力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ab卷
- 2024高职单招高频难、易错点题带答案详解
- 2024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重点附答案详解
- 化验员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输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攀枝花市兴鼎钛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钛精矿浮选项目环评报告
- 婴儿益生菌讲解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排水管网施工重难点及污水处理措施
- 田径教学专题篇课件
- 超声科院感知识培训
- 手术室眼科无菌技术课件
- 价值导向引领下的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践:D公司深度剖析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设计
-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