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第1页
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第2页
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第3页
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第4页
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文章标题:做好民族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XXX乡民族经济发展调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加大对民族工作的推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XXX乡民族经济发展我进行了调查分析。一、学习贯彻XX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通过党委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和每月28日全乡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各村支部、主任学习,利用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学习,利用“2131”工程在各自然村寨放电影向广大群众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民族乡工作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决定,利用好和把握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二、XX年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XXX乡是一个以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为主体,其它民族共存的多民族乡,除上述主体民族外还有苗族、水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只有贯彻好和应用好条例和决定,才能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乡工作条例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是原则。决定是努力方向,是目标,也是争取政策、争取资金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依据。通过贯彻落实条例和决定,发展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XX年,新政府办公大数的建成并成功搬迁,为XXX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五年来,XXX乡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乡人民政府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过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全乡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均递增 %,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 着力实施“光明工程”,解决群众通电困难1997年前,XXX乡仅有两个村通电,而且是搭接铁路供电工区的电,用电受到很大制约,没有自己的输电线路,大部分群众是靠煤油灯照明,通过努力,共筹措资金156万元,架通了33公里高压输电线路,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2、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XX年至今,共争取各种饮水项目资金 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余万元,拉通了全长 公里的自来水管。解决8534人和3726头(只)牲畜饮水困难。3、逐步解决“行路难”问题自XX年以来,共争取公路建设资金 万元,修建和改造 公里的乡村两级公路,是XX年前8年以来的 倍。特别是化董至捞河公路,小红岩丫口至关寨火车站的进场公路,在建的靛红公路,对今后XXX乡开发煤炭资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通讯问题得到解决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发展,共安装30台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和2个广播室,建6个世行卫生室,7个村党建多功能活动室。架设了铁通、电信通讯光览,开通了铁通、电信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00余门。修建了联通、移动手机站,信号网络覆盖率得到提高。5、努力实施茅草房改造五年来,为切实解决无房户、茅草房和危房户群众的居住条件,通过民政渠道解决了22户茅草房户、无房户和危房户群众住房问题。6、实施半坡、倮纽移民搬迁工程XX年、XX年,投入291万元,实施了我乡下麻翁村半坡、倮纽两个自然村寨97户移民搬迁工程。7、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由XX年的2075吨提高到现在的4437吨,累计造林22861亩,森林覆盖率由XX年的 %上升到XX年的27%;完成坡改梯及配套水毁工程2850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3600亩, 7651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二)、发展民族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1、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投入财扶资金 万元,分别在荒田村、箐口村、过瓦村、坝子村、下麻翁村等村实施,并逐步探索肉牛养殖模式;争取到挂钩扶贫单位团市委和市药监局分别扶持我乡坝子村、下麻翁村各2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发展肉牛养殖;争取到特区扶贫局财扶资金18万元,分别安排在坝子村和下麻翁村,发展肉牛养殖。通过坝子“学色绿”典型示范村工作的开展,全乡实施了650余棚竹荪种植。农民群众逐步从传统的种养殖业方式向科学技术种养植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内部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组织劳务输出。全乡劳务输出人数达1486人(次),同时,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中,就近解决一部分群众务工,特别是全乡大面积退耕还林后,部分群众大胆尝试种植竹荪,取得成功,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年的12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人均增收达105元。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有所改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3、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按照上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对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可开发式贫困户实施“一帮一”结对子扶贫,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有92户,397人。坝子、下麻翁、社勒、居都、过瓦、荒田等6个村分别由团市委、市药监局、特区国税局、特区司法局、特区建行和特区工商联挂钩帮扶,6个村的50户贫困户和各挂钩帮扶单位干部职工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