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课时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16重庆高一期中)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不导电,不是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解析】NaCl固体是电解质,但在常温下不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不是电解质。【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导学号:76220096】ANaCl晶体、BaSO4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酒精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解析】A项均为电解质;B项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答案】C3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解析】A项错误,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熔”和“溶”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一个条件下导电的化合物,均为电解质。所以要是非电解质,必须是在“溶”和“熔”条件下均不能导电方可;B项正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从能否电离(或导电)角度进行的分类;C项错误,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可能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比如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某种物质电离而导电);D项错误,导电性的强弱与离子的浓度、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等有关,与是不是电解质无直接关系。【答案】B4(2016深圳高一检测)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097】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CNaHSO4是钠盐DNaHSO4是酸式盐【答案】B5(2016上海高一检测)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导学号:76220098】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氢氧化钾【解析】A、C均不导电,B为溶液不是电解质。【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解析】NaCl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而不是电流的作用,A错误;在溶液中NaHCO3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B错误;液态HCl未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但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故C正确;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而非离子数目,D错误。【答案】C7(2016台州高一检测)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BNaOH=NaHO2CH2SO4HSODNaOH=NaOH【答案】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099】A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是酸B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是碱C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D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是酸【解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A、B错误,C正确;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9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为电解质B该物质可能为非电解质C该物质一定是氯化钠D该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解析】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故该物质是电解质,一定不是非电解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盐,故选A。【答案】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76220100】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B固态KCl不导电,所以KCl是非电解质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解析】A项,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共同决定导电能力,Ca2所带电荷虽大,但若K的浓度远大于Ca2时,KCl溶液的导电能力大于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B项,KCl熔化或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错误;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有关,强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大,弱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D项错误。【答案】A11(2016梅州高一检测)以下10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uNaClNaHSO4SO3H2SO4酒精CaCO3BaSO4NaOHCu(OH)2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1)属于电解质的是_。(2)能电离出H的是_,属于酸的是_。(3)属于碱的是_。(4)属于难溶盐的是_。【答案】(1)(2)(3)(4)12(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 【导学号:76220101】液态HCl:_。熔融状态下的NaNO3:_。固体KOH:_。(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2SO4:_;NH4NO3:_。【解析】(1)HCl是酸,在液态时不电离,NaNO3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KOH在固态时不电离。(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左边书写化学式,右边书写离子符号,同时要注意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答案】(1)不能能不能(2)K2SO4=2KSONH4NO3=NHNO能力提升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把CaO放入水中:CaO=Ca2O2B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NaHSOC把Al2(SO4)3放入水中:Al2(SO4)3=Al3SOD把NaCl放入水中:NaCl=NaCl【解析】CaO放入水中,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A错误;NaHSO4加热至熔化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B错误;Al2(SO4)3溶于水电离的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故C错误。【答案】D14某100 mL溶液中含H2SO4 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导学号:76220102】A0.50 mol NaOHB100 mL水C0.50 mol酒精D0.50 mol Na2SO4【解析】A项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和Na2SO4:溶质由H2SO4变为Na2SO4,溶液的体积和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性无明显变化;B项溶液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c(H)和c(SO)都变为原来的,溶液的导电性减弱;C项酒精是非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扩大了溶液的体积,降低了H、SO的浓度,溶液导电性减弱;D项增加了离子的总浓度,溶液的导电性增强。【答案】D15(2016佛山高一检测)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CO2前,灯泡_(填“亮”或“不亮”)。(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4)下列四个图中,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解析】(1)灯泡亮,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出离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大,故灯泡亮。(2)灯泡先变暗后熄灭,因为发生了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3)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4)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