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专题8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 必修2考点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陷入困境。(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1)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2)产生的途径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著名企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3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1)历史条件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2)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3)著名实业家及企业1899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190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4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地区,内地很少。(抗战时期有所变化)(2)工业部门分布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B“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选B项。2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727001651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合计1134003959990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B18951913年与18661894年比较,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都显著增多,说明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在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到一战时期最大的工业部门是纺织业,D项错误。3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D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从该厂的创办人来看,该厂是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项排除。从时间“1872年”判断,该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21919年),B、C两项不符合题意。考点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时间:19121919年。(3)主要表现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向北向西发展。面粉业是当时第二大工业。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1)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同时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民族工业迁入西南、西北地区。(2)19451949年内部:国民党发动内战;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苛捐杂税。外部: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从此段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有()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工业化有较快发展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A BCDD由材料中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可知正确;由“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可知正确;由“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可知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并没有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错误;故选D项。2(2015浙江学考)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C“1947年的上海”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市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从而出现“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的现象。故C项正确,A、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只是其中一种现象,而非历史本质。考点3|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1)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近代男装的变化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了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3)近代女装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改革与创新,使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4)新中国成立后的服饰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1)婚俗清末民初,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4)民众思想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A民国成立以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答案选A项。2(2015浙江学考)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这一年可能是()A1912年B1945年C1950年D1979年C“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同时反映出中苏关系友好,据此判断出这一年可能是1950年。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项正确。考点4|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2)主要交通工具短途个人:人力车、自行车、摩托车、家庭汽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短途公共交通1906年,天津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长途交通工具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洋务运动影响);1881年铁路起步,1900年前后取得较快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2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近代邮政起步;甲午战争后,通信范围囊括全国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电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年,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开设意义促进人员、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2015浙江学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ABCDC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是在1865年;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是在1906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是在1924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是在187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食品外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真题模拟模拟试卷: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化工类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化工安全法规修订争议)试题库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人力资源类综合测试试卷(一线城市)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人力资源类)-培训与发展规划
- 2025年室内装饰设计师(中级)室内空间规划试题
- 2025年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市场营销类综合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国际市场营销篇)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矿产资源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管理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及实战模拟
- 2025年taca试题及答案
- 皮肤科说课课件
-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 骨科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急救与护理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半年报
- 生产统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村级妇幼专干培训课件
- A-冷却水管道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工作流程图
- 医疗领域中手工艺术的疗愈作用研究
- 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