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世界文学》word版.docx_第1页
《歌德与世界文学》word版.docx_第2页
《歌德与世界文学》word版.docx_第3页
《歌德与世界文学》word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德与“世界文学”简布朗内容提要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乖交换。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关键词 歌德世界文学艺术实践科学实践 在歌德的漫长人生中,他不仅是德国重要的知识分子、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还是重要的散文家、艺术评论家、戏剧导演和科学家。他在科学方面著作甚广,涉及地理、光学和生物学。除此之外,他还是活跃的政府官员。这些活动都有助于他对“世界文学”的思考。本文的宗旨不是一一列举他的所有活动对其思想的影响、他对世界文学的充分利用,或是他对世界文学的巨大影响,而是要探讨如何以不同的方法理解“歌德”和“世界文学”的综合含义,并以歌德对艺术和自然的思考为根据说明“世界文学”对歌德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首先简单概述歌德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他对全世界文学的兴趣,然后探讨歌德自己是如何论述“世界文学”(Weltlker-atur)这一概念的他赋予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当代语境对其含义的拓展。这样就有可能思考为什么“世界文学”对他如此重要,以及这一概念是如何在他的审美活动和科学探索中形成的(后者甚至更为重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全明了这一概念对歌德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来说潜在的重要性。 一、歌德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很多作品已经考察了歌德对追随他的德国内外的作家和读者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经典是弗瑞茨施特里齐(Fritz Strich)在1946年出版的歌德和世界文学(Goethe and World Literature)。该书实际上局限于歌德对欧洲和北美的影响(歌德在北美的影响比在欧洲稍逊一筹)。不过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比歌德的翻译更广泛、影响更大的也只有莎士比亚了。据厚达七卷的浮士德的文献记录,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浮士德从1968年起被翻译成48种语言至少一次。斯图尔特阿特金斯(Stuart Atkins)在一篇文章中讨论19721992年间浮士德的翻译情况时,参考了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二十多种语言的译文。截至1972年,四分之一的浮士德翻译是英文的,由此可见翻译之多。这种比例失调显示出歌德的国际影响的另一个不寻常方面。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歌德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即他对其他国家经典的影响。在英语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学德语意味着阅读歌德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经典戏剧伊菲格涅在陶立斯(Iphigenieauf Tauris)、荷马史诗式的田园诗赫尔曼与窦绿苔(Herrnann und Dorothea),以及肯定会包含在内的浮士德(Faust)即便是现在,浮士德也是经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希腊戏剧,美国学生肯定能认出剧名的非英语戏剧只有浮士德了。歌德在中国的影响也补充说明了这一点。歌德的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jun-gen Werther)在德国出版的时候造成轰动,立刻被翻译成所有的欧洲语言。据说,许多年轻人自杀时的穿着和歌德小说主人公开枪自杀时所穿的衣服一模一样。一百五十年后,这部小说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不清楚小说引发了多少的自杀案例,但是小说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1922年,郭沫若将其翻译成中文;两年后,第八版面世,到1949年已经是第五十版了。到1935年,浮士德两卷(大约一万二千行)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他的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由冯至翻译成中文。在歌德的时代,欧洲正处在迅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显然,歌德作品在一个处于同样状况的中国社会中深得人心。 二、世界文学对歌德的影响 歌德似乎总是将自己看作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他非常有天份他第一首保存下来的诗是五岁所作。他在幼年受到了即使以歌德时代的高标准来看都异常良好的文学训练。他家境富裕,家里请来老师教他具体科目。他父亲藏书丰富,也亲自教育他。歌德在自传中说大约十二岁时,他练习用七种语言写小说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当地德国犹太人的方言。他能驾驭的文学体裁则更为广泛。他的抒情诗包括歌曲、赞美诗、颂歌、十四行诗、民歌和讽刺短诗。他的戏剧采用诗歌体和散文体,包括喜剧、悲剧、讽刺性短剧、长剧、宫廷假面剧,甚至小歌剧当然,还包括规模宏大的史诗剧浮士德(长度是哈姆雷特的三倍)。他写各种记叙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小说,传世的有一部书信体小说、一部成长小说、一部社会风俗小说、一部档案小说、诗体叙事史诗以及田园小说。几乎每种文学形式他都要尝试一下。在所有歌德感兴趣的领域里,这种古典和现代、国家和种族、主要和次要、上流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结合是歌德的特色。 他的作品涉及的历史跨度也同样令人吃惊。在他的文学生涯里,他涉猎古典文学(希腊和罗马文学)、古典神话和埃及神话、圣经、中世纪诗歌、但丁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作品、法国古典主义和西班牙黄金时代(均为17世纪),以及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英、法、德等国的所有欧洲小说、戏剧和歌剧形式。他翻译、改写、戏仿以及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或者把它们搬上舞台。仅浮士德就涉及以上提及的所有领域,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汇集。但是,歌德敢于冒险,更进一步,他在朋友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带领下,对世界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兴趣。即使在生命的后期,他也继续热情地关注新收集到的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如塞尔维亚民歌。浮士德序言之一就是以公元5世纪印度戏剧沙恭达罗(Sakuntala)为基础的,他读过该剧的译本。 三、歌德的“世界文学”定义 歌德对“世界文学”的见解就显得较不平凡。他不是平常意义上的理论家,当我们称他为文学理论家时显然也不是沿用当今的含义。所以他没有文章阐明自己的“世界文学”理论。但是,在19世纪20年代,他在谈话录中和他的杂志“Uber Kunst und Altertum”中经常使用这个词。事实上,“世界文学”提倡作家和艺术家通过讨论、互评、翻译和个人交往的方式来增进国际交流和学术交流。歌德还没有天真到期待或者是希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有完美的和谐,但是他非常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从而使今后的战争在恶意和毁灭性上要小于拿破仑一世发动的历次重大战争。歌德在成年时期经历了那 些战争,对他来说,那是文化和文明的全面崩溃。 此外,对于当今以及将来的一代,歌德的“世界文学”是个充满活力的范畴、号召和任务,而不是经典传统。歌德的“世界文学”不是所有语言中的文本的累计,也不是美国大学中出现的新一代修正过的世界经典(和欧洲经典相对)课程。但是,这不是说歌德轻视古典文学传统和欧洲名著。正相反,他非常重视历史,特别是文化史,而且正如我提出的,他有着非凡的欧洲文化史知识。他对19世纪的历史意识贡献巨大。他其实是第一批具有历史意识的欧洲思想家,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