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宁 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谈何容易!在谈论传统企业如何入网之前,我们需要将传统企业划分清楚再说。钢铁企业永远都不会做零售网站,但是它可能做B2B,让它下游需要钢铁作为原料的长期合作企业直接在网络下单,实现产业供应链优化,这个叫Vertical Integration along the industrial supply chain(丢丢洋文,现在流行这个华而不实的恶习)。所以,我们谈传统企业如何入网,我想把范围首先缩小到零售类型的企业再说。但是零售类型的企业也是五花八门的,也是大家肉眼每天看的最多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超级市场(如家乐福)、有百货公司(如百盛集团)、有Shopping Mall(如香港海港城)、有仓储会员店(如麦德龙)、有行业卖场(如家居的百安居、数码的百脑汇、家电的国美、书本的新华书店等)、有专卖店(如肯德基)、有星罗棋布的便利店(如好德、罗森)、有批发杂货市场(如上海的七浦路)、有各种渠道都渗透的品牌商(如达芙妮鞋,既有百货的专柜、又有购物中心的店中店、又有自己的街边专卖店等等)、有直接走大型店中店路子的(如日本的无印良品或优衣库、美特斯邦威也算)如上的这些,都属于零售的范畴,理论上都可以触网,但是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触网的规则和玩法可能都不太一样,这是需要注意的。另外,有的品牌商品压根没有自建的渠道,比如德芙巧克力和杜蕾斯避孕套(挂在街边墙上的自动售套机也算个零售布点,不过不是某个套专属的),超市和便利店就是它的渠道,但是这个渠道是人家的地盘,一旦所有超市和便利店都和它闹翻了,它就完蛋了。但是像Breadtalk、Maco Polo或者克里斯丁这些面包店,是有自己散布的店面渠道的。又比如说LV,渠道五花八门,有专柜、有店中店、在香港中环还有一个超级大的独立店,甚至有富人提前DIY定制与预订。这就是零售的世界,虽然很复杂,其实本质都是:如何将必需品、中端品、奢侈品的这些商品,以最便利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地理位置,通过零售这个庞然复杂的网络,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目标顾客手中。那么如果谈到传统零售企业如何触网,我们就必须明白,是哪个类型的零售企业入网?我这里只想说说品牌商如何入网,因为品牌商更加关心开拓新渠道,而百货和渠道类零售企业不是那么火热着要上网,为什么?你看看北京西单和上海八佰伴触网已经很久了,联华OK也触网了,天虹百货和百盛百货都筹备着在入网,但是现实是:他们的交易额还不到实体的5%。百脑汇也算渠道类的IT数码零售企业吧,去年做了个网站,交易额硬是撑不到50万1个月,让他们老板大失所望,据说他们前期还发誓要赶超京东(美国不一样,沃尔玛网上销售都占了至少30%了Veryls纠正说只有0.4%)而品牌商越来越热衷,比如:罗莱、水星家纺、倩碧、兰蔻、三星、诺基亚、达芙妮、乐扣、多样屋、佐丹奴、太平鸟、百丽、Jack&Jones等等,不胜枚举。1)这里扯到品牌商,又可以分为:做标准品的品牌商和做非标准品的品牌商。怎么说呢?IBM笔记本是标准品,因为配置和价格都相对透明,组件整合起来多少钱,大家心里有底,其他的无非就是款式、品质、保修、组合创新功能有点不同的花头了;但是克里斯丁的面包就不是标准品,因为面包的制作很灵活,奶酪多一点,还是尺寸大一点,还是上面喷个心状的奶花,都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所以价格可以更加雾里看花。这里我有第一个结论:标准品之品牌商和非标准品之品牌商,触网的方式不太一样。因为:标准品侧重做品质、非标准品侧重做冲动(当然标准品也会做冲动,我说的是侧重点)。标准品做品质应该好理解,非标准品做冲动是啥意思?恩,我来解释下。品牌商在商场佣金和租金、营销和管理成本方面就被砍掉56成,上游又是砍掉23成,所剩无几,只能靠品质+营销+忽悠,让顾客愿意出比成本高35倍的价钱来买单。各位没看到,欧莱雅动不动就请个国际明星在电视上发发骚,丢出句你值得拥有,就是骗你的冲动的。要理解非标准品品牌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的成本结构!如果零售价是100%,那么它的主要成本是:厂商生产的成本(在25%,大概估计);商场佣金、或者专卖店租金(25%之间);销售折让(你上街到处看到打折就明白了,基本在15%);人员工资和管理成本(25%左右)各位自己算算吧:拿到手的净回款=零售价销售折让商场佣金与租金-人员工资与管理成本=1-15%-25%-25%=35%厂商的成本是25%,这还算好的,成本30%的品牌商比比皆是,净回款的35%中有30%就要给上游厂商,利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要是遇到春节圣诞的大促销,更是捉襟见肘。这里就引出个概念来了,非标准品的厂商要盈利,就需要定价在成本上有很大的Margin!要不然罩不住无休止的末端营销、商场盘剥和管理成本。但是这个margin顾客为什么会买单?因为品牌商之所以为品牌商,就是因为他相比功能性的超市商品来说,在款式、设计、品质、功能等方面更好更棒。要不然,大家的衣服、鞋帽、日用品都到超市买算了,何必买品牌货?普通手表几百元,OMEGA就几万几十万的,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品牌商还可以分FMCG快消品和耐用品,区别不赘述。)所以,非标准品的品牌商做电子商务的时候突然发现,成本骤然降低了,所以:品牌商在网络上以45折进行销售,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这么做,毕竟大本营还在实体,精心栽培了这么多年,搞不好砰然崩溃了!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即使品牌商的上游成本是25%,也比目前的所谓走秀网等成本高,毕竟品牌商的品质款式和设计更好,这是花了实在功夫的,不是忽悠的,所以如果品牌商做网购,首要的问题不是上网,而是如何把实体成功销售的模式和高品质的商品,尽可能多的转移到网络上来!要不然,你的商品放到网上,商品的图文看起来还比不过走秀网,但是价格不得不更高,结果卖不出去,这是很亏的事情!我敢肯定Vancl的成本肯定比Esprit低,因为品质和设计Vancl没法和Esprit比,Vancl就是网上的肯德基,是走大众路线的,但是Vancl网上推广商品方式和营销手法很高,图片也很精美,品牌商对网购不熟悉,就容易吃亏,好品质反倒被低品质排挤,所谓劣币驱除良币,哀哉。2)品牌商作为百货商场的附庸,可潇洒翩翩起舞的有几个?你随便上街听MM们聊天,一个MM问:这件衣服好漂亮,哪里买的。另外一MM答曰:太平洋百货的淑女屋柜台买的。这说明,品牌离不开百货商场,当然,百货商场也离不开品牌,两股力量目前谁大谁小,鄙人认为:还是百货商场。一个品牌的发展轨迹肯定是:商场专柜商场店中店专卖店大型体验馆等,没有哪个品牌敢大肆在全国各大城市街道一口气开1000个独立店,我敢说,很多品牌商即使有几个街边独立店,它最大交易额的门店还是在百货商场里面,而且目前往街边独立店方向走的,利润还比不过百货商场,甚至亏本。百货商场就等于人流,辐射整个商圈和社区,占据近水楼台之便,而独立店不仅人流不够,选址困难,而且租金和管理费用吃不消。这就是品牌商面临的悲剧。我和你们举个例子,特力屋是走独立超大生活馆概念的,但是他们2010年的计划是:开始转向,部分进入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为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选址独立做,效果可能还不如在百货商场里面。八佰伴圣诞促销,1个柜台可以1天可以做80万,就是明证。进入百货商场也没有那么容易,牌子不好免谈,因为百货公司也讲究品牌优劣和商品布局规划,不好的牌子进来,就不能保证平效(单位面积产出的交易额),对于寸土是金的百货来说,选择品牌是很谨慎的。进去了之后,楼层不是你选的,乐蜂网,如果是日用品,一定是在5楼以上,不会在1楼。柜位、面积和扣率佣金,品牌商主动性也不大,看自己谈判本事。进去了之后,收银统一、促销活动需要无条件服从(部分强势品牌除外)、积分统一、自己发行个VIP卡都难,因为商场自己就有VIP项目,你整出另外1个VIP系统来干嘛?当然,你一定要做自己的VIP系统也可以,不过很折腾,顾客来你门店,还得判断用商场的卡,还是你的卡,还是可以折上折一起用。因此,在百货公司就需要听从百货的总体统筹!最重要的是:很多品牌的百货专柜是没有POS系统的,所以,各位如果认为品牌商就是一个个单独的门店,每个门店都接着ERP系统,做电子商务的话总部库存信息可以和每个门店对接,这种说法是贻笑大方的。你在柜台上放个自己的网址,可能都被商场强迫拿掉,想从门店导人流到网上来,也不现实。这样来说吧,很多品牌商为了更好地做好门店的库存管理、销货和稽核,理论上是可以在百货专柜安装POS系统的,但是目前国内即使是顶尖品牌,POS的覆盖率也不是100%,另外,加盟商安装POS系统,不见得会按照总部的规则来操作,东方cj家庭购物,顶多用POS系统向总部订购商品,很少真正耐心去做好销货和管理的,同时也不见得服从电商的安排。各位看看目前的局势,百货商场的面积资源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即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二三级城市涌现,让百货商场也在增加,但是增速毕竟不是那么快。而品牌商是有增无减,很多外贸型生产企业也在往品牌的方向发展,所谓僧多粥少,谁强势一目了然。现在是末端渠道之争的时代,在Made in China的世界,上游生产企业永远都不缺少,但是谁控制了末端和渠道,谁就牛逼。品牌商在百货商场的系统里面,捉襟见肘,不是那么好混的。所以线上线下统一,失去了很大的现实基础。3)品牌商的商品,有多少是自行OEM和ODM的,有多少就是转售(resell)的?这个也是需要去关注和留意的。你到北京王府井,里面的所有商品都不是王府井所有的,王府井就是占了个人流旺盛的好地盘,坐地收租而已,它需要做的就是招纳靠谱的品牌商入驻。牛逼的品牌如兰蔻化妆品,百货公司前期还要倒贴钱贴屁股让它进来;不牛逼的品牌,就是等着别人来帖自己屁股了。品牌入驻完毕之后,百货只要做好商品部类管理,做好营销与广告就OK了。但是专业类的卖场,自有OEM的商品就可能存在了,宜家商品是瑞士一帮设计师自行设计开发的,特力屋部分是自己开发的,优衣库也是.反过来说,品牌商的商品不见得都是自行研发生产的,也有部分就是贴牌转售的。这样来看,渠道商和品牌商,商品来源的结构也有重合交叉之处,但是总体来说,渠道商大部分是转售而已,但品牌商大部分都是自己OEM和ODM的。我说这个论点的原因是:贴牌转售商品的触网难度,要比自行研发商品的难度低。这个好理解,我从上游拿点商品帖个牌,账款周期2个月,先存在仓库里面,有了网购订单就出库,卖不出去就退货给厂商,简单的很。但是品牌商由于大部分商品是自行研发生产的,就意味着上游的洽谈、合作、前期投资、设计研发、模具打样、预付款等等,都得参与,这个就意味着成本投入和风险,有了滞销还得自己买单。所以品牌商不敢大肆研发新的产品线来做网购,也就这个道理。4)品牌商触网,首要的问题就是:明明23折的商品,明明网购成本很低,但是不敢随便定低价,一来怕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二来怕冲击实体渠道的利益!这可咋办呢?很多人都说过不同的方式,比如网上只卖滞销品啦、网上卖实体不一样的商品啦、网上做新品销售的测试啦、网上做顾客互动不做销售啦、网上做组合营销模糊价格啦、网络下订单然后到实体店去体验和取货啦等等,我的观点是:都不100%靠谱。A)网上买滞销品论:中高端的品牌商其实对滞销品很敏感很感冒。LV就是卖不出去有滞销,我估计他们宁愿丢入臭水沟也不会拿出来打折,高姿态不是随便可以妥协的。其次,品牌商的滞销品存量是有限的(就像人体新陈代谢也是一次拉多少,不可能随时腹泻),我估计的话,品牌商滞销品库存平均只占总库存的不到10%,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品牌商的网购销售额潜力就有很大的限制,如果品牌商年度销售1个亿,那么网购就注定很难超过1年1千万。如果销售的过快,网站还会青黄不接,滞销品还来不及消化出来进行补充!另外,滞销品也不见得降价就销售得快,滞销滞销,说明商品本身很大原因就是设计款式顾客不喜欢,你就是降价,也不见得畅销,所以如上的例子,这个网站1年可能1千万都做不到,也许估计500万,加上折扣率低,毛利低,还养不起广告费。B)网上卖实体不一样的商品:这个观点也不咋滴。罗莱就是因为在网上卖低价床品,弄了个臭名昭著。一分钱一分货,低价对应低品质,高品质的也便宜不了。任何品牌都是有价格定位的,价格定位也就锁定了它的顾客定位。比如肯德基就是锁定大众的,LV就是锁定高端人群的。如果LV整出个官网来,销售的LV包只要100元,谁买?LV的潜在客户不会买,因为LV的顾客只会买高端的东西。肯德基整出个1万元的天价鸡翅,谁会买?肯德基的锁定顾客群就是普通大众,普通大众谁会吃天价鸡翅呢?其次,在同一个品牌集团下作不同的商品,要么品质不同因而价格不同,要么价格雷同但是款式与设计不同,要么做其他另类商品,但是不管咋滴,要做不同的商品,就需要前期的大量厂商沟通与投资(比如做模具打样等),这个投入性价比,相信很多实体品牌商不想去冒险。实体品牌商可以做不同的多元品牌,A品牌锁定高端人群,B品牌锁定中低端人群,实现起来也容易,无非就是选址的问题,A品牌放在高端商场,B品牌放在二三级城市,选址好,不愁没人流。但是在网络上,我说过不存在选址的问题,网络就是个扁平的宇宙,新的品牌锁定不同类型的人群,人流还得自己去找,找的方式就是烧钱砸广告,这和非品牌商做B2C有啥区别?C)网站做新品销售测试:比如网络如果卖得好,可以转到线下去做。提出这个观点的朋友可能不太懂实体品牌的忌讳。实体品牌最忌讳自己的新品计划被竞争对手知道。我想说到这里应该可以了。D)网络作顾客互动不做销售:这个是ok的,但是维护成本很高,基本上需要一个团队来运作,而且把这个网站做时尚类SNS来编辑和维护,但是即使做得再好,也比不过比如海报网、瑞丽网、名品导购网等内容多、互动性强、粘性高的网站。E)网站做模糊价格营销:这个也不靠谱,再模糊,也骗不过精明的消费者和抱怨的加盟商。而且模糊来模糊去,就是在89折之间徘徊,动作和力度不算大,激不起什么大浪来。F)网络下订单然后到实体店去体验和取货: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又是不懂实体品牌渠道的。很多品牌商都是百货专柜!压根没有自己的POS系统,怎么做线上线下的系统连接?即使有,那么线上线下的库存对接难度有多大?投资有多大?我看宜家是有这个条件的,全国也就78家面积都是几万平方米的超大生活馆,每个生活馆的年销售都是810个亿,每个生活馆都有强大系统,都可以和网络形成库存对接和互动,但是普通的品牌商,哪来这个条件?网上看好的商品杀到门店,50%都没货,顾客不骂人才怪。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看到全国几万个品牌商如何触网的问题时,如果看得深一点会发现:难。马云曾经说未来5年不做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会后悔。我只想说,马云不懂实体,或者他懂,他只是想让所有的传统企业都跑到他的淘宝商场和阿里巴巴去,对于传统企业如何单独自己做B2C,他也是满头雾水。4)品牌商触网,人的阻力远远大于技术的阻力(当然技术的阻力也是庞大的)为啥?因为80%的实体品牌商老板年龄都在4050岁,你让他们怎么懂互联网呢?而大家也知道,品牌商很多都是私有或家族企业,没有老板的许可,CEO没法独断专行,这样的话,除非你能说通老板,要不然互联网的大饼就是再香,老板也是大笔一挥:不做。有几个品牌商老板和李宁一样有远见的?另外,实体做网络销售,程度是不一样的,主要有:A)浅尝则止型:这种企业,就是弄个网站,把商品放上去,来了订单就接,不来订单就挂在那里长草发霉,不足为谋。B)谨慎迈步型:品牌商要做官网销售,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1)商品销售啥?2)物流仓储是独立,还是与实体共用?3)电商系统是独立,还是与实体ERP共用?3)广告费用投入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投标担保合同签订流程及法律风险控制
- 2025版通勤车辆安全运行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电脑维护与升级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提前终止租赁协议-租赁攀岩馆合同
- 2025版升级版工地塔吊维修保养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二手房物业交接及社区设施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新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初中科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蔬果消毒知识培训
-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
- 投资担保公司项目融资计划书
- 值日生表格模板
- 法律基础(第4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6月英语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全3套)
- 河北单招考试五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答案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GB/T 29245-2012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