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doc_第1页
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doc_第2页
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doc_第3页
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doc_第4页
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一:关于李约瑟之问原因的个人思考1没有一个长久的稳定环境战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人民没有一个长久的稳定环境。绝大多数的人民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研究科学。或者说,不能很好的保证科学的连续发展(每次大范围的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发生时,很多科学技术往往会失传)。而欧洲在中世纪之后没有遇到过大范围的严重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2经济基础的特殊性在十六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中,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这种经济附束了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缺乏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难以获得发展。相反,英国由于圈地运动,给资本主义市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在工业革命期间,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在快速下降,而工商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来自全世界,来源充足。由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不彻底,使得中国人民可农可牧,一个从事工商业的劳动力同时也是一个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纯粹的工商业劳动力有,但比例小),而且工商业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的工商业(因为工商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绝大多数是来自国内的农业剩余产品),一旦农业经济发生停滞甚至衰落(事实上,农业经济自十六世纪以后,始终没有大幅度突破过宋朝时的顶峰,自十九世纪以降,农业经济就衰落了),工商业就不肯能独立发展下去。欧洲不一样,三次分工很彻底,从事工商业者很难再从事农业,而从事农业者可以从事工商业,使得欧洲在农业经济衰退时,其工商业照样可以不受影响的发展。其经济为农牧混合经济,其中的牧业的生产(主要是羊毛生产)可以随着需求的扩大而扩大生产,市场经济就顺势发展了起来。3思想观念第一,近代科学为技术科学,为西方所重视,而中国,只注重表面而缺少关注其内在原理,非常注重实用性,即注重经验科学。比如说微积分,导数,万有引力,孟德尔遗传定理等等,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因为这对农业军事等方面没有任何实用性,因此,造成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只能进行量的积累,没有质的突破。统治者是农业生产者的代表,不可能以牺牲农业去支持商业的。欧洲统治者大多支持工商业或者就是工商业者的代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不会被打压。第二,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创造成果由全社会分享,但是创造者却没有任何收益,这就造成了创造的原动力不足,后续乏力。而欧洲非常注重专利保护,激发了社会创造,也就使得欧洲的资本主义得以持续发展。第三,中国统治者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十六世纪以后较十六世纪以前更加严厉和有效。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其本身的局限性影响,使得人民思想被约束,被僵化,社会也认为学习科学是不务正业。因此,科学要发展困难重重。4资本的原始积累先天不足中国的发展资本主义者基本都是地主,其主业是农业,副业才是工商业。其发展工商业的资本来自于农业,而且发展工商业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农业(其本质就是囿于思想观念),因此,资本主义的资本不可能持续增长。而欧洲是通过奴隶贸易、向殖民地掠夺财富、对外战争的战争赔款而得到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并且欧洲的资本主义者总是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使得欧洲的资本主义不断得到发展。5人口数量与素质自西汉末年至明朝中叶,中国人口的顶峰均为六千万人弱,故这个数据可以理解为中国农业社会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但自十八世纪以后,人口轻松突破六千万,增长强劲,而有限的土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只能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地等,表面上这么多的农田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口,实际上农田的生产能力在下降,形成了不可持续的农业经济。人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欧洲在十六世纪以后人口也增长很快,但同时期社会生产力增长更快,提高了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条件。中国人重视教育,但是教育领域狭窄。只限于文学、道德、人格修养,不进行科学教育。因而科学修养远不及同时期的西方。且中国教育为消耗性的教育,它不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鸦片战争之后的生产力提高主要是受西方的推动)。西方的教育是全方面的覆盖,且教育出来的人也促进了科学进步,提高生产力。形成了“生产力提高教育出更好的人才使科学进步生产力提高”的良性循环。6其他对于十六世纪以前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比同时期的欧洲要先进很多这个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思想控制很严厉,学术氛围不足,经济为粗放型的农牧混合经济,而中国思想控制相对比较弱,学术相对比较自由,经济为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在农业经济时代,中国的发展科学的环境优势明显。本人相信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在同时代的中国,智力上一样的人也有,只是没有被发掘而已。本人相信,他们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