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点一、支撑点思想转变。(一)用语文的方式关注言语形式。何为用语文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听说读写的语文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这句似绕口令的话语中凸现出来的“听说读写”四个字,就是语文的基本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领域。要做到这点,必须关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语言训练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就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而言,重谁、轻谁,仍存在较大分歧。请看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李时珍一课中他想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重点句的片断。甲老师出示小黑板,四个思考题:1.读第四段(4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2.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3.这段中哪个词能概括这段段意?4.你学习了这段,受到了什么教育(即学习李时珍什么品质)?生:(读题、读段后回答)这段主要写李时珍想重新编写药物书。师:他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生:因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所以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师: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呢?(说具体点)生:许多有些还有些(略)师:从这些缺点中他想到了什么?生:他想(略)师:这句话中的决心完善两个词各是什么意思?突出了李时珍什么品质?生:(略)师:(回读全段)通过这段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概括段意)生:(略)乙老师出示小黑板,比较四个句子:1.他编写一部药物书。2.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3.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4.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师:默读四句话,想想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生:第二句多了决心这个词,写出他编写药物书的态度坚决。比第一句的意思深了一层。生:第三句多了重新这个词。师:读读句子,说说重新是什么意思?生:(读第三句)重新是指已经编了,但不好,再重头来编写。生:这句与第一句的意思完全不同了,是发现别人没编好,他才重新编。师:对!他为什么要重新编写呢?生: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略)师:再读读第四句,跟前三句比又有什么不同?生:这句中多了完善。生:完善是完全的意思。生;我查了字典,完善中的善是好的意思,不仅完全,而且很好。师:很对!再比较决心重新完善这三个词,挑选一个能概括这段段意的词。生:这段主要写李时珍重新编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态度坚决,所以决心这个词能概括这段段意。师:决心与重新完善有什么不同?生:决心是写心里想的,重新完善是写怎样做的。师:好!谁能用决心重新完善各说一个句子?生:(略)师:好!把第四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把重音读出来。想想,这一句话与前两句话有什么联系?生:(略)这两个教学片断,集中体现了当前小语教学不同的着眼点。甲老师的教学特点重言语内容,即语文所传输的内容,训练程序为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乙老师则相反,重言语形式,即语言的运用,训练程序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由于教学的着眼点不同,甲老师的操作方法只得用繁琐的提问牵着学生把生动的语言文字层层引向抽象,步步提高概括。这样,学生最终得到的,大多是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抽象概念,颠倒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方法的逻辑程序,打乱了语言训练程序的整体性。乙老师充分体现了从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落实了语文教学中的词语训练。教师抓住决心重新完善等关键词语有的放矢的训练。因此,教路准而活,学路宽而深。理解语言并非浅尝辄止,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练得扎实、到位。这样就较好地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对丰富的言语材料和生动的表达形式就能感受和领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交际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固然要了解它所负载的思想内容,但更要了解它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对语言的吸收(听与读)和表达(说与写)的能力。(充气房子)“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言语内容忽视言语形式,“如何写,为什么这么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语言秘密”。笔者在教学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未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了!快准备饭啊!”曾经有以下两种方式。案例A师:谁来谈一谈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什么呢?生:我从“他急忙改口高叫道”中体会到了他的随机应变,机智勇敢。师:请你用朗读来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生:有感情朗读。师:嘎子此时都在想什么呢?生:我要赶紧通知区队长。师:带着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案例B师:谁来谈一谈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什么呢?生:我从“他急忙改口高叫道”中体会到了他的随机应变,机智勇敢。师:改口改的快,这才是机智勇敢,这是提示语上的精彩之处。谁来读一读呢?(生读,师指导:改口改得不够快,谁再来读?)师:这段话中,有没有哪些标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呢?生:我从“”中感受到他的应变能力的强。生:我从三个“!”中感受到了他是在提醒区队长,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师:有两个同学在填标点的时候,将前两个感叹号写成了逗号,你认为怎样?谁试着来读读?(生读)生:不行,这样就不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就不能表现到他的机智勇敢。师:如果改为省略号呢?这两个教学片断,集中体现了当前小语教学不同的着眼点。A片段重言语内容,即语文所传输的内容,训练程序为: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B片段则相反,重言语形式,即语言的运用,训练程序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由于教学的着眼点不同,A片段的操作方法只得用繁琐的提问牵着学生把生动的语言文字层层引向抽象,步步提高概括。这样,学生最终得到的,大多是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抽象概念,颠倒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方法的逻辑程序,打乱了语言训练程序的整体性。B片段充分体现了从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教师通过运用教材与师生改后的词句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标点符号运用的妙处,并在反复诵读这种言语形式中读出了它所承载的言语内容嘎子的机智勇敢,言意兼得,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练得扎实、到位。我们要切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阅读教学两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着重解决课文写了什么的问题,关注言语内容。)第二课时:品读重点,深入感悟。(主要解决课文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关注言语形式。)二、起始点文本细读。(一)文本细读方法(第二课时)。文本细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尝试从文题(即文章的题目)、文意和文旨、文脉(结构)、文言(语言)、文法(写作)、文体(即文章的体裁)等方面进行细读。而对于文题、文意和文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握。所欠缺的只是对言语形式的把握与解读。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平时的细读主要从结构、细节、语言三方面进行。下面,我们将结合小兵张嘎这篇文章进行共同的探讨。1、结构。文章中作者共写了三件事:和奶奶相依为命、报仇当兵、杀敌夺枪。(其实还可以分为许多小事,)前两件事比较简略,最后一件事比较详细,详略得当。2、细节。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兵张嘎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直接描写和对敌人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侧面描写来表现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直接描写嘎子的:A、语言描写有三处: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未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啦!快预备饭啊!”2、“家里有,里面请吧!”3、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B、动作描写(5句)1、嘎子发现有两个伪军单独进了区队隐藏的院子,他就把他们引进屋去,俘虏了他们,然后再出去查看鬼子的情况。2、嘎子一惊,失声叫道他急忙改口高叫道3、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4、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5、说时迟, 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C、描写嘎子爱枪的(3句)。1、就连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么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怎么比得上他此刻的快乐呢?2、老钟送他一把做工做工精巧的木制小手枪,可嘎子多么想拥有一支真正的手枪啊!3、一霎那,他那馋虫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舔了好几下。侧面描写:对区队长的描写:只听屋里微微的一阵响,传来区队长装出的奶奶的声音:“嘎子,好好把太君往屋里请。”对鬼子的描写:1、嘎子推开门,只见两条黄色的影子正在院子里晃,再一看,可不是两个日本鬼子吗?前面那个挎把洋刀,背个图囊,还是个官儿呢。2、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进来3、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4、一个鬼子见西屋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5、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6、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甩出一丈多远。文本细读到这里,远远还没有结束,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还“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我们要进入语言。3、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这也是文本细读过程中最难的地方。这首先需要我们站在学生“怎样读”的视角上进行筛选和甄别,这么多能够表现张嘎品质的语言,哪些语言是学生完全自己可以深刻体会的,那就完全放手给他们,教师要避之;哪些语言是学生能理解但不够深入,不能发现言语秘密的,教师要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哪些语言是学生根本不可能找到的,需要教师耐心传授的。这样一细读,我们会就会把本文教学的重点确定在两句话上:第一处: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未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啦!快预备饭啊!”第二处: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找到这两句话后,我们心里便有了一些疑问。(1)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句子作为语言训练的重点内容呢?主要是因为:1、细节方面正面和侧面描写的结合应该成为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2、这两句话中有许多学生关注不到的言语形式(标点符号、表达方式、句子),而其它句子是没有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2)选择了重点的句子之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再次站在学生怎样读的视角进行言语形式训练的筛选和甄别。在第一句话中,学生可以很容易从“失声叫道”、“急忙改口高叫道”前后的对比中感受到嘎子的机智勇敢;而学生容易忽略的是什么呢?是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一个省略号,三个感叹号!读出这点,我们便真正读到了语言的核心地带。在第二句话中,学生容易从“急忙把门一关”中读出嘎子的机智勇敢。可是“咣当”这个最具陌生感的词语学生是无法关注到的。“窜”、“夹”、“栽”这些具有贬义性质的动词侧面的反衬学生是不容易读出来的。(3)这两个重点句子之外的其它句子怎样处理呢?是不是其他句子全要舍去呢?答案是否定的,其他句子全部放手给学生的学;那是不是所有的句子学生必须要找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舍得,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句子、舍弃一些句子上的细读分析,把细读的重点放在最能突出文本语文核心价值的语言上,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二)尝试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文本语言细读的依据。三、连接点教学环节。(学导练教学模式)第二课时基本流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二)品读重点,深入领悟;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2、品读重点,美读升华。自主研读,圈点勾画。汇报交流,合作探究。抓住重点,选点练能。(三)学用结合,多元训练。四、突破点选点练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细读了文本,有了大致的框架结构,那么下一步我们要进行重点设计的地方。关于第二课时的选点练能。在进行文本细读之后,我们会找到突破第二课时的很多点,能够表现人物品质的句子、词语、写法太多,如果我们全面涉猎,那么我们一堂课的时间该会有多么的臃肿,学生也很难从中得到自己应学的知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选择一点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提升,让他们争取每课都会有一得,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关于一篇课文,最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的,但是对这些重点句子的处理方法就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番。在选择了文章的练能点之后,教师应立足教材,关注言语形式,进行文章体裁、结构层次、表达方式、材料选择、表现角度、词语句子、音韵节奏、标点符号这些必要的语文元素的训练,让听说读写成为语文的基本学习方式,让朗读、背诵、写话、理解、体会、运用读写结合、提问、归纳、点拨等这些最语文的方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把理解、体验、积累、运用语言的权利留给学生,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的义务留给自己。阅读教学除了培养阅读能力外,还承担着不可忽视的多方面的任务。阅读课的设计要以读为主要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这些,语文便有了些许的语文味!五、回归点语言实践。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来讲,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语言文字的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