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_第1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_第2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_第3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_第4页
某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某县 2013 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某县 2013 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为提高玉米生产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实施质量 ,确保 2013年全县粮食生产播种面积 ,充分发挥样板的 “ 以点带面 ” 作用。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 “ 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 ”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 2013 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的通知、 农业局关于切实抓好 2013 年大春农作物生产的指导意见、 农业局关于印发 2013 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 人民政府关于抓好 2013年大春生产的意见和 农业局关于印发 粮油 糖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3 年我县在甘 庄街道办事处、因远镇和曼来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区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采取推广优质良种,抓好地膜覆盖栽培、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 2013 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面积、产量、技术措施到位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1、 “ 百亩核心区 ”300 亩。即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村委会四组 100 亩,因远镇安定社区土塘村民小组 100 亩,曼来镇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村民小组 100 亩,单产指标 750 公2 / 14 斤。 2、 “ 千亩展示片 ”3000 亩。即铜厂冲村委会 1000 亩,安定社区 1000 亩,韩家寨村委会 1000 亩;单产指标 700 公斤。 3、 “ 万亩示范区 ”30000 亩。即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村委会 10000 亩,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村委会 10000 亩,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团田、红旗、南溪、平昌、阿龙甫村委会等村委会 10000亩;单产指标 650 公斤以上。 二、项目布局 2013 年, 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集中布 局在甘庄街道办事处、因远镇和曼来镇,共涉及 29 个村委会、 200个村民小组、 16066 户 34584 人,总规划面积 33300 亩。其中:甘庄万亩示范片区涉及甘庄街道办事处的铜厂冲、青龙厂、它克等 9 个村委会、 81 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 517 户13161 人,规划面积 11100 亩;因远万亩示范片区涉及因远镇的因远、北泽、安定、卡腊、车垤等 8 个村委会、 35 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 7790 户 12123 人,规划面积 11100 亩;曼来万亩示范片区涉及曼来镇的韩家寨、旦弓、南溪、新光 、大田房、农场田、东峨、团田、红旗、平昌、阿龙甫 等 12个村委会村委会、 84 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数 3100 户 9300人,规划面积 11100 亩。 3 / 14 三、实施结果 (一 )、示范面积完成情况 2013 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实际完成面积 39428 亩,即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片区 12761 亩、因远片区 12320 亩、曼来片区 14347 亩;比目标任务数超额完成 6128 亩,完成任务数的 其中: 1、完成 “ 百亩核心区 ”647 亩。即铜厂冲村委会 150 亩、安定社区 100 亩、韩家寨村委会 397 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347 亩,完成指标任务的 2、完成 “ 千亩展 示片 ”3510 亩。即铜厂冲村委会 1051亩、安定社区 1010 亩、韩家寨村委会 1450 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 510 亩,完成指标任务的 117%。 3、完成 “ 万亩示范区 ”32530 亩,比计划数超额完成2530亩,完成指标任务的 其中铜厂冲片区完成 11560亩,超额完成 1560 亩,占任务指标的 因远片区完成 11210 亩,超额完成 1210 亩,占任务指标的 曼来片区完成 12500亩,超额完成 2500亩,占任务指标的 125%。 、产量完成情况 2013 年 9 月 16,受云南省粮食作物 高产创建和间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 农业组织相关专家对 部级和省级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基础上,根据农业部全4 / 14 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进行测产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了 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及自测情况的汇报,查验了甘庄街道办铜厂冲片区、因远片区和曼来片区 3 个玉米万亩示范区工作情况及档案,察看了万亩示范区玉米长势,确定选择甘庄街道办铜厂冲、因远和曼来 3 个片区的铜厂冲村委会四小组、安定村委会土塘、新寨、大甸索村民小组和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村民 小组的万亩示范区进行实测。按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四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随机抽取好、中、差各 1 块共 36块地进行实收测产。 36 个实测地块面积 方米,四种类型田块实测产量按好、中、差权重比例经 加权平均计算产量: 、云玉米 076 片百亩核心区 150 亩,平均单产 亩片 1051 亩,平均单产 斤;万亩区 11560亩,平均单产 非示范区 340亩 ,平均单产 范区综合平均亩产 比非示范区增 云玉米 076 片百亩核心区 100 亩,平均单产 斤;千亩片 1010 亩,平均单产 斤 ;万亩区 11210亩,平均单产 斤 ; 非示范区 1158 亩 ,斤。示范区综合平均亩产 斤 ,比非示范区增 斤,增 5 / 14 、云玉米 076 片百亩核心区 397 亩,平均单产 亩片 1450 亩,平均单产 斤 ;万亩区 14347亩,平均单产 斤 ; 非示范区 1105 亩 ,斤。示范区综合平均亩产 斤 ,比非示范区增 斤,增 专家组认定, 2013 年 3 个万亩玉米示范片 39428亩 ,平均产量为 斤 /亩,比当年相邻近非示范区玉米平均产量 斤亩增产 斤,增 完成了下达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任务。 3 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一致通过专家验收。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 )、组织措施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3 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的通知、 农业局关于切实抓好 2013 年大春农作物生产的指导 意见、 农业局关于印发 2013 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 人民政府关于抓好 2013 年大春生产的意见和 农业局关于印发 粮油糖高产创建及间套种技术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了我县实际,拟定了 2013 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6 / 14 省政府 “ 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 ” 的总体布署,切实抓好我县粮食、油菜、甘蔗高产创建活动及间套种技术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食粮和食糖安全,县人民政府成立了 粮油糖高产创建及 间套种技术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封志荣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胥春云 县政府办副主任 杨连松 县农业局局长 成 员:李现明 县农业局副局长、县糖办主任 张忙波 县农业局副局长 白献红 因远镇人民政府镇长 王里成 那诺乡人民政府乡长 王 森 羊街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龙武 甘庄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 锐 红光农场场长 白福玉 县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 陈亮新 县农技术推广站站长 周阿文 县种子管 理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组,由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陈亮新担任组长,县农技推广站农艺师封军华为副组长,成员由县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孙立红、县农技推广站农艺师杨顺发、县种子管理站农艺师郑成福、甘庄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长师俪源、因远镇农业农机工作站站7 / 14 长王斌、曼来镇农技农机工作站站长董军忠等组成, 农科院安正云为指导专家。 3、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在具体实施中,县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分兵把口,提供了种子、栽培管理技术、测土配 方施肥、病虫害预警监测和防治技术、对口农药调供、抗旱栽培的塑料薄膜、玉米营养盘、遮阴网的调供,抗旱保苗运水浇苗,机耕机耙等服务,确保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按照“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社有技术明白人”和“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共组织了县、镇、村科技人员 50 人 (其中县级 12 人、镇级 11 人、村级农科员 27人 )、农民科技示范户 65 户。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4、实行 “ 五定二包 ” 责任制。定人、定面积、定点、定绩效、定职责,包技术落实到户、包病虫 害防治的责任制。一是实行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片;二是强化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三是强化科技措施,组装高产栽培技术。在高产创建过程坚持高产创建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相结合,认真落实抗旱栽培技术、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形成了 “ 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 的格局。 8 / 14 5、做好技物配套服务工作。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及各责任单位及时协调资金,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落实农用物资,积极协调调供玉米种子 1025 公斤,地膜 925 公斤,尿素 30000 公斤,过磷酸钙 33750 公斤,复合肥 3150 公斤,农药 750 公斤,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工作。技术指导组于2013 年 3 月底开始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主要抓好抗旱优良品种选择、地膜玉米栽培、适时播种、规范化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出黑板报、深入村寨现场培训,田间地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组织人员现场观摩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共培训基层干部和村农科员 22 期 325 人次,培训农户 66 期 7060 人次,现场指导农户 5500 人次,组织现场观摩 5 期 515 人次,印 发玉米高产规范栽培技术资料 10800余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高 产创建示范区农户的玉米栽培管理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为玉米高产示范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 )、技术措施 针对今年干旱实情和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行政领导和专家、科技人员进行了多次分析研究,明确提出了在 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实施过程中以 “ 选用抗旱、优良杂交品种,采取整好地、理好沟,待雨抢墒播种覆盖地膜,确保苗齐、9 / 14 苗壮和育苗移栽保证全苗。按规格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耕机耙等各项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和到位质量 ” 为重点的工作 思路,为实现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1、推广优良品种。示范区以 “ 正大 666” 、 “ 云瑞 88” 、“ 长城 799” 等优质良种为主导品种,适当搭配 “ 兴黄单892” 、 “ 会单 4 号 ” 等杂交玉米品种,良种推广率达 100%。 2、实施抗旱栽培,改善常规栽培技术。 2013 年项目区共完成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11050 亩,占总面积的 规范化宽窄行条栽 36975 亩,占总面积的 实施玉米集中育苗移栽 833 亩,占总面积的 其中: 铜厂冲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 3786 亩,占总面积的 规范宽窄行条栽 11969 亩,占总面积的 集中育苗移栽 255亩,占总面积的 因远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 3668亩,占总面积的 规范宽窄行条栽 11618 亩,占总面积的 集中育苗移栽 275 亩,占总面积的 曼来片区,完成地膜覆盖栽培 3596 亩,占总面积的 规范宽窄行条栽 13370 亩,占总面积的 集中育苗移栽 303 亩,占总面积的 、地膜覆盖。采取机耕机耙,深耕 20 30 厘米,精耕细作,清洁田园,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 1200 150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尿素 10 15 公斤作底肥,开墒理沟。种10 / 14 植规格:采取宽窄行规范栽培,窄行 40 厘米,宽行 80 厘米,株距 20 厘米,亩种植 5000 5500 株。盖膜方式: a、先播种后盖膜透水及时盖膜,保住水分,或先盖膜后播种,抢雨水盖膜后用镰刀或小锄头对准穴心破膜下种 ,同时用细土将破口盖实封严 ,保持水分。 b、破膜放苗。在苗出 1 叶 1 心时,选择早晚或阴天进行,中午防止破膜灼伤幼苗。 c、查苗补破。降雨或大风之 后,立即检查覆膜情况,及时用细土盖严封实,破膜引苗后,应随手用土将孔口四周封好。 规范化 栽培。按宽行 80 厘米、窄行 40 厘米,株距 20厘米规格进行规范种植,亩种植 5000 5500 株。 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幼苗生长到 4 5 叶时,结合中耕除草,亩施尿素 10 15 公斤作提苗肥,之后根据苗架长势情况,田间较小苗亩用 20 公斤碳铵对水再追施一次平衡肥,使整体苗整齐一致。可见叶 10至 11 叶时,亩追尿素 20 公斤作穗肥,并结合中耕大培土,以防植株倒伏。盖膜的用木条向塘距两株中间打一个洞把肥施入洞中,然后用土盖严封口。 4、及时统一防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发生蚜虫和玉米螟虫频繁,统一用 90%敌 百虫 斤,拌 25 公斤细砂,撒入玉米心叶内。蚜虫和粘虫用 “ 敌杀死 ” 喷雾防治,统防 2 5、建立档案、规范标牌。建立 2013 年玉米高产11 / 14 创建技术档案,按照云南省高产创建示范片标牌样式,制作“ 云南省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 ” 标牌 2 个,分别插在甘庄街道办事处铜厂冲村委会的峨木甲山项目区和曼来镇韩家寨村委会毛草地项目区。 6、引进新品种试验及展示。 2013 年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共引进会单 2 号、雅玉 04889、宣禾玉 1 号、珍禾2 号、云瑞 1 号、毕玉 6 号、西抗 18、罗单九号、云瑞 21、会丰 78、奥玉 3202、 奥玉 3628、西单 7 号等玉米新品种 30个。在铜厂冲片区进行品种展示 5 亩。通过新品种引进及展示,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品种的适宜性、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等表现情况,为在我县进一步扩大示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机制创新 1、组织式的创新。在大规模组办丰产样板中,一是实现了政、技、物结合;二是实现项目资金整合,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玉米高产创建进行有机整合;三是实现了“ 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社有技术明白人 ” 和 “ 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 ” 。 2、种植方式创新。一是 改过去跟牛点播为薄膜覆盖栽培和容器育苗移栽,宽窄行规范栽培。 3、技术培训创新。改过去以广播、黑板报宣传培训为12 / 14 以会代训和发放技术资料;改理论培训为理论培训与实际指导、手把手教并重;改综合一次性培训为分生产环节多次培训。 4、防虫方式创新。改玉米蚜虫、螟虫分户分散防治为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以村民委员会为单实施统防统治,有效提高了防治效果。 六、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资金应用情况 、物化补助。主要用于扶持核心区示范样板部分的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补助约 5 万元。 、新品种、新技术补助。应用优良新品种和先 进实用技术的关键环节物化技术产品技术推广补助。主要扶持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展示;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高产攻关研究等补助约 元。 、技术培训费。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编印技术培训资料,组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必要培训设备购置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