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长测量方案》word版.doc_第1页
《杭长测量方案》word版.doc_第2页
《杭长测量方案》word版.doc_第3页
《杭长测量方案》word版.doc_第4页
《杭长测量方案》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长客运专线HCZJ-3标DK105+400DK118+500 施工测量 方 案杭长客运专线HCZJ-3标中铁十一局集团五公司二O一O年五月十五日施 工 测 量 方 案一、测区概况中铁十一局集团杭长客运专线五公司负责施工的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新建铁路JS-3标土建工程,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境内,线路全长13.1km,起讫里程为DK105+400DK118+500。线路经过义乌市后宅街道办下金村、后傅村、前傅村、鹤田村、西关田村、吴宅村、苏街村、下旺村、俊塘村、红塘畈村、山塘村、何界村、叶宅村、陈宅村、下万村、杨畈田村,城西街道办夏迹塘村,本区段工程主要是路基、桥梁、车站及隧道,其中路基长1.18公里、桥梁长6.288公里、车站长1.593公里、隧道长4公里。二、施工控制网情况1、线路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徕卡GX1230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进行观测,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卫星高度角15、采集时间间隔15s、点位图形强度因子(GDOP)4、静态观测时间90分钟、最长为120分钟,有效观测卫星数5颗。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徕卡GPS数据处理专用软件进行处理,测量结果满足C级网的精度要求。2、水准测量采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往返观测。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JB50026-293)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中规定的二等水准限差要求,计算结果见复测报告中水准点成果表。三、控制测量设计、测量依据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部颁标准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4、本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要求以及线路总平面图、桥梁布置图;4、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以及现场踏勘资料;5、我公司长期从事桥梁施工中所积累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经验以及公司测量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控制测量精度桥轴线长度测量精度估算桥轴线精度估算公式为:L=(N)1/2/21/2L/L1/上式中L为桥轴线长度相对中误差N为跨数为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为10稠下线1号大桥136.45(K105+444.5K105+580.95)(4跨)L14.1 L/L1/9677稠下线2号大桥316.58(K105+918.57K106+235.15)(10跨)L22.4L/L1/14133后傅大桥120.37(K106+263.27K106+383.64)(4跨) L14.1L/L1/8537义乌东特大桥4089.535(K106+455.67K110+545.20)(120跨)L77.5L/L1/52768陈宅大桥242.48(K112+440.900K112+683.38)(7跨)L18.7L/L1/12983下万特大桥1421.93(K113+024.77K114+446.70)(45跨)L47.4L/L1/29999、数据采集1、 GPS数据采集采用徕卡GX1230型四台套GPS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21ppm)。测量模式采用静态测量方式,野外GPS数据采集时严格按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京石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卫星高度截止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几何精度因子PDOP值4.0,采集历元间隔为1560s,有效观测时段长度C级120min;D级90120min。在野外观测时,仪器、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互差小于2mm取平均值,并确保观测时接收机开、关机时间的同步,观测过程中关闭手机和对讲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徕卡公司GPS软件包在便携式计算机上进行。 基线向量处理外业当天采集的数据及时传输到计算机中,对当天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确保外业数据的质量,同时也是对外业数据质量的检核。设置基线向量解算条件,对高度截止角、采样间隔进行设置(默认的高度截止角是20度,采样间隔是30秒)。可以通过改变历元间隔、增大高度截止角和调整有效历元等修改基线解算条件以提高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平差处理基线向量和同步环的质量检验应满足下式:同步环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应满足:(Wx,Wy,Wz)1/5n1/2Ws=(Wx2+ Wy2+ Wz2)1/21/5(3n)1/2基线较差应满足:s221/2式中:=(a2+(bs)2)1/2 a为相应等级的固定误差 b为比例误差 s为环中基线的平均长度 n为闭合差基线条数对不符合上述限差的闭合环或基线,根据全网的具体情况分析,检查哪一条基线含有粗差,应及时剔除,必要时进行重测,以确保成果的整体质量。2、水准控制测量、水准网布置水准基点沿线路两侧均匀布置,间距约500,原设计提供的水准基点应纳入网内,新增设的GPS点亦可作为水准基点使用,以减少布网埋桩工作量。、野外观测按水准线路采用DNA03电子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观测时需呈像稳定,日出后和日落前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呈像跳动难于照准时需停止观测。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京石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标准。(详见表3、表4)。表3等级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10DS1铟瓦往返各一次4四等5.0DS1铟瓦往一次20DSZ2双面往返各一次表4等级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下丝读数)()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仪器型号视距()二等DS13且501.03.00.30.50.71.0四等DS1或DSZ21003.010.0三丝能读数3.05.05.0中间转点须使用尺垫,间歇点尽量选在水准点上。确因时间原因不能闭合到水准点上,可选择2个稳固可靠固定点作为间歇点,且作出明显标记,在继续施测前先检测其高差差数,满足表3要求时方可向前引测,否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内业计算外业观测完成后,对野外观测记录进行复核检查,在均满足表3的技术要求后,计算各水准线路(环线)高差不符值,其限差满足表4的规定时即可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四、施工测量1、路基放样线路中线测量采用TC802(全站仪置镜于GPS点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设。为保证开挖和填筑线型美观,测设时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大于50,缓和曲线上中桩间距为20,圆曲线上中桩间距为40。在地表清理时中桩高程可采用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挖填至一定高度时中桩高程采用DSZ2水准仪施测,并闭合到水准基点上。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程度,采用断面法或逐渐接近法测设,测设路基边桩精度限差为1/200。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采用极坐标法(坐标法)测设,其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不得大于5。由于布设的GPS控制点受地形、地物的影响,个别路段中、边桩可能不能在GPS点上直接测设,需要设置转点时,可采用TC802全站仪从GPS点上转1站测设(转点水平角观测2测回,边长对向观测);当转点多于1个时,应于原GPS点组成符合(或闭合)导线。2、桥梁放样TC802全站仪置镜于GPS点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设,仪器需架设于不同的GPS点重复测设和检核;高程采用DS1或DSZ2水准仪按二等水准要求测设,并闭合到水准基点上。桩基础:测设桩中心即可,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置计算桩位坐标和放样数据,在埋设护筒后检查其平面位置的偏差和护筒顶面高程,一般控制在20mm之内;钻桩过程中需检查桩的倾斜度并用测绳量测是否达到设计桩底标高;灌注砼后应测定桩中心位置(以钢筋笼中心为准)并在桩侧标定桩头设计高程线。承台:一般测设承台四角,或测设承台中心和轴线,测设误差控制在10 mm。立模后灌注砼前需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校正,承台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10 mm,标高检查限差控制在0-10 mm。墩身:测设中心和轴线,放样误差控制在10 mm。墩身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10 mm,标高检查限差控制在0-5 mm,模板上同一高程线互差限差控制在5 mm。墩帽:测设中心和轴线,放样误差控制在5 mm。顶帽模板尺寸误差限控制在5 mm,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准精度要求,灌注砼前还需对该墩与相邻墩(台)的跨距进行检查和校正,跨距控制在10 mm内。桥梁竣工测量:包括精密测定墩台中心、纵横十字线、桥梁中线;测量跨距和墩台各部尺寸;检查顶帽及支承垫石标高;检查支座、锚栓孔平面位置。五、测量保证措施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京石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和京石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及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标准执行。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必须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5、施工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放样后必须复核另一导线点,以确保投点位置精确。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附录中的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六、测量人员和仪器根据以上测量方案和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已组织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工上场进行控制测量、日常施工测量,并配备性能稳定、精度满足本工程需求的整套测量仪器,本着严谨、求精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该工程的测量任务。表5测 量 人 员 资 质 表姓 名职 称学 历参加测量工作时间谢先武测量高级工程师大学20年王 玨工程师(高级技师)大学15年王 钰工程师大专13年王伟军工程师大专12年陈传金高级测量工大专3年王建高级测量工大专3年巫勇助理工程师本科3年孙全意高级测量工高中25年左继龙工程师大专6年邹金鑫高级测量工大专3年表6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