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优秀教案.doc_第1页
黄山奇松优秀教案.doc_第2页
黄山奇松优秀教案.doc_第3页
黄山奇松优秀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23、课前准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预习生词,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阅读黄山松(语文主题学习)。二、 教学课题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6课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是在品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山奇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视频中找到黄山风光供学习参考,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黄山四绝的图片,做成PPT,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四绝,通过百度图片搜索下载黄山奇松组图,指导感悟黄山松的“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四、 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悟黄山松的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内化为自身本领。五、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不知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课件出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黄山)你对黄山了解多少?你最喜欢黄山的什么呢?如果你没去过黄山,你又最想了解黄山的什么呢?【百度视频】黄山风光:/programs/view/x-1PVF9qvGI(过渡)看来对黄山感兴趣的人还真不少,为了做好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宣传工作,我作为黄山诚信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今天特地来这里准备招聘几位小导游。想报名的请举手。(哗然)【设计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轻松自如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主题,然后适时地在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必要性的点拨。以旅游为话题激起了求知的欲望,招聘竞争,更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在这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而是来“应聘”的。现在宣布招聘细则:(课件出示).演示文稿1.ppt为了公平起见,对于普通话的测试工作,我们特地提供了一份统一文稿黄山奇松。 【百度搜索】/i?ct=201326592&lm=-1&word=%BB%C6%C9%BD%C6%E6%CB%C9%BF%CE%CE%C4今天就以介绍黄山的松为主题,现在给你们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参阅文稿。二、自读文稿:(课件出示要求)1、生字读音要正确,可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生词,读通每句话,尽量做到流利、有感情;2、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在下面的读书过程中留心向别人学习;3、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进行谈体会。【设计理念】:把课文当“应聘”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心理上有一种受助的感受,特别亲切,所以对所提出的要求会认真对待。三、分组练习,交流推荐:集体读第一段,朗读指导,并结合媒体欣赏“四绝”【百度视频搜索】/people/35018180102/115368684.html结合朗读理解词语:“情有独钟”、“潇洒”、“挺秀”。分组进行朗读训练,并推荐出小组里最优秀的参加应聘,练习内容:1、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d:我的文档黄山四绝.ppt2、对于黄山是如何评价的?课文又是如何引出黄山松的?3、选读自己爱读的语句。(过渡)课文中写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呢?四、导读第二段:1、黄山的松树满山遍野,面对着这看不完、说不尽的松树们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呢?(相机板书:迎客 陪客 送客)2、自由读第二段,(出示要求):找一找,分一分,看看这段课文可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读一读,划一划,用“”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选自己喜欢的松树,并认真练读描写它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中所描写的松树的形象。3、交流:谈谈结构,说说分层的理由;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并理解;总起句:最妙-绝胜 “当然”的语气指导。学习描写迎客松部分:句式“虽然 却 ”为何这样用?结合投影理解“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写作手法(拟人、比喻)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通过读书感悟语言的优美;4、比赛读课文;5、分别说说你自己喜欢的松树“奇”在何处。(相机板书:优美挺秀 独特)过渡:黄山的松树就这几种姿态吗?【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所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质量的提高。五、学习课文第三段1、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自由设计造型:我是一棵松(可用舞蹈动作、绘画、组合等等方式)2、齐读;3、小结板书“千姿百态”;4、欣赏黄山松树【百度图片搜索】百度图片搜索/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C9%BD%C6%E6%CB%C9%D7%E9%CD%BC&in=19019&cl=2&lm=-1&st=&pn=9&rn=1&di=131096963790&ln=2000&fr=ala0&fm=ala0&fmq=133109617845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设计理念】:学生经过前一段的集中学习,大脑有些疲倦了,此刻的“活动”不仅将“千姿百态”演活了,更是学生的个性在同学们面前的一种释放,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六、导游竞选:评选最佳导游(出示星级评价标准)【设计理念】:这是与课堂开头的一个呼应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检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展示。七、自己设计作业:1、去黄山旅游;2、画出黄山松树的姿态;3、收集更多的黄山资料;4、背诵; 【设计理念】: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外就更应该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利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来帮助理解某个知识点,亦或让刚刚获取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旧有知识和生活。八、课外延伸:完成作业,交流资料。(课件出示)资料内容:1、黄山的来历;2、关于黄山的传说;3、有关黄山的诗词;4、有关黄山的名言; 5、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六、 教学反思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教学中的安排: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点。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会。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