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doc_第1页
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doc_第2页
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doc_第3页
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doc_第4页
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旭辉集团201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人力资源盘点报告暨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机密) 行政人事管理中心 制2012年1月18日目录第一章 2011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季报 5第一部分:集团总部 5一、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组织架构变动说明二、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人事异动说明三、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员工构成四、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人事费用五、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员工流动性分析第二部分:地产类公司9一、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组织架构异动说明二、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事异动说明三、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员工构成四、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事费用(一) 非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二) 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五、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均产值六、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员工流动性分析第三部分 筹建期公司(办事处)17一、 2011年第四季度筹建期公司(办事处)人员情况二、 2011年第四季度筹建期公司(办事处)员工构成第四部分 非地产类公司 19一、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组织架构异动说明二、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人事异动说明三、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员工构成四、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员工流动性分析五、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人事费用第二章 2011年度人力资源盘点24第一部分 集团总部 24一、 集团总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状况二、 集团总部2011年人力资源费用三、 集团总部2011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第二部分 地产类公司 30一、 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组织架构变动情况二、 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人力资源状况三、 地产类2011年度公司人事费用(一) 非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二) 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四、 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员工流动性分析五、 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与问题分析第三部分 非地产类公司 52一、 非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组织架构异动说明二、 非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人力资源状况三、 非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员工流动性分析四、 非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人事费用五、 非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与问题分析第三章 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71一、 集团总部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二、 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三、 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四、 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五、 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六、 上海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七、 苏州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八、 北京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九、 沈阳地产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 连云港地产公司(筹)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一、 淮安地产公司(筹)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二、 合肥地产公司(筹)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三、 *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四、 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五、 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六、 上海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七、 苏州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八、 天津物业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十九、 *酒店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二十、 香港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二十一、 装饰公司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第四章 *集团人力资源综述 95一、 2011年度*集团员工数量二、 2011年度*集团人力资源盘点主要结论三、 2012年度*集团人力资源重点工作四、 2012年度*集团人力资源工作计划落实须得到的资源支持第一章 2011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季报第一部分:集团总部一、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组织架构变动说明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置。资产重置后的*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设置无变化,原集团总部部分人员计入北京总部,集团下属地方公司有所缩减。*集团最新的组织架构如图所示(见下页)。二、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人事异动说明2011年12月1日,资产重置后的*集团对集团总部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命,详见*集办发【2011】1号,*集办发【2011】2号文。已任命的集团总部高级管理人员中,行政人事管理中心副总监包秋霞离职。本季度新入职的集团总部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如下: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部编制人员包含北京、上海两部分(原部分人员计入北京部分统计):地区季度末员工总数本季度新入职本季度离职与上季度相比备注辞职协商解除合同或辞退北京部分1283083增员19人本增员统计仅为新入职增员,不含跨机构调动增员上海部分38712增员4人合计1663795增员23人5 三、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员工构成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合计员工总数166人,其中管理类员工28人,技术类员工 56人,专业类员工44 人,行政类员工38人。地区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行政类销售类总数备注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北京部分15252229264125330088128新增人员含跨机构调动人员上海部分5320272365003338合计202828563944343800121166集团总部专业类和技术类员工合计占比60%,具备专业化集团总部定位的人员基础。四、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人事费用单位:万元地区第四季度月均人数工资性支出总额福利性支出总额人力资源管理费支出总额合计离职补偿金支出总额集团总部季度人均人事费用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北京115358.6900108.60.9468.1904.07 上海36144.600.2636.578189.432.55.26 合计151503.2900.26145.178.9657.622.54.36 备注:不含2011年终奖金五、 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总部员工流动性分析第四季度集团总部员工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北京部分员工流失率较上季度相比有所提高,有3名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地区流动率流失率新进率流失率较上季相比北京18.98%7.40%27.78%提高4.37%上海14.08%2.81%19.72%降低3.36%流动率=(离职人数+录用人数)/(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流失率= 辞职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新进率= 录用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第二部分:地产类公司特别说明: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置,资产重置后的*集团下属地产公司(不含筹建期公司和办事处)包括:地产公司、地产公司、地产公司、地产公司、上海地产公司、苏州地产公司、北京地产公司、沈阳地产公司。一、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组织架构异动说明本季度集团下属各地方地产公司根据集团发文完成组织架构调整,统一设置7个部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工程部、设计部、外联部、营销部、成本部。地产公司:2011年12月公司接管了*置业有限公司,其销售项目淮安半岛由于高端的市场定位,公司将该项目规划设置了淮安半岛销售部、淮安半岛会所两个分部,并列入公司营销部统一管理,该公司员工列入公司正式编制。地产公司:根据集团机构调整的通知安排,本季度10月份商业部和客户服务中心并入营销部。上海地产公司:增设设计总监、工程总监、营销综合事务专员(宝山)3个岗位。苏州地产公司:增加前台编制1名、司机2名,成本部资料员1名,会计1名,销售助理1名,置业顾问4名。沈阳地产公司:外联部增加档案管理员编制1人。二、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事异动说明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地产类公司员工总数801人(不含筹建期公司),明细如下:地区公司季度末员工总数本季度新入职跨机构调入本季度离职跨机构调出与上季度相比备注辞职协商解除合同或辞退地产公司2261070200增员105人含12月公司正式接管的原*置业员工89人,闽侯置业15人地产公司9330110增员1人地产公司1501501161减员3人地产公司17370700无变化上海地产公司52141631增员5人苏州地产公司6281600增员3人北京地产公司2622211无变化沈阳地产公司19111200增员10人合计801167537113资产重置后的*集团对各地方地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副总监级别以上)进行了任命,详见*集办发【2011】1号文。本季度地产类公司部门经理级别管理人员具体异动如下:1、 苏州地产公司原设计部经理离职;2、 上海地产公司原成本部副经理离职;3、 上海地产公司原设计部经理离职;4、 *先生入职上海地产公司设计部任设计总监;5、 *先生入职上海地产公司工程部任工程总监;三、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员工构成本季度地产类公司各类别员工人数均有所增加。所有员工类别中工程技术类员工占比重最大(29%),专业类员工其次(23%),营销类员工占19%,地产类员工比重分布基本符合房地产开发行业特点,但营销类员工占比稍低。11地区公司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行政类营销类总数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地产公司18333874264019432036121226地产公司151423242122171716169293地产公司985555363618163535153150地产公司202052514849994444173173上海地产公司121211121212912344752苏州地产公司1091514101091315165962北京地产公司99556666002626沈阳地产公司1200573802919合计9410719923516418290124133153680801 四、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事费用(一) 非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图表)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非营销人员季度人均人事费用均值为3.03万元,离职补偿金支出共计15.43万元。其中北京地产公司(5.06万元)因地域因素及加入预估年终奖人均成本明显较高外,其余地区地产公司排序基本符合地域工资水平高低。地产类公司非营销人员以季度人均费用排序如下:单位:万元序号地区第四季度月均人数(实际发工资人数,含编外人员)工资性支出总额福利性支出总额人力资源管理费支出总额合计离职补偿金支出总额非营销类季度人均人事费用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1北京地产公司38159.030032.340.92192.2905.06 2苏州地产公司4393.1500.5453.295.94152.9203.56 3上海地产公司51142.4806.249.127.08164.925.283.23 4地产公司95139.0592.9542.352.75282.0502.97 5地产公司151344.6608.4768.831.66423.6202.81 6地产公司107238.6903.4750.151.66293.9710.152.75 7地产公司61120.1504.8229.281155.2502.55 8沈阳地产公司1416.884.2409.080.8931.0902.22 合计56012549728.54294.421.9169615.433.03 (二) 营销类人事费用开支沈阳地产公司本季度未有项目开售,数据不具可比性,仅作参考。(图表)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营销人员季度人均人事费用均值为4.59万元,离职补偿金支出共计2.32万元。其中,地产公司季度人均人事费用远高于其他公司,主要发生在绩效奖金(销售提成)部分,分析其原因在于第四季度销售业绩突出。上海地产公司营销部门本季度未提取销售佣金,人均费用相对较低。其余地产公司营销人员季度人均人事费用相当。地产类公司营销人员以季度人均费用排序如下:单位:万元序号地区第四季度月均人数工资性支出总额福利性支出总额人力资源管理费支出总额合计离职补偿金支出总额营销类人员季度人均人事费用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1地产公司7845.38417.90.3328.991.88494.5106.34 2地产公司2726.1563.14013.491.7104.4803.87 3地产公司4341.22111.4012.840165.432.323.85 4地产公司3334.4954.92014.911.88106.203.22 5苏州地产公司1921.9418.65017.52.9361.0203.21 6上海地产公司49.9001.25011.1502.79 7沈阳地产公司21.920.4800.6903.0901.55 合计2061816660.3389.78.39945.882.324.59 五、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人均产值北京地产公司、沈阳地产公司等本季度未有项目开售,无产值,故未纳入人均产值统计。地产公司12月25日新开盘项目,到月末均未转签,未计入本季度销售额。地产公司计算人均产值时未将接管的原置业人员纳入人数统计。图表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月度人均产值均值为130.31万元。公司销售业绩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公司。因各地区地产公司项目状况差异较大,该数据仅供参考。第四季度有销售项目的地区地产公司按月度人均产值排序如下:序号地区公司四季度销售总额四季度总人数(人)四季度月人均产值(万元/人)(万元)10月11月12月(四季度销售总额/四季度总人数)1地产公司128834 173.5173173248.00 2苏州地产公司3131759.55960175.45 3地产公司48097120.5121121132.68 4地产公司3550915014915079.08 5地产公司86579393.59330.97 6上海地产公司785.55151525.10 合计253200 647.5646.5649130.31 六、 2011年第四季度地产类公司员工流动性分析地产公司因本季度接管原置业员工,员工数量变动较大,故本季度不计入员工流动性分析。本季度沈阳地产公司为新成立公司,人员正在逐步招聘配置中,故沈阳地产公司本季度数据仅供参考。本季度上海地产公司、苏州地产公司人员流失率仍然较高,达12.12%和9.92%,应引起重视。北京地产公司和地产公司人员流失率有所提高,地产公司本季度人员流失率有较大幅度降低。地产公司维持人员的低流动性。序号地区公司流动率流失率新进率流失率较上季相比1地产公司2.70%1.08%3.20%降低1.14%2地产公司10.89%7.26%9.90%提高3.39%3地产公司4.05%4.05%4.05%降低5.17%4上海地产公司23.23%12.12%28.28%提高0.63%5苏州地产公司11.57%9.92%13.22%降低0.61%6北京地产公司7.70%7.70%7.70%提高7.70%7沈阳地产公司4.64%14.29%78.57%流动率=(离职人数+录用人数)/(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流失率= 辞职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新进率= 录用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第三部分 筹建期公司(办事处)特别说明: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置,资产重置后的*集团下属不含筹建期公司(办事处)包括:淮安地产公司、连云港地产公司、无锡地产公司、合肥地产公司、天津地产公司、哈尔滨地产公司、南京地产公司、成都办事处。一、 2011年第四季度筹建期公司(办事处)人员情况(一) 连云港地产公司(筹)连云港地产公司于2011年12月组建,现已制定组织架构及岗位编制,共设有七个部门:对外联络部、成本管理部、设计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营销策划部、行政人事部及财务管理部,现有人数为21人,其中18人从原连云港公司转入,3人新入职。已任命的连云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副总经理离职。(二) 淮安地产公司(筹)淮安地产公司于2011年12月组建,现共设有七个部门:外联部(2人)、成本部(4人)、设计部(5人)、工程部(7人)、营销策划部(8人)、行政人事部(8人)及财务部(4人),现有人数为39人,全部为从原淮安公司转入。(三) 合肥地产公司(筹)合肥地产公司于2011年12月组建,现有高级管理人员(3人)、行政人事部(4人)、外联部(1人),员工数共计8人 ,全部为从原合肥公司转入。(四) 天津地产公司(筹)天津地产公司于2011年12月进行了调整,现有高级管理人员(2人)、外联部(3人)、设计部(2人)、成本部(6人)、工程部(8人)、财务部(3人)、行政人事部(9人)、营销部(14人),员工数47人,其中41人从原天津公司转入,6人新入职。(五) 哈尔滨地产公司(筹)哈尔滨地产公司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仅副总经理1人到位。(六) 无锡地产公司(筹)无锡地产公司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总经理1人、营销总监1人,员工数共计2人,为原无锡*公司转入。(七) 南京地产公司(筹)南京地产公司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总经理1人,工程部1人,拓展部2人,行政人事部3人,员工数共计7人,其中4人从原南京*公司转入,3人新入职。(八) 成都办事处目前由集团拓展部负责,未单独招聘人员。二、 2011年第四季度筹建期公司(办事处)员工构成 筹建期公司(办事处)2011年第四季度员工合计125人,员工构成比例如下图:地区公司管理类技术类专业类行政类营销类总数连云港地产公司(筹)6346221淮安地产公司(筹)71278539合肥地产公司(筹)501208天津地产公司(筹)111199747哈尔滨地产公司(筹)100001无锡地产公司(筹)200002南京地产公司(筹)212207成都办事处000000合计3427232714125第四部分 非地产类公司特别说明:2011年第四季度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置,资产重置后的*集团下属非地产类公司包括:香港公司、*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苏州物业公司、上海物业公司、天津物业公司、*大酒店、装饰公司。一、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组织架构异动说明物业公司:根据集团要求,7月份原行政人事部拆分为人力资源部和总经室,工程环境部改为工程技术部,财务部改为计划财务部,品质部改为质量保证部。物业公司: 本季度组织架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供暖季节工编制6人;地产公司*城会所项目部保洁员1人、曲江观邸会所项目部厨师1人调入物业公司。上海物业公司:2011年10月31日正式成立。天津物业公司:本季度新成立公司。*酒店:调入总经理助理1名。装饰公司:2011年9月27日正式成立。 二、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人事异动说明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非地产类公司员工总数1661人,其中上海物业公司、天津物业公司、装饰公司为本季度新成立公司。人员异动明细如下:地区公司季度末员工总数本季度新入职跨机构调入本季度离职跨机构调出与上季度相比辞职协商解除合同或辞退*物业公司2271101100无变化物业公司7101470126110增员10人物业公司4379429100增员5人上海物业公司23221000新成立公司苏州物业公司2561205无变化天津物业公司17170000新成立公司*酒店21224114616减员11人香港公司400010减员1人装饰公司600000新成立公司合计166132152441821三、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员工构成非地产类公司员工类别中普通员工占比重最大(93%),符合物业类公司特点,非地产类员工类别比重分布合理。地区公司高级中级普通总数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上季本季*物业公司3399215215227227物业公司445249639657695710物业公司13121516404409432437上海物业公司0200021023苏州物业公司000025252525天津物业公司0103013017*酒店2476214202223212香港公司22003254装饰公司22113366合计263084841503154716131661四、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员工流动性分析因香港公司情况特殊,上海物业公司、天津物业公司、装饰公司为新成立公司,人员正在逐步配置中,四家公司本季度暂不列入员工流动性统计分析。物业类公司因行业因素,员工流动率和流失率普遍较高。*物业因成立时间较长,人员相对稳定。本季度非地产类各公司员工流失率均有较大幅度降低。本季度非地产类公司按员工流失率排序如下:序号地区流动率流失率新进率流失率较上季相比1物业公司21.29%20.94%21.63%降低15.13%2物业公司20.14%17.87%20.85%降低8.02%3苏州物业公司16.00%8.00%24.00%降低25.33%4*酒店10.11%6.45%11.03%降低33.65%5*物业公司4.85%4.85%4.85%降低0.89%流动率=(离职人数+录用人数)/(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流失率= 辞职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新进率= 录用人数*2/(期初人数+初末人数)五、 2011年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人事费用天津物业本季度新成立未有人事费用统计数据提供。上海物业、装饰新成立,数据不具可比性,人事费用统计仅供参考。香港公司因地域特殊与其他公司数据不可比。第四季度物业类公司和*酒店人员季度人均人事费用最高0.86万元(苏州物业),最低0.5万元(物业),考虑到各公司费用发放的时间差,季度人均人事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图表第四季度非地产类公司按季度人均人事费用排序如下:95序号地区第四季度月均人数工资性支出总额福利性支出总额人力资源管理费支出总额合计离职补偿金支出总额非地产类公司本季度人均成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加班费1香港公司4.540.83002.811.7345.371.7310.08 2装饰公司621000.4021.403.57 3苏州物业公司2716.6504.61.760.2923.300.86 4物业公司748204.17121.8814268.1636.36572.5725.940.77 5*酒店209102.8-12.55036.982.53129.7600.62 6*物业公司22894.287.996.595.52.3116.6600.51 7物业公司470178.11023.5631.810.56234.0400.50 8上海物业公司153.9401.800.145.8800.39 第二章 2011年度人力资源盘点第一部分 集团总部一、 集团总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状况(一) 2011年度集团总部员工人数变动说明2011年初,集团总部(含北京办公区、上海三个中心、南京拓展部、部分)仅有36人,核定2011年度集团总部人员编制计划119人。2011年通过外部招聘、公司内部跨机构调动等不断调整充实集团总部人员,同时随着集团业务功能和组织架构调整变化不断调整人员编制,截止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部(含北京、上海)实际在编员工166人,其中2011年新入职的112人。(二) 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现状集团总部现设置9个职能管理部门,2个专业管理公司。目前,总经理级别管理人员9人,常务副总经理级别管理人员1人,副总经理级别管理人员4人,总监级别管理人员7人,副总监级别管理人员1人。高级管理岗位中,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职位空缺,由首席财务官兼管;行政人事管理中心总经理职位空缺,由常务副总裁兼管;行政人事管理中心副总监职位空缺。(三) 员工学历结构分析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合计北京部分21272311100128上海部分1328410138合计315100352101166集团总部人员素质整体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72%。(四) 员工年龄结构分析年龄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合计北京部分037602821128上海部分092720038合计046873021166集团总部以31-40岁员工为主(占52%),该年龄段工作经验和资历处于较理想状态。二、 集团总部2011年人力资源费用地区2011年月均人数工资性支出总额福利性支出总额人力资源管理费支出总额合计离职补偿金支出总额集团总部2011年度人均人事费用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实际发生北京831049.4500287.37333.191670.0133.7820.12 上海30539.7301.23111.4829.52681.962.522.73 备注:不含2011年终奖金三、 集团总部2011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2011年度集团行政人事中心(人力资源)在组建精干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逐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从无到有,从建立到统一、规范,并按照分模块设置、分层操作的思路初步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体系,实现了由人事功能向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功能的转变。在理顺原有人事事务工作的基础上调整集团行政人事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的定位,将原服务后勤角色延展到战略伙伴、管理的变革者和管理推动者,管理风格和方式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突出月度重点模块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力求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发展、绩效考核、员工关系、薪酬与福利六大模块的协同发展,但是在集团人力资源功能、体系建立过程中,仍存在体系不完善、各模块发展不均衡、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短缺、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功能未完全体现等问题。具体的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列如下:(一) 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规划在集团总部迁至北京以及2011年10月份前因公司上市计划的需要,行政人事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通过对中国房地产标杆企业发展轨迹及规律的分析,在与管理咨询公司和投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曾建议管控模式及组织架构调整的方向,希望确立“4+2范式”(即“四个管理条线,两个业务单元”)、“一机两翼”的发展战略,并建议采用矩阵型的总部-城市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方式为主、总部-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三级管理方式为辅的混合型管理方式及6S管控模式。在集团布局未到20城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大区公司制或设立区域运营中心的做法,以免增加管理层级、降低管理效率。集团高层在第三季度对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及集团发展态势准确预测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确立了集团和分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设置和高层分工。为配合集团领导的战略思路,我们与国内外主要的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罗兰贝格、美世、正略均策、华夏基石、钧涵顾问、和君创业、北大纵横等接触,深入协谈,通过三轮的提案,组织全集团高管参与对两个咨询公司汇报会的评议以确定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制定集团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我们初步拟定定岗定编管理制度、集团职位体系制度,拟在全集团建立组织架构管理、标准岗位管理、岗位编制管理体系,目前2012年集团总部及各分公司组织结构及定岗定编工作正在收集整理、待报审。第四季度我们组织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编写部门职责说明书与岗位说明书,此项工作待明确定岗定编后整理最终成稿。日常的组织异动我们通过K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下属各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进行管理。(二) 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与总部-城市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体系为主的管控相匹配,考虑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与分公司人事管理界面与权限相应,站在集团的角度兼顾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逐步推出人力资源系列制度(含流程),并落实制度规定的细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有章可循。为此,本年度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下:(1)拟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目录,分批拟定、讨论、下发适用于集团总部和地产公司的人力资源相关管理制度;(2)拟定并已正式下发适用于*集团及地产公司的新员工入职管理规定、新员工入职指导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新员工试用期管理及转正考核制度、员工聘期考核管理制度、筹建期公司人事操作指引等第一批制度;(3)拟定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员工离职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培训系列管理制度、定岗定编管理制度、薪酬福利内部核算细则、年假内部操作细则、地方地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年度目标责任书等,并组织地区公司人事视频讨论修改,待审批后即将下发第二批制度;(4)修订福利管理制度、办公室工服管理制度等待审批;(5)拟定集团职位体系制度、员工调配管理制度、考勤管理规范、员工考核管理制度待组织人事视频会议讨论。(三) 招聘与配置因集团公司快速发展需要,人才引进及招聘仍是2011年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的重点工作。全年招聘效果显著:经统计,不含招聘外派人员集团总部(北京)2011年新入职91人,协助招聘的北京公司2011年新入职15人,沈阳公司2011年新入职18人,天津公司2011年新入职64人(12月份后部分员工进入*),推荐江苏新组建公司(含归入*的无锡公司)简历300多份,哈尔滨办事处储备候选人9人(因办事处撤销,未安排人员入职)。尽管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不断,但大型房企仍不断扩展、攻城略地、争夺人才,市场上合适的人才比2009年更为紧缺。仅以万达为例,万达集团人力资源部从事人力资源招聘模块十几人,在京合作签约猎头30多家,2011年全年集团招聘范围尚有600多岗位缺口未招聘到位。为达到招聘目标,我们集团人力资源团队积极开拓新的招聘渠道。除智联招聘网、51job网、中华英才网三最大招聘网站发布之外,拓展中国秘书网、建筑英才网、北京部分高校校园发布,组织南京、上海、北京三场现场招聘会。总部(北京)在未与任何猎头机构签约的情况下,集团人力资源团队排除万难仍与相关猎头公司、行业峰会保持合作和联系,几乎零成本获取高端候选人的简历。仅三大招聘网站即已发布200多个岗位,全年简历筛选约15万份,参加初试人员约1100多人次,复试人员约400多人次。所有从招聘发布、简历筛选、通知候选人、初试、复试、背景调查到录用、安排入职等基本按照招聘管理制度规定的流程来实施。部分岗位还增加了笔试或作业题考查。为发挥集团招聘优势,集团人力资源团队协助北京公司、沈阳公司、天津公司、江苏新公司、闽侯项目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开展招聘工作。(四) 培训与发展方面(1)初步拟定*集团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管理权责,规范全集团的入职培训管理和外出培训管理,拟推出内部培训讲师和培训积分管理;(2)汇总和分析*集团及下属各公司2011年度的培训状况;(3)进行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组织制定集团下属各地产公司2012年度培训计划及拟定集团总部2012年度培训计划;(4)拟定新员工培训讲义并下发各分公司参照执行,讲义分为心态篇、企业文化篇、组织结构及职能篇、制度篇等。定期(一般每月开展一次)集团总部新员工入职培训,指导和规范各下属公司入职培训工作;(5)定期(一般每月一至两次)组织集团总部(北京)与北京*置业全体员工开展内部培训,先后组织了造就卓越团队、赢在执行、企业变革与文化、国学与管理之道等主题方面的系列培训,以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员工的执行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公司文化的认识。(6)组织了人事系统k3实操及慧鼎e-HR软件操作框架等方面的培训。(五) 绩效考核方面全面的考核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明确的权责体系、激励体系、全面预算计划及综合经营计划体系的配套建设。在目前尚不具备的条件下集团人力资源团队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出系列的考核。2011年已启动集团总部新员工考核以及针对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的集团总部总监以上级别人员与下属地产公司总经理助理以上级别人员开展聘期考核工作。草拟地方地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地区公司目标责任书,拟推出组织绩效考核管理,推动集团总部对地方公司的年度考核和季度督查工作。(六) 薪酬、福利与员工关系方面(1)理顺和规范集团总部的薪酬核算、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工作;(2)完成集团总部员工社保、公积金对账工作;(3)在全集团规范员工关系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在员工关系实操过程中有效防范劳动风险,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做好集团总部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成功避免劳资纠纷3起;(4)修改福利管理制度,拟提高员工部分福利;(5)组织全集团工资及福利成本的统计,配合财务中心核算年终奖及调整2012年员工工资。(6)组织集团及分公司年度评优工作。(七) 部门团队建设对部门人员进行优胜劣汰,初步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团队。目前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团队5人:全面统筹管理、招聘、培训与活动开展、组织发展(含绩效考核)、薪酬与福利(含员工关系)各1人。在结合部门员工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工作在部门内部进行合理分工,使得人力资源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八) 其它(1) 人事异动月报:自2011年7月起,每月10日在OA知识中心板块发布全集团上月度人事异动月报(11、12月因集团资产重置暂停发布),及时通报人员异动情况;(2) 人力资源季报:每季度首月15日前对全集团人力资源盘点、分析,拟定全集团人力资源季报,为高层人事决策提供参考;(3) 积极开展e-HR系统选型工作,考察了东软、朗新天霁、宏景等多家e-HR软件供应商;第二部分 地产类公司一、 地产类公司2011年度组织架构变动情况(一) 地产公司第一季度架构中取消融资部和临时工种,临时工不再列入公司正式编制;第三季度,企划部并入营销部,营销部统一管理;第四季度的12月公司接管了*置业有限公司,公司将该项目规划设置了销售部、会所两个分部,并列入营销部统一管理。(二) 地产公司本年度增加一个新部门-设计部。(三) 地产公司根据集团机构调整的通知安排,本年度10月份商业部和客户服务中心并入营销部。(四) 地产公司第三季度公司两个部门的名称发生变更,原总经理办公室变更为行政人事部;原产品研发部变更为设计部。其它不变。(五) 上海地产公司2011年因*兰湖美域项目经历了开工到销售的全过程,临港项目也全面开工,在组织架构和编制制定上变化较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