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SoildWorks的机械分析报告Ver3.02009-2-5飞思卡尔智能汽车项目组版本修订记录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人修订内容Ver 1.02009-1-12姚叶明初始化版本Ver 1.12009-1-18姚叶明完善前轮参数及阿克曼转角的分析Ver 2.02009-1-21姚叶明增加了的应力分析一章Ver 2.12009-1-25姚叶明补充了等舵机连杆长度的阿克曼转向角分析Ver 2.22009-1-30 姚叶明补充了对摄像头支架的应力分析Ver 3.02009-2-4姚叶明增加了关于提高舵机响应的另一种方案的阐述目 录引言51. 前轮参数的调整6 1.1 主销后倾角的调整6 1.2 主销内倾角的调整7 1.3 前轮前束的调整8 1.4 前轮外倾角的调整92. 使用SoildWorks 进行阿克曼转向角的分析测定9 2.1 阿克曼转向角的计算方法9 2.2 使用 SoildWorks 测量智能车实际的转角10 2.3 原车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11 2.4 加长舵机臂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12 2.5 等长舵机臂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133. 使用 COSMOSXpress 对车体进行应力分析15 3.1 如何对底盘进行应力分析15 3.2 相应的底盘轻量化方案与比较164. 使用 COSMOSXpress对摄像头支撑杆的分析17 4.1 对方钢支撑杆的分析结果17 4.2 对减重孔的分析结果18 4.3 对圆形钢支撑杆的分析结果205. 提高舵机响应的另一种方案22 5.1 模型构建22 5.2 与其他方案的对比236. 其他分析与优化调整25 6.1 重心位置257. 附件:Solidworks三维模型文件(smartcar_sw.rar) 应力分析视频(应力.avi) 形变分析视频(形变.avi) 本文中的图片资料(picture.rar) 阿克曼转角分析资料(阿克曼转向角分析.xls)引言 在以前的智能车制作中,由于智能车零部件细小加之结构较复杂,一直很难找到一种准确的尺度来衡量车辆的各种参数,即使实际测量误差也比较大。因此,我们在改造优化车模时大多跟着感觉走,缺乏细致的数据分析,这样会使我们目标不明确甚至失去目标而不断的在某处徘徊。鉴于以上原因,结合SolidWorks强大的三维造型分析能力,我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使用SolidWorks调整车辆具体参数的方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前轮参数的调整;2.阿克曼转向角的分析;3.使用SolidWorks COSMOSXpress对车辆部件进行应力分析,从而达到减少用料,轻量化车身的目的;4.新方案的模拟验证;5.其他一些应用,主要包括重心分析等。由于我使用的三维模型都是自己测绘所得,误差在所难免。特别是装配以后,部件相对关系的累计误差较实际尺寸有的地方还是不能忽略的,我觉得这是本方案最大的缺陷,如果能有厂家提供的零件图那样会好很多。即使如此,我认为此方案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应用对我们改造车辆还是很有指导作用的。一、前轮参数的调整前轮定位的作用是保障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轻便和减少轮胎的磨损。1.1主销后倾角的调整主销后倾是指主销装在前轴,上端略向后倾斜的角度。它使车辆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所形成的力矩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迫使车轮偏转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中间位置上。由此,主销后倾角越大,车速越高,前轮稳定性也愈好。本车模可通过调整黄色垫片的数量来改变主销后倾角。由模型车的说明书可知,主销后倾角可以在 -6到6之间调整。具体的角度我们可以在Solidworks中进行具体的测量。如图所示,在前后各垫两块垫片的情况下,测得前轮主销的倾斜矢量为:dx=0.6mm,dz=28.99mm。根据tan=dx/dz,求得在这种情况下,前轮的主销后倾角为1.19同样的方法,在黄色垫片为前1后3时,测得前轮主销的倾斜矢量分别为:dx=2.39mm,dz=28.90mm。前轮的主销后倾角分别为4.73。同样的方法,在黄色垫片为4片全垫在后面时,测得前轮主销的倾斜矢量分别为:dx=4.15mm,dz=28.70mm。前轮的主销后倾角分别为8.23。误差更正:由于主销后倾角角度较小,所以与所加垫片基本成线性关系,且前后都垫两片垫片时,主销后倾角应为0,故各个档次的主销后倾角应为:0.0,3.5,7.0。1.2 主销内倾角的调整主销内倾是指主销装在前轴略向内倾斜的角度,它的作用是在车轮偏转后形成一回正力矩阻碍车轮偏转使前轮自动回正。角度越大前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越强烈,但转向时也越费力,轮胎磨损增大;反之,角度越小前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越弱。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都有使汽车转向自动回正,保持直线行驶的功能。不同之处是主销内倾的回正与车速无关,主销后倾的回正与车速有关,因此高速时后倾的回正作用大,低速时内倾的回正作用大。 由模型说明书中可知,可通过添加倾斜臂座来改变车模的主销内倾角。另外,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调节车模螺杆的长度也可以改变主销内倾角。在Solidworks中另前轮主销方向矢量的dy=0,测得此时调节螺杆裸露部分长度为1.79mm。再另螺杆裸露部分长度为0,测得前轮主销方向矢量dy=3.18,dz=28.81。通过正切关系算得,此时的主销内倾角为6.30,所以模型车主销内倾角的调整范围为:0到6.30。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指定内倾角的角度,测得调节螺杆的实际裸露长度。1.3 前轮前束的调整所谓前束是指两轮之间的后距离数值与前距离数值之差,也指前轮中心线与纵向中心线的夹角。前轮前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的行驶性能,减少轮胎的磨损。前轮在滚动时,其惯性力会自然将轮胎向内偏斜,如果前束适当,轮胎滚动时的偏斜方向就会抵消,轮胎内外侧磨损的现象会减少。主销在垂直方向的位置确定后,改变左右横拉杆的长度即可改变前轮前束的大小。左杆短,可调范围为10.818.1mm;右杆长,可调范围为29.237.6mm。前轮前束须与前轮外倾角相匹配。模型说明书中说明,前轮前束的调整靠调节舵机连杆的长度。当前轮前束为0mm时,测得两连杆长度分别为:E=33.65mm与D=16.27mm。由于调整范围较小,故前轮前束值S与每个连杆长度相对于零前束的差值x成近似线性关系。经过多次测量,此关系可表示成:S=3.34 *x (mm)1.4 前轮外倾角的调整前轮外倾角对汽车的转弯性能有直接影响,它的作用是提高前轮的转向安全性和转向操纵的轻便性。前轮外倾角俗称“外八字”,如果车轮垂直地面一旦满载就易产生变形,可能引起车轮上部向内倾侧,导致车轮联接件损坏。所以事先将车轮校偏一个外八字角度,这个角度约在1左右。它与模型车的侧滑关系较大,如为补偿侧滑,可增大前轮外倾角。前轮外倾角须与前轮前束向匹配。由于模型车车轮轴与主销角度无法调整,故前轮外倾角与主销内倾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前轮外倾角由主销内倾角决定。二、使用SoildWorks进行阿克曼转向角的分析测定2.1 阿克曼转向角的计算方法如图所示,模型车在转弯时理想的情况下各个轮胎的转向中心线应交于一点。其中模型的尺寸可从三维图中直接量得:前轮距H=124mm;轴距V=200mm。由几何关系可知:V / tan = V / tan +H ;转弯半径R也可根据图中几何关系解出。2.2 使用SoildWorks测量智能车实际的转角由于车轮的转角难于测量,故采用测量车轴的转角代替。在舵机同样的转角下,分别测得左右前轮的轮轴方向矢量,如图中,左轮dx=26.39mm,dy=11.01mm;右轮dx=24.19mm,dy=15.25mm。根据正切关系得,左前轮转角为22.65;右前轮转角为32.23。 另从三维图中可测得模型车轮距124mm,轴距200mm。2.3原车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舵机转角()左轮实际转角()右轮实际转角()右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mm)-38.2526.7045.5036.149.449.36350.47-35.0325.0838.8733.378.295.50379.07-29.9722.2331.2428.686.452.55439.09-25.0419.1925.0823.924.731.16522.65-19.9015.7219.3218.823.100.50656.49-14.8412.0514.0213.811.760.21881.20-9.748.128.908.890.770.011343.93-4.884.154.414.340.190.072696.810.000.000.000.000.000.005.244.714.574.480.230.092490.7810.209.408.718.530.860.181275.1215.0814.3112.6212.421.900.20852.1820.4119.9916.6616.533.470.13620.1124.7325.0319.7819.905.130.11500.6030.3532.4323.5424.507.940.96389.9735.4540.9326.6329.4111.522.78309.4039.3051.1028.7335.0116.096.28244.87 由上页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舵机左右连杆长度不一样,因此舵机左右转过相同的角度时,车轮转角不一样;也就是说,舵机左右转时转角与转弯半径对应的函数不一致。另外,原车转向系统在小角度时对阿克曼转角拟合的很好,只有在大角度转弯时,才有较大误差。并且随转弯半径的减小,偏差值急剧加大。因为规则中说明转弯半径最小为500mm,故原车转向系统对阿克曼转角的拟合程度较高。2.4 加长舵机臂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本例中我把舵机臂加长了10mm,并处于简单考虑,只测量了一侧的转角。舵机转角()内侧轮实际转角()外侧轮实际转角()外侧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mm)0.000.000.000.000.000.002.804.414.414.210.200.202657.025.819.289.068.440.840.621290.278.7814.1913.5312.321.861.20859.4111.8519.9318.4016.483.451.92621.9814.8725.8923.0120.455.442.55484.6817.7432.3527.4024.447.902.96391.0220.8241.1032.0829.5111.602.58308.1022.6148.7434.7933.7315.021.06257.78由以上数据可知,采用长舵机臂的确可以提高转向的反应速率,里本例为例,舵机原来转500mm半径的弯需转25,加长舵机臂后只需转15,只需原本60%的时间。不过另一方面,此时车轮的阿克曼转角拟合的较差,误差50%以上并且角度越小,相对误差越大。经过简单的推理我们可以定性的知道,舵机臂越长,在小角度时对阿克曼转角拟合的越差。偏差值随角度的增大会有多个最大值,舵机臂越长,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角度越大,极大值也会越大。2.5 等长舵机臂转向系统实际转向角与理论转向角的比较舵机转角()内轮实际转角()外轮实际转角()右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5.054.574.334.360.220.022566.1010.109.408.508.530.860.031275.1215.1514.5212.4812.571.950.09840.7619.9019.6316.0116.283.360.26630.9525.2125.9419.7620.485.460.72483.8830.4532.8523.1724.758.111.58385.1135.0441.3125.8929.6211.693.73306.4837.7248.4727.3733.5814.896.21259.32由于对称性,我同样只对半边进行了测试。从以上数据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采用对称的舵机连杆,虽然可以使舵机左右转时转角与转弯半径对应函数不一致的情况得到解决,不过它并不能更好的对阿克曼转角进行拟合。同时我们看见,转向角的误差较原装转向系统向左半边误差略微增大,我想这是应为左边舵机连杆长度增加引起的,即舵机连杆的长度越长,对阿克曼转角的拟合误差越大。三、使用 SoildWorks 对车体进行应力分析3.1 如何对底盘进行应力分析Solidworks中的COSMOSXpress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车身应力分析途径,通过对车身设置约束点与负载,我们很容易得到车身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由于不知道车身具体什么材料,故我选用了Solidworks中定义了的一种塑料材料:中高冲力丙烯酸。并在车身加上了一些负载:电池,4N;后车架的压力,2N;电路板,2N;前轮及舵机2N。经Solidworks运算后得到如上图的应力分布图。虽然负载的数值可能不准确,不过对于我们了解车体应力分布已经是足够的了。3.2 相应的底盘轻量化方案与比较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车身应力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应力分布在与后基座连接的部分,而车头前部应力较小。为了减轻车体的重量,我们可以把车身不承载大应力的部分去除。去除后对车身加以同样的约束与负载,得到如下的应力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车身中的应力分布均匀了一些,同时,最大应力也增加了25%。不过放心,既便如此,此时的材料安全系数仍高达400左右,所以说这样的简化是可行的。在运行Solidworks中的质量分析,得知轻量化前,车身质量 = 94.36 克;体积 = 92505.60 立方毫米;表面积 = 51541.97 平方毫米。轻量化后车身质量 = 73.79 克;体积 = 72344.48 立方毫米;表面积 = 47352.40 平方毫米。经过如此一番轻量化,我们可以在不显著减少强度的情况下使底盘减少接近四分之一的重量。四、使用 COSMOSXpress对摄像头支撑杆的分析4.1 对方钢支撑杆的分析结果由于具体的摄像头方案还没有确定,我们先拿10mm的方钢作材料进行分析,根据以往情况,我建立了一个35cm长的方钢模型,进行分析。在L型短段的末端,加上了1N的负载,模仿摄像头的重力。得到的应力分布图如下: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摄像头支撑杆侧面的应力要小于腹部与背部的,这与我想象的正好相反。4.2 对减重孔的分析结果为了减轻重量,我们可以采取减少侧面用料的方法来优化摄像头。以下是对侧面打了减重孔之后分析出的的图形。比较以上四幅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打了减重孔之后,摄像头支撑杆的刚度在使用范围内并没有受到影响,支撑杆的形变位移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运行质量分析后,得到轻量化前后的质量数据:轻量化之前:密度 = 0.01 克/立方毫米,质量 = 103.79 克,体积 = 13479.85 立方毫米,表面积 = 26464.64 毫米2。轻量化之后:密度 = 0.01 克/立方毫米,质量 = 96.33 克,体积 = 12510.84 立方毫米,表面积 = 25381.37 毫米2。比较数据可知,我们辛辛苦苦打了那么多的减重孔质量减少不到5%,显然这样的优化方案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另寻其他方案。4.3 对圆形钢支撑杆的分析结果那么支撑杆的形状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下面就是圆形钢管的应力图像与数据: 上图中的圆杆底面半径12mm,厚度0.5mm,材料不变。再次进行重力分析,得到以下数据:密度 = 0.01 克/立方毫米,质量 = 61.95 克,体积 = 8045.27 立方毫米,表面积 = 29698.11 毫米2。可以看到,此时重量已经明显减轻了,因此,圆形支撑杆比方形支撑杆在强度上更具有优势,不过比起方形支撑杆也更难于安装。另外,材料的厚度也要考虑,在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厚度要尽量的薄,因为减少厚度是比打减重孔更有效的减重方法。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对材料进行应力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发现车体的不足与冗余部分,从而为我们进行车体优化指明方向。五、提高舵机响应的另一种方案5.1 模型构建要想提高车轮转向的响应速度,就是要使舵机转过一个小角度时车轮能给出一个较大的转向角。这可以通过增长舵机臂来实现,他通过增长舵机臂,加大了舵机连杆的线速度,从而提高了车轮的相应的速度。而本方案中,通过减短车轮转臂的实际长度,在舵机连杆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车轮的角速度,提高车轮的响应能力。具体方案见下图:在三维图的模拟中,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改动与其他部件之间在运动时会产生什么碰撞,是个可行的方案。不过此时,舵机连杆会有一定的向前倾斜,虽然没发现这样会产生什么问题,不过总觉得这是一个隐患。改进方法之一就是把舵机也向后缩同样的长度。至于舵机后缩后会不会产生什么碰撞冲突,还有待进一步的模拟。5.2 与其他方案的对比舵机转角()左轮实际转角()右轮实际转角()右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mm)-27.1829.1557.6140.4211.2717.19313.26-24.9827.1343.8836.889.757.00343.45-19.9922.3431.0028.866.522.15436.54-15.0217.2521.7621.023.770.74590.97-10.0011.7813.8013.461.680.33902.96-5.026.086.696.500.420.181818.940.000.000.000.000.000.004.996.426.246.010.420.241841.8810.0013.3612.1911.691.670.50910.0114.9720.9217.8017.163.750.63593.9820.0029.7223.1422.856.870.29424.5125.0240.9428.1929.4211.531.23309.3028.6555.4331.6137.3618.075.75223.59原转向系统数据舵机转角()左轮实际转角()右轮实际转角()右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mm)-38.2526.7045.5036.149.449.36350.47-35.0325.0838.8733.378.295.50379.07-29.9722.2331.2428.686.452.55439.09-25.0419.1925.0823.924.731.16522.65-19.9015.7219.3218.823.100.50656.49-14.8412.0514.0213.811.760.21881.20-9.748.128.908.890.770.011343.93-4.884.154.414.340.190.072696.810.000.000.000.000.000.005.244.714.574.480.230.092490.7810.209.408.718.530.860.181275.1215.0814.3112.6212.421.900.20852.1820.4119.9916.6616.533.470.13620.1124.7325.0319.7819.905.130.11500.6030.3532.4323.5424.507.940.96389.9735.4540.9326.6329.4111.522.78309.4039.3051.1028.7335.0116.096.28244.87加长舵机臂后的数据舵机转角()内侧轮实际转角()外侧轮实际转角()外侧轮理论转角()阿克曼偏差角()理论与实际的差值()转弯半径(mm)0.000.000.000.000.000.002.804.414.414.210.200.202657.025.819.289.068.440.840.621290.278.7814.1913.5312.321.861.20859.4111.8519.9318.4016.483.451.92621.9814.8725.8923.0120.455.442.55484.6817.7432.3527.4024.447.902.96391.0220.8241.1032.0829.5111.602.58308.1022.6148.7434.7933.7315.021.06257.78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能使舵机在正负28的时候是车轮达到最大摆角,使响应速度较原来提高30%左右,基本等效与把舵机臂加长8mm。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这种方法,在提高了车轮响应速度的同时,保持了对阿克曼转向角较好的拟合,也避免了由于要架高舵机而使舵机安装困难的情况,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改造方案。六、其他分析与优化调整6.1 重心位置众所周知,车辆重心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通过重心的调整能使赛车单圈速度提高一两秒。不过对重心的把握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做之前只能靠估计,等做完了向该却改不了,或很费事。不过,Solidwork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方法。在实际加工制作之前,我们可以先画出三维图形,然后选取材料,Solidworks能自动根据你选择的材料计算每个部件的重力,最后给出整辆车子的重心位置。对于电路板等材料,我们可以画出其大致的形状并指定其重量,一起加入重心的计算中。如下图的模拟小车,经过Solidworks的处理之后,我们便能得知其主要的信息。质量 = 352.03 克;体积 = 313962.56 立方毫米;表面积 = 200367.73 毫米2;重心 : ( 毫米 )X = -68.88;Y = -22.24;Z = 7.19可见,此时的车辆重心靠后,且不在中线上。我们可以调整电池电路板的的位置来使重心尽量符合我们的要求。39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职称: 助理指导教师: 职称: 年 月 日实验中心制使 用 说 明一、此册中各项内容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和成绩评定记录,请各环节记录人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认真填写(建议填写前先写出相应草稿,以避免填错),并妥善保存。二、此册于学院组织对各专业题目审查完成后,各教研室汇编选题指南,经学生自由选题后,由实验中心组织发给学生。三、学生如实填好本册封面上的各项内容和选题审批表的相应内容,经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小组批准后,交指导教师;指导老师填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各项内容,经教研室审核后交学生签名确认其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填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审核通过后,确定其开题,并将此册交指导老师保存。五、指导老师原则上每周至少保证一次对学生的指导,如实按时填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记录,并请学生签字确认。六、中期检查时,指导老师将此册交学生填写前期工作小结,指导教师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院中期检查领导小组对师生中期工作进行核查,并对未完成者提出整改意见,后将此册交指导老师保存。七、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根据学院工作安排,学生把论文(打印件)交指导老师评阅。指导老师应认真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写出评语,然后把论文和此册一同交教研室。八、教研室将学生的论文和此册分别交两位评阅人评阅后交回教研室保存。九、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学生答辩资格,确定答辩学生名单,把具有答辩资格学生的论文连同此册交各答辩小组。十、学生答辩后由答辩小组记录人填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中各项内容,然后把学生的论文和此册一同交所在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对其答辩进行评审并填写评语后交教研室。十一、学院答辩委员会进行成绩总评定,填好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中各项内容,然后把论文(印刷版和电子版(另传)和此册等资料装入专用档案袋中,教教研室后由实验中心统一保存。目 录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2.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更改申请表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工作记录6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记录7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8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成绩评审表9.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表10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1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审表1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题目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题目性质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综合论文其它题目来源科研题目 生产现场教学 其它自拟题目选题理由: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精度也能达到使用要求,超声波测距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工业自动控制,建筑工程测量和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方面。超声波作为一种检测技术,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量,由于它具有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且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这些特点可使测量仪器不受被测介质的影响,大大解决了传统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粉尘多情况下对人引起的身体接触伤害,腐蚀性质的被测物对测量仪器腐蚀,触电接触不良造成的误测等。此外该技术对被测元件无磨损,使测量仪器牢固耐用,使用寿命加长,而且还降低了能量耗损,节省人力和劳动的强度。因此,利用超声波检测既迅速、方便、计算简单,又易于实时控制,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院(系)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注:此表由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毕业论文(设计)应达到的目的:(1)能对学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检验与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2)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观察、用于开拓、用于实践的基本素质;(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4)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2、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基于激光测距的防撞预警系统,采用TDC-GP2芯片作为激光飞行计时单元,给出激光发射及回波接收放大电路,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完成系统软件设计流程;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系统要能很好测出前方车辆距离及运行状态,并能及时发出报警,利用Matlab对其测试结果进行验证,修正。3、对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设计完成后,要提供电路图,实验电路版,控制原始程序,实验要保存大量的原始数据。完成设计论文。4、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论文(设计)工作进度日期(起止周数)1根据所出题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选择合适课题,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3-14-1第16周止2根据所定题目,全面搜集素材,列出各种设计方案,并一一比较,选择出最好的设计方案。13-14-1第18周止3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13-14-1第19周止4根据方案,确定所要用的器材。设计总体框架结构,分出各大的模块,并将其展开,以得到比较细的设计模式。13-14-2第1周止5 根据所列框图,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始各分支电路模块的设计。13-14-2第2周止6完成初稿,将所做的模块给指导老师查阅,看是否有不当之处,再进行改进。并将大电路的设计方案告之老师,得到老师更好的建议。13-14-2第3周止7大胆进行设计,将每一个小的电路,大的模块,都精心设计好,完成整个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过程。13-14-2第6周止8将所有设计整理结合,形成设计论文,交与指导老师检查,并经老师指点,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13-14-2第7周止9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得到自己及老师认为满意的论文。13-14-2第10周止指导教师日期年 月 日教研室审查意见:签字: 年 月 日学院负责人意见:签字: 年 月 日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 年 月 日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运用超声波作出精确测量已成可能。随着经济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超声波测量精确高,成本低,性能稳定则备受青睐。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它属于机械波的范畴。超声波也遵循一般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在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进入介质后被介质吸收而发生衰减等。正是因为具有这些性质,使得超声波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中。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波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一般的超声波测距仪可用于固定物位或液位的测量,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液位高度的测量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测距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测距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展望未来,超声波测距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有用的工具在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如声纳的发展趋势基本为:研制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被动测距声纳,以满足水中武器实施全隐蔽攻击的需要;继续发展采用低频线谱检测的潜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现超远程的被动探测和识别;研制更适合于浅海工作的潜艇声纳,特别是解决浅海水中目标识别问题;大力降低潜艇自噪声,改善潜艇声纳的工作环境。无庸置疑,未来的超声波测距仪将与自动化智能化接轨,与其他的测距仪集成和融合,形成多测距仪。随着测距仪的技术进步,测距仪将从具有单纯判断功能发展到具有学习功能,最终发展到具有创造力。在新的世纪里,面貌一新的测距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利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测距,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以速度在空气中传播,在到达被测物体时被反射返回,由接收器接收,其往返时间为t,由即可算出被测物体的距离。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受温度的影响,测量精度不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报告人签名: 2015年 3 月 20 日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农业生产等自动化的使用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目前在近距离测量方面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AT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 数字显示,超声波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4、进度计划序号日期进度安排113-14-1第16周止根据所出题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选择合适课题,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13-14-1第18周止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313-14-1第19周止联系指导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同与指点,开始设计。413-14-2第1周止根据方案,确定所要用的器材。设计总体框架结构,分出各模块,并将其展开,以得到比较细的设计模式。513-14-2第2周止根据所列框图,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始各分支电路模块的设计。613-14-2第3周止完成初稿,将所做的模块给指导老师查阅,看是否有不当之处,再进行改进。并将大电路的设计方案告之老师,得到老师更好的建议。713-14-2第6周止大胆进行设计,将每一个小的电路,大的模块,都精心设计好,完成整个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过程。813-14-2第7周止将所有设计整理结合,形成设计论文,交与指导老师检查,并经老师指点,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913-14-2第10周止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得到自己及老师认为满意的论文。10115、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