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园第二期扩初设计说明建 筑 设 计一、 概述世纪花园位于新规划的*小区内,东起*路,西邻*南路,北接&路,南至*路,全区基地面积总共14.86公顷,是*南路、&路等城市主干道与地铁2号线、规划轻轨及地铁6号线的交汇点,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基地北面与花木行政中心隔张家浜遥遥相望,形成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附属区域,东北角紧邻世纪公园,同时与同边的*&*小区、*&*小区及&镇住宅小区构成一定规模的居住带。北部不远处自然河流*&*在市内淌过,宁静的自然环境与便捷的交通构成了该地块开发的区位优势,是高品位优质生活的理想居处。二、 设计依据1、 *市*新区管理委员会(沪浦管200024号)“关于杨东、塘东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2、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单(浦建20010814号)。3、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核意见单(*新区发展计划局)。4、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 经业主确认的单体及总体方案设计。三、 工程概况a、 本期位于*路,*路及*路路口。b、建设用地为7-3=23878.00m2,7-4=3500m2,合计为27378.00m2。c、住宅幢数由2333,共11幢,其中32、23为17f,33、24为18f,25为15f,2627为12f,2831为14f,并设有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d、公共建筑(公建c)一幢为3f。2、建筑等级:一级3、建筑内容如下表:编号房型层数户数a150m2a=120150m2建筑高度(m)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23b1-1-n117f3432252.65202.285583.72#24b1-1-n118f3634255.65507.475888.91#25b215f3026446.64674.725053.51#26b1-n112f2422237.63530.533901.75#27b1-n112f2422237.63530.533901.75#28b1-n114f2826243.64121.294492.51#29b1-n114f2826243.64121.294492.51#30a114f2802843.63362.803669.00#31a114f2802843.63362.803669.00#32b3b4-n118f3635155.66474.006923.36#33b3b4-n117f3433152.66114.076563.43公建c3f12.951792.36警卫室1f3.316.85地下车库1f7070.83合计3302567451810.9961210.28四、 单体设计本期共有11栋,每栋均以座北朝南为主,一层均设有大厅,可供会客及休息使用,每栋1楼入口均设有残疾坡道,所有房型之卧室及客厅皆以朝南为主。主要房型有a1、b1-n1、b1-1-n1,b2、b3b4-n1等五种。其中:23、24为b1-1-n1 25为b2 2629为b1-n1 3031为a1 3233为b3b4-n1。1、 平面设计a、 a1单体平面:每户建筑面积约128m2,为一梯二户为二室二厅二卫为小户单元。b、 b11n1,b1n1,b2单体平面每户建筑面积约150m2,为一梯二户,双电梯为三室二厅二卫为标准单元。c、 b3b4n1单体平面每户建筑面积约177m2,为一梯二户,双电梯为三室二厅二卫为大面积之标准单元,大客厅,主卧室设有更衣室、卫生间设有淋浴设备。d、公建c单体平面其主要功能为便利居民生活起居,其中设有银行、邮局、花店、美容、餐厅、药房等机能。2、 建筑形态及立面设计考虑到小区北侧的科技馆和即将建造的德国艺术中心,因此北端高层建筑的立面高低起伏,极富层次;小高层建筑布置灵活,使建筑形态和空间丰富多样。小区总体建筑布局引入西方的block概念,将全区分为9个组团,每个组团形态各异,但都呈规整而刚强的几何形,形成完整而宁静的组团内部公共空间,与组团外自由活泼的空间形成强烈对比。五、 消防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本工程按耐火等级一级设计。1、 总体消防设计 消防车道沿周边布置环通r12m。 建筑物之间的消防间距东西向18m,南北向24m。 登高场地宽8m,长15m。 登高场地距离最远的窗10m。 地下室防火分区,4000m2,共2区。 高层建筑高度100m。2、 单体消防设计建筑内各部分按规范要求及平面功能合理划分。 每户进门处到楼梯疏散口的距离20m。 每户室内最远处离进门的距离20m。 14层高的a1、b1房型设有一台电梯,但在屋顶拼接二单元设有1.5米宽的连通走道。六、 设备工程消防设计给排水设备 1、给水部分 水源 一期工程供水来自市政管网,由二路供水,一路从东绣路引入dn200市政给水管,另一路从梅花路引入dn250市政给水管,生活供水管从梅花路引入处拨出管径dn100。相应的分别设置水表井。 给水系统 小区采用分质供水技术,为住宅、公建提供放心的饮用水,处理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净水标准,并配有自动监控和灭菌设备,管路末端回水,保证水质。2、热水部分 住宅:采用各用户分别设置煤气加热器分散供热方式,热水管均布置到位。 3、消防部分 水源:二路供水,一路从东绣路引入dn200市政给水管,另一路由梅花路引入dn250市政给水管,在基地内形成环网。 消火栓系统 根据地下车库分布实施相对集中的消防泵房形式。 23#楼、24#楼、25#楼、26#楼、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1218f)、d区地下车库为独立的消火栓系统,采用组团区域集中消防泵房供水形式。系统为一个分区,通过设置减压孔板,控制消火栓处动压不大于0.5mpa。系统由组合式消火栓供水设备供水,设备采取自动巡检,整个系统与屋顶水箱连通,屋顶水箱消防容积之和大于12m3。 水喷淋系统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50 m 2)按轻危险级;地下车库(停车数10 辆)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 d区地下车库设置一套稳高压喷淋供水设备,喷淋泵由湿式报警阀处压力开关控制启动,设备采取自动巡检,喷淋系统平时压力由稳压泵维持。 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50 m 2)的公共走道、消防前室等公共部位按规范设置喷淋。 室外消防 室外消防管网为环网布置,在室外总体的适当位置及与各系统水泵接合器距离不大于40米的地方设地上式三出口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手提式灭火器 按规范在各层楼面消火栓箱中设置干粉(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3kg(mfa3)若干只。 3、排水系统: 地下室排水由分散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总体污水、雨水管网。地下车库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总体污水管网。 4、环境保护 小区住宅屋顶水箱,地下室生活蓄水池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成品水箱(池),并采取保障水质技术,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 生活水泵及消防水泵均选用低噪声型水泵,并配隔振装置。七、设备工程消防设计电气设备 此次设计主要包括小区ii期工程中所有住宅楼的供配电设计,#c区公建及#d区地下车库的供配电设计。a、供配电设计:1、 供电方式 一、二级负荷采用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切。 三级负荷采用放射式结合树干式供电。2、 供配电系统本工程住宅供电采用低压供电。供电方式为树干式供电,对于一、二级负荷的二路供电电源,应采用来自上级不同变压器的两段低压母排,末端自切。3、 计量方式 本工程住宅部分实施一户一表制,低供低量,住宅中的电表箱设在配电专用的管弄间内,高层、中高层及公建部位的计量表均设在地下层的专用量电间内。 公建采用低供低量方式,楼内各用户设内部计量核算,总电表集中设在底层配电间。b、防雷系统:1、 防雷等级 根据*市防雷办提供的最新资料,*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为53.9d/a,小区内除18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楼为二类防雷建筑外,小区内其余所有建筑属于三类防雷建筑。c、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整个小区内采用集中报警系统。1、消防报警采用二总线系统,并在有关建筑单体的单元内设区域报警端子箱。各区域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2、#d区车库设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并设消防控制室,信号仍报至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3、火灾发生经确认后,由消防中心发出指令启动有关消防设施,实施联动控制并反馈给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d、车库照明管理:本次设计地下室车库为#d型车库,设有二间管理室。本设计在每间管理室预留电源容量,以备车库管理用。车库照明控制纳入系统控制,以确保车库照明得到最佳控制方案,节约能源。 八、环境保护 1、小区住宅屋顶水箱,地下室生活蓄水池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成品水箱(池),并采取保障水质技术,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 2、小区内景观水系为封闭水体,没有外来污染,造成水体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缺少流动,使含氧量降低,同时水体中产生悬浮颗粒。 3、生活水泵及消防水泵均选用低噪声型水泵,并配隔振装置。4、厨房排烟经净化后高空排放。5、对有噪声源和振动的设备作必要的消声、减振处理,以满足室内噪声设计要求。6、空调、通风设备均选择可靠、高效、节能、低耗的优良产品。7、建筑物的排风口尽量设在下风向或非人员逗留的地方。8、空调系统全部设置自动控制装置,同时满足舒适、节能及监控的要求。 9、水泵房置于地下车库内。九、环卫设计垃圾收集方式为集中收集。十、卫生防疫设计1、 水箱、水池内壁均满贴白瓷砖。2、 通风采光a、 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需要,窗地比满足规范要求。b、 空调新风量满足规范要求。十一、劳动保护设计1、 所有设备及线路、开关均采用经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2、 配电间、弱电间采用专业部门的标准设计,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并有降低噪声的措施。十二、安全保卫设计安保中心机房设在底层。 1、可视访客对讲系统采用二级访客控制方式。本系统由管理中心、可视室外门口机、可视室内分机三个部分组成。可实现三方通话、楼宇对讲、图像监看、中心综合管理等功能;并可实现电脑联网。在小区主、次出入口各安装套访客对讲系统门口机管理机,小区安保控制中心设访客对讲管理机套,在各单元楼主要入口处设访客可视对讲门口机各台并安装防盗门锁。每户住宅选用可视对讲电话机,可以与大门入口处的人员进行双向通话,并可控制大门入口处的电子门锁。物业管理中心也可与用户进行双向对讲,并接收用户的呼叫与报警。另外,地下车库与单元相通的门安装可视对讲门口机。 2、家庭安防系统小区每户设有家居安保配线箱,并设有磁控开关、易燃气体探测器,底层、二层及顶层每户设置紧急按钮开关、吸顶装红外探测器、挂壁明装红外幕帘探测器,并在各户预留烟感探测器等的接口端,用户可根据需求作相应的配置。当小区居民外出家中无人时,可在报警主机上设防,系统自动进入防盗、防窃、防撬、防非法闯入的布防状态。无论任何时候,用户还可以通过紧急报警按钮向中心发出紧急求助。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各单元楼进出门厅、电梯轿箱(设计预留管道)、主要道路等重点部位设置ccd黑白摄像机,采用视频同轴电缆传输图像信号,可在小区安保控制中心集中对重点部位的摄像机进行实时图像监控、录像记录,对小区重点部位的图像控制从以监看为主逐步过渡为以图像记录为主,并辅以实时监看的方式。初步统计,固定摄像机为89台,带云台摄像机14台。 4、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在小区周界设置主动式红外探测器,在小区信息管理中心设置报警主机,通过不可见的红外线来组成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一旦发生非法侵入小区周界,即因红外线断面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记录和储存。有效地增强了小区整体的安防系数。周界探测器安装在围墙或栅栏顶约20cm高处,互相交错设置,避免衔接处的漏洞。初步统计需设30150m不同探测距离的主动红外探测器对数约为1921套。 5、电子巡更系统巡更系统采用无线式(离线式),该系统由巡更检测点(即ic卡)、巡更器(即手持式ic卡读卡器)、巡更管理软件等组成。在小区的入口、重要公共设施、各单元楼内底层等处设为巡更站,安装感应式ic卡,以ic卡读卡器作为巡更签到牌,由电脑软件编排巡更班次、时间间隔、路线走向,有效地管理保安人员的巡视活动,维护小区的安全。 6、车库管理系统在地下车库设置车辆入口和出口的车辆管理设备。入口设车辆感应器、读卡机、自动闸门机,出口设收费电脑、自动闸门机、车辆感应器。根据小区车辆的特点,对进入地下室的车辆(长期住户)进行控制、停放与满车位显示;对地面车位(临时用户)进行发卡计时、计费管理。入口处采用摄像机抓拍图像保存,通过出口摄像机抓拍图像进行对比,进行管理控制。十三、节能措施1、 屋面采取保温隔热处理。2、 建材的选用上,选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构件用料。十四、无障碍设计主入口处设残疾人专用坡道。十五、暖通空调设计1、 住宅的卧室、客厅、餐厅均设置直接蒸发式一拖多分体冷暖空调器。每户根据面积的大小设置一台或二台室外机,设置多台室内机。2、 消防控制室机房均分别设置直接蒸发式分体冷暖空调,独立使用,电梯机房设置直接蒸发式分体单冷空调器。3、 住宅、地下车库与库房及设备用房通风设计1 住宅部分无外窗卫生间,除各户设独立排气扇外,另采用排风机由管弄引至屋顶集中排放废气。 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消防排烟)系统,自然补风。排风量满足6次/h换气次数。3 地下室自行车库、库房、水泵房等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自然补风。排风量满足46次/h换气次数。十六、动力设计 1、c区住宅楼共330户居民,每户在厨房的服务阳台内设2.5 m3/h皮膜表一只,并考虑用气设备为一台燃气灶(设在厨房内)和一台燃气容积式热水炉(设在服务阳台上)。每户居民天然气平均用气量约为3 m3/h,则c区内天然气计算流量约为130m3/h。2、燃气热水器排烟采用强制排烟型,排烟管直接接至室外排放。十七、建筑用料1、墙体:屋面传热系数1w/km2,外墙传热系数150m2=256户,=120150m2=74户,25674=330户机动车总数地上762932561.0+74/0.5=293辆地下217自行车面积111m2 (74辆)m2居住总人数1320人结 构 设 计 一、工程概况“*花园二期”工程位于*市*路、*路,由2幢18层、2幢17层、1幢15层、4幢14层、2幢12层住宅,会所及1个独立地下车库组成。其中所有住宅均设1层地下室,作为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独立地下室为汽车停车库。 二、设计依据 1、根据 &建设(91)第944号 文件,本工程拟建的建筑物均按7抗震设防。地震影响按近震考虑。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bj 08-9-92 ),本工程建筑物均属丙类建筑,本工程的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3、本工程建筑物结构的抗震等级,依据结构体系和房屋高度等具体划分如下: 建筑物结构的抗震等级代表楼号房型号房屋高度及层数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剪力墙框架23号楼b1-1 型51.40m 17层剪力墙三级24号楼b1-1型54.40m 18层剪力墙三级25号楼b2型45.40m 15层剪力墙三级26、27号楼b1型36.40m 12层剪力墙三级28、29号楼b1型42.40m 14层剪力墙三级30、31号楼a1型36.40m 14层剪力墙三级32号楼b3b4 型54.40m 18层剪力墙三级33号楼b3b4 型51.40m 17层剪力墙三级地下车库框架三级会所框架三级 三、设计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 9-87 )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 10-89 )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 11-89 ) 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bj 08-9-92 )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 7-89 ) 6、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08-11-1999 )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 94-94 )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 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 3-91 )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0-89 ) 四、设计荷载(使用荷载) 根据建筑设计和使用要求,主要设计(使用)荷载为: 1、屋面 上人屋面: 1.50 kn/m2 不上人屋面: 0.70 kn/m2 2、楼面 住宅: 2.00 kn/m2 住宅楼梯: 2.00 kn/m2 住宅厨浴: 2.00 kn/m2 住宅阳台: 2.50 kn/m2 地下车库: 5.00 kn/m2 设备房: 按实际取用 电梯机房: 7.00 kn/m2 3、基本风载: 基本风载: 0.55 kn/m2 高层基本风载: 0.61 kn/m2 五、主要建筑材料 1、混凝土 住宅的地下室底板及侧壁均采用c30防水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s6,其余构件采用c30混凝土。 地下车库底板、顶板及侧壁采用c30防水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s6,其余构件采用c30混凝土。 会所采用c30混凝土。 2、钢筋:i级,ii级。 3、钢材: q235b,q345。 4、砌体: 地下室内墙采用200厚大三孔空心砖。 0.000以下外墙采用240厚机制标准砖。 0.000以上内墙均采用100、200厚粉煤灰加气砌块。 0.000以上外墙均采用24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六、工程地质 应甲方未提供二期场地的勘探设计资料,故现结构设计暂按*地矿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花园一期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 01087)进行,待二期正式勘察报告提供后基础设计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七、上部结构型式“*花园”二期工程由十几幢建筑单体组成。根据建筑总体设计,地下车库与高层住宅或小高层住宅紧密排列,因此,结构设计在所有地下车库和高层及小高层住宅之间,均设置沉降缝(抗震缝),且位于基地中心的地下车库面积较大,故结构设计还采用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若干区域,以达到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目的。 高层及小高层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其楼盖均采用现浇楼板。 地下车库的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为提高地下室净空,顶板采用无梁楼盖。会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 八、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拟考虑有梁式筏基加桩基的设计。参照一期的工程地质报告及已经完成的一期设计情况,二期工程中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分别采用500或400phc高强预应力管桩,桩长约31m,桩尖持力层为第-1层草黄色砂质粉土,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分别为2200 kn、1500 kn。为了更确切地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我们将会根据业主提供的正式二期勘察报告资料,进行若干组静载荷试验,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此外我们在进行桩位设计时,应尽量使上部结构荷载重心与桩基合力形心一致。本工程的各栋住宅均设置1层地下室,作为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层高为3.9m。 独立地下车库为小车停车库,层高3.85m,底板厚0.40m,设置双向地基梁+抗浮桩。根据单桩抗拔承载力选用450预制方桩,桩长约31m。会所基础拟采用桩基+独立承台的基础形式,选用400预制方桩,桩尖持力层为第-2层。 九、结构计算结果 经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高(多)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tat),各单体计算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1、设防烈度: 7 2、场地土类别: 类 3、震源: 近震 高(多)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tat)计算结果(一)楼号24号楼25号楼28号楼地震作用x / h1/10501/12131/1217y / h1/10441/ 9921/1482x / h1/ 8191/12551/ 944y / h1/ 8651/10631/1154风载作用x / h1/39771/58981/6048y / h1/19101/48821/4797x / h1/30471/32741/4620y / h1/16101/28241/3794周期x方向t 11.6774 s1.2811 s1.2912 st 20.4793 s0.3553 s0.3587 st 30.2315 s0.1741 s0.1748 s周期y方向t 11.5960 s1.1907 s1.0452 st 20.3639 s0.2775 s0.2561 st 30.1535 s0.1269 s0.1150 s高(多)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tat)计算结果(二)楼号30号楼32号楼地震作用x / h1/10311/1255y / h1/11761/1229x / h1/ 8191/ 927y / h1/ 9351/ 987风载作用x / h1/33301/5978y / h1/33561/2754x / h1/26461/4349y / h1/26681/2267周期x方向t 11.3747 s1.5389 st 20.3807 s0.4462 st 30.1870 s0.2246 s周期y方向t 11.1742 s1.4733 st 20.2985 s0.3631 st 30.1348 s0.1647 s 十、其他说明 本工程尚未提供勘察资料,故请业主安排和组织勘察单位,尽早完成尚未完成的勘察工作,并提交勘察成果,结构设计将对基础设计进行复核,调整。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基地周围市政给水、排水初步资料。 2、建筑提供的单体、总体方案。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j1687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1,j10089- 200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gj08-20-2001,j10090-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修订版)gbj1588 等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及市政有关部门的各项要求。 二、设计范围 1、红线以内的建筑单体的给排水及消火栓,喷淋系统设计。 2、红线以内基地的总体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三、设计参数及系统说明 1、给水部分 水源 一期工程供水来自市政管网,由二路供水,一路从东绣路引入dn200市政给水管,另一路从梅花路引入dn250市政给水管,生活供水管从梅花路引入处拨出管径dn100。相应的分别设置水表井。 用水量序号用水名称用水量标准用 水 量备 注最高日 m3/d最大时m3/h1住 宅300 l/人d346.528.92公 建50 l/人d33.07.33绿化浇水1.5l/m2次26.513.24道路冲洗1.5l/m2次9.64.85总 计457.259.6 考虑10%未预见水量 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物类型与分布实施不同的泵房布置方式。 23#楼、24#楼、25#楼、26#楼、27#楼(1218f);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1418f)高层:分别采用相对集中的组团区域集中泵房供水形式。市政自来水进入地下室水泵房蓄水池,再由水泵提升至各单体屋顶水箱,上行下给供给相应的各单体住宅用水,并由减压阀实施竖向分区减压,控制各分区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 公建c等部分采用直接利用市政自来水水压,采用下行上给供水方式,分别独立设表计量。 小区采用分质供水技术,为住宅、公建提供放心的饮用水,处理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净水标准,并配有自动监控和灭菌设备,管路末端回水,保证水质。2、热水部分 住宅:采用各用户分别设置煤气加热器分散供热方式,热水管均布置到位。 3、生活泵房及生活蓄水池编号泵房类别生活水池m3生活泵备注123#楼、24#楼、25#楼、26#楼、27#楼组团区域集中泵房6050dl7q=12.6 m3/hh=85.4mn=7.5kw(一用一备)2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组团区域集中泵房7565dl5*q=18 m3/hh=86mn=15kw(一用一备) 4、消防部分 水源:二路供水,一路从东绣路引入dn200市政给水管,另一路由梅花路引入dn250市政给水管,在基地内形成环网。 消防用水量: a 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住宅: 24m建筑高度50m 15l/s 20l/s 公建c: 20l/s 地下车库(ii类): 20l/s 10l/s b 自动喷淋用水量: 住宅: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50 m 2) 14l/s 地下车库: (停车数10 辆) 27l/s 按小区同时一次火灾最大保护建筑物所需的消防用水量计,为62l/s。 消火栓系统 根据地下车库分布实施相对集中的消防泵房形式。 23#楼、24#楼、25#楼、26#楼、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1218f)、d区地下车库为独立的消火栓系统,采用组团区域集中消防泵房供水形式。系统为一个分区,通过设置减压孔板,控制消火栓处动压不大于0.5mpa。系统由组合式消火栓供水设备供水,设备采取自动巡检,整个系统与屋顶水箱连通,屋顶水箱消防容积之和大于12m3。 地下车库内设消火栓及软管自救灭火喉,并配备消火栓箱,每个消火箱内配有dn65栓口,19水枪,25m长衬胶龙带,dn25灭火喉,箱内自动启泵按钮动作信号能传到消防控制中心。 住宅室内每层设设消火栓,并配备消火栓箱,每个消火箱内配有dn65栓口,19水枪,25m长衬胶龙带,箱内自动启泵按钮动作信号能传到消防控制中心。 水喷淋系统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50 m 2)按轻危险级;地下车库(停车数10 辆)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 d区地下车库设置一套稳高压喷淋供水设备,喷淋泵由湿式报警阀处压力开关控制启动,设备采取自动巡检,喷淋系统平时压力由稳压泵维持。系统根据防火分区及楼层设置水流指示器,监控阀,其动作信号可传至消防控制中心。 住宅(平均每户建筑面积150 m 2)的公共走道、消防前室等公共部位按规范设置喷淋。喷淋管网直接从本层消火栓管网中接出,系统均不设湿式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 喷淋系统每层末端均设压力表和试验排水装置。 室外消防 室外分散设置室内各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的水泵接合器。 室外消防管网为环网布置,在室外总体的适当位置及与各系统水泵接合器距离不大于40米的地方设地上式三出口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手提式灭火器 按规范在各层楼面消火栓箱中设置干粉(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3kg(mfa3)若干只。 按规范在变、配电间等特殊部分设置干粉(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3kg(mfa3)若干只。 5、消防泵房编号泵房类别消火栓泵消火栓稳压泵喷淋泵喷淋稳压泵123#楼、24#楼、25#楼、26#楼、27#楼、28#楼、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d区地下车库组团区域集中消防泵房100dl4*q=20 l/sh=73mn=37kw(一用一备)100dl3*q=27 l/sh=45mn=30kw(一用一备)(喷淋泵服务除住宅以外区域)40dl4*q=1 l/sh=55mn=4kw(一用一备) 6、排水系统: 一期工程污、废水量:最高日为373.9m3/d,最大时为35.4m3/h。 室内采用污、废水分流排水系统,其中住宅(1218f)采用upvc螺旋单立管排水系统,伸顶透气;会所采用专用通气立管排水系统,伸顶透气。地下室排水由分散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总体污水、雨水管网。地下车库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总体污水管网。 室外总体污、废水合流,并排至梅花路市政污水管网。排出口径dn300。 小区雨水量计算按*暴雨强度公式(数理统计法)设计,降雨重视期采用3年。 屋面雨水采取建筑外排和小部分内落外排相结合的方式,降雨重现期采用3年。 室外总体雨水管网汇集地面雨水和建筑屋面排出的雨水,有组织的向市政雨水管网排放,排出方向为梅花路,排出口径dn700。 四、环境保护 1、小区住宅屋顶水箱,地下室生活蓄水池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成品水箱(池),并采取保障水质技术,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 2、生活水泵及消防水泵均选用低噪声型水泵,并配隔振装置。 五、管材及新技术 1、给水管、热水管:室内给水干管采用内衬塑镀锌钢管或复合给水管,其它室内给水管、热水管均采用材质为铜管或聚丙烯塑料的新型复合给水管;室外采用埋地型upvc塑料给水管。 2、消火栓管、喷淋管:当管径1.0mpa时,采用无缝钢管,沟糟式接头连接。 3、排水管:住宅(1218f)采用upvc螺旋单立管塑料管;会所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潜水泵出水管采用焊接钢管;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压要求必须满足试压规范)。室外雨、污水管采用埋地型加强筋upvc塑料排水管。 4、住宅水表均采用干式水表,水表口径不小于dn20。 5、公用设施中的洗脸盆、洗手盆和小便器冲洗等采用延时自闭、感应自闭式水嘴或阀门。 6、住宅内水嘴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选用节水型6l冲洗水箱坐式大便器。 六、须与业主配合落实的问题 1、及时落实基地周围的市政给水管接口位置和管径,以及市政接入点水压值。 2、及时落实基地周围市政雨水管接口位置、管径和管内底标高,以及明确小区内雨水排水3年重现期设计标准。 3、基地生活污水直排市政污水管网方式须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切实落实好基地周围市政污水直接排放接口的位置、管径和管内底标高,以及相应的接入要求。电 气 设 计一、 设计依据:1、国家有关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96-1999及*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2、建筑工种提供的扩初资料及各工种提供的用电资料。3、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设计要求。二、 设计范围:1、 此次设计主要包括小区ii期工程中所有住宅楼的供配电设计,#c区公建及#d区地下车库的供配电设计。2、 各住宅楼,公建及地下车库的电力、照明设计。3、 各幢楼的防雷及接地设计。4、 相关楼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5、 电业站至物业配电间的进线电缆头前端由电业负责设计施工,电缆头以后则由本院负责设计,并预留进线套管设计。 三、 供配电设计:4、 工程概况小区ii期总建筑面积61210.28m2(包括地下车库面积7070.83m2,公建面积1792.36m2)。其中住宅50001.78m2,小区总户数330户。小区总装机容量为4355.4kw。5、 负荷等级1 各高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的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2 中高层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3 其他非重要负荷为三级负荷。6、 供电方式 一、二级负荷采用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切。 三级负荷采用放射式结合树干式供电。7、 供配电系统 本工程住宅供电采用低压供电。供电方式为树干式供电,对于一、二级负荷的二路供电电源,应采用来自上级不同变压器的两段低压母排,末端自切。 公建采用低压供电。 小区内多层住宅采用树干式供电。 车库内的重要负荷包括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切,对于一般的用电设备,采用放射式结合树干式供电。8、 计量方式 本工程住宅部分实施一户一表制,低供低量,住宅中的电表箱设在配电专用的管弄间内,高层、中高层及公建部位的计量表均设在地下层的专用量电间内。 公建采用低供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锰氧化物纳米结构用作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 企业公司饭堂管理办法
- 功能性姿势练习对华尔兹选修课学生身体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乡镇督查工作管理办法
- 保密书刊订阅管理办法
- 仪器英文命名管理办法
- 乡村街道店铺管理办法
- 企业密集地区管理办法
- 信息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 计生避孕药具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创意市集承办协议
- 合同能源托管合同
- 营养专科护士总结汇报
- 仓库转让合同范本
- VTE防控管理相关制度(VTE患者管理与随访的相关管理制度)
- 职业技能竞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房地产 -2024年第二季度大连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报告
- 档案管理借阅制度
- 重力式(仰斜、俯斜)挡土墙计算软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