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以上老人追悼词_第1页
90岁以上老人追悼词_第2页
90岁以上老人追悼词_第3页
90岁以上老人追悼词_第4页
90岁以上老人追悼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90 岁以上老人追悼词 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一生,艰辛一生,简朴一生,平凡一生 ,也是不平凡一生。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90 岁以上老人追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横岭默哀,金鸡挥泪。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居,一位乐善好施的慈祥老人 *,因病医治无效,于公元二零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一十三分与世长辞,享年 82 岁。她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长久地闭上了慈爱的双眼,舍下她的亲人,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从容,走的是那样的平静,走的是那样的匆 忙。 其实您的亲人知道,您不想走,因为您有太多的牵挂和期盼,因为您眷恋着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总想着您的子孙后代更加兴旺发达,幸福长久,可是无情的病魔夺走了您的一切,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从此,儿女们再也得不到您无私的母爱,再也牵不到您温暖的双手,亲友们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脸 ! 高山垂泪,树木低头。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老人,追忆她的生平事迹,寄托我们深切的哀思,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90 岁以上老人追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2 / 9 千言万语表达不完我对慈父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万语千言诉不尽对他老 人家的深切追思和怀念。安息吧,我的父亲 !安息吧,伟大的父亲 !您一生无愧于教育子女事业,最后一刻也长眠于子女的关怀中 您的儿女、家人和好友们将永远怀念您 ;您的子女将继承您的遗志,发扬光大,将永远继续完成您未尽的事业,让您含笑九泉,安息吧。 驾鹤西归的老父亲,您一路走 你的儿女和亲戚 2016 年 12 月 18 日浦水曲终阴雨细诉苍天无情 万里云低昏鸦犹泣落日吞悲 2016 年 12 月 6 日凌晨三点零两分, *、 *、 *三兄弟的母亲与世长辞了,年仅 60 岁的母亲离我们远去了,操劳一生的母亲离我们远去了,几天来,儿孙们泪 水早已枯竭,悲痛难以言表。在送别母亲蓬山西去的时刻,我们兄弟三人再一次饱含深情,缅怀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慈颜已逝,德传梓里。妈妈啊,您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您三岁丧父,十岁丧母,那时,两位舅舅也只有十几岁,缺少童年的甜蜜,没有少年的快乐,但苦水没有泡散你对生活的希望,贫穷没有挫垮你对生活的信心,兄妹三人相依为命共同熬过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正是那一段异常艰苦的岁月铸就了您坚韧不拔、勤俭持家的美德。 1962 3 / 9 年您和父亲成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两间破漏的土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点生活用品,家徒 四壁,一穷二白。您除了手脚不停地干家务,还得背着孩子参加生产队的体力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起早摸黑,四十多年您停留过吗 ?您休息过吗 ? 三更树摇随鹤唳,残山剩水念好人。妈妈呀,成家以后您身板并不结实,却要支撑起一个大家庭,赡养老人、哺育小孩、照顾小姑子、团结众邻居,您勤扒苦做,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热情待人,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劳动妇女,您拥有中国劳动妇女所有的朴素情感。姥姥一直在念叨您的好,您把她从初中送到大学毕业,供她吃,供她穿,帮她洗衣,为她鼓气,姥姥含泪说,没有您这样的好嫂子就没有她的今天,您的大恩大德 让她永志不忘。妈妈呀,黄泉路上有奶奶在迎接您,你孝敬婆婆早已成为团坊四邻的美谈,在农村,婆媳关系不好处,奶奶却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好儿媳,那些年生活十分紧张,有了一点好吃的,您总是尽孝在先,我清楚地记得,有几次您受了奶奶的委屈,饭桌上您噙着泪水也在为奶奶夹菜添饭,奶奶晚年中了风,半身不遂卧床五年,您每次劳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病床前问寒问暖,久病有孝媳,白天,您为老人梳头洗澡,端饭熬药,晚上,您和奶奶同睡一张床,侍侯奶奶大便小便,还惟恐自己做得不好,五年过去,奶奶病逝了,您也熬坏了身体。因为过度劳累,您4 / 9 晚年患了腰 椎骨质增生病,但您不辍劳作,我们劝您休息,您说做了一辈子,就是劳动的命,不做事就浑身不自在。直到去世的前一天,您还在操持家务。您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 倚门人去云影淡,瞻容儿悲月光寒。妈妈呀,您识字不多,文化不高,但您希望每一个儿子都成人成材,您把毕生的心血都耗在家人身上,惟独忘记关心自己。从 1961 年 9月大哥出生到现在,整整四十年您都在为我们四兄弟呕心沥血,大哥 1967 年发萌读小学,小弟 1998 年中专毕业,连续31 年您抚育三个孩子读书求学,物质的贫乏、生活的清苦、劳动的繁重、家庭劳动力的欠缺,天大的困难您 都扛在肩上,您自始至终都把三个儿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节衣缩食地供养孩子上学读书,您那颗望子成材的心可与历史上的孟母争辉。我们病了,您整夜整夜地守护在医院,我们冷了,您挤出一丁一点的时间为我们缝补衣服赶做布鞋,我们饿了,您看着空空如也的家急得直掉泪,我们学习,您顶住疲惫陪在煤油灯下。您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您知道怎样在品行方面严格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校正我们的言行,大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小的时候打猪草,有一次顺手割了生产队里的几兜油菜苗,回家以后被您严厉地教育了好几天,您的言传身教时时为我们四兄 弟的成长端正方向。如今,我们几兄弟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5 / 9 己的工作,日子逐渐好起来了,想想您一生对我们的好,弟兄几个开始思考怎么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刚刚为您改善了住房条件,增加了一点生活设施,还想在您的晚年做更多的回报,您却匆匆地撒手而去了,就这样把无尽的悲痛留给了我们,没有完整地尽孝,这让我们几兄弟一生不安哪 !难道上天注定您到这个世界上来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吗 ?苍天不公啊 ! 教子齐家语不闻,寸草何曾报母恩。 望云路断亲何在,空余血泪洒新坟。 妈妈呀,今天阴阳界上为您送行,何时才能再相见 ?我们在泪花和 松柏中铭记您慈祥的面容,我们在梦中期待着聆听您亲切的教诲,您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将永久地激励后人,面对您的遗体,我们兄弟四个对苍天无情有千万个想不通,我们只能强忍悲痛,向您老人家道一声 “ 谢谢 ” ,除此以外,我们默然无语。 妈妈呀,伟大的妈妈,安息吧,黄泉路上请您一路走好 ! 90 岁以上老人追悼词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会 ,悼念 老人。 老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二零零六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凌晨, 老人永远告别了人间和她的儿孙,驾鹤西去,享年八十六岁。 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一生,艰辛一生,简朴一生,平凡6 / 9 一 生 ,也是不平凡一生。 老人性格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她和原东山政协常委、国民党起义将领欧锡雄一辈子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当丈夫蒙冤入狱,她在逆境中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用瘦弱的双手整日操劳,是家庭的顶梁柱。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她挺直腰杆朝前走,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五个子女,使他们成家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人少年曾受到较好的教育,从小就养成聪明、果断、生活信念坚定的性格。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关心国家命运,怀着报国之志积极投入抗战中。当时,东山县为组织广大妇女协同抗日,创办妇 女助教训练班,招收一批品行端正、深居闺房,并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女青年入班受训。青年 老人激于对日寇侵华罪行的义愤,敢于冲破封建习俗禁区,冲出闺房,奋志报考,穿上军装,投身抗日洪流。青年 老人在训练班毕业后任梧龙和白埕乡的妇女队长,她发动青年妇女踊跃报名接受军训,支援抗日前线,为抗日尽了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是她人生的一个精彩亮点。 老人的丈夫 是原福建省盐警总队驻东山盐警大队少校大队副。东山临解放时,他完全可以携带家眷逃往台湾。但在中国共产党起义投诚政策感召下,也得到妻子 的支持,毅然在诏安林头率部起义,走 上光明的道路。不久,丈夫蒙7 / 9 冤入狱,到外省劳动服役。她由一个国家干部家属一下子变成犯人家属,非常痛苦。但是她没有被不幸打倒,而是头鬃打紧紧,顽强生活下去。她把家庭迁到莆田,辛勤劳动,头做脚犁,含辛茹苦,捧屎抓尿,抚养五个子女。 那时候,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她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还要照管一群年幼的儿女。猪在叫,鸡在跳,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一有空闲就织裙围带,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儿女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带声又把子女从梦乡 惊醒。她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裙围带、斗笠带、皮裙带偷偷拿到集镇上卖,以换取生活费。但因为丈夫服役,常引起他人误解,她也受尽了委屈,这是她精神上最痛苦的地方。 那时, 老人很想念家乡的井水,想念家乡的田洋仔,想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但由于缺少路费,几次都回不成。后来,在新加坡的亲人给她寄了路费,她终于实现了愿望,高高兴兴带着儿女回到了家乡。家乡亲人没有抛弃她,热烈欢迎她的归来。这时,她忘记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暖,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建设家乡。尽管道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徐雪花老人心态一直很平和 ,总是乐观向上,和邻居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 8 / 9 1975 年,适逢国家大特赦,蒙冤服役多年的丈夫终于回到了身边,一家团圆。这时,她可以告慰丈夫的是,在那样极端困难环境下,她把五个儿女都送进学堂,学习文化,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谋生的本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的丈夫问题得到甄别,得到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她衷心感谢政府实事求是的政策,使她夫妻有个幸福的晚年。 老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对社会抱怨,过去生活虽然对她很不公平,但她忘记过去,忘记不幸。过去个别人对她的误解也不 计较,她觉得那是由一个时代造成的,她有一颗宽容心,能够宽恕他人,能够宽恕社会,给徐雪花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自由和安宁。这时,她丈夫热心统战工作,利用过去与国民党将领的关系,经常和他们联系,告诉祖国对台湾和平统一的政策、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老人支持丈夫的工作,盼望台湾早日统一。 200 年丈夫患病以后,她照顾周到,尽了妻子的责任。丈夫逝世后,对政府她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2016 年下半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