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水处理、除灰除渣、生活水、氢站plc系统设备检修规程系统概况及规范1.1系统概况大唐长山热电厂一期一台660mw机组的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灰除渣系统、生活水系统、氢站、是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plc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设备的运行、停止、逻辑控制,所有控制的逻辑连锁和同外部设备的联系都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整个plc可编程控制器按冗余设计,即有二台主机相互备用,提供完备的设备可靠性。1.2系统的规范及主要设备1.2.1通讯线连接图1.2.2主要设备清单(表1)表1 plc控制系统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中文名设备型号1plc主机cpucpu 414-4 h2通讯模块cp 443-13电源模块ps 407 10a4开关量输出模块do32xdc24v/0.5a5开关量输入模块di32xdc24v6模拟量输入模块ai8x12bit7模拟量输出模块ao8x12bit8热电偶输入模块ai8xrtd2 系统检修周期及标准项目 2.1 检修周期plc控制系统检修随机组检修进行,一般3-4年。2.2 标准项目(表2)表2 标准项目清单序号标 准 检 修 项 目备注1所有控制柜清洁2输入输出信号检查3所有plc卡件清洁测试4plc软件备份5plc主机电池更换6plc主机冗余切换试验3 修前准备及安全注意事项 3.1 检修项目技术方案已编制完成。 3.2 备品材料已准备就绪。3.3 检修人员已完成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检修的目的、任务和要消除的缺陷。3.4 对plc控制系统的模拟量模件插拔时必须戴防静电护腕; 3.5 同一i/o模件中所有信号回路未检查完时,不准插入对应的i/o模件; 3.6 i/o模件插入插槽前需确认信号端子线无接地情况; 3.7 检修时必须先看清有关图纸,并且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3.8 检修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规有关规定以及大中小修期间制订的相关的规章制度。4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表3)表3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序号检修项目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质量标准1所有控制柜清洁 (1)将柜内的积灰清洁干净; (2)用橡皮泥将所有洞孔封死;(3)柜门开关灵,门锁完好。柜门整洁密封性好开关灵活。2输入输出信号检查 (1)数字量输入通过模拟短接检查系统内状态的变化; (2)数字量输出则通过强制输出的方法检查; (3)模拟量输入信号通过外部输入模拟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逐个检查量程、变换精度;(4)模拟量输出信号通过内部输入模拟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逐个检查量程、变换精度按接线图纸进行接线正确率检查。模拟量输入输出精度要求在+/-3%(满量程)3卡件清洁检查并校验卡件清洁:(1)切断plc控制柜电源;(2)松开卡件面板上的固定锣丝,拔出卡件,记录卡件槽位(地址); (3)戴上静电护腕,确认静电垫子可靠接地;(4)用刷子刷去卡件上的灰尘;(5)清洁卡件完成后,将卡件插入原处;(6)仔细检查卡件的地址是否与原来一样,安装是否牢固;(7)plc控制柜重新上电后,确认plc主机,通讯模块、电源卡件指示灯工作正常。卡件清洁,安装紧固。4plc软件备份(1)启动step 7程序。 (2)右键点击项目选择对象属性。 (3)查找出储存项目位置。 (4)打开我的电脑,找到储存项目目录。(5)复制项目文件,粘贴到想要储存的位置或者刻录成光盘备份。(6)点选开始菜单,选择程序,在程序菜单中选择proficy hmi scada - ifix 4.0(7)在proficy hmi scada - ifix 4.0中选择备份和恢复向导(8)按需要选择部分备份和完全备份,选择好后,点选备份,在随后的对话框中输入想要备份存储的位置,最后备份完成。功能完全正常。5plc主机冗余切换试验(1)确认两台plc cpu互为冗余。即一台显示run,另一台显示;(2)使用cpu模式选择器由run切至stop后马上切回run,此时该主机由primary变为standby,而另一台plc主机由standby变为primary;(3)检查plc编程器中plc软件运行正常后退出编程软件;(4)用同样方法将primary主机切回原plc主机,确认冗余已建立。功能完全正常6plc主机电池更换(1)确认主机工作正常,各指示灯显示正确;(2)用一字螺丝刀拧松安装电池的盖板,取出内部锂电池;(3)换上新的同型号锂电池,安装上盖板。主机面板上电池低指示灯灭。5 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表4)表4 系统常见故障清单序号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1处理器power ok灯灭。电源无;卡件坏。检查外部电源;更换卡件。2处理器ready 灯灭。卡件故障。更换卡件。3处理器run灯灭。卡件故障。重新上电;清除储存器并重新装程序;更换处理器。4处理器batt红灯(持续)。电池电压低。10天内更换电池。5rem i/o卡comm error灯(闪烁/持续)。部分远程i/o链故障。检查状态文件中故障的框架号,检查布线,通讯电缆,供电系统等。6处理器mb active 灯灭。上位机通讯卡无通讯或处于备用状态。重新上电;检查上位机通讯卡;主机备用状态正常。7rem i/o卡comm error灯(持续)。表示工作正常;除此外表示通讯、i/o架或适配器故障。重新上电;更换处理器。8模块fuse brown。输出模块fuse断。更换模块的fuse。9模拟量模块红灯亮。模块故障。更换新模块。14 plc程序控制系统14.1可编程控制器(plc)概述14.1.1前言: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14.1.2 plc的由来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14.1.2 plc标准的制定plc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 经 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作了如下定义:“p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年2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14.1.3 plc的特点14.1.3.1 plc的主要特点 14.1.3.1.1 高可靠性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14.1.3.1.2 丰富的i/o接口模块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 交流或直流; 开关量或模拟量; 电压或电流; 脉冲或电位; 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 按钮 行程开关 接近开关 传感器及变送器 电磁线圈 控制阀直接连接。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 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14.1.3.1.3 采用模块化结构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结构。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14.1.3.1.4 编程简单易学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14.1.3.1.5 安装简单,维修方便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14.1.3.2 plc的功能逻辑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步进(顺序)控制pid控制数据控制数据处理能力。通信和联网其它plc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要求,如:定位控制模块,crt模块。14.1.4 plc的发展阶段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4.1.4.1 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14.1.4.2 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14.1.4.3 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当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14.1.5 plc的分类14.1.5.1 小型plc 小型plc的i/o点数一般在128点以下,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整个硬件融为一体,除了开关量i/o以外,还可以连接模拟量i/o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它能执行包括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联网以及各种应用指令。14.1.5.2 中型plc中型plc采用模块化结构,其i/o点数一般在2561024点之间。i/o的处理方式除了采用一般plc通用的扫描处理方式外,还能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即在扫描用户程序的过程中,直接读输入,刷新输出。它能联接各种特殊功能模块,通讯联网功能更强,指令系统更丰富,内存容量更大,扫描速度更快。14.1.5.3 大型plc一般i/o点数在1024点以上的称为大型plc。大型plc的软、硬件功能极强。具有极强的自诊断功能。通讯联网功能强,有各种通讯联网的模块,可以构成三级通讯网,实现工厂生产管理自动化。大型plc还可以采用三cpu构成表决式系统,使机器的可靠性更高。14.1.6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如图所示:14.1.6.1 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14.1.6.2 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14.1.6.2.1 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14.1.6.2.1.1 ram (random assess memory) 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14.1.6.2.1.2 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在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14.1.6.2.1.3 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地对其所存储的内容进行修改。14.1.6.2.2 plc存储空间的分配虽然各种plc的cpu的最大寻址空间各不相同,但是根据plc的工作原理,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 系统程序存储区 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和系统软设备等) 用户程序存储区14.1.6.2.2.1 系统程序存储区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断子程序等。由制造厂商将其固化在eprom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它和硬件一起决定了该plc的性能。14.1.6.2.2.2 系统ram存储区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以及各类软设备,如: 逻辑线圈 数据寄存器 计时器 计数器 变址寄存器 累加器等存储器。14.1.6.2.2.2.1 i/o映象区 由于plc投入运行后,只是在输入采样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的外设。因此,它需要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ram)以存放i/o的状态和数据,这些单元称作i/o映象区。一个开关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bit),一个模拟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字(16个bit)。因此整个i/o映象区可看作两个部分组成: 开关量i/o映象区 模拟量i/o映象区14.1.6.2.2.2.2 系统软设备存储区除了i/o映象区区以外,系统ram存储区还包括plc内部各类软设备(逻辑线圈、计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和累加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和无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断电时,由内部的锂电池供电,数据不会遗失;后者当plc断电时,数据被清零。逻辑线圈与开关输出一样,每个逻辑线圈占用系统ram存储区中的一个位,但不能直接驱动外设,只供用户在编程中使用,其作用类似于电器控制线路中的继电器。 另外,不同的plc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逻辑线圈,具有不同的功能。数据寄存器与模拟量i/o一样,每个数据寄存器占用系统ram存储区中的一个字(16 bits)。 另外,plc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数据寄存器,具有不同的功能。计时器计数器14.1.6.2.2.3 用户程序存储区用户程序存储区存放用户编制的用户程序。不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各不相同。14.1.6.3 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14.1.7 plc的工作原理最初研制生产的plc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但这两者的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即如果这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所有的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 plc的cpu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14.1.7.1 扫描技术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14.1.7.1.1 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14.1.7.1.2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14.1.7.1.3 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比较下二个程序的异同:程序1:程序2:这两段程序执行的结果完全一样,但在plc中执行的过程却不一样。 程序1只用一次扫描周期,就可完成对%m4的刷新; 程序2要用四次扫描周期,才能完成对%m4的刷新。这两个例子说明: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另外,也可以看到: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一般来说,plc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讯等,如下图所示,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自诊断、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所有时间的总和。14.1.7.2 plc的i/o响应时间为了增强plc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可靠性,plc的每个开关量输入端都采用光电隔离等技术。为了能实现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硬逻辑并行控制,plc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使得plc得i/o响应比一般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慢的多,其响应时间至少等于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均大于一个扫描周期甚至更长。所谓i/o响应时间指从plc的某一输入信号变化开始到系统有关输出端信号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其最短的i/o响应时间与最长的i/o响应时间如图所示: 第(n-1)个扫描周期最短i/o响应时间:最长i/o响应时间:14.1.8 plc的i/o系统14.1.8.1 i/o寻址方式plc的硬件结构主要分单元式和模块式两种。前者将plc的主要部分(包括i/o系统和电源等)全部安装在一个机箱内。后者将plc的主要硬件部分分别制成模块,然后由用户根据需要将所选用的模块插入plc机架上的槽内,构成一个plc系统。不论采取哪一种硬件结构,都必须确立用于连接工业现场的各个输入/输出点与plc的i/o映象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给每一个输入/输出点以明确的地址确立这种对应关系所采用得方式称为i/o寻址方式。i/o寻址方式有以下三种:14.1.8.1.1 固定的i/o寻址方式这种i/o寻址方式是由plc制造厂家在设计、生产plc时确定的,它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点都有一个明确的固定不变的地址。一般来说,单元式的plc采用这种i/o寻址方式。14.1.8.1.2 开关设定的i/o寻址方式这种i/o寻址方式是由用户通过对机架和模块上的开关位置的设定来确定的。14.1.8.1.3 用软件来设定的i/o寻址方式这种i/o寻址方式是有用户通过软件来编制i/o地址分配表来确定的。s7-300 plc系统14.4.1软件介绍step 7是标准的用于simens plc的编程和组态软件。锅炉等离子点火系统所用的版本为step7 v5.1。s7-300有lad(ladder logic)、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stl(statement list)三种编程语言:lad为梯形图编程模式,fbd为功能块编程模式,stl为语句编程模式。s7-300在等离子系统中采用stl编程模式。step manager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在线方式(on line)和离线方式(off line)。step manager有以下功能:建立工程;组态硬件参数;组态硬件网络;编写程序块;调试和下装程序。14.4.2程序组态(一)对于一个工程项目,他的层次如图14.4-1所示:14.4-1项目层次图(二)组态步骤创建一个工程:进入step 7后,点击新建,在type选项中选择为project,再输入工程名即可;也可以使用“new project wizard”方便地创建一个工程;对于一个打开的工程,可使用edit中的object properties对工程的属性进行修改。 创建一个station:选中工程,进入insert中的station创建一个station;在station上点击右键,进入open object,可以对station进行硬件组态;硬件组态完成后,则程序和cpu建立起了联系;创建一个program:在station下的cpu上点击右键,选择insert中program中的s7 program可以创建一个程序;当程序建立好以后,将会包括以下项目:标签表symbol table程序块夹block folder源文件source file创建块在block folder下可以创建各种块,在s7 中包括有以下以种类型的块: 块包括有三种类型:逻辑块(logic block)、数据块(data block)、用户自定义类型(user-defined data types)。逻辑块中包括:ob(organization block)、fb(function block)、fc(function)、sfb(system function block)、sfc(system function);块的编程有incremental input mode和free edit mode两种模式。创建一个标签表(symbol table)在标签表中定义了各个块的功能。 14.4.3程序的下装和上传 14.4.3.1程序的下装 1、程序下装所必备的条件pc机和plc的cpu通过串口进行连接;将plc打到stop模式plc有几种工作模式:run_p(可运行也可在线修改)、run(运行模式)、stop(停止模式,可下装)、mres(报警复位)另外在plc上的几个指示灯意义如下:sf:变红说明系统有故障;batf:变红说明电池故障;dc5v:内部有电压5v;frce:变红说明内部有强制;busf:变红说明总线有故障;pc机上的程序打到online在下装之前,必须reset现在cpu中的程序,保证在cpu中没有旧的程序,否则会引起冲突,当把工作模式打到stop后,会自动把cpu中的程序清空2、下装程序选定要下装的程序或程序的一部分,点菜单plc中的download,即可进行下装。3、在线修改程序将plc打到在线修改(run-p)模式,可在线修改程序,修改完后直接保存则可直接下装到cpu。14.4.3.2程序的上载进入菜单plc,点击upload station,即可完成程序的上载。14.7除灰程控系统:14.7.1输灰系统概述:大唐长山热电厂的除灰方式采用的是气力输送系统,飞灰系统按1x600mw机组容量设计,本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及plc组成工业控制网,将组态监控软件和多媒体语言报警等新技术应用于除灰控制系统。采用程控、远操、就地的控制方式,每种方式可任意选择切换。 14.7.1.1除灰方式概述:1、飞灰输送系统:每台炉的收灰系统各自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七个子系统。每台炉设有6个省煤器灰斗,每个灰斗下设置一个输灰器,6个输灰器布置成一组,连接到一根125的管道由高压冲洗泵冲至锅炉零米渣浆池内。电除尘器每个电场共有八个灰斗。一电场每四个输灰器布置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用一根200的管道分别输送至灰库。二电场的每四个输灰器布置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用一根200的管道上输送库。 三、四、五电场的二十四个输灰器布置成一个单元,通过切换阀合并成一根管连接到一根80的管道上输送至灰库。2、灰库系统:两台炉共设有三座直径15米,有效容积3300立方米的灰库,其中两座粗灰库,一座细灰库,可满足两台机组同时满负荷运行48小时排灰量的贮存要求。原灰库下安装一台z出力为100t/h的湿式搅拌机,三路给料机冲灰器将干灰加水冲至灰渣池,粗灰库下安装一台z出力为100t/h的湿式搅拌机,三路给料机冲灰器将干灰加水冲至灰渣池;细灰库下安装一台干灰打包机,将干灰打包装袋外运。另外每座灰库下安装一台出力为100t/h的干灰散装机,供密封罐车外运综合利用。为保障灰库卸灰通畅,设有灰库气化风系统,灰库设有4台气化风机,三台运行,一台备用。气化风机出口通过电加热器,把加热后的空气供给库底气化板,透气后进入料层以辅助卸料。系统图如下:除灰系统图总览14.7.1.2控制系统概述:1、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飞灰输送控制系统采用5面控制盘:电源配电柜、主控制室内plc控制盘、一号炉plc控制盘、二号炉plc控制盘、灰库远程i/o控制盘。两个crt工作站;两个干式卸灰操作控制盘。plc所在机架与各i/o机架间通讯方式为controlnet网络结构;上位机和plc的通讯以及plc与除渣系统的通讯都是经过交换机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的;plc与dcs和空压机之间的通讯采用的是rs485通讯方式。2、系统硬件配置:名称型号数量控制器1756-l55m132以太网卡1756-enbt/a(10100m自适应)2接口通讯模块1756-cnbr11ai模块1756-if85di模块1756-im16141do模块1756-ow16128rs485通讯模块:1756modulemv156-mcm2交换机(4口)10100m自适应at-fs705e fc/st2ups电源power wave30001di/ai/ao电源模件:1756pa75r a2控制器电源模件:1756pa72/b2电池模件:1756batm/a2工程师站:piii800 处理器;30gb硬盘,256mb内存;键盘和鼠标;1784 pcic 接口卡;21“监视器,1280 x 1024 分辨率;1500 rs view 32 scada编程软件包。1操作员站:piii800 处理器;30gb硬盘,256mb内存;键盘和鼠标;1784 pcic 接口卡;21“监视器,1280 x 1024 分辨率;1500 rs view 32 scada编程软件包。1打印机 a3 激光(黑白)及点式打印机各一台。2光纤模件1786-rpfm 12光纤继电器1786rpa1224v直流电源6空压机cpu模件1747l531 500ma5vdc 175ma24vdc8空压机di模件1 746-n14 -20ma+20ma -10+10vdc14空压机do模件1 745ow16 5255vac 5060hz 5125vdc8空压机ai模件1 745ib16 1030vdc8空压机cpu电源1 746p48冷干机cpu模件1 747l531 500ma5vdc 175ma24vdc6冷干机di模件1 746-ib8 1030vdc6冷干机do模件1 746ob8 1050vdc6冷干机ai模件1 746-n18,20ma20ma,-1010ma6冷干机电源1746pi63、系统软件配置:基于ifix4.0及win2000操作系统,可进行系统的配置、组态、监控、操作等功能。所有软件均用软件:rsnetworx软件用于网络配置。rslinx是ab产品软件平台。rs logix5000为系统编程软件。intouch软件用于系统画面组态。4、上位机屏幕颜色:运行/使能/危险阀门开红色停止/停用/安全/阀门关绿色初始故障/报警条件琥珀色闪光接受故障/报警条件琥珀色控制循环电源可用白色继电器线圈失电白色许可兰色通道未选择灰色通道选择兰色输送进行中兰绿色5、系统网络拓朴图 网络拓朴图14.7.2空压机系统:14.7.2.1空压机概述:气力除灰系统共设有六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每台炉各三台。正常工况下,二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空压机出口均配有前置过滤器、冷冻式干燥器和除油过滤器,每三台空压机通过一根出口母管进入储气罐并送往用气点。14.7.2.2空压机自动控制系统:该空压机的控制部分由于选用的是ab公司生产的plc及操作显示屏,这使得空压机的整体控制系统更具有工作稳定、操纵简单、自动控制程度高的特点plc的 modbus(rs485)通讯模块能使用户的dcs系统监视空压机的运行状态空压机在运行时,plc会及时根据各运行参数的变化来决定空压机的运行方法,使空压机自动维持机组正常安全地运行,保持气压的稳定。14.7.2.3压缩空气冷冻式干燥机在空压机启动以后必须有冷冻式干燥器来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防止湿度过大的空气进入输灰管道,否则会堵灰。在冷冻式干燥器启动2分钟以后才能启动空压机。14.7.3气化风机系统:14.7.3.1气化风机工作原理:当空气从气化风机进气口进入风机后,经过两极压缩,然后到出气口,再有电加热器加热,最后送到灰库。在两极压缩之间有一个冷却过程,防止压缩空气过热。一台气化风机和一台空气加热器对应于一个灰库,加热过的空气被送到灰库底部的气化板内。库底分为5个气化区:4个象限区和一个排灰区。14.7.3.2dri型电加热器使用说明气化风机运行正常后,启动电加热器,使得气化风机出口风温加热,设定温度值(90-130),这样便于对灰库底部的吹扫。14.7.4灰库系统:14.7.4.1双轴搅拌机:灰库的干灰经过气化槽流化后,有灰闸门落入电动给料机,均匀进入双轴搅拌机。双轴搅拌机中两根螺旋叶片主轴,接受雾化水的喷淋,这样一边前进一边湿化,将灰水充分混合湿化,并推出料口。湿灰由出料口排至皮带输送机或卸灰车。14.7.4.2干灰散装机:当积灰堆积在灰库内时,飞灰通过下边的干灰散装机将干灰装入罐车中。14.7.4.3加湿水泵:在气化风机房有两台泥浆泵,作为加湿水泵专门用来给双轴搅拌机喷水14.7.6输送泵:14.7.6.1md泵:14.7.6.1.1md泵时序:一电场和二电场都是一样的。主md泵和付md泵都是单独落灰。所有泵的入口和排气圆顶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得电开启。管路出口圆顶阀将通过相应的电磁阀得电关闭。同时,启动物料短充填定时器(643s)、循环监视定时器(1018s)和最小循环周期定时器(122s)。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泵中,当两个或多个md泵中的高料位计已被覆盖,或者物料短填充定时器已完成,启动过量填充定时器(0.1s)。当过量填充定时器已完成,所有进口和排气圆顶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失电关闭。管路出口圆顶阀通过相应的电磁阀失电开启,本管路的吹气偏移定时器(30s)和启动输送空气阀延时开启延时定时器(2s)。当输送空气阀延时开启定时器完成,管路圆顶阀开启,输送空气阀和md泵所有的流化空气阀、辅助空气阀将通过相应的电磁阀得电开启。输送开始。当管内输送压力下降到或小于0.03mpa时输送完成。同时输送安全定时器(20s)和预加压定时器(12s)开启。空气进入md泵且输送压力开始升高,物料通过md泵被排入输送管道中。当输送压力达到0.15mpa时,或预加压定时器已完成。在填充过程中,流化空气阀打开,使飞灰不断沸腾,从而落入泵中。管路圆顶阀将关闭且密封输灰管道,以防止空气由于负压而有输送管道而被吸入。当料位计向系统发出料满信号,入口圆顶阀关闭,当所有的md泵都发出料满信号,则触发一次输送循环。入口圆顶阀关闭,流化空气阀和输送圆顶阀和管路圆顶阀打开,附加空气阀辅助输送飞灰。14.7.6.2av泵:14.7.6.2.1av泵时序:av泵的入口圆顶阀打开,飞灰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泵中,在填充过程中,管路圆顶阀将关闭且密封输灰管道,以防止空气由于负压而有输送管道而被吸入。 主av泵(即1#泵)入口圆顶阀开启定时器(10s),1#/2#入口圆顶阀开启延时器(1s)、循环监视定时器(90s)、最小循环周期定时器(280s)和最大循环周期定时器(308s)。当1#/2#入口圆顶阀开启延时定时器到时则打开2#入口圆顶阀,同时2#入口圆顶阀开启定时器打开,并且2#/3#入口圆顶阀开启延时器,以此类推。当最后一个入口圆顶阀开启定时器(10s)到时,则管路圆顶阀关闭延时定时器(1s)启动。当所有的入口圆顶阀开启延时到时,入口圆顶阀将通过电磁阀失电关闭。此时管路圆顶阀将通过电磁阀失电打开。当管路圆顶阀已经打开后,输送空气阀开启延时定时器(1s)。开始输送。当管路压力低于0.03mpa时,输送循环结束。供气压力大于0.45mpa,系统压力升高到0.3mpa,当循环监视定时器计时完成时,将向操作员发出“循环失败”的报警。14.7.7检修维护周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大、小修一般随机、炉检修同时进行,具体事项见有关规定。在开始任何日常维护之前,须确保系统电气和气动都隔离,且排放任何残余的压力。在进行带冷却水的圆顶阀的任何维护之前,确保温度已充分冷却。14.7.7.1一周维护:设备的一般视觉检查,巡视各设备的电源、水源和气源的供给情况。确保各设备表面容易积尘、灰、纤维等污垢的地方没有污垢。冬季确保冷干机环境温度在2以上,否则冷干机不能工作。14.7.7.2一月维护:d泵和av泵的各圆顶阀添加润滑油。检查安装在气控盘外侧和仪用空气气源以及安装润滑油单元地方的润滑油单元。视觉检查柔性伸缩节/波纹管的地方的磨损情况。清除空压机系统油过滤器的底部积油。观察空压机冷却水水阀是否正常运转。14.7.7.3一年维护:检查应用圆顶阀限位开关的位置。检查气控盘消音器的的情况,必要时更换。清除断阀阀杆上的污垢,给阀杆加润滑油和检查功能。拆除输送空气管道上的过滤器的套筒,清洗和替换。系统球阀的一般功能检查。视觉检查料位计连接状况,了解其退化情况。清除过滤器的输水。检查各个模件。各模件应逐个用合格的模件清洗剂进行清灰,模件及元件外观检查应无明显伤痕,虚焊、断线情况,无松动现象。14.7.7.4两年维护:按照描述拆除圆顶阀,并且检查圆顶阀顶部的密封,了解其磨损情况,按照描述更换轴承和密封。对气控盘进行年维护,同时对电气和空气管路连接以及设备状况作视觉检查。对配有气控箱的圆顶阀,检查其气缸缸筒,标记划痕、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传染病防治监督)参考试题及答案
- 驾驶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轮渡船长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岗位模拟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 品牌推广的内容创意与策略
- 2025年注册设备监理师合同管理试题及答案
- 短视频商场宣传活动方案
-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公对私转账合同
- 综合实践活动(2年级下册)第3课时 自动浇水器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 保密室及保密要害部位搬迁发案
- 拍卖行业发展趋势PPT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课件》
-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 征兵宣传主题PPT
- 全桥LLC自动计算表格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中数学竞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