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第二学期卫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卫生工作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学习、宣传卫生保健防病知识,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和身体素质。定期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工作目标:1、 加强学校的卫生常规工作,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促进健康”为工作方针,落实学生健康监测,关注学生的健康水平。2、继续落实好六病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3、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加强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认识,督促做好各项应急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4、认真贯彻执行学校饮食、饮水卫生工作相关规定要求,依据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上海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督查。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健康教育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2、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一份完善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到四落实一反馈,即课时落实、师资落实、教材落实、内容落实,教学效果的反馈,提升教育的实效。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对“六病”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4、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软件的应用。(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1、按教育局等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每天的学生因病缺勤统计工作。确保每天准时上报。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以及对外购食品的索证工作,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4、普及、巩固和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确保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学校科学饮食水平。(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对近视新发病率及假性近视及时督促矫正,随时督促、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任课教师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4、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5、测量全校学生身高、体重,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四、其他工作:1、做好本学期新转入学生的白卡查验工作,建立健康卡。2、做好常规普查和统计工作;3、认真做好在校学生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计划免疫接种卡应及时登录。严格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逻辑思维能力考核面试题及答案
- 肥城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保险视角下施工安全事故的赔偿机制
- 防诈骗考试题目及答案
- 凡例涉及的考试题及答案
- 基于AI的建筑质量检测与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 2025年中国手机微距镜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文科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粮油仓储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工业园区储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招聘面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手册
- 2025年机器人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 二十四山开门放水作灶真诀
-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分享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48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