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蒙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4届蒙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4届蒙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4届蒙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4届蒙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城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2.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这些事情反映了a.避讳现象从汉朝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秦汉帝王将相的尊敬3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a.中央集权 b.机构臃肿 c.高效清明 d.腐败严重5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a加强君主专制 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提高行政办事效率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7.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8.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b.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c.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9.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a在梭伦执政期间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10.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11.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 a.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b.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c.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1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3.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14.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15.“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群众基础;在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可谓漫长而曲折,以下符合这一转化的是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1688年光荣革命c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16.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是与落后势力妥协c.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17.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18.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共和制b.联邦制 c.代议制d.三权分立19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20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21.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22.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a德意志的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c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23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以“强干弱枝” 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24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25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材料二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四 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当百日维新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2分)(2)材料三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8分)(3)材料四的观点同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伯利克里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卓尔不群的雅典(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的政体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指出其实质。(5分)(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4分)2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材料二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的。(4分)(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3) 英美民主政体孰优孰劣,试作简要评价。(8分)高三历史月考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3242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26. (1) (2)(3)27. (1)(2) (3)28. (1)(2)(3)高三历史月考答案1-5 accbd 6-10 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