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础知识与家庭康复.pptx_第1页
精神病基础知识与家庭康复.pptx_第2页
精神病基础知识与家庭康复.pptx_第3页
精神病基础知识与家庭康复.pptx_第4页
精神病基础知识与家庭康复.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病防治基础康复 知识及家庭康复 (一)基本概念 1、精神疾病 泛指所有的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划分为九类: (1)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痴呆症 (2)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或非成瘾物质如一氧化碳所致 的精 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偏执性精神病 (4)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症和抑郁症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心理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如多动症 2、精神病 是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包括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 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 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 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 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如AD 记忆损害、抑郁症病态抑郁。 精神健康是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 态,即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能调整自己以适应不良环 境。 脑与精神活动 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额叶有认知功能、海马 丘脑有记忆功能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与皮层下边缘 系 统DA功能亢进有关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与皮 层内尤其是前额皮质DA功能低下所致 5-HT:活动降低抑郁症 活动增高躁狂症 脑与精神活动 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脑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中 经历记忆海马 运动记忆纹状体 情绪记忆杏仁核 神经递质改变、新的蛋白质产生、新突触 建立及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再生 判断一种精神活动正常或病态 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活动相 比较;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 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感觉(sensation)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 器官所产生的对个别属性的反映,如气 味、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知觉(perception)是一事物各个不同属 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 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 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神经症、更年 期综合症。 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 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抑郁状态、木 僵状态和癔症(失明、失聪)。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 适和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神经症、精 神分裂分症、抑郁状态、躯体化障碍。 知觉障碍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病理性错 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 现的知觉体验,是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 最常见而且最重要的精神症状,常与妄想 并存。 知觉障碍 (幻觉) 幻听: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 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如机器轰鸣 声、鸟叫、流水声。神经症。 言语性幻听有诊断意义如命令性、议论 性、评论性为诊断精神分裂分症的重要症 状。 幻视: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 形象,并具有恐怖色彩如谵妄,意识清醒 时出现幻视见于精分症。 知觉障碍 (幻觉) 幻嗅:闻到难闻的气味,产生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常与其他幻觉妄想结合在一起, 见于精分症。 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 病变或颞叶癲痫。 幻味:患者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 道,因而拒食。见于精分症。 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种异常 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见于精分症及 器质性精神病。 知觉障碍 (幻觉) 内脏幻觉: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 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知觉体验。常与疑 病妄想、虚无妄想、被害妄想伴随出现。 见于精分症及抑郁症。 知觉障碍 (幻觉) 按产生的条件分类: 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 觉。见于精分症、心因性精神病。 反射性幻觉:某一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 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见于精分症。 入睡前幻觉:入睡前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视。 心因性幻觉:在强烈的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 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见于 心因性精神病、癔症。 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症 空间知觉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多见于癫痫 思维障碍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 动的最高形式。 正常的思维特点: 目的性:思维指向一定目的,解决某一方 面问题。 连贯性: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前后衔接,相 互联系。 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 一定的道理。 实践性:正确的思维是能通过客观实践检 验的。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 容丰富生动。有随境转移、意联、音联。 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 量减少和联想困难。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 乏。见于精分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 神发育迟滞。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 性的障碍。多见于精分症。 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 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 现为句子完整,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别 人不能理解,严重者语词杂拌。见于精分 症。 思维形式障碍 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 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过分的、累赘描述无法 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 完。见于癫痫、脑器质性疾患及老年性精神障 碍。 思维中断: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 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中断。表现为患者说 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 是原来的话题。见于精分症。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患者感到有某种 思想不是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支配,是 别人强行塞入他脑中,称为思维插入。若 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入大量无现实意义 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对诊断精分症 有重要意义。 思维化声: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 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别人都能听 见。见于精分症 。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患者觉得自己的 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 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如果认为自己 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为思维被 广播。见于精分症。 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已无关的具 体概念替代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 ,旁人无法理解。见于精分症。 思维形式障碍 语词新作: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 念的拼凑。见于精分症青春期。 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 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错,推理离奇古 怪,不可理解。见于精分症。 强迫观念: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 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 无法摆脱。有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思 维、强迫性怀疑。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 判断。 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 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 关; (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 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思维内容障碍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诽谤、被隔离 等。见于精分症、偏执性精神病。 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 是与他有关,如认为周围人的谈话是在议论他, 别人吐痰是轻蔑他,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一 定关系。见于精分症。 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觉得自己的 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 制,如受到电波、超声波,或特殊的先进仪器的 控制,而不能自主。 思维内容障碍 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 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 明创造,或是名人的后裔。见于躁狂症和 精分症。 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 严重错误或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 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及死有余辜,以致 坐以待毙或拒食自杀;患者要求劳动改造 以赎罪。见于抑郁症及精分症。 思维内容障碍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 某种不治之症或躯体疾病,因而到处求医 ,即使通过一系列下系详细检查和多次反 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见于精分症、 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所钟情, 而不是指患者本人的单相思现象。见于精 分症。 思维内容障碍 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 偶对自己不忠实,另有所爱。见于精分 症、更年期精神障碍。 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 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 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 楚。该症状对诊断精分症具有重要意义。 3、精神残疾 指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持续一 年以上未愈,影响其社会功能, 阻碍其在家庭中与社会上行使应 尽的职责。 图片1 (一)社区精防中主要防治康复的 对象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和 躁狂症),癫痫性精神障碍,酒精依赖 性精神障碍,药物依赖,器质性精神障 碍(肿瘤、中风、感染、外伤等原因) ,精神发育迟滞。 (二)精神病的防治康复原则 1、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防治的原则 3、全面康复的原则 (三)精神病的防治康复途径 1、急性发病或病情严重时,送医院治 疗。 2、病情好转后回到社区与家庭进行长 期治疗 防止病情反复,预防再发。 3、社会化管理,专业人员积极参与。 (四)社区康复计划 1、急性调整期计划 q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价,了解病人所处环境 制定心理治疗、特殊护理与药物治疗三方 面的计划 q遵医嘱服药 q及时转介专科医院 2、过渡期计划 q参照出院诊断,再次进行评价 q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q继续服药 q应用作业疗法、文体娱乐、生活自 理、家务劳动和教育等方法。 3、慢性期计划 q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q 就业能力训练 q 文体娱乐活动 q 继续服药 4、社区康复计划 q 医疗康复:监督服药、定期复查、避 免诱发因素、沟通专科医生 q 心理康复:个别心理治疗、集体治疗 q 社会技能训练:生活能力、社会规 范、人际交往 q 职业康复:工作适应性训练、技能培 训、就业援助 5 、 康复的原则有三条: 功能训练是康复的方法和手 段。如工作疗法,行为疗法 等。 全面康复是康复的方针。指 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康 复。 重返社会是康复的目标。 康复的重点: 认真训练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会活 动、应付应激等方面的行为技能。尽可能的重建 独立生活的能力。 药物自管能力的训练。使患者明了药物对治 疗、预防的重要作用,自觉产生依从性,主动向 医生反映疗效及副反应情况。 始终贯彻心理治疗。自始至终从情绪和理智 上给患者支持,进行心理教育和干预,促进心理 康复。 充分利用家庭干预。动员家庭全体人员和亲 友积极参与帮助教育。 大力改善环境条件。动员全社会来同情、关 心和帮助,在服务设施、生活、学习、劳动条件 上尽可能给予需求。 力争不同方式回归社区。争取政府支持和社 会理解,按不同对象以多种途径解决就业、学习 问题,重返社会。 努力提高康复期生活质量,使病人具有信 心、耐心和毅力,并且认识到康复期可能时间漫 长。 社区精神医学的重点在于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是 主动性预防。包括: 在社区大力宣传心理卫生,开展精 神保健工作。 在社区大力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各 类心理咨询活动,加强社区危机干预 ,避免危机触发疾病。 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创造良好劳 动、生活条件,消除引起疾病的各种 有害社会因素。 二级预防。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 疗、防复发。包括: 在社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定期普查,有利 于早期发现。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利于早 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开展社区各种形式的康复服务,落实维 持治疗,防止复发。 三级预防。目标是落实康复措施,减少社 会功能缺陷,防止衰退。包括: 让患者自始至终保持与社区、家庭接 触。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充分地利用社区各种 康复设施,进行康复。 做好协调计划支持工作,做好心理支持 工作,使患者家属提高信心和依从性,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早日 回归社区。 (五)防治康复的评估 精神病人检出率 指在被检人总数中阳性者所占的百分 比。 精神病人监护率 受到监护者在当地精神病人总数中所 占的百分比。 精神病人显好率 明显好转者在当地精神病人总数中所 占的百分比。 精神病人社会参与率 参与社会生活的精神病人在当地 精神病人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精神病人肇事率 肇事的精神病人在当地精神病人总数 中所占的百分比。 “十五”期间精防康复工作达标标准 已开展县(市) 新开展县(市) 检出率 0.6% 0.6% 监护率 95% 90% 显好率 65% 60% 社会参与率 55% 50% 肇事率 0.2%以下 0.5 %以下 (六)我国精防康复工作模式 1、社会化 社会化的工作体系是这一工作模式的基础即 以社会化的手段建立并形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 系,从中央到地方,在各级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卫 生、民政、公安计划、财政、劳动与社会保障、教 育、残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组织管理网络,完善技 术指导网络和康复治疗系。社区就是社会化工作体 系中的重要环节。 2、综合性 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措施强调综合性,也就是将 预防、治疗、康复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