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其他产品的生产.ppt_第1页
绿色食品其他产品的生产.ppt_第2页
绿色食品其他产品的生产.ppt_第3页
绿色食品其他产品的生产.ppt_第4页
绿色食品其他产品的生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其他农产品的生产 1 要点 1. 野生植物采集的基本原则 2绿色栽培食用菌的生产要求 3. 绿色蜂产品的生产标准 4绿色食品茶叶的生产基地选择、茶园 管理、加工和储藏 5野生海洋蔬菜绿色食品(有机)生产与加 工技术 2 第一节 绿色食品野生植物产品的生产 一、野生植物采集的基本原则 v遵循“采集行为有利于维持和保护自然区 域功能”原则,即按照采收对象的生物学 特点和采收地区的环境条件,在不超过采 集对象每年能够自然恢复的数量范围内进 行采集生产 3 野生农产农产 品的采集进进行质质量控制的措施 应采自有明确土地边界的地区,且此地区应被绿 色食品的检查人员检查合格 采集地区在采集以前和采收过程中没有施用过化 学合成物质的历史 野生植物必须是生长于可界定、能自我维系的、 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在交通流量大的路边或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方必须 有足够的缓冲带 4 二、野生植物采集的基地环境条件 采集区域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 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 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避 免在有污染物扩散的区域采集 对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质量 监测,确保采集产品没有被污染 采集区域应远离常规种植的农田,避免农药等 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5 三、绿色食品野生农产品的生产 1野菜的采集 v采集要求: 适时采集 采集植株粗壮、无病 害的菜 以筐盛装,不要挤压 随采、随整理 、随入筐 按规格采集,保证菜的质量 v主要出口野菜的采集标准: 蕨菜:采集出土22 cm以上,不开卷的拳状菜 。绿茎菜和紫茎菜要及时整理、分别装筐。切 去不能食用的硬根,把长短一致的菜挑在一起 ,理成6 cm粗的小把 6 v刺梨是贵州高原上野生特产,含有多种维 生素、氨基酸、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其中维生 素C尤为丰富(每100克食部含Vc2500毫克, Vp2900毫克) ,被称“维C之王”。经研究证 明,刺梨具有防癌作用,还对铅中毒、心血管 疾病、肠胃炎、缺铁性贫血等有良好的疗效。 7 猕猴桃水果之王 全面营养 高钾 高钙 多氨基酸 多粗纤维 多维生素 8 西红柿 9 2野果的采集 v采集原则和要求 采集区域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绿色食品基地要求 以保障资源的扩大再生为前提,使资源增加同采 收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重视采集区域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采集、贮存和运输过程各个环节都不能有禁用物 质的污染,掌握好野果采集的最佳时期和采摘的 强度 10 第二节 绿色食品食用菌的生产 v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食用菌不仅质地柔嫩、风味独特,而且含 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 、多糖类、矿物质等营养成份,并且它的 脂肪含量低,又富含纤维素,食用菌将会 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食品来源 v联合国营养研究中心提出人类最完善的膳 食结构是“荤菜-菌菜-素菜” 11 一、野生食用菌的生产 1野生真菌的采集原则和要求 v采集区域的环境条件优良,符合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 v不能导致菌种退化或消失,能维持菌种的 可持续的再生产过程 v采集野生真菌,必须确认是可食用种,要 学会辨认 12 二、栽培食用菌绿色食品的生产 v绿色食用菌生产的具体标准 培养基必须是来自有机生产的产品或经认证的天然来 源的材料 菌丝体的选择要适宜,其来源要清楚 对虫害和杂菌的预防性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杀虫剂 栽培区域的环境条件也应该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 质量标准 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收获、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新 鲜度和营养成分 13 食用菌 14 第三节 绿色食品蜂产品的生产 蜜蜂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蜂体的 分泌物,如蜂王浆、蜂蜡、蜂毒等;第二 类是蜜蜂采集酿造品,如蜂蜜、花粉、蜂 胶;第三类是蜜蜂各虫态的躯体及蜂巢, 如蜜蜂幼虫、蛹等。它们既营养丰富,又 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都是食疗佳品。 15 v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 经过充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在常温下呈粘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 状液体。温度较低时可出现结晶现象。 蜂蜜所含的维生素较多,特别是B种维 生素最为丰富,这是作为食疗食品的基 本条件之一。 16 v蜂蜡是约两周龄工蜂腹部下面的四对蜡腺分泌 出来的一种真蜡,是脂肪性物质,也是蜜蜂食 取的食物中的还原糖所合成的物质。蜂蜡的化 学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和元醇合成的酯。纯净 的蜂蜡为光滑的乳白色或黄色的固体状。 v蜂蜡的化学成分大概为:碳氢化合物16左右 ;直链一羟基乙醇类31左右;二醇类3左 右;酸类31左右;羟酸类13左右;其他化 合物6左右。 17 三种类型的蜜蜂 18 19 蜜蜂的卵 蜜蜂的蛹. 蜜蜂的幼虫 20 v绿色食品蜜蜂饲养和蜂产品加工的标准 蜜蜂采蜜区: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生产区 内或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的地方或至少三年 未使用过化学物质的自然植被区内 蜜蜂的喂食 :允许用来自某个已获得绿色食品 颁证的蜂蜜和已知来源的颁过证的蜜蜂花粉等 来喂养蜜蜂 21 疾病的防治 :禁止使用抗生素 蜂蜡只能是来自有机(或绿色)养蜂单位 生产的 蜂蜜收获处理 严禁使用化学排斥剂 ,禁 止使用消灭群蜂取蜜的方法 成品蜂蜜的贮存温度要求稳定,密封包装 ,以避免蜂蜜变质 蜂王和蜂的饲养 22 第四节 绿色食品茶叶的生产 23 v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茶叶含有多酚类 、糖类、咖啡碱、氨基酸 、生物碱、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色 素、芳香物质等等。饮茶能生津止渴、提 神醒酒、利尿解毒、消炎灭菌、清心明目 、防蛀牙、助消化、降血压、防辐射,增 强微血管的弹性,还可防癌、美容等。饮 茶对人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茶叶是健康饮料 24 v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成份主要是生 物碱和多酚类 v茶叶中含有维生素A、D、E、K、 B1、B2、B3、B5、B6、H、C、P 和肌醇等。其中A、D、E、K、难 溶于水,称脂溶性维生素,其余为 水溶液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分利 用。 25 一、茶树园基地的选择 应选择在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远离居民区 的深山或半深山区 二、茶园土壤管理 保护茶园土壤资源、提高茶园土壤肥力 土壤最适宜的酸度pH值为5.5左右 因地制宜地采取水土保护措施 严禁使用化学类、石油类以及氨基酸类除草 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26 三、茶园杂草管理:采用人工和机械的 方法及时清除茶园中的杂草 ,允许利 用植物相克作用防治杂草 四、茶园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措施 、 生物农药等 27 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控制的茶园病虫类群简例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控制茶园病虫种类类 农业农业 防治 分批多次采摘 叶蝉虫类类(卵)、茶叶螨类螨类 、卷叶蛾类类(幼虫)、茶细细蛾(卵、幼虫 ) 茶园修剪 叶蝉虫类类(卵)、螨类螨类 、卷叶蛾类类(幼虫、蛹)、茶细细蛾(卵 、幼虫)、蚧壳虫类类 耕锄锄培土 尺蠖类类(蛹)、毒蛾类类(蛹)、刺蛾类类(蛹)、象甲类类(幼虫、卵蛹) 清园疏枝 粉虱类类、毒蛾类类、刺蛾类类(茧茧蛹)、叶病类类 茶园喷喷灌 茶叶螨类螨类 (茶叶瘿螨瘿螨 、茶橙瘿螨瘿螨 ) 生物防治 释释放赤眼蜂 茶叶螨类螨类 (卵)、刺蛾类类(卵)、尺蠖蛾类类(卵) 喷喷洒生物农药农药 鳞鳞翅目害虫(幼) 物理机械 防治 摘除 蓑蛾类类(护护囊)、卷叶螨类螨类 (叶苞)、尺蠖类类(高龄龄幼虫) 灯光诱杀诱杀 鳞鳞翅目害虫(成)、天牛类类和金龟龟甲类类(成) 诱诱捕 各种蛾类类 生物源和矿矿物 源农药农药 防治 局部用药药, 控制虫源地 主治一种主要害虫,兼治多种害虫 28 五、茶叶的采摘 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采摘原 则,做到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的 技术环节,以保证茶叶可持续生产 六、茶叶加工 只能以物理的方法处理,只允许自然发酵 七、绿色食品茶叶贮藏和运输管理 保持干燥 、保证密封质量 29 茶叶包装 30 第五节 绿色食品野生海洋蔬菜的生产 海洋蔬菜:植物学家称之为海藻,它是生长在 海洋中的自殖的低等植物。目前,已知的有海 带、紫菜、海水螺旋藻、石花菜、裙带等70种 供人类食用。海洋蔬菜之所以将成为新世纪家 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由于它含有多种特异 成分,营养丰富,具有平衡营养,提高免疫力 ,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的功效。被国内外称誉 为“长寿菜”。 31 一、选择苗床:必须远离任何已知的具有放射 性的、化学的或被细菌感染的地方 二、维持持续稳定的产品收获 三、产品运输时应注意防止已认证的产品受 到污染 四、产品干燥时应注意不能让产品受到污染 ,并严格把认证的和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