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基于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论其节能措施 基于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论其节能措施 摘要 :空调冰蓄冷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实用综合技术,实施该技术能够有效地“移峰填谷”平衡电网的供电负荷,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谓空调冰蓄冷技术,就是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建筑物空调负荷的需要。本文拟从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入手,针对该系统初投资较高的现实问题,分析介绍几种实用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的节能优化措施。 空调负荷计算 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分别计算出围护结构、照明、设备、新风等各项逐时冷负荷 (每日 24,并准确提供典型设计日的日负荷图。 蓄冰系统选择 蓄冷模式选择 (1)全蓄冷式:蓄冰时间与空调时间完全分开,设计日电力峰段的总冷负荷全部由蓄冰装置提供。这种运行方式多用于间歇性空调场合,如体育馆、影剧院、写字楼等,但其制冷器容量大,初投资费用高 1。 2 / 7 (2)部分蓄冷式:设计日电力峰段的总冷负荷,一部分由 蓄冰装置提供,另一部分由制冷机承担,这种方式既能降低初投资,又能节省运行费用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蓄冷主机选择 根据所选定的蓄冷模式来确定蓄冷主机容量,全蓄冷式由于电力峰段的总冷负荷全部由蓄冷装置提供。因此主机所需容量大,部分蓄冷式主机容量则要小许多,但部分蓄冷式主机选择时,还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蓄冷比例。蓄冷比越大,蓄冰主机容积越大,运行费用越高;蓄冷比越小,蓄冷优越性不明显,且相应的制冷机容量越大。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蓄冷比,才会实现既节能又节省初投资的最佳效果。一般,最佳 蓄冷比以 30% 70%为宜。空调蓄冰系统用冷水机组需要适应空调工况和蓄冰工况,在设计蓄冰空调系统时,应掌握冷水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制冷量变化,制冷机容量也应考虑 5% 10%的余量。此外 ,必须确定蓄冰期载冷剂的供水温度 2。 蓄冰装置的选择 据所选蓄冰主机容量及蓄冷比 ,可按下式计算蓄冰装置容量 : n ,(1) 式中 :h; Q 为空调工况下主3 / 7 机容量, h;为蓄冷比。 空调冰蓄冷系统能很好地实现电网“移 峰填谷”作用,从而可以获得由电价差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冰蓄冷系统的初投资较常规空调高许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节能优势,从而能更快地回收初期投资,是冰蓄冷空调技术及设计中的关键所在。鉴于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节能优化措施。 降低送风温度 将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由常规的 12降为 4 123,使得相同冷负荷下的送风量减少 ,从而减少风机运行所消耗的功率,使系统节约能耗且运行费用降低。由流体力学风机功率公式可推导得出,风机所耗功率会随送风量减少呈三 次方下降。此外,送风量的减少意味着送风管道尺寸的减小,从而使系统初期投资降低。由此可见,降低送风温度可以使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实现“移峰填谷”的同时更具节能性 ,且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和初投资,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用该措施需要注意 :由于送风温度降低和送风量减少,若直接进入空调区域 ,容易发生送风装置表面凝露 ,且低温空气会使人身上的温差过大而产生不适。因此 ,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譬如采用诱导器混合风箱向室内送风 ,用专用散流器向室内送风等。另外 ,还要对管道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等加以研究 ,做好风管保温 ,以防水蒸4 / 7 气凝结带来的损失。 增加热回收装置 空调系统排风中的余热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城市的热污染,又浪费了热能。如果将排风中的余热 (余冷 )加以回收再利用,如加热生活热水、处理新风等 ,则可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又可降低机组负荷 ,节省初期投资。热回收装置可分为两大类 :全热回收装置和显热回收装置,全热回收装置用具有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既能传热又能传湿,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显热回收装置则用不含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只能传热,不能传湿 ,只能回收显热。在设计中 ,对全热回 收装置和显热回收装置的选择应因地而宜,研究表明 ,广州、深圳等冬冷夏热且全年湿度较大的城市 ,全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效果要高于显热回收装置。而像哈尔滨、沈阳等北方城市 ,则显热回收效果要比全热回收效果好。因此 ,在设计中要结合各地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另外 ,如果全热回收装置排风道与送风道之间不严密 ,可能出现送排风渗混的情况。因此 ,当排风中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时 ,不宜采用全热回收装置。 采用热管技术 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因其优良的传热特性,越来越多地被推广应用到各种项目工程中。将热管应用于冰蓄冷系统中 ,可以 改善冰蓄冷空调的传热性能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5 / 7 4。 直接式热管冰蓄冷 将热管冷凝段置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 ,热管的蒸发段置于蓄冰池中直接蓄冰 ,称为直接式热管冰蓄冷系统。这种系统由于热管自身有热变换功能 ,因而克服了由管长引起的制冷剂压力降低及回油难、因管路腐蚀而发生制冷剂泄漏现象等缺点 ,融冰过程由外向内融化 ,温度较高的冷冻水回水与冰直接接触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出大量的低温冷冻水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特别适用于短时间内要求冷量大、温度低的场合。该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若储存的冰没有完 全融化而再度制冰 ,则会增加制冷设备电耗量;系统的设计安装难度较大。 间接式热管冰蓄冷 采用二次冷媒将制冷系统与蓄冷系统进行连接,热管蒸发段置于蓄冷池中,冷凝段置于蓄冷池之上。二次冷媒经制冷机组蒸发器降温后流经热管冷凝段进行换热 ,利用热管高效的传热特性对蓄冷池直接蓄冷。采用热管技术在设计研究中应当注意 :在热管冰蓄冷过程中,冰直接凝固在热管上,随着冰层厚度增加,传热热阻加大 ,将导致结冰速度缓慢,降低能源的使用效率;若能使热管在结冰达到一定厚度后冰层自动从热管蒸发段脱落,使热管总是维持在一个传 热热阻较小、换热性能较高的水平 ,这样将会显著提高整个蓄冷系6 / 7 统的效率 ,减少设备投资容量 ,也更为节能。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其他优化措施尚有 : (1)充分考虑系统流程布置方式。如串联系统中 ,冷水机下游布置方式可以降低成本 ,改善蓄能槽放热特性; (2)合理配置冰蓄冷空调系统末端装置。合理的末端装置有利于降低运行能耗 ,提高系统有效利用率; (3)选择合理的控制策略。常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 :制冷主机优先、蓄冰槽优先和优化控制,无论选择何种控制策略 ,均要在制冷周期时使制冷机在最大 限度能力下运行 ,并且在从制冰到制冷机常规运行程序的转换时须持续进行 ,同时要确保制冷机安全可靠地运行。冰蓄冷空调系统中采用热管技术 ,在实现“移峰填谷”的同时 ,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也更为节能。如果能够有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4 绚丽的美术课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黔科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新模式深度报告
- 卖场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 2024秋高中化学 主题3 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课题1 电池探秘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1
- 高中信息技术 《递归算法的实现》说课稿
- 10.3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晋教版2012
- (2025年标准)户口迁移家庭协议书
- 2025年风电EPC工程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农业项目投融资及开发合作协议
-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课件-第一章 显示技术基础
- 病患陪护员培训
- 冲击地压防治培训课件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 影响宠物毛发质量的因素研究进展
- 网约车司机礼仪培训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件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