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花棒传承文化.doc_第1页
丢掉花棒传承文化.doc_第2页
丢掉花棒传承文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丢掉花棒 传承文化作者:张柯 来源:文汇报 从电视上看了央视体育频道每周二推出的武林大会,心里特别高兴。高兴在哪?在主办方决意找回中华武术真谛,让武术告别花拳绣腿。武林大会是武术比武,十个拳种分别设擂,每五周决出一个拳种的年度总冠军,全年12个月共决出10个拳种的总冠军。我看到的这场是梅花桩拳首场比武,上一场是五祖拳。 从理论上讲,武术是最棒的技击术,当然也是健身术。可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武术蜕变成“舞术”,体操不是体操,舞蹈不是舞蹈。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位著名武术家就曾惊呼:武术运动员成了“四轻运动员”。我还记得“四轻”中的三轻,即身子轻、器械轻、动作轻。想想也是,看看运动员手中的大刀、长剑,练起来倒也刀光剑影,如果说“刀光”来自电镀,“剑影”亦非磨砺而出,作为退出冷兵器的练功器械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大刀片薄似牛皮纸,在身轻如燕的运动员手中忽忽扇扇,发出的呼呼啦啦之噪音,可真要弄坏视中华武术为宝贝者的耳朵了。 将近二十年前,我遇到一位从县队一直练到省队的武术运动员,当时他刚刚改行。我问他,武术实战到底如何,他的回答很悲观:县队的人胳膊腿越练越硬,像棍子;省队的人越练越软,像面条,全都练瞎了。他给我讲了一段“惨痛”经历。他练了十几年武术,不知身手如何。有一回与练散打的人过了过招,没想几下就败下阵来。十几年起早贪黑习武,倒败在练了区区几个月散打的人手下。这一回,算是彻底动摇了他对武术的信心。 一提起花拳绣腿,总让人想起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史进。史进耍起棒来,能“将条棒舞得风车儿似转”,自我感觉良好得很。当王进告诉他,他的玩意赢不了真好汉时,史进大怒。俩人交手,王进只略施手段,“史进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史进方知自己练的果真是“只好看,上阵无用”的“花棒”。 不过史进练的虽是花棒,但手中棒毕竟还不是“四轻运动员”耍的“轻棒”,他能舞得“风车儿似转”,可见力量还是不小的,所以王进否定之前还有个肯定:“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破绽是“使得好”前提下的破绽。只要把“花”拿掉,“棒”还是有救的。果然,在王进悉心点拨下,只半年工夫,史进十八般武艺就“一一学得精熟”。后来,他在赤松林与前头三拳打死镇关西接下来就要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交手,并没有让对方占到便宜。而“四轻运动员”使的器械原本就轻,使得好与不好终究无用;至于使得闹出“响声”(不是“虎虎生风”的风声)来,更是陡添笑柄。 其实,武术在民间倒有真正的传承,在济南西关一位练武术的回民兄弟家里,我看到过一些武术器械,一掂那分量就知道,这才叫真刀真枪干革命的家伙。过去一说武术变得无用,有人爱拿武术文化说事。好像只有打花拳、踢绣腿、舞“花棒”就算是继承了武术文化,而技击则与“打人”同义,国人学会“打人”,自然与社会治安不利。于是,花拳舞遍华夏,花棒“打”遍天下。其实,要单纯说打人,足球运动员的脚功十分了得,拳击运动员的拳头也硬得可以,摔跤运动员的“背布袋”亦能用于实战,为什么武术离开技击,文化就传承了,社会就安定了呢? 武术假若离开技击,如同书法离开笔墨,魂都没了,文化也没得差不多了。金庸写武侠,风靡大中华,笔下英雄,武功无不出神入化,不过,金大侠毕竟是纸上手段,笔头功夫,传播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