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到本人邮箱下载资料目录1589505898,密码peixun。-本圖書由(紜淼淼)為您整理製作更多txt好書敬請登錄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人際EQ心理學-在忙碌的工商社會中,我們似乎漸漸忘了如何與他人相處,而屬於中國人的人情味似乎也在金錢的巨流中消逝了。隨著大家追逐個人的名利,心中卻漸感空虛,每當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發現知心無幾人。我們都知道,人是社會性的生物,如何融洽地與他人相處是一門不可忽視的課題。本網頁的設立主要也是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資訊及方法,來探索個人的人際關係並且解決個人的人際互動困境。 你的人際關係如何呢?你是否能適意地與他人互動呢?你是否為人際問題苦惱呢?本專欄人際心理學將帶領你去探索你目前的人際關係,並且剖析你目前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由這樣的引導下,期盼您能擺脫困境,並與他(她)有更深入的人際互動。 本專欄的安排分成九大章,依序簡要介紹如下: 第一章序論,所討論的是有關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希望藉由他人的理論來剖析你的人際關係。若你對基本的人際關係研究有興趣的話,歡迎您由本章開始閱讀,對理論有初步的瞭解後,然後深入地閱讀相關資料。 第二章所探討的是一些人際互動的哲思與想法,藉此讓你能夠回頭省思你對人際關係的看法,並進一步看看這些想法是如何影響到你的人際互動。 第三章,就直接來剖析你目前的人際關係,經由一些練習來幫忙分析你目前的人際關係。 第四章講人際溝通,本章探討的是一些基礎的人際溝通技巧,希望能藉此協助您成為一位溝通高手。 從第五章到第九章所討論的是一個兩人人際關係建立的流程,從最開始的接觸認識(第五章)到接下來得互相熟識(第六章)到熟識後的親密(第七章)然後在談關係中的惡化(第八章),最後在談到大家所不願意碰觸的傷口-關係的結束(第九章),經由這一系列的探討,幫助你清楚地瞭解兩人互動的過程與關係的建立,而且在各章中,我們將針對該階段所衍伸的相關議題作深入的探討,期望藉此可以協助你處理目前所遭遇到的人際困境。 本專欄既然名為人際關係,就是不只希望您只是看過就算了。我們在網頁上安排了許多的練習與想想看,就是希望您能夠有進一步的思考與體驗,並確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您能夠邀請朋友一起來流覽本網頁、一起作練習,並分享彼此的心得,那將會收穫更多,也可以幫助提升彼此的關係喔! 當然,本專欄只是協助您作一番初步的省思,若是您在人際關係上出現重大的困擾,還是期盼您能找專業人員給與協助。 沒有人是天生的萬人迷,也沒有人天生就惹人厭,期盼您在本網頁的引導下,能夠重新審視您的人際關係,並且找到適合您的人際互動模式。第一章 序論-第一節 人生活中太多自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往往因為這樣,我們也忘了去瞭解它、去思索它,雙方交往時,一大堆“應該”“一定” 他“應該”知道我今天生日;他“一定”會送我玫瑰花;因為這些預設好的答案,往往造成關係中的不滿與遺憾;因此,不如不要有任何期盼,任何的一個小動作,都將會是一段段的驚喜。拋開固有的想法,開始瞭解那些自認“理所當然”的事吧!想想看:人是孤單的呢?還是群居的? 有人說:“人生下就是孤單的,要自己去找尋夥伴。” 也有人說:“人無法獨自生活,無法擺脫群體。” 那麼,你覺得呢? 【練習】:我對人際關係的看法。第二節 人際吸引 人際關係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然後擴充到人與群體間的互動狀況。 分析架構:(圖片1-2-01) 以下就針對以上四個人際關係因數來作說明: (一)有關自我的因數: (1). 自尊:自信 vs. 不安 自信的人:不怕拒絕,會努力地追求人際互動。 不安的人: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退步不進。 (2). 社會動機: 交友滿天下,生活不孤單或者是三兩好友伴一生? 親和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想要擁有相當多的人際關係 (量的方面) 親密需求(need for intimacy):想要有一兩個親密的人際關係 (質的方面) 大家都想質、量並重,但是時間精力有限,我們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呢? (3). 害羞: 因為害怕被人拒絕因此不敢與人交往。 (4). 孤單: 你孤單嗎?想要有人陪嗎? 社會性孤立:沒有朋友 情緒性孤立:沒有親密的朋友 (二)他人的特徵:你喜歡跟哪樣的人交往作朋友呢? (1). 順眼: 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大多只注意那些外表姣好的人,因為, 1. 秀色可餐,看起來舒服 2. 美就是好的刻板印象 3. 有良好的社交技巧 4. 想要從中獲利 (2). 互惠: 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 (三)有關互動間的因數: (1). 需求互補: 個人會尋求自己身上所沒有的特質, 例如:多話配少話,慢郎中遇上急驚風。 (2). 資源交換: 利益交換,換取最大利益。 例如:美女配英雄。 (3). 相似性: 物以類聚,我們會與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互動, 年紀、外表、人生觀、社經地位、想法、態度、生活圈等等。 1. 找到與自己臭味相投,更加肯定自己。 2. 容易預測他的行為,容易相處。 3. 正向互動多,衝突少。 (四)環境因數: (1). 物理環境: 所處的環境是吵雜的,還是悠閒的?有沒有個人空間? (2). 接近性: 越接近,越容易產生互動,“近水樓臺先得月”。 (3). 熟悉性: 曝光率越高,出現次數越多,越容易喜歡他、想認識他。 (4). 壓力情境: 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奮鬥,會使互動上升。 【練習】:我和我的朋友。 第三節 人際互動理論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與人際互動有關的理論。 (一)增強理論: (1). 情感強化: 我們喜歡給我們酬償的人,討厭懲罰我們的人。 (2). 社會交易: 獲益大、花費小,最好。 報酬 花費 結餘 結餘 與他人比較 滿意度 滿意度 其他選擇 投資 承諾 (3). 公平理論: 人際互動的交換過程是否公平。 你的獲益你的投資=對方的獲益或對方的投資? (4). 得失論: 由失到得獲益 例如:原本討厭他,後來發現他的好處加強了正向情緒, 因而更喜歡他,由仇人到好友。 由得到失損失 例如:情人變仇人, 一見鍾情後突然發現他的小缺點加強了厭惡感。 (二)認知論: (1). 平衡論:(圖片1-3-01) 甲喜歡乙、乙喜歡丙、甲也喜歡丙所以三人同行。 甲討厭丙、乙討厭丙、甲與乙一起罵丙兩人的感情更好。 甲喜歡丙、甲也喜歡乙、但是乙討厭丙所以甲感到困擾。 (2). 認知失調論: 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會影響到我們對他的看法。 例如:小鳴認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人, 但是有一天小鳴不小心傷害到小凱, 所以他心中有一個矛盾的現象:心地善良-傷害他人, 於是乎小鳴改變對小凱的看法,以維護自己的態度 小凱是壞人,所以我不得不傷害他。 第二章 自我剖析-透析自己對人際關係的看法 , 鏡子畫出我的外表、日記說出我的心情; 我是誰?我也忘了。 只知道翻開日記,可以看見我今天的感覺; 照照鏡子,可以看見我的面容。 第一節 為何要有朋友 人為何要有朋友呢? 也許是為了: 追尋與人的關係:與人相處去除孤單。 追尋歸屬感:有所歸屬不必漂流。 追尋個人認同:有獨特性,受人肯定。 追尋超越:超越物質的限制,成為創造者。 追尋參考架構:有個參照架構,從穩定中成長。 而你個人覺得,人為何要有朋友呢?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類型 關於人際關係的類型 在中國傳統,會分成“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而現在更有學者認為要加入第六倫“群己”。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依角色將人際關係分類: 例如:家族(手足、親子)、職業(老闆、員工)、性別(男女關係)。 【練習】:人際關係的分類。 第三節 人際互動的哲學 人際互動的哲學可分成六大類, 我們可能不只是專情與某一類,很可能在不同的關係所採用的哲學也不同。 (1). 利人利己:(WIN WIN):助人一臂之力自己也成長。(2). 損人利己:(WIN LOSE):你死我活,打壓他人,自己成長。 (3). 損己利人(LOSE WIN):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4). 兩敗俱傷(LOSE LOSE):鷸蚌相爭,兩者皆亡。 (5). 獨善其身(WIN):自掃門前雪。 (6). 好聚好散(WIN WIN OR NO DEAL):買賣不成仁義在、不合則散。 【練習】:人際互動的哲學。 第四節 人際需求William認為我們有三大人際需求: (1). 愛:個人表達與接受愛的欲望。 缺乏人際關係者:避免親密關係,很少表示強烈的感情。 過度人際關係者:熱切地想與每個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 (2). 歸屬:希望存在於別人團體中的欲望 缺乏社交者:希望獨處。 過度社交者:常常需要同伴,獨處會讓他感到痛苦。 (3). 控制:希望能成功影響他人的欲望。 放棄者:極端順從,不可能作決定與接受責任。 獨裁者:需要時時駕馭他人。 事實上,關係的增進與惡化,往往是由於這些人際需求相容或相背所致。 【練習】:我的人際需求。 第五節 人際交易 人與人的互動往往涉及到交易,就如上一章所提的社會交易論,我們可以發現,交易狀況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現在就看看我們常作哪些交易。 (一)交易可分成三大類: (1). 情感性交易: 各盡其所能,各取所需,不計代價及回收的可能。 如:親子、密友。 (2). 工具性交易: 所交易的是實質的事物,講求回收與支出的比較。 如:買賣關係、利益關係。 (3). 混和性交易: 人情原則,如果預期關係會繼續或者受惠,則願意繼續付出。 (二)付出:而在交易中 對於自己的付出又分成兩大類: (1). 交換關係: 希望有立即的回報。 (2). 共有關係: 交換關係 共有關係 幫助別人的時候 希望有所回報 助人為快樂之本 別人幫我時 希望對方有所需求 感到快樂,不喜歡對方有所求 一起工作時 不喜歡欠人情債,區分自己的努力與對方的付出 這是我們的成果 【練習】:我的人際交易。 經過這一番洗禮,你是不是更瞭解自己了呢? 精彩的在後頭! 第三章將幫你分析你目前的人際關係喔!第三章 我的人際關係-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 我們或許只是個過客,也可能曾經駐留在某處; 但是,我們不免會與一些人,交錯, 這些交錯,或許,只是剎那, 但是卻編織了我們生命中的故事 第一節 我目前的人際狀況 依照交往的深入程度,我們可以將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分成: (1). 陌生人: 完全不認識的人,在生活中,常常只是錯肩而過。 (2). 想認識的人: 在生活中,擦肩而過,但是,自己被他吸引, 很想去認識他。 (3). 認識的人: 知道其姓名,有時會跟他們打招呼,但是互動有限。 (4). 朋友: 我們自願與他們建立更深入關係的人。 友誼的特色: a. 溫暖、感情:相處時會表達出溫暖與感情。 b. 信任 :對對方有信心。 c. 自我坦露:藉由自我坦露更加瞭解彼此。 d. 承諾 :花時間與精力去幫助對方。 e. 相信關係是持久的:相信雙方的友誼是長存的。 (5). 親密的人: 互相分享深度感情的人。 親密關係的成分: (A). 愛(emotional attachment feelings of affection and love) (B). 實現(fulfillment of psychological need of the partners) (C). 相互依持(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練習】:我的人際輪。第二節 我與他們的關係 人際關係可以從三方面來剖析:(1). 認知層面: 一些認知、資訊層面的訊息。 如:對方的能力、為人、年紀。 (2). 情感層面: 交往時的情緒交流。 如:我喜歡他的個性,跟他在一起感到很快樂。 (3). 行為層面: 互動時的行為。 如:我們週末常常一起去打球。 【練習】:審視我的人際關係。 經過這一章的兩個練習, 有沒有讓你更加認識你自己的人際關係呢? 接著,在第四章,我們將告訴你,要怎麼來“溝通”! 第四章 人際溝通-我總以為,你懂我的心, 但是,你為何如此難以捉摸不定? 如今, 當你遠去之後, 我才明瞭, 愛要說出口 第一節 人際溝通想一想:我們為何要溝通? 如果不溝通的話,我們的人際關係會有何變化呢? 事實上,人際間的溝通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互動歷程: 其中包含了情境、參與者、訊息、管道、干擾與回饋等六大因素, 每個因數在人際溝通中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一)、情境: 人際溝通時的情境會影響到參與者的期待、參與者對意義的接收與其後續的行為。 (1). 物理情境: 光線、音量等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你的溝通。 如:在烈陽下或是在昏暗的燈光下,你比較可能說出一些親密的對話? (2). 社會情境: 在家庭、工作場合、宴會、朋友聚會、雙人自強活動時, 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你所做的溝通內容與方式都有所不同。 (3). 歷史情境: 歷史情境指的是:過去的事和特定參與者之間前次溝通所達成的共識。 我們在與好友溝通時, 常常不需要完整地表達出訊息,對方就可瞭解我們所說的話, 因為過去的溝通訊息已成為現在溝通的歷史情境。 例如:大雕看見小偉就大罵:“你好可惡!” 而小偉忙著道歉,旁人看的一頭霧水。 我們若將歷史情境加上去,即可瞭解他們之間的互動: 原來,大雕昨天約小偉打球, 而小偉遲遲未到讓大雕一個人在寒風中顫抖。 (4). 心理情境: 我們的心情也會影響到溝通, 我們都知道,心情好時與鬱悶時,溝通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5). 文化情境: 不同文化,其溝通方式也有不同。 例如:伸舌頭,在本國表示噁心,但是在某個民族卻表示友善。 想想看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境因素會影響到你的溝通? (二)、參與者 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溝通方式以及理解方式, 所以在溝通時要注意對方的溝通方式與理解方式,以免造成誤會。 想想看 想一想自己的溝通方式,以及理解模式,在過去是否有過誤解的經驗呢? (三)、訊息、溝通是經由訊息的傳遞與接收所致 訊息層面包含了: (1). 意義與符號: 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用什麼符號表達? 例如:用狂笑表達出自己現在快樂的心情。 (2). 編碼與解碼: 將訊息接受後加以詮釋 例如:看見對方在大笑,將對方的行為訊息接受, 然後詮釋為:他瘋了,或者,他很高興。 (3). 組織: 當訊息很多時,在表達時需要分段表達,而在接收時則要加以組織。 想想看 先在心中想一件事情,再想一想,你會怎樣用自己的表情或行為去表達那件事情呢? 想一想,你會怎麼跟自己的好友描述“在寒假中最快樂的事”? (四)、管道:訊息形成後需要管道傳遞。 我們的管道有“口語”以及“非口語”的表達, 語言(聲音)、香水(嗅覺)、動作(視覺)、擁抱(觸覺)等等, 都可當作訊息傳遞的管道。 (五)、干擾: 在溝通時,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干擾以至於溝通或訊息受到影響, (1). 外在干擾: 存在環境中的景物、聲音以及其他刺激物都算是外在干擾。 例如:小偉跟小茗在談事情時,突然有一個辣妹坐在附近, 想當然爾,小偉之後就無法專心下去了。 (2). 內在干擾: 內在干擾是那些阻擾溝通過程進行的的思想與情緒。 例如:小茗正在跟小偉討論阿里山之行的流程, 但是,小偉在想要怎麼說服莉莉參加這次的活動。 (3). 語意上的干擾: 不同年代會有不同的用語,所以要注意用詞。 想想看 想一想,自己在與人溝通時,是否曾受過干擾?這些干擾是什麼? (六)、回饋 要瞭解自己是否理解對方的意思,或者是對方是否瞭解你說的話, 那回饋就相當重要了。 想想看 下次當你跟好友聊天時,能不能夠對於他所說的話加以澄清,是否能減少誤解呢? 第二節 語言溝通(一)、我的意圖與選用的方法 說話前,要省思一下,你說話的目的: 是要表達出我的意見?還是要說服他人?還是要請求他人? 清楚意圖後, 再想想:我這樣說是否會造成誤會?是否能雙方無傷地達成我的目的? 想想看想一想以下事件的意圖,你要如何傳達意思? 事件一:心情不好,想找人陪。 事件二:想約心儀已久的人一起去看電影。 事件三:小偉那天放你鴿子,你感到心情不好,想去罵他。 (二)、表面意義與弦外之音: 我們在解讀一句話時, 除了注意語句上的意義外,有時還會還有一些情緒上(評價上)的弦外之音。 例如:小茵昨天去墮胎。 小偉那天去泌尿科。 想想看以下的語句會引發出你哪些情緒或評價反應? 詞句一:“未婚懷孕” 詞句二:“小爸爸的天空” 詞句三:“勤儉持家” (三)、學著說話 說話最要緊的是清楚簡潔, 但是,我們常常忘了這個原則而經常拐彎抹角,也造成不少誤會。 (1). 明確性: 能選用正確地表達你的含意的字句, 用我們文化所能認同的文字來說明你的思想與感情, 藉此可以讓對方正確理解你所要表達的話。 想想下麵的句子: 1. 小鳴堅持我們要去打球。 2. 小鳴詢問我們是否要去打球。 3. 小鳴暗示我們要去打球。 同樣是“邀請對方去打球”,不同的語句所傳達出來的意思是否有所不同呢? 所以,在溝通前,思考一下, 你所選用的語句是否能正確地表達出你的意思! 【技巧】如何明確地表達出你的想法或情感: 步驟: a. 評估你所用的句子是否能正確地表達出你的意思, b. 在說出口之前,想一想是否有其他的說法, c. 選用最能表達你的意思的句子。 (2). 特定具體 差不多先生是我們的寫照, 我們常常用一些不具體或不特定話與人溝通,而造成溝通上的困擾。 例如:1. 小偉打電話約小凱打球:“小凱明天下午打球!”嘟!掛了電話。 結果:小凱三點就到球場,而小偉還沒到, 直到了五點,小偉才出現,這時 2. 小鳴教小白煮鳳梨雞: “鹽少許、醬油一些、爆香後、炒一下雞肉,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起鍋, 然後將雞肉放入,挖空的鳳梨殼中去蒸 結果:小白還是學不會煮鳳梨雞 想想看 想一想,你跟他人溝通時,有多少時候對方是用不具體的語言,以致你無法理解對方的意思呢? 【技巧】如何達到具體特定的溝通: 具體特定的溝通方式是: 明確地指出特定的專案,或者是將抽象的想法具體化, 這樣可以幫助對方勾畫你心中的圖像。 步驟: a. 評估你所用的句子是否具體?並將特定的事項指出來? b. 在說出口之前,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說法? c. 選用特定具體的文字。 (3). 指針 我們在表達意思時,往往會闡述一段事實, 但是在闡述時,往往會忘了說明當時的參照架構,然後就產生了對方的誤解。 例如:小鳴好可惡喔! 大雕好有女人緣喔! 對於以上兩句你有何詮釋呢? 小鳴是一個很討厭的人嗎?大雕是一個很花心的人嗎? (A). 時間指針: 幾乎每件事情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 在溝通時別忘了注明參照的時間。 例如:大雕在小時候,很多阿姨都喜歡他。 (所以他小的時候很有女人緣,但是很可能隨著歲月的摧殘,現在) 【技巧】注明時間的技巧: 注明時間:指出事實發生的特定時間,避免用不變的語詞來說明變動的事情。 步驟: a. 描述前考慮事實存在的確實時間。 b. 如果不是依據現在的資訊,則要說出確實的時間。 (B). 推論: 我們有時所說的話是經由推論的, 若沒有把推論的訊息傳達出來,往往會造成誤會。 例如:小鳴那天打網球的時候,放小球,害我都打不到,他好可惡! (所以就可以瞭解小鳴為何可惡,而不會讓人誤會小鳴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技巧】注明指針的技巧: 在心理或口語上注意個別差異,在說出推論前,請想一下特定性, 將推論的訊息一併說出,避免以偏蓋全。 步驟 a. 描述前,考慮是否屬於特定的狀況, b. 將自己推論的依據以及狀況的特定性一併說出。 (4). 適當性 說話要因地因人因時制宜,配合對方,說出對方能理解的話。 例如:對於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你是無法用中文跟他溝通的, 這時,你可能就要用破破的外國話(英文)或是透過比手劃腳,來與他溝通。 瞭解對方的思考與用語,選用恰當得語言表達你的意思。 【技巧】適當性的技巧: 選用適合對方與當時交談情境的語言 可增加雙方的互動 步驟 a. 評估所使用的字眼是否適當, b. 暫停一下,想一想是否有其他可能的用語, c. 選用恰當的用語。 【練習】: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第三節 非語言溝通 我們在與人交談時,除了口語上的訊息以外,還有一些非語言的訊息會影響到人際互動以及對方對訊息的理解,這就是我們將在這一段探討的,非語言的溝通。 想想看 在與人說話時,我曾經用過哪些非語言的訊息來輔助我的表達? (一)、肢體語言 (1). 眼光接觸: 眼神的交會,也是一種溝通。 【練習】:眼光接觸。 (2). 面部表情: 我們雖不說話,但是臉色卻傳達出我的心情, 我們常用來構成面部表情的三組肌肉: 1. 眉毛額頭 2. 眼睛、眼皮與鼻樑 3. 面頰、嘴巴、鼻子的下半部以及下巴 想想看你怎麼運用你臉部的三組肌肉來做出下列情緒: 快樂 、悲傷、驚訝 、害怕、生氣與厭惡。 (3). 手勢: 我們常常用一些手勢來加強我的的語氣。 想想看 人們在平時常常用哪些手勢來輔助談話呢?這些手勢的效果如何? (4). 姿勢: 有時不必說話,別人也可以從我們的動作中看出我們的想法。 想想看 在談話時,我們常常使用哪些姿勢催化談話?而又用哪些姿勢毀了這段談話? 試試看,雙手插在胸前聽人說話;也試試看身體前傾地聽人說話。這兩種方式讓你有什麼感受? (二)、超語言 在說話時,我們除了內容的訊息會傳給他人知道, 連語氣、聲調、音量等訊息也會傳遞給他人。 (1). 聲音: 音調(聲音的高低)、音量(聲音的大小)、說話的速度、 語氣等等。 想想看 有哪些與聲音相關的因素會干擾對方對內容的理解? 想想看 試試看:把“我愛你”很大聲地說、輕聲細語的說、揚起語氣地說、低聲下氣地說、很快地說; 想想看想想看,不同的說法會有哪些不同的感覺? 想想看 想想看,在生活中是否有過因語氣(音量)的問題而造成對方的誤會? (2).口語的干擾: 口語的干擾是指那些介入流暢談話中的語音,如語氣詞、口頭禪。 想想看 你有沒有什麼口頭禪?在談話中,你是否有過多的語氣詞呢?例如:“然後然後”對你和別人的對話是不是有什麼影響? 人際溝通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 除了在這裏的幾個練習之外,還要記得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喔! 從第五章起,我們開始針對人際關係的不同過程作介紹。 第五章 接觸期-由陌生到相知- 第一節 自我知覺 清晨的陽光灑進榕園, 他,靜靜地坐在榕樹下,看著來往的人群; 而我,也在榕樹下,看著被陽光燙金的朝露, 當上課鐘響起時, 我們的眼神相交會 人與人要建立起人際關係時,要有最初的相遇;在相遇時,互相知曉對方的姓名(模樣),然後再開啟一系列的人際互動;本章就要開始探討,人際交往時的第一期“接觸期”,所需注意的事項以及相關的課題。 第一節 自我知覺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不少人,但是,我們為何不會認識每一個我們所遇到的人呢? 這主要的差異在於:人際吸引(你是否想認識對方,以及對方是否想認識你。) 在第一章中我們曾經提到影響人際吸引的四大因素。而現在要來看看,你如何知覺到別人所發散出來的訊息,進而決定是否想要認識他 。(一)、認知組態 : 個人對訊息解釋的模式 (1). 對訊息的分析: 沉思型:在形成印象時,將所有訊息有條不紊的分析。 衝動型:有了資料就下定論。 (2). 外界的干擾: 場地獨立:下判斷時,根據自己的想法,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場地依賴:下判斷時,依賴外界訊息,人云亦云。 (3). 對訊息的察覺: 平穩型:注意大家的共同性,以不變應萬變。 敏銳型:注意個別差異。 (4). 對訊息的處理: 認知繁化:將人複雜化,探究深層,接受多樣化的人。 認知簡化:將一切簡單化、二分法。 【練習】:我的訊息處理類型。 第二節 形象整飾上一節已經談到,你如何看別人的, 而現在來看看,如何整飾自己的形象,讓對方有動力想要認識你。 我們在不同的關係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而在不同的狀況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想一想:你可能會扮演哪些角色,而在這些角色中,你要如何展現自我? (一)、衣著: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衣著打扮,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也有不同的衣著, 例如:打球時,穿球衣,而不穿禮服。 在宴會中,穿短褲則不恰當。 想想看 在你的衣櫃中,有哪些類型的衣著? 想想看,在打球時、參加婚禮、上臺演講、約會、爬山這些不同的場合中,你將要作哪些衣著搭配呢? (二)、接觸: 肢體上的接觸也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 對於剛認識的異性,若去擁抱他,恰當嗎? 對方是否會認為你是輕浮的人呢? 想想看 你與其他人的肢體接觸,是否會因親密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呢? 在過去的經驗裏, 你是否曾經誤解兩人之間的關係,而做出太過親密的舉動,讓對方感到不適呢? (三)、時間行為: 時間與生活不可分,而在兩人互動中,時間也是一種重要的因素。 個人對時間的掌握也會影響到他人對你的印象, 想一想:你對那些常遲到的人,感覺如何呢? 而那些在你入睡時,打電話給你的人呢? 在時間行為上,有三個主要的重點: (1). 期間 : 期間是指在從事特定的事件時,所花的時間, 不同的活動所花的時間有所不同, 而不同關係的人,所投入的時間也有所不同。 例如:舉吃飯這件事,與女朋友吃飯花個一小時可能還不夠, 可是與一個剛認識的人吃飯卻花了一小時,可能會覺得太多。 想想看 在過去的互動中,是否曾在某個事件中花太多時間,而感到像是在浪費生命;是否曾有過覺得時間不夠,還想再繼續的感覺呢? 想一想,你預計要花多少時間在下面的活動: 和一般朋友一同吃午飯;和親密的朋友一同吃午飯。(2). 活動: 不同的活動,有適合的時間,而關係的深淺也對脫序的忍受度也有不同。 例如:1. 半夜有人約你去打籃球,你覺得呢? 2. 半夜是睡覺的時間,但是, 若女朋友打電話來訴苦,你可以忍受,而若是同學呢?你的感覺是? 3. 半夜有人約你去成功湖散步,你覺得呢? 想想看 你是否曾經有做過“脫序”的行為而讓對方感到不高興呢? (3). 準時 : 準時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切記!既然與人約在某時見面,就應排除萬難,準時到達, 若無法準時到達,別忘了通知對方,以免對方苦苦等待。 第三節 開場白與訊息溝通不論你覺得對方如何吸引你, 要直到你跟他說話,你們的關係才可能開始建立, 對於一個剛認識的人,就談到你的內心事,是否很奇怪呢? 想想看你如何與陌生人認識呢?想一想,你跟你的好友剛認識的時候,你們所談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你用了什麼開場白呢? (一)、開場白:一般的開場白: 1. 正式或非正式地介紹自己 2. 談談物理環境 3. 談談你的想法或感覺 4. 談談另外一個人 在開場白之後,往往會採用一些不具威脅性的閒聊來維持初期的關係, 而這些閒聊往往只是交換訊息,這樣的溝通:情緒表達低、自我表露低。 (二)、閒聊: 而閒聊有兩大類: (1). 單純的意見交換: 相互分享事實、意見與信念。 例如:談論球賽、課程、對一些事件的看法。 (2). 道人長短: 談論兩個人所共同認識的人, 要注意:這些訊息未必正確。 想想看 回想最近一次跟他人打屁(閒聊)的內容有哪些? 第四節 環境因數我們都知道約會時要甚選地方, 而與他人剛接觸時,地點、情境也是相當重要的。 (1). 氣溫: 和煦的春天、日頭赤炎炎的夏天、涼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 (2). 音響: 安靜的午後、吵雜的工廠、 (3). 色系: 寧靜的藍色、熱情的紅色、 (4). 情境: 迎新露營、圖書館、游泳池、海邊、旅遊地 不同的環境會給人不同的心境,而人際互動也會有所不同, 所以要慎選環境與營造良好環境。 想想看 有哪些情境讓人覺得最舒服、最願意開放心胸與人交談? 第五節 拒絕 人與人的互動是雙方面的, 所以想認識某人的同時還是要注意對方是否有準備要認識你。 你的主動與付出,並不代表對方一定要接受。 很多因素會影響到雙方的互動。 想想看 過去是否有受到拒絕的經驗呢?是否有想過,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子的結果呢? 經過這一章的說明之後, 你是不是對於人們是怎樣開始認識的,更有概念了呢? 接下來,看看第六章,認識之後雙方人際關係的的進展。 第六章 涉入期-由相知到相識-望著躺在身旁的他, 腦中只記得他的溫柔與體貼; 除此之外, 我好象只是參加一個旅行團, 與一位夙昧平生的他共房 你瞭解我嗎?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要與相當多的人互動, 如公車司機、賣便當的歐巴桑、同事 有多少人你願意去瞭解他,願意讓他瞭解你呢? 在互相認識後,我們將進一步地相互熟悉、互相認識, 在這個時期,我們也開始隨著雙方的自我坦露, 讓雙方有更深入地瞭解,然後建立了友誼關係。 而現在我們要來看看,在建立友誼關係時,會遭遇到的相關課題。 第一節 自我坦露 雙方在認識之後,經由自我坦露, 使得雙方更加瞭解對方,關係更加緊密。 而在過去的經驗中,你是否曾經有過, 說出心裏的話而後感到相當後悔的經驗呢? 在自我坦露中,隱含著互相信任, 若此信任感不足時,坦露後的懊悔是不可避免的。 Mill認為,我們經由自我表露, 對雙方的認識從文化訊息層次(一般社交的對話), 轉向社會學層次(與個人在群體中角色相關的訊息), 再深入到心理層次(個人的想法、情感、態度), 而雙方的關係也由普通關係推向更親密的關係。 跟別人說出心裏的秘密是多麼困難的事,而你會跟你哪些人說出你心中的感覺與想法呢? 在兩個人的關係發展上, 隨著自我坦露的深度而關係漸漸地緊密了起來。 而自我坦露是互惠式的, 所以 隨著坦露的程度廣度增加,雙方的瞭解程度也會增加, 而雙方的關係也就更加親密了。 自我表露是一種相當矛盾的現象, 隨著表露的深入,關係也更加親密,但是也增加了風險, 記住一句話: “我們因瞭解而更親密,但是也可能因瞭解而分離。” 有哪些秘密是只有親密的朋友才知道的?而又有哪些事情是大家知道的? 跟別人談論自己心裏的感覺與想法(自己的秘密)是相當危險的事,而自己為何會跟某些人說出這些話呢? 【練習】:我的秘密。 【技巧】自我表露: 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相關訊息與個人的意見和感覺,可增進雙方的瞭解促進關係的進展 步驟: 1. 從你希望對方知道的訊息開始, 2. 決定你願意冒多少險,每個人對自我表露的態度都不一樣, 3. 逐漸分享、進入較深入的層次, 4. 只有在長期的關係中,才作親密的自我表露, 5. 當對方有所回應時,才可持續的作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的原則: 1. 表露出那些你希望別人也向你表露的訊息: 自我表露是相當互動性的, 所以,表露的重點要放在雙方所共同所想要表露的層面。 2. 只有在你能接受所冒的險時,才表露出較親密的訊息: 在自我坦露前,想一想你是否能承當這些風險。 3. 漸進式地自我坦露: 接受別人的自我坦露以及將自己的秘密說給別人知曉,是一樣具威脅性的, 要隨著關係的進展而漸漸地坦露出深層的訊息。 不要因此嚇壞了對方,或因此讓自己不安。 4. 保留親密與非常個人化的自我表露於穩定的關係: 在親密的關係中表露出內心的害怕、愛與深層的秘密才是適當的。 5. 當有回報時才繼續親密的自我表露: 人們期待有對等的自我表露。 當對方明顯地沒有回報時, 表示對方不認為你們的關係適宜作這麼多的自我表露。 這時,該開始省思你們的關係了, 想想是否自己進展太快,而對方還沒有做好準備。 在哪些狀況下你才願意談談你內心的話呢?是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你是否說出內心的想法或感覺呢? 第二節 傾聽你會聽人說話嗎? 我們往往是個好的演說家,但不是好的聽眾。 在這一節,我們將要討論如何當個好聽眾: 要瞭解對方,增進雙方的關係,傾聽對方所傳達出的訊息是必要的。 你是個好聽眾嗎? 有哪些因素會干擾你,讓你無法專心聽對方說話呢? (一)、注意: 要聽人說話的第一步是要能夠集中注意力, 讓自己能專心地接收他人所傳達的訊息。 (1). 減少阻礙傾聽的因素: 保持一個能傾聽的條件。 將外在的干擾減小(如將音響的音量減低), 瞭解自己的限制, 若聽力不好,可請對方大聲點;聽不清楚,也可請對方重述或說慢點。 (2). 生理及心理上的準備: 每個人注意聽的方式有所不同, 瞭解自己聽人說話的方式,瞭解你一般都會注意哪些訊息。 將自己準備好,當個好聽眾。 生理上的準備:你是否將視線放在對方的身上,你是否耳朵清乾淨了。 心理上的準備:你是否排除雜念準備聽人說話呢了? (3). 聽與說順利的轉換: 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並不只是當聽眾或者是說話者, 而是聽眾與說話者兩個角色之間的轉換。 在互動時,確實注意自己目前的角色。 (4). 先聽完再說: 搶話說不是一個好現象, 先聽完對方所說的,有了足夠的訊息再加以回應之。 (5). 注意要配合情境的目的: 人的專注力有限,如果每個時刻都.要專心一致的話那太累了。 在娛樂、瞭解、評估、助人等狀況下的注意力都有所不同。 想想看,在下列的情況中:(1)邊吃飯邊看電視,(2)專心地看電視,(3)邊聊天邊看電視;在哪種狀況下,你對電視內容的理解最好。 再進一步想想: 在哪些狀況下,你容易注意他人所說的話;而在哪些狀況下,你無法注意對方所說的話? (二)、瞭解,積極的傾聽: 瞭解指的是我們能對訊息作正確的解讀,能賦予它正確的意義。 若無法瞭解對方所傳達的意義,或者是誤解對方的意思, 那這樣的傾聽是沒有幫助的。 (1). 確認訊息的組織: 我們在傾聽他人說話時,應該用心地去確認對方所傳達的訊息的內容的組織: 說話的目的、主要觀點、能說明或支持主要觀點的細節; 或者是能去組織訊息的人、事、時、地、物, (在不同的狀況下,訊息的組織有所不同, 確認組織後,更能建構對方的訊息內容。) (2). 注意非語言訊息: 我們都知道,非語言訊息在溝通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觀察伴隨語言而來的非語言訊息對於訊息的解釋相當重要的。 我們可以從對方的語調、身體語言、表情等訊息來理解對方的意思。 回想一下在與好友聊天時,他使用了哪些非語言的訊息,這些是否有助於你對訊息的理解? (3). 詢問: 有時,訊息是相當模糊不清的, 所以,我們可以借著詢問來厘清訊息的意義。 詢問時有幾個要點要注意: (A). 問題目標要具體: 小白:“幫我買罐飲料。” 小凱:“你想要喝哪一種飲料?”(具體) 小偉:“是我前天喝的那種嗎?”(模糊,除非小白知道小偉前天喝什麼) (B). 不要使用一兩個字的問題,以免太唐突: 凱凱:“我昨天跟莉莉吵架了” 偉偉:什麼?(指的是聽不清楚凱凱說的話?還是很訝異他們會吵架?) 小佳:“是什麼問題讓你們吵架呢?” (C). 使用正向的非語言行為: 詢問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訊息,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在打斷他或者是在質疑他。 所以,在詢問時,抱持著謙卑的態度,帶有誠意的口吻去問對方。 (D). 把無知歸於自己: 有時你的詢問會讓對方感到不快, 而在某些狀況下,你的問話會讓他人覺得是他說不清楚。 所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儘量將過失歸於自己(是自己聽不清楚)。 凱凱:“我覺得莉莉很可愛” 小鳴:“對不起,我剛剛沒注意聽你在說什麼,能否再說一次。” (三)、整理摘要: 因為在與人交談時,往往不是一兩句話而已,有時是長篇大論。 所以在瞭解訊息以後,要將訊息做整理並且做摘要, 讓訊息更有組織,在腦中的儲存時間更長。 (1). 簡述語意: 將你所瞭解到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可分成兩大類: 內容的簡述:針對訊息中的實質意義以及弦外之音加以描述。 感受的簡述:根據對方的非語言訊息,描述其所傳達出來的情緒反應。 例如:凱凱:“今天是莉莉的生日,我親自作了一個蛋糕,想給他一個驚喜!” 內容摘要:你今天自己烤了一個蛋糕準備讓莉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流程教学设计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公路养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线圈拉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2025年市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教育发展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下水道养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索道缆车行业竞争策略及需求动态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农业技术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算机信息处理员五级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乳腺超声BIRADS分类解读
- WS/T 422-2013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 GB/T 1626-2008工业用草酸
- 甘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2-2023
- 第6章 经济与产业
-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 任人处置的作文完整的
- 电线电缆拉丝及连续退火工艺
- 提高内镜中心内镜洗消合格率PDCA
-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 《花卉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