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疗X射线机应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pdf_第1页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疗X射线机应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pdf_第2页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疗X射线机应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pdf_第3页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疗X射线机应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pdf_第4页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疗X射线机应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表验收监测表 桂辐(验收)字 2016第 4 号 (公示本)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应用射线机应用 委托单位:委托单位: 梧州市人民医院梧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二 一二 一 六六 年年 三三 月月 承 担 单 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站 长:谭 良 项目负责人: 许明发 (高级工程师) 报 告 编 写: 许明发 向辉云 (助理工程师) 审 核: 卢德雄 (高级工程师) 签 发: 廖燕庆 (高级工程师) 参 加 人 员: 常 青(助理工程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电话传真邮编:530222 地址:广西南宁市蓉茉大道 80 号 目 录 表 1 项目总体情况及验收执行标准 1 1.1 项目总体情况表 1 1.2 验收监测依据: . 1 1.3 验收监测标准 . 2 1.4 参照标准 . 3 表 2 工程概况 . 4 2.1 项目概况 . 4 2.2 工程内容及规模 . 4 2.3 辐射防护设施 7 2.4 工作原理及污染因素分析 13 表 3 环评回顾 . 17 3.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回顾 17 3.1.1 工程概况 17 3.1.2 评价标准 17 6.8 各 x 射线机房内应注意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 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 体位的各种设备。 18 3.1.3 环境保护目标 18 3.1.3 影响评价结论 19 3.2 环评审批意见部分条款 23 表 4 辐射环境监测 25 4.1 监测布点原则 . 25 4.2 监测仪器与规范 25 4.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5 4.4 监测结果及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 26 4.5 职业人员及公众成员受照情况分析(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分析) 32 表 5 环保检查结果 . 34 5.1 建设项目执行国家环境管理制度情况检查结果 34 5.2 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检查结果 35 5.3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结果 36 表 6 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38 表 7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40 附件 1 环评文件的批复 41 附件 2 委托书 . 41 附件 3 监测报告 . 41 1 表表 1 项目总体情况及验收执行标准项目总体情况及验收执行标准 1.1 项目总体情况表项目总体情况表 建设项目名称 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应用 建设单位名称 梧州市人民医院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改扩建 迁建 (划) 设计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 使用类射线装置 1 台、 类射线装置 7 台 (套) 。 实际生产能力: 使用类射线装置 1 台、 类射线装置 6 台 (套) 。 环评时间 2010 年 10 月 开工日期 2011 年 4 月 投入试生产时间 2012 年 1 月 现场监测时间 2015 年 12 月 18 日 环评报告表 审批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 区环境保护厅 环评报告表 编制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 督管理站 环保设施 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 施工单位 投资总概算 2550 万元 环保投资总概算 150 万元 比例 5.9% 实际总投资 2300 万元 环保投资 100 万元 比例 4.3% 1.2 验收监测依据:验收监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4 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3、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13 号令,2001 年 12 月 27 日; 2 4、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 行) 环发200038 号,2000 年 2 月 22 日; 5、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第 449 号令, 2005 年 12 月 1 日; 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令 第 31 号,2006 年 1 月 18 日; 7、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 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 2008 年 12 月 6 日; 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第18号令) 2011年4月18日; 9、 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第 26 号),2006年5月30日。 10、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应用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2010 年 10 月; 11、 关于梧州市人民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见 附件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桂环审201168 号,2011 年 4 月 2 日; 12、委托书(见附件 2) ,梧州市人民医院。 1.3 验收监测标准验收监测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规定,验 收监测的执行标准为经审批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涉及的质量 标准、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 3 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确定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照射年剂量管理约束 值为 5msv 和 0.25msv。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本次验收监测执行标准为:辐射工作人员和公 众所受照射年剂量管理约束值为 5msv 和和 0.25msv。 2、 医用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2002) ;) ; 该标准第 6 款规定了医用诊断 x 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 3、 环境地表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14583-93);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应遵守的 技术要求。 4、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61-2001) 。 本规范规定了辐射(仅限于电离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污染源监 测、样品采集、保存和管理、监测方法、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以及辐射环 境质量报告编写等主要技术要求。 1.4 参照标准参照标准 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 。) 。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 4 表表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诊断用 x 射线机应用项目于 2010 年 10 月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于 2011 年 4 月 2 日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 厅对项目环评报告表的批复(桂环审201168 号) 。 环评报告表主要建设内容为医院在南部中座住院楼一层南部放射科等 科室使用 1 套计算机断层 x 射线摄影系统(ct) 、1 套直接数字化 x 射线 摄影系统(dr) 、1 台医用诊断 x 射线摄片机(带 cr 系统) 、1 台医用诊 断 x 射线透视机、 1 台胃肠诊断 x 射线机 (胃肠机) 、 1 台移动式 x 射线机, 在医院北部行政楼一层使用 1 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 ;此外,在 门诊大楼 9 层手术室配置了 1 台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 环评时,dsa 型号为 cgo 3000 型,最高管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分别 为 250kv、800ma。验收时,dsa 型号为 allura xper fd20 型,最高管电 压、最大输出电流分别为 150kv、1250ma,oec9800 型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已报废,放射科更名为医学影像科。其余项目与环评时一致,无变 更。因此,本次验收只涉及 7 台(套)射线装置,其中 dsa 属类射线装 置,其余为类射线装置。 2.2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地理位置 梧州市人民医院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建设路 22 号,地理位置图见图 2-1, 医院总平面图见图 2-2。 2、工程内容 本次验收具体项目为:allura xper fd20 型 dsa、brightspeed elite 5 select 型 ct、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 dr、tu-41 型胃肠机、axgp520 型 医用诊断 x 射线摄片机、blg 3000 型医用诊断 x 射线透视机、sirusl 30hp 型移动式 x 射线机。 3、设备参数 项目使用的射线装置见表 2-1。 表表 2-1 射线装置射线装置 名名 称称 型型 号号 生生 产产 厂厂 家家 设备设备 类别类别 最高管最高管 电压电压 (kv) 最大输出最大输出 电流 (电流 (ma) 数数 量量 场场 所所 dsa allura xper fd20 飞利浦医 疗器材集 团 类 125 1250 1 行政楼一楼导管 室 ct brightsp eed elite select ge 通用 电器(中 国) 类 140 350 1 中座住院楼医学 影像科一楼ct室 dr digitsal diagnos t vr/s 飞利浦医 疗器材集 团 类 150 1000 1 中座住院楼医学 影像科一楼dr室 医用 x 射 线透视机 blg300 0 上海百腾 公司 类 150 500 1 中座住院楼医学 影像科一楼透视 室(2 室) 胃肠机 tu-41 日本日立 公司 类 150 800 1 中座住院楼医学 影像科一楼透视 室(2 室) 医用诊断 x 射线摄 片机 axgp5 20 德国西门 子 类 150 500 1 中座住院楼医学 影像科一楼 3 室 移动式 x 射线机 sirusl 30hp 日本日立 公司 类 130 250 1 医院各需要场所 6 图图 2-1 医院医院地理位置图地理位置图 梧州市人民医院 7 图图 2-2 医院医院总平面图总平面图 2.3 辐射防护设施辐射防护设施 对于医院使用的医用诊断 x 射线机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建 造合适的辐射屏蔽设施,即机房,包括辐射防护门窗。 2.3.1 allura xper fd20 型型 dsa 医院在行政楼一楼导管室室使用的 allura xper fd20 型 dsa,为飞利 浦医疗器材集团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50kv、最大输出电流 1250ma。该机房东面为闲置机房,西面为该机控制室,南面为走廊,北面 为山体, 上层为药剂科中心药房。 机房墙体为实心砖结构, 墙体厚度为 24cm, 8 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控制室与机房为隔室操作,控制室设在机 房的西侧。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 厚的铅玻璃,观察窗铅玻璃与 墙体密闭搭接。 机房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 防护门外包不锈钢, 内铺 6mm 厚铅板;防护门与墙体密闭搭接。机房建筑面积 50m2、使用面积 45m2,控 制室建筑面积 20m2、使用面积 15m2。防护门上方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 标志,以防人员误入。dsa 业务用房附近平面示意图见图 2-3,实物图及控 制室操作位、铅玻璃观察窗分别见图 2-4、图 2-5。 图图 2-3 dsa 业务用房附近平面示意图业务用房附近平面示意图 图图 2-4 dsa 实物图实物图 图图 2-5 dsa 控制室操作位控制室操作位、铅玻璃观察窗、铅玻璃观察窗 9 2.3.2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 型型 ct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一层医学影像科 ct 室使用的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 型 ct,为 ge 通用电器(中国)公司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40kv、最大输出电流 350ma。该机房东面为 ct 控制室,西面为走廊,南 面为厕所,北面为走廊,上层为信息科机房。机房墙体为实心砖结构,墙 体厚度为 24cm, 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 控制室与机房为隔室操作, 控制室设在机房的东侧。 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厚的防护铅玻璃。 机房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内铺 4mm 厚铅板,外包不锈钢。机房建筑面 积 47m2、使用面积 40m2,控制室建筑面积 23m2、使用面积 16m2。防护门 上方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以防人员误入。 机房设备与控制室操作 位、铅玻璃观察窗分别见图 2-6图 2-7。 图图 2-6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 型型 ct 图图 2-7 ct 控制室操作位控制室操作位、 铅玻璃观察窗、 铅玻璃观察窗 2.3.3 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型 dr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一层医学影像科dr室使用的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 dr,为飞利浦医疗器材集团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50kv、最大 输出电流 1000ma。该机房东面为通道,西面为医学影像科 2 室,南面为通 10 道,北面为控制室,上层为检验科。机房墙体为实心砖结构,墙体厚度为 24cm,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控制室与机房为隔室操作,控制室 设在机房的北侧。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 厚的防护铅玻璃。机房 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内铺 1 层 3mm 厚铅板,外包不锈钢。机房建筑面 积 27m2、使用面积 20m2,控制室建筑面积 10m2、使用面积 8m2。防护门上 方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以防人员误入。 设备与防护门实物图见图 2-8图 2-9。 图图 2-8 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型 dr 图图 2-9 dr 机房防护门机房防护门 2.3.4 tu-41 型型胃肠机胃肠机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一层医学影像科 2 室使用的 tu-41 型胃肠机, 为日本 日立公司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50kv、最大输出电流 800ma。该 机房东面为医学影像科 dr 室,西面为碎石机控制室,南面为走廊,北面为 该机控制室、走廊,上层为检验科。机房墙体为实心砖结构,墙体厚度为 24cm,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控制室与机房为隔室操作,控制室 设在机房的北侧。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 厚的防护铅玻璃。机房 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内铺 3mm 厚铅板,外包不锈钢。机房建筑面积 42m2、使用面积 35m2,控制室建筑面积 15m2、使用面积 8m2。防护门上方 11 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防人员误入。tu-41 型胃肠机实物图见图 2-10。 2.3.5 blg3000 型型医用医用 x 射射线透视机线透视机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一层医学影像科 2 室使用的 blg3000 型医用 x 射线 透视机,为上海百腾公司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50kv、最大输出 电流 500ma。该机房东面为医学影像科 dr 室,西面为碎石机控制室,南 面为走廊,北面为该机控制室、走廊,上层为检验科。机房墙体为实心砖 结构,墙体厚度为 24cm,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控制室与机房为 隔室操作,控制室设在机房的北侧。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 厚的 防护铅玻璃。机房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内铺 3mm 厚铅板,外包不锈钢。 机房建筑面积 42m2、 使用面积 35m2, 控制室建筑面积 15m2、 使用面积 8m2。 防护门上方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防人员误入。blg3000 型医 用 x 射线透视机实物图见图 2-11。 图图 2-10 tu-41 型胃肠机型胃肠机 2-11 blg3000 型医用型医用 x 射线透视机射线透视机 2.3.6 axgp520 型医用型医用 x 线摄片机线摄片机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一层医学影像科 3 室使用的 axgp520 型医用 x 线摄 片机,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50kv、最大输出 12 电流 500ma。该机房东面为控制室,西面为通道,南面为通道,北面为走 廊、医学影像科 5 室,上层为检验科。机房墙体为实心砖结构,墙体厚度 为 24cm,机房墙体内壁硫酸钡抹灰 3mm。控制室与机房为隔室操作,控制 室设在机房的东侧。机房与控制室间的观察窗为 3mm 厚的防护铅玻璃。机 房建有人工推拉式防护门,内铺 3mm 厚铅板,外包不锈钢。机房建筑面积 50m2、使用面积 43m2,控制室建筑面积 23m2、使用面积 16m2。防护门上 方设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防人员误入。axgp520 型医用 x 线摄 片机实物图见图 2-12。 2.3.7 sirusl 30hp 型移动型移动 x 射线机射线机 医院在中座住院楼医学影像科使用的 sirusl 30hp 型移动 x 射线机,为 日本日立公司的产品,该机设计最高管电压 130kv、最大输出电流 250ma。 移动式 x 射线机主要用于病重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在病房内摄片,曝光操作 时病房内无屏蔽,操作人员可利用病房墙体或使曝光操作按钮远离 x 射线 球管等方式进行屏蔽。sirusl 30hp 型移动 x 射线机实物图见图 2-13。 图图 2-12 axgp520 型医用型医用 x 线摄片机线摄片机 2-13 sirusl 30hp 型移动型移动 x 射线机射线机 中座住院楼一楼医学影像科业务用房平面布置图见图 2-14。 13 图图 2-14 中座住院楼一楼中座住院楼一楼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科业务用房平面布置图业务用房平面布置图 2.4 工作原理及污染因素分析工作原理及污染因素分析 2.4.1 工作原理 (1)dsa 数字心血管造影系统(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 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 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主要用于介入治疗,也就是在医学影 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 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dsa 系统还配备有可移动的铅防护屏。dsa 主要采 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 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 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可供介入治疗及心脑血管手术的术中定位使用。 (2)ct ct 是计算机断层 x 射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它 使用了精确准直的 x 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平面,利用 14 探测器记录透射光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 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 上述设备由下列主要设备按需要组合而成:x 射线管、高频逆变高压发生 器、金属影像增强器、数据图像处理器、床体系统等。 x 射线管原理结构图见图 2-15。 图图 2-15 x 射线管原理结构射线管原理结构 (3)dr 工作原理 dr(digital radiography),即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由电子暗盒、扫 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 x 线光子通过电子 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的设备。 dr 将 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 其曝光宽容度相对于普通的 增感屏-胶片系统体现出某些优势:dr 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 都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因而允许照相中的技术误差,即使在一些曝光条 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图像;dr 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 图像后处理,如各种图像滤波,窗宽窗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 距离、面积、密度测量等丰富的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 15 比、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原理:x 线机利用 x 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寻 找病灶部位、形状及体积大小并予以定位、摄影,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 x 射线穿透人体之后在硒材料制成的 x 射线检测器上,直接形成数字图像 文件。 (4)胃肠机工作原理 由于胃肠消化道器官均由软组织组成,缺乏自然对比度,因而用普通 造影方法取得的 x 线照片很难将其区分出来,为此,临床上利用造影剂检 查,如钡餐常规造影。钡餐常规造影是把钡类造影剂由病人自行饮入后, 根据造影剂在消化道内运行情况,在透视状态下进行观察,当发现有价值 而需要记录的病灶时,利用胃肠 x 线机将病灶拍摄下来,为医疗诊断提供 依据。 (5)其它 x 射线机工作原理 x 射线装置是利用 x 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寻找病 灶部位、形状及体积大小并予以定位、摄影,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 种设备,它可用计算机处理所摄影图像或图像记录在 x 线胶片上。 2.4.2 操作流程 (1)dsa 操作流程 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 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 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 定静、动脉,并留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 16 (2)ct 机操作流程 确定患者体层摄影的体位,扫描定位,投照摆位,屏气曝光。扫描过 程中,x 线球管连续地发射 x 线,扫描床持续同步前移,实现无间断容积 数据采集。 (3)胃肠机操作流程 患者饮用造影剂(如硫酸钡)后,进入诊断室,x 射线管产生的 x 线 通过病人经影像增强器及透镜产生“图像”,该图像经过电荷耦合感应器 (ccd)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记录有诊断价值的被 检部位或病变影像,该装置可进行单片摄影和单片分割摄影(即在同一张 胶片上摄取几幅影像) 。 (4)dr 及其它 x 射线机操作流程 依据 x 线检查单,核对摄影部位,确定投照条件,患者摆位,有时需 屏气,曝光。dr 系统投入运行后,改变以往传统的胶片摄影方法,放射工 作人员可直接将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 2.4.3 污染因素分析 由 x 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 失。因此,该院使用的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 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 x 射线。由于射线能量较低,不必考虑感生放 射性问题。在诊断过程中,由于 x 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因此 x 射线束对 病人进行诊断的同时,射线装置产生的漏射线、反射线及散射射线可能会 穿透诊断室的屏蔽墙、观察窗、防护门等对诊断室外的职业人员和公众产 生辐射影响。 17 表表 3 环评回顾环评回顾 3.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回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回顾 3.1.1 工程概工程概况况 梧州市人民医院在南部中座住院楼一层南部放射科等科室使用 1 套计 算机断层 x 射线摄影系统(ct) 、1 套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系统(dr) 、 1 台医用诊断 x 射线摄片机(带 cr 系统) 、1 台医用诊断 x 射线透视机、1 台胃肠诊断 x 射线机(胃肠机) 、1 台移动式 x 射线机,在医院北部行政楼 一层使用 1 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 ;此外,在门诊大楼 9 层手术 室配置了 1 台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 3.1.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 的安全。 剂量限制 第 4.3.2.1 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 6.2.2 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 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b) 中规定的 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第 b1.1.1.1 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 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 平均) ,20msv;本次评价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出发,使职业人员尽量避 免不必要的附加剂量照射, 取其四分之一即 5msv 作为职业人员的年剂量管 18 理约束值。 第 b1.2 款 公众照射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 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本评价取其四分之一即 0.25msv 作为公众成员 年剂量管理约束值。 (2) 医用 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2002)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 x 射线机的生产和使用。 6 医用诊断 x 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 6.2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 x 射线机房,单管头 200 ma x 射 线机机房应不小于 24 m2,双管头的宜不小于 36 m2。牙科 x 射线机应有单 独机房。 6.3 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 2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 他侧墙壁应有 1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 1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6.4 机房门外要有电离辐射标志,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 6.6 x 射线机摄影操作台应安置在具有 0.5 mm 铅当量防护厚度的防护 设施内。 6.8 各 x 射线机房内应注意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 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 3.1.3 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目标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为该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工作人员, 医院内的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使他们受到的辐射照射低于各 19 自的辐射照射管理约束值。 3.1.3 影响评价影响评价结论结论 1、实践的正当性 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建设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设备机房,目 的在于开展医学放射诊断,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拯救生命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符合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要求。 2、选址的合理性 医院放射科业务用房主要建设于医院中座住院楼一层,属于相对独立 的区域。所有射线机房均利用防护墙体及铅防护门进行辐射屏蔽,射线机 房与控制室为隔室操作,有利于辐射防护,因此,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平面 布局是可行的。 3、辐射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1)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医院目前在放射科使用的辐射用房、防护门 及铅玻璃观察窗的屏蔽能力基本符合防护要求。 (2)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 在现有辐射防护措施下, digital diagnost vr/s 型 dr、blg 3000 型医用诊断 x 射线透视机、tu-41 型胃肠机等 x 射线机控制室内各测点辐射剂量率均为环境本底水平,可以认为工作人员 在以上 x 射线机控制室内操作设备时不会受到额外的附加照射。 (3) 由于部分 x 射线机房防护门、 防护窗与墙体的搭接不充分等原因, 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 x 射线机的运行而受到额外附加的辐射照 射,从偏安全角度考虑,根据现状监测结果估算,操作这些放射诊断用 x 20 射线机的辐射工作人员因 x 射线机所致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分别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a、负责在该 dsa 控制室操作 dsa 机的工作人员不会受到额外附加照 射; b、如进行介入治疗的医生不穿戴铅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术 时, 其受到的年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12.8msv, 超过了职业人员年剂量管理约 束值, 但穿铅服防护后其所接受照射的年附加有效剂量值将会降为 0.1msv; 根据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要求,医生应尽可能使自己的受照剂量保持 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避免不必要的附加照射,手术过程中在不影 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利用铅玻璃挡块及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 铅衣、铅围脖及铅眼镜等进行防护,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附加照射。 16 层 ct 机的运行致工作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0.6 msv; axgp520型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机运行致工作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 为 0.03 msv; 使用移动 c 型臂 x 射线机进行手术的手术医生若不穿戴铅防护服等 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术时, 其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1.8msv; 若穿戴铅防护服 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术时,其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0.03msv; 只有重症病人、行动不便病人需摄片而病人又无法送达固定式 x 射 线机进行摄片、并且摄片处具备可清场条件时,方可在病房内或 icu 内使 用移动式 x 射线机。 a、 如果工作人员在病人床边距 x 射线机约 1m 处曝光, 其所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0.6msv; b、 如果工作人员在病房门口处距 x 射线机约 3m 曝光,但无屏蔽,其所受到的额外附加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 21 0.4msv;c、如果工作人员远离病房门口曝光(离 x 射线机 5m) ,其所接受 的附加年有效剂量为 0.05msv;d、如果工作人员在离病房门边 1m 处并利 用墙体作屏蔽曝光,其基本不会受到额外辐射照射。 以上各设备操作人员因相应医用 x 射线机应用项目的建设所致的附加 年有效剂量均低于职业人员年剂量管理约束值(5msv) ,符合电离辐射防 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4)只有重症病人、行动不便病人需摄片而病人又无法送达固定式 x 射线机进行摄片时,方可在病房内使用移动式医用床边 x 射线机,制定严 格的管理制度,设置控制区域并在摄片前进行清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可 能受到辐射影响的区域。 (5) 该医院在用的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中, cgo3000 型 dsa、 digital diagnost vr/s 型 dr、 blg 3000 型医用诊断 x 射线透视机等机房受检人员 出入门或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使用场所相邻环境的辐射剂量率基本为环境 本底水平,公众成员(清洁工)如在上述场所出入,不会因为这些放射诊 断用 x 射线机的运行而受到额外附加的辐射照射。此外,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小 c 臂)等运行时是不允许无关人员靠近的,所以公众成员不会 因为以上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的运行而受到额外附加的辐射照射。 符合 电 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6)因部分 x 射线机房受检人员出入防护门或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 使用场所相邻环境的辐射剂量率有高于环境本底水平的测点,从而使出入 上述场所的公众成员可能受到额外附加的辐射照射,从偏安全角度考虑, 以清洁工为公众成员代表,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估算, 出入这些放射诊断用 x 22 射线机场所的辐射公众成员因相应 x 射线机所致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分别 为: 16 层 ct 机运行致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 0.03msv; axgp520 型摄片机运行致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 0.01msv; tu-41 型胃肠机运行所致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 0.004 msv; 移动式 x 射线机运行所致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 0.02msv。 公众成员因以上各医用 x 射线机项目的开展所致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均 低于公众成员年剂量管理约束值(0.25msv)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的要求。 4、辐射环境管理 (1)各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使用场所应配备灯光警示系统,各放射工 作场所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2)医院须成立辐射防护管理机构,负责落实各项辐射防护措施,各 工作场所应有各自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并张贴上墙,使之 能满足辐射环境管理要求。 (3)辐射工作场所应配备有适量个人防护用品,如铅防护服、铅橡胶 手套、铅围脖、铅眼镜,并要求辐射工作人员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4)医院放射科应当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 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 制检测工作。 (5) 对放射科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 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对辐射工作人员每两年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并形成制度。 23 (6)定期对安全连锁装置、剂量报警系统、放射药品安全管理系统 和防护仪表进行检查及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防辐射安全事故的发 生。 (7)所有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须参加有资质单位组织的辐射防护基础 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才可从事辐射工 作。 (8)在满足以上辐射环境管理要求后,医院应尽快向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境保护局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综上所述,梧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等科室放射诊断用 x 射线机应用项 目,在落实本评价报告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则运行时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能符合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项目 的建设是可行的。 3.2 环评环评审批意见审批意见部分条款部分条款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1 年 4 月 2 日以桂环审201168 号文件 对本项目环评报告表进行了批复,部分批复内容如下: 三、核技术应用过程中须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射线装置应用场所,必须实行分区管理,严格按规定设置放射 性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张贴有关标识。 (二)辐射工作人员,尤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剂(dsa)进行手 术的医生,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手术或设施操作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尽量缩短近距离接触放射源的操作时间。同时还应 做好患者的辐射防护工作,防止造成剂量照射事故。 24 (三)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要求,指定医院辐射安全 负责人、配备管理人员和必要的仪器设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事故应 急预案和环境监测方案,严格按要求开展环境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认真做好辐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 四、按规定程序向我厅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25 表表 4 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 为掌握该项目运行后周围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验收监测单位于 2015 年 12 月 18 日对医院验收项目使用场所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4.1 监测布点原则监测布点原则 根据监测技术规范,在各辐射机房周围,根据现场条件,在机房周围、 人员能够到达的地方合理布点。 4.2 监测仪器与规范监测仪器与规范 验收监测参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61-2001)进行,使用仪 器参数见表 4-1。 表表 4-1 x- 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监测规范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监测规范 仪器名称 x- 辐射剂量率仪 仪器型号 at1123 出厂编号 51889 生产厂家 atomtex 公司 能量响应 15kev10mev 量 程 50nsv/h10sv/h 检定证书 及有效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检定证书编号:dyjl2015-1460) 有效期: 2015 年 04 月 24 日2016 年 04 月 23 日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检定证书编号: dyjl2015-1372) 有效期: 2015年04月24日2016 年 04 月 23 日 监测规范 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 4.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监测前制定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点位时充分考虑 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监测所用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每次测量前、后均 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6 经常参加上级技术部门及兄弟单位组织的仪器比对;通过仪器的期间 核查或绘制质量控制图等质控手段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 管理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实行,监 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 监测时尽可能选择装置在较大负荷状态下监测; 监测报告严格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监测报告由持有上岗考核合格证 的人员编制,数据处理及汇总经相关人员校核,监测报告由质量负责人(或 授权签字人)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的核审 与签发不能同一人。 4.4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及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1、allura xper fd20 型 dsa 该 dsa 正常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环境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 4-2。 表表 4-2 allura xper fd20 型型 dsa 正常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正常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序序 号号 工作状工作状 态态 点点 位位 辐射剂量率辐射剂量率 (单位:(单位: nsv/h) 备注备注 1 dsa 状 态 机房内医生操作位 (铅屏后, 未着铅服) 2.70 105 正常运行 2 机房内医生操作位(铅屏后,着铅服) 2.08 103 3 机房内距离球管 3m(未着铅服) 2.71 104 4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表面 5cm 142 5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左缝 143 6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右缝 142 7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42 8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41 9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42 10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67 27 11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5cm 304 12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30cm 184 13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72 14 透视状 态 机房内医生操作位 (铅屏后, 未着铅服) 1.94 105 正常运行 15 机房内医生操作位(铅屏后,着铅服) 1.44 103 16 机房内距离球管 3m(未着铅服) 9.05 103 17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表面 5cm 139 18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左缝 140 19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右缝 141 20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42 21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38 22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39 23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36 24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5cm 142 25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30cm 137 26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43 27 区域环境本底 137 关机状态 注:表中的监测结果未扣除注:表中的监测结果未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余同。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余同。 由表 4-2 监测结果可见,dsa 正常运行时,机房内医生操作位点位在未 着铅服情况下的辐射剂量率水平较高,而当着铅服时周围辐射剂量率水平迅 速下降。机房周围除部分点位辐射剂量率水平比区域环境本底稍高外,其他 测点的辐射剂量率水平与区域环境本底相当。 如需在手术过程中曝光,将使手术台周围的医护人员曝露在 x 射线辐射 场中,在 dsa 状态下手术床边医生操作位(无铅服屏蔽)的剂量率为 2.7 105nsv/h,用医生所穿铅服进行屏蔽后,医生操作位的剂量率降为 2.08 103nsv/h。因此,手术中医护人员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铅服、铅围 脖、铅眼镜等,以降低其受照剂量。 当该机在透视、dsa 状态运行时,控制室观察窗、控制室操作位、控制 28 室出入机房防护门等机房周围各测点辐射剂量率均与环境本底水平相当。 2、bright speed elite select 型 ct 医院医学影像科使用的 bright speed elite select 型 ct 正常运行时,机房 周围辐射环境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 4-3。 表表 4-3 bright speed elite select 型型 ct 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序序 号号 点点 位位 辐射剂量率辐射剂量率 (单位:(单位:nsv/h) 备注备注 1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表面 5cm 143 正常运行 (120kv, 180ma) 2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左缝 144 3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右缝 146 4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46 5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48 6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44 7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47 8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49 9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48 10 区域环境本底 145 关机状态 由表 4-3 监测结果可知, 当该 ct 机运行时, 机房周围环境各测点的辐射 剂量率与环境本底水平相当,表明机房墙体、铅玻璃观察窗、防护门等辐射 防护措施能满足辐射屏蔽要求。 3、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 dr 医院使用的 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 dr 正常运行时, 机房周围辐射环境 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 4-4。 表表 4-4 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型 dr 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序号序号 点点 位位 辐射剂量率辐射剂量率 (单位:(单位:nsv/h) 备注备注 1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表面 5cm 132 正常运行 (85kv, 0.67mas) 2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左缝 134 3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右缝 133 29 4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35 5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34 6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33 7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34 8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32 9 受检人员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33 10 区域环境本底 131 关机状态 由表 4-4 监测结果可知,当该 digitsal diagnost vr/s 型 dr 运行时,机房 周围各测点的辐射剂量率与环境本底水平相当,表明机房墙体、铅玻璃观察 窗、防护门等辐射防护措施能满足辐射屏蔽要求。 4、blg3000 型医用 x 射线透视机 医院使用的 blg3000 型医用 x 射线透视机正常运行时, 机房周围辐射环 境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 4-5。 表表 4-5 blg3000 型医用型医用 x 射线透视机射线透视机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运行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序号序号 点点 位位 辐射剂量率辐射剂量率 (单位:(单位:nsv/h) 备注备注 1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表面 5cm 124 正常运行 (52kv, 1.08ma) 2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左缝 125 3 控制室铅玻璃观察窗右缝 123 4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表面 5cm 128 5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左缝 125 6 控制室出入机房防护门右缝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