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农业气象学习提纲.doc_第1页
[农林牧渔]农业气象学习提纲.doc_第2页
[农林牧渔]农业气象学习提纲.doc_第3页
[农林牧渔]农业气象学习提纲.doc_第4页
[农林牧渔]农业气象学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气象学学习提纲 绪 论第一节 气象学概述一、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meteorology)是研究地球大气的构造、特性及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农业气象学(Agriccultural meteorology)是研究气象和水文因子与广义农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二、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是气象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又是农业生物学的边缘学科、相关的基础学科。气象学的发展为农业气象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将丰富气象学的内容。三、大气圈与地球其它圈层的关系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 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关进化、协同发展。四、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历史(1)气象学的发展过程 萌芽时期:17001920 特点:个人爱好,贸易、航海、战争需要 初步发展:19201940 特点:从地面发展到高空 迅速发展:19401960 特点:计算机、理论模式 现代化阶段:1960现在 特点:信息化、现代化(2)农业气象学的历史第二节 气象学与农业生产一、大气中的光、热、水、气,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能量和物质基础;二、一个地方的气象、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的耕作制度,也决定了当地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状况;三、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必须首先考虑其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四、在农业生产中,必须考虑对灾害性天气的防御;五、人类对小气候的调节,出现了设施农业;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人工气候室来繁殖益虫。第三节 本课程主要内容及参考书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包括:1、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光、热、水、二氧化碳、风的形成和变化规律;2、天气学的基本原理;灾害性天气;3、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广东气候特征;4、光、热、水、风的测定方法。二、参考书农业气象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S16 4新编农业气象手册 日 坪井八十二等编 S16-62 气象学 云南林学院编 S16气象学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编 P4三、有关气象信息的网址1、 中国气象局2、.hk 香港天文台3、 t7天气4、http:/www.wmo.ch 世界气象组织5、 美国国家气象局6、 雅虎天气第一章 大气(Atmoshere)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Constitution)大气的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干洁大气(dry air):对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成分是N2、O2、O3和co2(各种气体对农业的作用)气溶胶粒子(aerosol):气溶胶粒子是指大气中处于悬浮状态器的土壤、肥料、浓烟、盐等的小颗粒,火山和微生物、小水滴、冰晶等。气溶胶粒子的作用: 有利的作用:水汽凝结核。不利的作用:阳伞效应;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污染大气。1、 干空气:N2、O2、CO2、O3、Ar 2、 水汽:H2O3、气溶胶粒子: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 ,大气污染物:SO2、CO 等第二节 大气的分层(Atmospheric layor)大气在垂直方向上一般分为五层,自下而上称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又可成为热层)。大气50%的质量集中在离地面5.5km以下的层次内,361000km的大气层只占大气总质量的1%。大气的垂直结构如图(p13)。大气可垂直分层为:对流层(Troposphere):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季节变化。低纬厚,高纬薄;夏季厚、冬季薄。厚度为818km。对流层的厚度同整个大气层相比,虽然十分薄,不及整个大气层厚度的1%。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汽都集中在此层。云、雾、雨、雪、风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中。它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因而也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到距地面约5055km的高度。平流层也是地球大气中臭氧最集中的地方,所以该层又称臭氧层。平流层特征:(1)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2)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非常适合航空飞行。(3)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中间层(Mesosphere):从平流层顶到距地面85km。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也称高空对流层。热层(热成层,Thermosphere)暖层、高空电离层。热层的主要特征:(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2)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有很强的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第三节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Basic principles of physics)一、主要的气象要素1、气压 2、温度 3、湿度二、状态方程 PRT第二章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本章主要内容:1、熟悉辐射的基本概念、辐射的基本特征量、辐射的基本定律;2、掌握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3、了解大气对辐射的吸收、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规律、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4、理解和掌握日照时间长短的概念及变化规律;5、了解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6、掌握光合作用强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植物光周期现象的概念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一节 辐射的一般知识(General Knowledge of Radiation)一、辐射的概念(Concept of Radiation)1、定义: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的过程。2、辐射的波动性:电磁波谱电磁波按波长不同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 = 3 * 108ms-13、辐射的粒子性(Particleness)粒子(量子-quantum)的概念:微观世界的某些物理量不能连续变化而只能以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发生变化,这些最小单位就称为该量的量子。如电子是量子,每个量子的能量为: E=h*h=6.63*10-27尔格.秒二、辐射的基本定律(Basic laws)定义:a = 1 的物体为黑体,即 a=const n时,为蒸发过程N=n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Nn时,为凝结过程2、饱和水汽压(1)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分子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含量恰好达到此限度,就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就称为饱和水汽压。(2)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at b+tE=E010上式中,a=7.45,b=235,E06.11hpa表41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3)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子温度、蒸发面的形状、液体的杂质、电荷二、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1、水汽压 (e)定义: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就称为水汽压。单位:mmHg 、 hpa or mb一个大气压=760mmHg=1013.23hpa1mmHg=1.33hpa2、绝对湿度(a)定义: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克数,就称为绝对湿度。单位:g.m-33、相对湿度(r or U )定义:空气中实际水汽压 e 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 E 的百分比,就称为相对湿度。U=e/E * 100 %讨论:(1)0 U 1(2)U=100% 时,表示空气中水汽已饱和。(3)当e变化不大时,即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时,t, E, 则 Ut, E, 则 U 即可通过降低空气的温度,使其达到饱和。4、露点温度(t或Td或td)定义:在空气压力不变且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露点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就是实际水汽压。 即 E(td)=e(t)或 ew(td)=e(t)5、饱和差(d)定义: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与空气中实际水汽压 e 之差,称为饱和差。d=E-e小结:表示水汽的实际含量的量有:e、a、td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程度的量有:U、d三、空气湿度的变化第二节 蒸发与蒸腾一、水面蒸发1、水面蒸发速度 ( q )定义: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水份蒸发的数量(重量或水层厚度),就称为水面蒸发速度。2、道尔顿(Dal ton)蒸发定律W =A *(E-e)/P上式中:w - 水面蒸发速度 (g cm-2日-1 或 mm日-1)A - 与风速有关的比例系数 P - 当时的大气压力 E - 水面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 - 贴近水面空气的实际水汽压 二、土壤蒸发土壤水份以汽态形式扩散到大气中的现象,称为土壤蒸发。1、土壤蒸发过程的三个阶段:稳高、速降、稳低2、抑制土壤蒸发的措施:不同阶段,方法不同三、植物蒸腾植物体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面)将体内的水份以汽态形式扩散到体外的过程,称为植物蒸腾。植物蒸腾是一个生物物理过程,主要起输送养分和维持体温的作用。第三节 云、雾及大气降水一、云和雾1、云的形成和分类低云: 云底高度 2500m多由水滴组成可产生降水中云: 2500云底高度5000m多由水滴、冰晶混合组成高云: 云底高度5000由细小的冰晶组成,一般不产生降水2、雾的形成及其种类二、大气降水1、降水的形成及其种类2、降水的表示方法(1)降水量:以mm为单位;(2)降水强度:单位时间的降水量;(3)降水距平: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4)降水变率:某时期内降水距平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第四节 水分与生物一、水分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一般影响1、水分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水分是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的媒介;3、水分支撑和维持生物细胞的紧张度;4、水分作为反应物质,参加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在具体方式上,水分以过渡水和存留水这二种形式参与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二、植物生长的需水量 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植物形成一克干物质所需(蒸腾)的水分克数,就称为植物的蒸腾系数。三、作物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这一时期水分供应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四、相对湿度和水分与植物1、相对湿度过高(U90),不利于植物授粉,植物延迟开花;有利于孢子形成和萌发,易产生病害。暴雨、大雨对小型昆虫有冲杀作用。2、 相对湿度过低,果实变小,易产生裂缝,易产生虫害。第五章 大气的运动本章要点:风的基本概念:风风向风速,气压与风大气环流,三圈环流风与生物:风与植物及昆虫迁飞第一节 风的基本概念一、风风向风速1、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2、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常用八方位或十六方位来表示。3、风速-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常用风力等级(112级)或 m s-1来表示。4、地面附近的风常有阵性。二、水平风速的垂直风布一般情况下,风速随高度的增加是不断增大的。在10公里的高空,风速通常为5060m s-1三、气压与风1、大气压力一个大气压=760 mmHg=1013.23 hpaP=rgh=13.595gcm-3*980.665cms-2*76cm=1013231 gcms-2cm-2=1013.23hpa1hpa =103达因*cm-2 , 1达因= gcms-11mmHg=1.333hpa2、气压的垂直分布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布、气压的水平分布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不均匀,是空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第二节 大气环流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地球上各种规模大气运动的综合状况,称为大气环流。二、二种大气环流模式1、单圈(简单)环流模式过程:赤道上空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对流层顶受阻后分别向南、北二个方向流去,并在南、北两极下沉,流至地面附近后,又流回赤道,形成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模式三圈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1)赤道上空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对流层顶后受阻,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去;流向北方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步转为向东流动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气流下沉到低层后,受地面阻挡,分成南北两支,向南的一支流到赤道后,与赤道的上升气流汇合,形成热带环流圈。(2)极地寒冷,空气受冷收缩下沉,低层的空气从北极流出,流至60N附近遇到从低纬流来的暖空气;冷暖气流相遇,空气被强迫抬升到高空,至对流层顶后分别向极地和低纬流去;流向极地的气流汇合到极地上空的高层的下沉气流,形成极地环流圈。(3)热带环流圈的下沉气流分支和极地环流圈的上升气流分支,形成中纬度环流圈。1、季风的概念大范围盛行风系随季节而改变方向的风,称为季风。2、季风区:盛行季风的区域,称为季风区。3、季风环流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均匀,由海陆热力差异所引起的大范围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称为季风环流。第三节 地方性风1、海(岸)陆风:海岸附近的地面上,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这种以一天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系,称为海陆风。2、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夜间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天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系,称为山谷风。3、峡谷风:当气流由开阔地区流入狭窄谷口时,气流加速形成地强风,称为峡谷风。第四节、风与生物一、风与生物生长发育1、强风常降低植物的生长量,并使植物受到机械损伤。2、微风造成得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输送,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3、风能把植物的花粉和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二、风与病虫害1、风对病害及其流行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孢子的释放和传播。实验表明,增大风速,导致大量的孢子释放。孢子的长距离传播与气团的移动密切相关。2、害虫的迁飞与大气气流有关,迁飞害虫多在低压区起飞,在高压区降落。三、防风林及其作用防风林-依一定的方向排列,为保护农田、城市,改善气候环境而成行成片种植的树林。作用:防风;蓄水、固土、改土;净化空气。第六章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本章重点:天气、天气系统及其分类几个主要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天气预报简介第一节 天气、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一、天气是指瞬时或一段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二、天气系统是指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独立系统。即不同的天气系统有不同的天气特征。三、 天气过程天气系统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变过程,称为天气过程。在天气过程的不同阶段,能形成不同天气特征。四、天气系统的分类第二节 几个主要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一、气团和锋1、气团(1)定义:气团是指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块空气。(2)气团的形成和变性:气团形成的条件: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有利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气团源地:气团形成的地方气团变性:气团离开源地后,其物理属性的改变。(3)分类法的分类地理分类法:以气团源地划分热力分类法: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4)活动在华南地区的气团及其天气特征冬天:主要受来自西北利亚冷气团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偶受暖气团影响。夏天:主要受来自热带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洋气团的影响,天气闷热、多雷雨。2、 锋(锋面)(1)定义: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的交界面或过渡面称为锋或锋面。(2)锋的分类根据锋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3)锋面天气锋面附近,常为云、雨天气;锋面过境时,常有大风、降温天气。(4)影响华南地区的锋及其天气特征冷锋:冬天出现较多;急行冷锋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缓行冷锋多出现云、雨天气。华南静止锋:12月-7月活动频繁;是出现在华南地区及南海地区准静止锋的总称。其天气特征为:锋面维持时间长;降水范围大;降水累积量大。二、气旋1、气旋的概念气旋就是低压区,在水平方向上,风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2、气旋的分类可把气旋分为有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3、气旋的天气特征:出现云、雨天气。三、反气旋1、反气旋的概念反气旋就是高压区,在水平方向上,风绕高压中心顺时针旋转。2、反气旋的分类地理分: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按反气旋的热力结构分:冷性反气旋:由冷空气堆积而成的高压。暖性反气旋:指中心暖于四周的高压。3、影响华南地区的反气旋及其天气特征冬天:冷高压在极地形成后,南移影响华南地区,其前锋为一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冷锋过后,高压中心附近,为晴朗天气。夏天:华南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 的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天气特征:(1)在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闷热,易产生干旱天气。(2)在副高的西北边缘,常有西风带的天气系统(锋面、槽线、切变线等)与其相互作用,形成很强的降水带。(3)在副高的南侧,常形成台风。四、天气预报简介 天气预报是根据过去的观测资料、现在的天气实况和天气变化的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1、天气图法天气图:把同一时刻、广大地区所观测到的气象要素值填在一张图上,分析出要素的等值线,标出有意义的天气系统,就称为天气图。在天气图,我们可以了解天气系统的分布某一地区受哪些天气系统的控制。气象预报人员根据若干张天气图的连续变化及天气系统的发展规律,判断出未来天气的变化。2、数值天气预3、天气预报项目(1)、天气预报分:短期天气预报:1-3天中期天气预报:3-15天长期天气预报:15天-1年超长期天气预报:1年以上(2)、短期天气预报项目云天状况:晴、少云、多云、阴天、风向和风速温度:tmin - tmax天气现象:大风:8级(17ms-1)以上降水;霜冻;寒潮;台风等。第七章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第一节 寒潮1、寒潮的概念由于冷空气活动的影响,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出现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或48小时内下降12以上,最低温度在5以下,就称为寒潮。2、寒潮的源地和路径3、寒潮出现的概况4、寒潮的灾害(1)大风:一般68级,最大12级,使生物受机械损伤。(2)暴冷: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10以上,使生物细胞内的水分受冷收缩,流动性减弱,来不及输送水分到生物体各处,致使生物失水枯萎;另外,当温度下降到低于生物学下限温度时,生物生理活动机能受障碍,使生物受伤害,甚至死亡。5、植物受冷害的症状叶片变色、出现斑点、甚至坏死。木本植物会出现牙枯、顶枯、自顶端向下发生枯萎、破皮流胶及落叶,严重的会整株死亡。6、防御寒潮的措施(1)农业生物技术措施选择抗寒优良品种;根据当地寒潮出现规律,选择作物适宜播种期,避开寒潮。(2)物理学方法(临时应急措施)烟雾法(清晨日出前熏烟);灌水法(日排夜灌);覆盖法第二节 台风一、台风概述1、定义: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气旋区内最大风力在12级(32.6ms-1)以上。2、国际上热带气旋的名称和等级标准(1)热带低压气旋区内最大风力小于8级(19.6 ms-1)(2)热带风暴气旋区内最大风力为8-9级(3)强热带风暴气旋区内最大风力为10-11级3、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的命名方法(2000年1月1日起实行)从2000年1月1日起,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发布的热带气旋警报,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的国内编号,还应使用热带气旋的中文命名。格式为:国内编号 中文命名如: 0601 珍珠(广东饶平,5-18)0602 杰拉华(广东湛江,6-28)0603 艾云尼 (韩国,7-10) 0604 碧利斯(福建霞浦,7-14) 0605 格美 (福建晋江,7-25) 0606 派比安(广东阳西、电白8-3) 0607 玛丽亚(日本,89) 0608 桑美(浙江仓南,8-10)二、台风的结构和天气台风的水平范围(直径)为600-1000公里,其垂直高度可达对流层顶(十几公里)。台风范围内,按其各部位出现的天气现象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外围大风区、狂风暴雨区、台风眼三、台风的形成、移动路径和警戒1、台风的形成条件2、台风的移动路径3、台风的警戒和预报(1)当台风在0N以北、150 E以西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对其编号。(2)当预计台风在48小时后影响我国,发台风消息;当预计台风六级大风影响我国,发台风警报;当预计台风六24小时内在我国登陆,发台风紧急警报。(3)预报内容:台风中心位置(纬度、经度)台风的强度(气压、风力)台风的移动速度台风的移动趋向(路径)四、影响和登陆广东的台风和热带气旋1、平均每年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7个;3、 平均每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有4个;3、热带气旋每年5-11月可在我省登陆,其中:7-9月登陆最多;4、平均每年有2个热带气旋在粤西登陆,平均每年有1个热带气旋在粤东登陆,平均每年有1个热带气旋在珠江口地区登陆。五、台风的灾害和防御台风的措施1、灾害: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2、防御措施(1)农业技术措施:农田水利、防风林(2)临时应急措施第三节 干旱天气和洪涝天气一、干旱天气1、定义:干旱是指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致使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的现象。2、干旱天气的形成干旱天气主要是在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长期控制下形成的。3、广东干旱概况(1)春旱:出现在3-5月,影响早春作物和水稻插秧。重春旱区:南部沿海,雷州半岛中度春旱区:广东中部、广州、肇庆、惠州轻春旱区:粤北地区(2)秋旱:8-10月,副热带高压控制我省时,易产生干旱。重秋旱区:粤北和汕头东部沿海中度秋旱区:广东中部、广州、肇庆、惠州轻秋旱区:南部沿海二、水涝天气1、定义:由于短期内出现大量降水,形成巨大的地面径流,使江河泛滥,淹没大片土地,致使作物被淹死。2、水涝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长期停留在某一地区产出的。3、广东水涝天气概况(1)台风引发的水涝:5-11月均可出现,主要出现在7-9月,又称为后汛期降水。(2)华南前汛期降水A、定义:是指华南地区每年4-6月份的一段多暴雨的时期。B、引起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华南静止锋、冷锋、槽线、切变线、热带辐合带、副热带长波槽C、华南前汛期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第四节 冰雹天气一、冰雹的概念冰雹是指从积雨云中降下来的、直径大于5mm的球形多层乳白色固体降水物。二、冰雹的形成在锋面、槽线、切变线上叠加了更小尺度天气系统扰动,产生强烈积雨云。三、广东冰雹概况 一般出现在每年2-5月,北部山区最多,中部较少,南部沿海极少见。四、防御冰雹的措施1、人工消冰雹;2、抢收;3、留在安全的地方。第五节 其他气象灾害一、霜冻1、霜冻的概念霜冻是指在温暖时期(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足以使植物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灾害性天气。2、几种植物受冻害的温度指标()轻微受害 严重受害橡胶 5.0 0.0香蕉 5.0 2.5荔枝 3.0 0.0柑桔 1.0 -6.03、霜冻的种类(1)平流霜冻;(2)辐射霜冻;(3)平流辐射霜冻华南地区的霜冻,以平流辐射霜冻为主,通常在较强冷空气入侵后,起温急剧下降,随着风力减弱,天气转晴,夜间辐射强烈,温度再度下降,就会出现平流辐射霜冻。4、霜冻的预报一般来说,当出现或预报最低气温为4时,气象台就发布或预报霜冻。5、防御霜冻的措施:与防御寒潮的措施相同6、广东霜冻出现的概况(1)同一纬度上,内陆地区霜期长,霜域广;沿海地区霜期短,霜域窄。(2)随纬度增加,初霜日早,终霜日迟,霜期长,霜域广。二、日灼1、根颈灼伤幼嫩苗木与高温土表接触,使根颈部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被灼伤。2、树皮灼伤由于强烈阳光照射树体,灼射高温使树皮烧伤。第六节 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一、害虫与气象条件的关系1、温度与害虫2、湿度和水分与害虫3、光与害虫4、风与害虫二、病害1、侵染性病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2、生理病害第八章 气候和气候资源第一节 气候的概念1、定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常见的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2、气候要素:表示气候特征的量值。3、气候要素包括:(1)各种气象要素的平均值;(2)各种气象要素的极端值、变化值;它们出现的频率、时间和分布。(3)一些综合指标,如干燥度、大陆度等。第二节 气候形成因素一、太阳辐射(辐射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1、辐射随纬度的分布,决定了各纬度的平均温度,因此,从赤道向两极,形成了:热带、温带、寒带2、同一纬度上,辐射差额(辐射总量)随季节的变化,导致了各地的冷暖交替。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运动形成的各种天气系统,使其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具有强烈的个性。如: 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非洲的干旱气候。2、当大气环流趋于长期平均的正常状态时,各地的天气气候是正常的;当大气环流异常时,便引起天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