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八上生物导学案.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1.gif)
![[初二理化生]八上生物导学案.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2.gif)
![[初二理化生]八上生物导学案.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3.gif)
![[初二理化生]八上生物导学案.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4.gif)
![[初二理化生]八上生物导学案.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df3989e7-c64c-459b-85be-20d3a37ce46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2课时)【学习目标】1 描述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2 学会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难点)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3 描述水生生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重点)4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活动中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 回顾“生物圈号”实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 生物的多样性:你熟悉的动物有哪些?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这些动物找个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二、合作探究(一)描述鱼的游泳1、自学教材P3,观察鱼缸里鱼的体型、鳞片及运动时鳍的作用,相互交流,质疑答疑,作好记录。(1)鱼的外部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和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2)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认真观察,各种鳍起到什么作用?2、实验探究:*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 (a、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探究b、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制定并实施计划-讨论和完善方案1、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探究课后自己完成,注意:捆扎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使鱼受伤。)2、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过程和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表达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各小组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对同学提出的质疑给予答辩。总结出鱼的各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3、完成课本P6“讨论”(二)描述鱼的呼吸过程1、仔细观察鱼缸里金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思考鱼的呼吸。2、用放大镜对照鳃的结构放大观察鱼的鳃丝。3、通过相互交流,归纳整理,得出鱼在水中呼吸的过程。4、拓展反思:1)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 2)在生活中怎样判断买来的鱼是否新鲜?(三)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拓展:怎样判断什么样的动物是鱼类?(四)了解其他水生动物1、学生自主学习P8P9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2、质疑、总结得出结论(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五)认同水域环境的污染给水中生物带来的危害1、观察录像内容和问题,表述各自的观点,达成共识,保护水域环境非常重要。2、拓展:你的家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对这种状况有什么感想?【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草鱼是一种味美可口的淡水鱼。下列有关草鱼的特征中,属于鱼类主要特征的是: A.身体呈长梭形 B.身体内有鳔 C.体内有脊柱 D.有鳍,用鳃呼吸 2.下面三种水生动物:海蜇、乌贼、海虾,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共同之处: A.都有脊柱 B.都用鳍游泳 C.都能适应水中生活 D.都没有脊柱 3.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脊椎动物? A.海蜇 B.虾 C.螃蟹 D.海马 4.在完成观察鱼鳍的实验后,小明同学对鱼鳍有了以下几种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B.鱼鳍有奇鳍和偶鳍之分;C.鱼的运动只能依靠鳍进行;D.鱼在游泳时,胸鳍、腹鳍和尾鳍的作用不完全一样。5.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 A.鱼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 B.鱼必须在水中繁殖C.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D.鱼有鳞片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 )(2)水中生活的动物既有无脊椎动物,也有脊椎动物。( )(3)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用贝壳保护身体。( )7.鲫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鲫鱼的体形有利于在时减少。(2)体表覆盖,有作用。皮肤能分泌,有利于。(3)鲫鱼用呼吸。(4)鲫鱼的有协助和维持身体的作用。(5)鲫鱼的侧线起 作用。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3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重点)2 描述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重点、难点)3 阐明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4 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5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重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观察P12页图片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2、假设水中生活的动物如鱼到陆地生活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二、合作探究(一)比较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不同特点对比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讨论总结填表。温差湿度浮力氧的存在状态复杂程度水生环境陆地环境(二)举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学生自学教材P13结合图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湿度运动呼吸反应陆地环境特点动物适应结构(三)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1、观察和饲养蚯蚓,各小组描述采集的环境介绍并展示蚯蚓观察器的制作方法及饲养过程,互相质疑。(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采集的环境:蚯蚓观察器的制作方法:2、探究活动:观察和实验(1)蚯蚓的生活环境:(2)外部结构特点(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3)生理特点 食性:运动:呼吸:体温:小组在进行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时严格按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操作,随时作好记录。3、回答P15思考题4、总结:蚯蚓有哪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5、阅读教材,了解水蛭、沙蚕,总结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四)举例说出家兔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学生分组学习并讨论(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1)观察兔,描述兔的外部形态特征,思考兔毛的作用。(2)观察兔的运动并测量前后肢的长度,推测与运动方式的关系。(3)观察兔的牙齿并与狼的牙齿作比较,思考牙齿的不同与食性的关系。(4)家兔的内部结构:观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体会对维持恒定体温、取食和对多变环境迅速作出反应的意义。2、总结家兔与陆地生活适应的特点。 3、介绍常见几种动物,结合内容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五)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根据自己调查和搜集的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阐述1、陆生生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2、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同学们熟悉的家兔、宠物狗等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具有发达的体毛,其主要作用是:A.防御; B.保温; C.保护; D.伪装。2.小静同学很喜欢蛇,于是在家里养了两条。她注意到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有利于: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自由运动 C.适应水中生活 D.皮肤呼吸 3.狼、虎和狮都是同学们熟悉的食肉动物。它们的牙齿的特点是: A.臼齿发达 B.门齿发达 C.犬齿发达 D.犬齿退化 4.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A.梅花鹿和蚯蚓 B.朱鹮和海豹 C.麻雀和螳螂 D.家鸽和蜥蜴5.许多同学都饲养过家兔。你认为家兔的身体中肌肉最发达的部位是:A.前肢 B.后肢 C.躯干部 D.颈部 6.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蚯蚓饥饿而死; B.是地下穴居动物,怕光;C.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D.蚯蚓干渴而死。7.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 B.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 C.土壤中缺少空气 D.洞穴内太干燥8.与蚯蚓属于同一类动物的一组是:( )A.水蛭、蛔虫 B.水蛭、沙蚕 C.蛔虫、蚜虫 D.水蛇、沙蚕9.兔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食草有密切关系的是:( ) 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体腔内有膈 消化道长,盲肠特别发达 胎生、哺乳A. B. C. D.10.蚯蚓的环带靠近它的( )A.前端B.后端C.中部 D.前、后端各一个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陆地生活的动物体温恒定。()(2)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鳃和肺。()(3)为了对多变的陆地环境及时做出反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4)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特有的特点。()(5)大熊猫是世界闻名的“活化石”。现在大熊猫的栖息地急剧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对其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2课时)【学习目标】1、会阐述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3、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难点)4、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鸟是我们人类追求自由的象征。我们经常看着天空的小鸟发出这样感叹,要是我有一双翅膀那该有多好!我们人为什么就飞不起来呢? 二、合作探究(一)探究活动: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分组学习完成探究实验:阅读课本内容、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思考,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形: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2、鸟类的主要特征(二)认识昆虫的种类及名称 1、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昆虫的种类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2、小组观察讨论P25中的讨论题。讨论昆虫的翅的类型和结构,了解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3、学生总结出飞行对于昆虫生活的意义。(三)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再展示出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蜈蚣、虾、蟹等,和蝗虫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的观察讨论出其结构特点。)2、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四)概括动物跨越多种环境的特点1、你能举出动物的生存可跨越多种环境的例子吗?2、自学教材P25,回答:青蛙和蟾蜍发育特点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3、结合青蛙和蟾蜍的特点,总结两栖动物的特征。【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 )A.翼和腿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肌肉D.两翼肌肉2.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有两对翅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有三对足D.具有内骨骼3.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体表有羽毛;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前肢变成翼A. B. C. D. 4.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 )A.直肠很短B.肛门很大C.没有膀胱D.小肠很短5.能够飞行的节肢动物是( )A.蜘蛛B.蝗虫C.虾D.寄居蟹6.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A.家鸽B.家燕C.蝙蝠D.麻雀7.请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下面这些动物中,( )是真正的两栖动物A.海豹B.乌龟C.扬子鳄D.青蛙8.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体温恒定,适应性强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D.鸟的骨骼很轻,胸骨发达,胸肌发达9.在百鸟园中,通过对一些鸟的观察,小丽同学发现鸟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B.为繁殖做准备C.飞行的快 D.为了维持体温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的鸟类有9000多种,它们都能够飞行。()(2)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3)两栖动物就是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包括我们熟悉的青蛙、鳄、乌龟等。()(4)蜻蜓、蝴蝶、蜜蜂、蚂蚁和蜘蛛都是我们常见的昆虫。()(5)空中飞行的动物是不会在水中活动的。()11.在调查身边生物的活动中,小敏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旁边的社区花园进行调查。他们在两棵树之间发现了一张很大的蜘蛛网,一只大蜘蛛正趴在它那几乎无形的蛛网上,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正在这时,一只苍蝇不小心落入了蛛网中。黏黏的蛛丝缠住了苍蝇,蜘蛛迅速朝它奔去,眨眼间,苍蝇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小敏他们都看呆了,蜘蛛好厉害啊!(1)蜘蛛和苍蝇都属于(A.昆虫;B.节肢动物)。(2)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请至少举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节肢动物,并说明“节肢”是什么意思,以及“节肢”对动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3、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重点。难点)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活动特点。二、合作探究(一)动物的行为的概念。1、自学教材P28,列举动物的活动。2、动物的行为的概念:3、列举并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二)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1、阅读P28“观察与思考”,说一说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怎样?。3、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三)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1、自学教材P30,观察“屈肘动作的产生”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示。2、动作“屈肘”和“伸肘”是怎样完成的?3、说一说骨、关节和肌肉如何协调配合完成一个动作的。4、拓展反思:根据前面所学有关人的知识,阐述运动的控制和调节及其它器官系统的配合。【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肌肉饥饿”症是由于肌肉的养料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弹力变差,收缩无力所致。改变这一状况的最佳方法是( )A人工输氧 B吸氧的同时多食用蛋白质 C多食营养品 D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2脱臼是指( )A关节骨折 B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C关节囊拉伤 D关节韧带扭伤3人体的骨骼由多少块骨连接而成( )A206 B260 C216 D262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什么作用( ) A、杠杆 B、支点 C、动力 D、调节5、把骨骼肌连在骨上的结构是( )A、关节 B、韧带 C、关节囊 D、肌腱6、一块骨和一块骨骼肌在构成层次上均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7、完成伸肘动作时( )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8、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其作用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与减少摩擦相关的结构还有(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9、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特点无关的是( ) 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光滑的软骨 B、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D、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10、骨折后经过一段时间,断裂的地方可愈合,下列结构起作用的是( ) A、骨密质 B、骨松质 C、骨膜 D、骨髓11、组成人的前臂骨的是( ) A、胫骨和腓骨 B、只有肱骨 C、腕骨和掌骨 D、尺骨和桡骨12判断: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3判断: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功能。(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重点)2、通过探究实验“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动物的绕道取食”,培养探究能力。(难点)3、阐述动物的行为对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马戏团中的小动物可以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自己家的小动物为什么不行呢?二、合作探究(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自学教材P32-33,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阐述动物的行为对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研究教材中“资料分析”,小组讨论资料后的“讨论”,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将动物的行为的意义与大家共同分享。(三)学会探究动物的一种行为。1、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探究一: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根据教材中给出的材料和图片,讨论完成实验过程);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预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探究二:动物的绕道取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根据教材中的图示“动物的绕道取食”来制定)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实验计划,观察预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反思实验得失。2、拓展反思:(1)讨论防治菜青虫的办法。(2)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3)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么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它们的母亲。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员给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员发现小鸭、模仿它们的母亲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1)小鸭、的行为发展过程可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 A、先天性行为 B、社会行为 C、学习行为 D、被动行为(2)小鸭、最好被称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3)如果不是把小鸭、暴露在气球周围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播放鸭叫的录音,则小鸭、可能会怎么样( )A、可能吓唬其他鸭子 B、将失去繁殖能力 C、将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菜青虫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菜青虫总在十字花科(如白菜)叶片上出现,而不吃空心菜等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1)菜青虫的来源:a、去白菜地里捕捉已长大的菜青虫;b、去白菜地寻找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菜青虫。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你的理由是: 。(2)实验的变量: 。你打算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子?a、 ;b、 。(3)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a、用1只菜青虫;B、用10只菜青虫。你的选择是: ,你的理由是: 。(4)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出的结论是: 。第三节 社会行为(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重点)2、初步学会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难点),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3、说出社会行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群体生活的动物。二、合作探究(一)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1、自学教材P37-38,结合“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和“狒狒的群体生活”图,对比不同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所总结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3、结合前面所学有关“动物行为的意义”,讨论总结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4、拓展反思:比较一只野兔的生存情况和一个猴群的生活状态,说明各自生长和存活的不同。(二)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学会观察小动物。1、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可根据教材P39-40图示来讨论设计);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实验计划,观察预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2、拓展反思:不同的生物群体内信息的交流是否一样?(三)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引诱剂在生产中杀虫的良好作用:【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 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最后享用食物者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2、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行为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3、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4、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 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5、在社会行为中,群体成员之间常利用动物“语言”联系,下面有关动物“语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D、动物的各种行为 6、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下列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C、是雌性 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7、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蚂蚁 菜粉蝶 苍蝇 蜜蜂 黑猩猩 A、 B、 C、 D、 8、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9、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10、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1、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是由于( )的存在。A. 物质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C.能量流和信息流 D.物质流和能量流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难点)、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重点)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要爱护动物3、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简介自己查阅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二、合作探究(一)掌握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1、分析教材中P44资料,思考其中的问题2、小组讨论“资料分析”中的问题。3、拓展反思:解决教材P47练习题1(二)理解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回忆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各自的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概念2、自学教材P45最后一段,说说动物作为消费者,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三)动物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分析教材中的插图,总结动物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端时间之后,与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相比( )A. 加罩网的实验区小草生长旺盛 B. 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场虫害严重C. 加网罩的实验区草场虫害严重 D. 生长一样良好2、环保学家和生物学家提倡保护要保护农田蜘蛛,因为农田蜘蛛可以( )A. 吃掉农田中的害虫 B. 防治农田中的杂草 C. 给农作物传粉 D. 给农作物施肥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 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 D陆地生态系统4、马尾松纯林容易受到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混交林(两种以上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容易大发生。这是因为( )A松毛虫只能在马尾松纯林中生活B混交林中,食物链食物网复杂,可能有多种松毛虫的天敌控制松毛虫的增长。C马尾松纯林中营养较多D马尾松纯林中的环境更适合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5、我国在修建的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护环境ABCD6、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7、判断题(1)生态平衡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定不变的。( )(2)我国的海洋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海洋鱼类资源,应该多捕鱼。( )(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对人类非常有用的动物可以无限增长。(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1课时)【学习目标】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热爱科学、关注生命的美好情感。【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列举说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活动。2、课前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提示:可就动物的某一方面的作用进行调查,如:“常见海洋动物的药用价值”等。)二、合作探究(一)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自己的调查,说一说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二)探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1、阅读课文第P5051页,并完成以下问题:(1)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2) 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3) 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4) 课文中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实例,你能解释吗?(5)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实例?(6) 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总结;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下列组合中与仿生学的科研成果不相匹配的是( )A、军用雷达与蛙眼 B、冷光与萤火虫C、核潜艇与海豚 D、薄壳建筑与乌龟背甲2.人类的一些发明创造常常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如模仿萤火虫发明创造了( )A潜水艇 B冷光灯 C宇航服 D雷达3.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A生物反应器 B转基因生物 C仿生学 D乳房生物反应器4.在机翼末端的前缘上加厚区是仿照下列哪种生物的特点制造的 ( )A蝗虫的复翅 B蝇的平衡棒C蜻蜓的翅痣 D鸟翼的羽毛5 1999年英国PPL医疗公司培育出的100只基因羊,其奶水中含有用于医疗的人体蛋白,能够治疗( )等。A呼吸系统疾病 B血友病C先天发声缺陷 D以上三种6生物反应器是指( )A转基因动物 B转基因植物C转基因微生物 D转基因生物7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 )A种子 B乳房反应器 C肉类 D植物体8 “薄壳建筑”仿( )建造的:A蜻蜓的翅痣 B鸟的外形C海豚的回声定位 D龟壳的特点9中国科学院上海遗传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培育出5只含人体某种基因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 )的珍贵药物。 A血友病 B白血病 C色盲 D侏儒症10人们研究雷达的回声定位系统,是模仿了下列哪种动物而研制的( )A蝉 B蝙蝠 C鸟类 D鱼类11下列属于仿生学的原理技术的是( )A蝇的平衡棒 B长颈鹿的长颈与电视天线C克隆羊多利的出生 D转基因抗冲棉的培育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重点)3、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难点),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式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如何知道手上有细菌?二、合作探究(一)认识和描述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自学教材P55-56,完成下列问题:1、 你想认识细菌的“庐山真面目”,你可以怎么办?2、 观察老师课前培养好的菌落,对照教材P55图-29,认识并分辨哪些是细菌的菌落,哪些是霉菌的菌落,并根据观察进行列表比较菌 落大 小形 态颜 色细 菌霉 菌3、如何对细菌和真菌进行培养?(1)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包括几步?(2)你是选择什么材料来制备培养基?(3)培养基为什么要高温灭菌?如果不进行高温灭菌,结果又会怎样?(4)什么叫接种?(5)应放在怎样的环境中培养细菌和真菌?(二)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阅读教材探究实验部分的内容,根据实验内容中的提示,完成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作出假设(根据你们的生活常识作出假设。):3、制订探究方案(根据教材中的提示):4、讨论交流方案,并对自书的方案进行修改。5、实施探究方案。6、在实验的基础上完成讨论题。思考:(1)细菌和真菌分布在什么地方?(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请看右图,分析有关地球上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只存在于海平面以上10千米;B.细菌和真菌只存在于海平面以下10千米;C.水圈的大部分范围内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D.地球的全部范围内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2.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3.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4.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在培养基上标出组别; D. 高温灭菌。5.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A.干燥的皮鞋上;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6.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刚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货币上。7.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接种;高压灭菌;恒温箱中培养;将培养基平铺在培养皿中。请按照正确程序将它们排序。 第二节 细菌(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得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2、描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重点和难点)3、运用比较的方法,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区别。2、列举你所知道的细菌二、合作探究(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1、自学教材p58-59,思考: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2、读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及巴斯德实验过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二)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1、对照课本彩图,认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且描述出细菌有哪些不同的形态。2、观察课本p60“观察与思考”中的“细菌结构示意图”,并思考教材中出现的讨论题。3、比较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及细菌细胞的结构异同。4、完成 “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三)描述细菌的生殖方式1、自学课本P61,结合插图,描述细菌的生殖特点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叙述细菌的生殖特点及对芽孢的认识。3、完成P61“技能训练”并交流【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2.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观察细菌的形态常借助于( )A.放大镜 B.低倍显微镜 C.高倍显微镜 D.肉眼 3.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细菌的一种休眠形式 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 D.是一种生殖细胞4.假设有一个细菌长5微米,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细菌头尾相连,才等于1毫米?(1毫米1 000微米) 5.右图是一个典型的细菌结构模式图,其中:是 ;是 ;是 ;是 ;是 ;是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细菌与藻类植物一样,它们的营养方式都属于自养。( )(2)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有DNA。 ( )(3)细菌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 )(4)所有的细菌都具有鞭毛。 ( )7.请比较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并把两者的区别填在下表内。根据细菌的结构特点,说明细菌是怎样生活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特有结构第三节 真菌(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并能说出霉菌的细菌的营养方式2、描述真菌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重点)【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课前用桔皮和面包培养青霉和曲霉2、列举几种自己熟悉的与真菌有关的食品或生活现象二、合作探究(一)掌握真菌的结构特点1、结合课本P62彩图,认识日常生活常见的真菌2、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它们的形态和颜色。并思考、讨论交流教材P62讨论题3、自学教材P63内容,尝试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并在小组内交流(二)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1、自学教材,总结真菌的繁殖特点2、思考、讨论: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有什么用?【学习小结】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学习检测】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2.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 A.叶 B.菌丝 C.种子 D.孢子3.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5.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芽孢和鞭毛C.有细胞壁 D.有成形的细胞核6.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7.右图中的左侧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数学试题及答案
- 系统复习幼儿园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解析试题及答案
- 沧州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 土木项目可行性研究要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的客户需求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安全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化学复习必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建筑施工特殊工程试题及答案
- 第22届初赛试题及答案
-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计划大全
- 量子通信平台下的宇宙观测-全面剖析
- 2025-2030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固体废物运输合同协议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班会 课件
- 普法宣讲杨立新-民法典-人格权 编【高清】
- 20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招企业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