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考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1.gif)
![[财会考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gif)
![[财会考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3.gif)
![[财会考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4.gif)
![[财会考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25fe18f3-9b24-4e99-8021-0b064f357a3a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刊载于财会月刊会计2007年第5期,第43-44页】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颜永廷*作者简介:颜永廷(1965.12),男,江苏涟水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2) 摘 要:管理层虚增利润舞弊历来是公众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以及政府监管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利润舞弊资产泡沫掩盖释放”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循环命题,并剖析其舞弊手段。 关键词:利润舞弊 资产泡沫 巨额冲销 追溯调整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会计舞弊就与之形影相随。会计史上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实际上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规则和独立审计制度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舞弊的研究和探索。从18世纪初英国暴发“南海公司事件”、颁布泡沫公司取缔法,到20世纪20年代年华尔街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成风最终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经济大萧条,以及随后美国颁布的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再到安然事件以及随后制定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防范以及惩治会计舞弊始终与各国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两权分离、委托代理范式下的现代公司中,以利润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因作为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杜兴强,2002)而使其成为股东对经理人激励、报酬的主要依据。由于管理者(或实际控制人)作为“经济人”的道德风险的存在,管理层虚增利润舞弊历来是公众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以及政府监管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根据会计基本等式可知,虚增利润舞弊不外乎多计收入或少计费用,而多计收入或少计费用则必然体现为虚增资产或隐瞒负债。虚增利润累积形成的资产泡沫,企业往往利用会计制度(准则)变化、高管及控股股东更换、公司重组、经营困境等作为契机,采用会计调整或巨额冲销等会计伎俩来“消化”释放。通过“利润舞弊资产泡沫掩盖释放”链条,使得企业会计舞弊“循环可续”。本文结合部分案例,力图对企业利润舞弊链条及其舞弊手段进行剖析,透视其舞弊伎俩。 一、利润舞弊手段透视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在舞弊财务报告:美国公司的分析(1987-1997)中指出,财务舞弊主要通过高估收入和资产,低估费用和负债来实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股东对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一直以来多以利润为中心。由于“收入费用利润”,因而利润舞弊不外乎从收入和费用两方面着手。(一)收入舞弊途径剖析1、管理层合谋虚构收入。尽管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过程,用以实现会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对法律和法规的遵循等相关管理目标,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功效一般只限于企业的中下层人员。企业管理当局由于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借口(Rationalization)等因素的作用,常常逾越单位内部控制合谋虚构收入。黎明股份、东方电子、银广夏等公司无不是管理层合谋虚构收入的典型案例。2004年6月曝光的台湾博达科技财务舞弊案,更使“管理层合谋虚构收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案例1】:博达科技于1991年成立,最初资本额为500万新台币。公司于2000年 12月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后进行了四次现金增资与发债,从市场筹资111.04亿新台币。2004年6月15日,博达科技无任何预警地宣布,因无法偿还于6月17日到期的公司债务29.8亿元新台币,而向台北士林地方法院申请重整。博达科技从1999年开始,通过在美国、香港等地设立人头客户,将一般产品或残次品按高于正常价格的售价卖给它们,虚增营业收入。同时,博达派人常驻境外收集所售货物,于一段时间后再卖给在台湾的其他配合公司,这些配合公司再将货物卖回博达。博达将这些买回的货物又再次卖给境外的人头客户,由此不断轮回操作,以使博达的经营业绩可以自由控制。博达还通过将假应收账款转化为折现票据或信用连接票据等手段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账面现金(使用受限)。博达科技舞弊过程环节多、程序复杂,不仅伪造各种交易文件虚构信息流、资金流,同时还形成货物的实际流动,缴纳运费、出口关税,而且还设置专门人员负责货物运输、存储的管理。博达科技管理层殚精竭虑,通过其“天衣无缝”的舞弊手段随时发布获利良好的财务报告,频频以现金增资以及发债等方式最终达到掏空投资人和公司资产的目的1耿建新等.对2004年台湾会计舞弊案的思考DB/OL./new/2005_8/5082311382878.htm.1。2、引入“过桥公司”虚构收入。为了避免并表抵销,企业通过引入“过桥公司”将关联交易分解为非关联交易,以此来虚增收入;或者将公司自己资金通过“过桥公司”划转冒充收入入账。例如,在HPL公司财务舞弊案中2黄世忠等.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附录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7).,期首席执行官Lepejian私下与佳能公司商妥,先由佳能公司购买HPL320万美元的软件,之后,佳能公司再以400万美元的价格将该软件销售给HPL在日本的子公司。这样,HPL将自己资金通过 “过桥公司”佳能划转,虚构了320万美元的销售回款。3、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主要手段包括:(1)将销售回购、销售租回等业务确认为收入;(2)将委托加工业务的加工发出以及收回,通过对开发票方式分别确认为销售以及购买业务;(3)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等等。 4、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主要包括:(1)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2)将发出商品以及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3)将向附属机构出售产品确认为收入;(4)在收入确认条件没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确认收入;等等。利维特在其“数字游戏”中列举了包括“在销售完成前、产品发送给客户前、或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就确认收入的实现”等过早确认收入的伎俩。5、玩弄报表合并技术虚增收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会计准则,均是以拥有实质控制权作为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尺。这样,一方面对相关公司是否拥有“实质控制权”则必须依赖财会人员的高度专业判断;另一方面,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拉长控制链条、构建复杂的公司体系,进一步“拓宽”报表合并范围的选择弹性。这些会计选择的灰色地带无疑给企业管理层实施财务舞弊创造了条件。企业在合并报表时,往往通过将内部交易不抵消、并盈不并亏等方法,来虚增合并收入和利润。安然事件中,管理层正是利用上述会计选择的灰色地带,创建了3000多个SPE,拉长控制链条,将利润合并显示在母公司的报表,而将债务留在子公司账上。自下而上“传递报酬”,自上而下“传递风险”3黄世忠.安然事件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3(3).。 6、其他虚构收入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相互对开或者三角对开)专用发票虚构收入;(2)在会计期末开票虚构本期收入和利润,下期初再做销售退回处理;(3)对虚拟客户空开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4)先建立准备金然后在未来某个时期释放充作收入;(5)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各个栏目的重新归类来制造收入;(6)公司合并前不适当扣留的收入,在将来释放出来作为新公司的收入;(7)通过一次性出售资产等方式短期增加收入;等等。 (二)费用舞弊手段剖析 1、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就是将期间费用以及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等故意列作长期资产,以此来虚增利润。例如,国内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首份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渝钛白公司,其主要问题即是将8,064万元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利息计入了钛白粉工程成本。又如在世通 (Worldcom)舞弊案中,其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美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4转引自:黄世忠.“世通”黑幕J.财务与会计,2003(6).。2、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化。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化,就是将资产减值准备视做会计盈余的“蓄水池”。利维特(Arthur Levitt)对此批评道:“一些公司在估计诸如销售退回、贷款损失或产品保证成本等负债时采用不切实际的假设。通过这些伎俩,它们在好的年景贮藏甜饼盒并在坏的年景需要时掏出这些甜饼盒(准备)。” 【案例2】:南方证券危机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侧面观察上市公司“各取所需”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众相百态”。对待风险程度相同、生死状况不明的同一家公司的投资,2003年12月31日相关上市公司却“见仁见智”地做出了不同的专业判断。其中,上海汽车对南方证券投资余额3.96亿元,因其利润充沛(当年净利润15.16亿元)计提了100%减值准备;而四川长虹对南方证券投资余额1.3亿元,因其利润微薄(当年净利润2.4亿元)计提比例为0。黄世忠教授对此评论认为5黄世忠、叶丰滢.上市公司报表粉饰新动向:手段、案例与启示(上) 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1).,减值准备远不是管理层根据准则要求计算出的一个简单数字,其背后隐含着公司经营战略、业绩目标、大股东利益取向、当地政府财政意志和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把握的较量。 3、费用摊提目标化。企业基于IPO、配股、增发等融资目的,或者为了迎合市场盈利预期等,常常人为调节诸如广告费、折旧费用、研发费用、预计损失、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的计提或摊销的依据、比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及摊销期限的延长或缩短均可使当期费用减少或增加。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说,除产品价格因素外,费用摊提则是影响会计盈余最大的一项因素。 (三)非经营性损益操纵利润 企业常常通过处置转让子公司、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整等手段营造非经营性收益进行利润操纵,尤其是在面临退市等关键时刻,非经营性收益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唯一的“救命稻草”。企业采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舞弊的手段主要有:非公允处置长期资产、操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隐性关联交易、依赖一次性的补贴收入以及会计调整等。 有关资料显示6丁瑞玲.完善会计制度减少非经常性损益调节空间N.中国证券报,2006年03月17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了账面上的扭亏为盈。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03年有114家公司由盈转亏,每股收益从0.044降至-0.11元;2004年有94家公司上市公司由盈转亏,每股收益从0.042元降至-0.11元。此外,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年度每股收益(EPS)的贡献度超过10%的上市公司占总数的比例一直处于较高状态,2002年为36%,2003年为44.65%,2004年为43.28%,其中有183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的50%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 二、利润舞弊掩盖手段剖析 (一)虚构资产泡沫掩盖利润舞弊 由于收入、费用变动与资产负债表项目密切相关,企业虚增利润舞弊则必然要通过虚列应收账款、高估存货以及长期资产价值等方式来为其掩盖。主要途径包括:(1)虚列应收账款、多计销售收入;(2)伪造金融单证或者在金融机构配合下,以虚构的银行存款“收回”应收账款;(3)高估存货价值、少转销售成本或隐瞒存货减值损失;(4)通过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以及少提折旧、摊销等虚列长期资产;(5)以漏列负债、隐瞒担保及诉讼损失等手段浮夸资产(隐瞒负债、少列费用或损失)。 (二)虚构现金及现金流掩盖利润舞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研究认为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中心(FFRC.Snai).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透视DB/OL.资料来源:中华财会网() 2006年02月14日.,国内一些上市公司伪造金融票据、虚构银行存款余额、隐瞒银行存款受限现实,现金舞弊泛滥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大公害。也许是因为虚构应收账款及销售收入的伎俩容易被识破,也许是为了迎合投资者对现金流量指标的过分偏好,公司管理层通过虚构现金及现金流来掩盖利润舞弊似乎正成为会计欺诈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1、虚构现金余额。人们不难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这样一种反常情况:一方面报表上有大量闲置的货币资金,另一方面同时又四处举债甚至是贷款逾期不还。许多公司IPO获得的巨额资金并未花消在按招股说明承诺的项目上,甚至“专款”刚募集到账就被大股东或公司控制人向银行质押转用于还贷、弥补亏空或挪作他用。上市公司这种既有大量闲置现金同时又四处乞讨举债的反常情况,彰显其账面上充裕的现金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纸上富贵”,这些货币资金实际上很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已经被质押或被占用。【案例3】8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中心(FFRC.Snai).2005年度上市公司十大现金舞弊排行榜DB/OL.资料来源: 2006年01月16日.:金花股份近几年年报以及2005年半年报的货币资金一直都保持在3.5亿元左右,几年几无变化。直至2005年10月14日,因公司存款被银行强制划走,金花股份的“假现金”才被揭开面纱。其实自2004年11月以来,金花股份就已将28,500万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控股股东金花投资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因质押期满金花投资及其关联公司无力还款,导致公司存款28,500万元被银行扣划;同时以公司名义借贷,由金花投资保证以其资产抵押或第三方保证的共计31,700万元的10笔银行借款也被金花投资占用。以上占用资金合计60,200万元,而金花股份从未就该银行存款质押做出披露,投资者还真以为这些都是公司能够支配的自由现金。 2、现金流量操纵舞弊。(1)虚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手段包括:通过自身或关联方向债务人提供借款担保,债务人以银行借款偿还债务,以此方式来增加企业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将非经营活动甚至违规行为所得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计入销售收现,结果导致利润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都获得提高。例如,东方电子曾将账外违规炒股所得通过伪造单证等方式冒充主营业务收入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伪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即通过伪造银行单证或取得银行配合,以关联方、过桥公司或者虚拟客户等名义,采取银行账户“虚收”与“虚付”的方式,将应收账款转换为其他流动资产。首先,通过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冲销虚构的应收账款;其次,在需要的时候则以借出款或购货款名义冲销,借记“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等,贷记“银行存款”。这样,通过虚增“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时虚增“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两者相互抵销伪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3)伪造“经营现金流入”与“投资现金流出”。即通过银行账户虚增、虚减的方式,伪造“经营现金流入”与“投资现金流出”,将虚假应收账款转化为长期资产,日后再伺机减值或核销。 【案例4】:天津磁卡2005年9月7日公告称:研发基地一期建设总用地512.34亩,总投资103,896万元;2005年3月25日,公司与中贸源签订总价款为431,972,300元的设备采购合同,200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贸源预付了5.2亿元设备采购款及原材料采购款。合同总价值只有4.3亿元,却向一家背景不明的公司预付5.2亿元!实际上,连同该公司2003年度收回的关联方欠款5.3亿元以及后面支付印刷厂6.3亿元,均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中心的专家怀疑其涉嫌资金空转,并以此转回巨额的减值准备,虚构 2003、2004年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 (4)利用理财策略操纵现金流。例如:依靠收购营运资本为正的子公司,获得经营现金流的增长。按照现行准则,收购企业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全部计入投资活动支出。而当所收购的标的企业应收账款等债权良好、存货变现顺畅,在收购完成后这些企业债权、存货的顺利变现,自然会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通过营销及财务手段等方式,操纵现金流。通过加快货款回收、关联方代垫费用支出、清理资金占用、延长采购付款期限等营销及财务手段等方式,影响操纵现金流收付的发生时间。三、利润舞弊释放手段剖析无论是通过虚列收入还是隐瞒费用,虚构利润盈余最终都必然体现在虚增资产上。长此以往,企业与日俱增的资产泡沫无不令管理层“不堪重负”。于是,通过巨额冲销、追溯调整等舞弊释放手段便粉墨登场。 (一)“巨额冲销” 依据销售收款业务循环,企业虚构收入则主要对应“应收账款”虚增。为了释放虚构收入形成的资产泡沫,企业常常不惜对应收账款进行巨额冲销。此外,企业还会通过伪造“经营现金流入”与“投资现金流出”等方式将应收账款转化为长期资产,或者干脆通过关联交易将应收账款置换为长期资产项目。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必定还要将虚构收入转化而成的长期资产泡沫,再以减值等形式核销“消肿”。济南轻骑2002年对应收关联方的28亿元债权计提坏账准备亏损34亿元,四川长虹2004年对应收APEX公司26亿元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亏损37亿元,两公司均因“洗大澡”式地对应收账款巨额计提而分列当年国内股市“首席亏损师”。巨额冲销蕴涵的可能信号包括(黄世忠,2002):上市公司以前年度报告的利润严重不实,由此形成的“资产泡沫”或“隐性负债”使高管人员不堪重负;为了释放风险,减轻负担,高管人员不惜诉诸于巨额冲销,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确认或有损失等形式,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清洗”和“消毒”。“轻装”后的次年,轻骑和长虹都“意料之中”地轻松实现盈利。由轻骑和长虹等公司日后对前期应收销货款冲销额之“巨大”,人们不难反推当初该等公司对收入确认有多激进“嚣张”。(二)调减期初留存收益1、会计追溯调整。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及以前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追溯调整法会计处理步骤包括:(1)计算确定累计影响数;(2)账务处理(调账);(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4)报表附注说明。为了剖析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追溯调整法”伎俩释放财务舞弊,笔者将其区分为调减期初留存收益和调增期初留存收益两种类型。“调减期初留存收益”的会计处理一般为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贷记“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相关账户;“调增期初留存收益”会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等相关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透视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调减期初留存收益”实质上是向过去“传递损失”,类似于将“罪责”追记于历史;“调增期初留存收益”则向过去“传递收益”,类似于将“荣耀”追记于历史。站在企业现任管理当局角度取舍,“孰优孰劣”昭然若揭。2、调减期初留存收益释放舞弊。【案例5】9根据上海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相关公司公告、年报等公开资料整理DB/OL.:大冶特钢对在2004年报中,对2003、2002 年度和以前年度存在的重大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合计调减截至2003 年12月31日净资产850,797,822元。2002年及2003年公司更正前、后EPS分别为:0.101,-0.583;0.055,-0.095(元)。当然,不管“会计调整”如何折腾,企业管理层大多会理性地规避公司退市的“三年亏损”高压线,大冶特钢2004年度则每股盈利0.06元。大冶特钢借机控股股东更换,在2004年报中,对期初余额巧妙地采用“追计损失”方法释放了8.5亿元资产泡沫。尽管调整后大冶特钢2002及2003连续两年亏损,因迟到的“知错必改”(2004年报在2005年初披露),大冶特钢在2004年度却从未戴一天“ST帽”。“调减期初留存收益”释放会计舞弊手段,因其具有责任既往不咎、利益既得不受影响(已按既往高的收益水平获得配股、增发以及银行贷款融资等)、为后期盈利拓展空间、避免本期收益的巨大震荡(与巨额冲销相比)等“优势”而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层掩盖释放财务舞弊的“主流手段”。王霞等研究了2001-2002年共534家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司,发现81的公司的追溯调整都减少了留存收益10王霞、张朋娟、于腾.制度安排缺陷诱发会计差错频发N.中国证券报2005年12月14日.。“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政策出台的初衷是防止企业滥用会计估计高估本期利润,而将转回前期多计的减值准备“追溯调增期初留存收益”“原渠道冲回”,结果却事与愿违。从最近两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企业在会计追溯调整中自行采用“调增期初留存收益”的“傻瓜”做法更是难觅踪迹。四、结束语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以及对舞弊的监管似乎是一场魔道相与共生、永无结局的“鼠猫游戏”。“利润舞弊资产泡沫掩盖释放”链条难以为继之日,便是上市公司被管理层或其控制人掏空、榨干而“病入膏肓”之时。公司管理层这种规避监管、蒙蔽投资者的“黔驴把式”,不知要经历多少悲欢轮回,市场才会不再重演“昨天的故事”。研究企业财务舞弊的种种手段,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规制和更加有效地防范、治理财务舞弊。“利润舞弊”、“资产泡沫”经“掩盖释放”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宁波前湾新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1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龙溪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榆林横山区石湾卫生院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象山县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吉安市阳光学校2025年面向区外公开选调教师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护理管理人才招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服装行业个性化定制设计平台开发方案
- 2025年官方授权合同协议书样本
- 有色金属专业毕业论文
- gis毕业论文题目
- 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023年6月修订
- 大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DB15-T 3015-2023地理标志产品 俄体粉条
- 混凝土管理台账
- 卡拉贝利110千伏线路吊车跨越G3013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 乙炔MSDS技术说明书
- 闸调器介绍讲解
- 家风主题课之《咏雪》 课件
- 科学防控近视
- YB/T 4089-2000高功率石墨电极
- GB/T 3622-2012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