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简单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_第1页
10简单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_第2页
10简单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_第3页
10简单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储气罐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Q2/TXY10-I-20070. 总则为保证简单压力容器产品(储气罐)质量、检查所制造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图纸、图样标准及有关规程的要求。特制定本企业简单压力容器(储气罐)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以便检验时参照。1. 职责本规程归口质检科,技术科等部门配合。2. 一般要求2.1 本厂储气罐的制造,除符合简规的有关规定外,还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各项工艺文件规定。2.2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2.3 本厂执行自检、专检制度,所有产品一律先行自检,然后由检验员按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3. 封头3.1 封头整块下料前作钢印移植,按相应的坯料直径用氧乙炔下料或等离子切割,去除氧化残渣,冲压成形后,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3.2 成形后的封头,外观检查应无锈蚀和深度不大于0.1的划伤,用弦长相当于封头内径的间隙样板检查椭圆形内表面的形状偏差,样板与封头表面的最大间隙外凸不得大于1.25%Di,内凹不得大于0.625%Di,直边部分不得存在纵向皱折,最大最小直径差应不大于内径的1%。3.3 封头缩口后应保证封头直边垂直,缩口部位无裂口,衬板宽窄一致且不小于12cm,最大最小直径差和同心度符合要求,直边高度差允许h (-5+10)。3.4 应100%检查封头表面质量。3.5 按简单压力容器封头检验记录项目,认真填写检查记录。4.筒体4.1 储气罐筒体应按封头测周长下料。剪床定位后,对剪板进行实测,长、宽,误差不得大于2mm,对角线差不得大于3mm,然后予弯、卷园。4.2 组焊前检查筒体一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设计内径的1%。4.3 接管中心线应与壳体主轴中心线垂直,并应保证接管端面的水平或垂直。4.4 壳体表面应避免机械损伤,对严重的尖锐伤痕进行修磨,修磨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名义厚度的10%,且修磨处应园滑过渡。4.5应100%检查封头表面质量。4.6 按简单压力容器筒体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查记录。5. 焊接5.1 施焊前准备及施焊环境:5.1.2 焊条、焊剂及其他焊材的贮存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大于60%。5.1.3 施焊前焊条应烘干,施焊现场焊条应存放在焊条保温筒内。5.1.4 施焊前应对焊口两侧各30mm范围内的水、油、锈等污物进行清除。5.1.5 当施焊环境相对温度大于90%,雨雪环境时且又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5.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左右。5.2 焊接形状及外观要求5.2.1 A、B类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0.25n。5.2.2 A类焊缝的棱角度E用弦长不小于1/3内径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见下图)5.2.3 B类焊缝的棱角度E用长度不小于 200mm 的直尺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 E0.1n+2。5.2.4 焊缝余高和同一焊缝的高度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焊缝在焊接接头每边的覆盖宽度应为2-4mm。5.2.5 D类焊缝的焊脚高度应不小于较薄工件的厚度,并保证园滑过渡。5.2.6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等缺陷,并不得保留熔渣及飞溅等。5.2.7 焊缝表面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10%。5.3 焊缝返修5.3.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应按焊缝返修制度进行,返修焊缝质量同原焊缝。5.3.2 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应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返修次数、部位、返修情况应记入质量证明书。5.4 焊工标记施焊结束,焊工应按焊工代号钢印管理制度规定位置标识。5.5 应100%检查筒体表面质量。5.6应100%实测壳体成形的实际壁厚,无论何种型号、无论何种规格每台碳素钢制简单压力容器产品(储气罐)均应当不小于2mm。否则按判废处理。5.7按简单压力容器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记录、简单压力容器焊缝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记录项目,认真填写检查记录。6抽样检验6.1按试验方法设计的简单压力容器,抽样进行爆破试验。抽样方法及复验要求见抽样检验管理制度;6.2爆破试验方法参见爆破试验工艺规程。爆破压力达不到要求的,可以降级使用,否则该批或者该焊工当天焊接的简单压力容器应当报废。降级方法为:按实际爆破试验合格的压力值除以5所得的数值作为该容器的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实际方法为:如出现一台抽样不合格,则复验产品采用分级试验法,既先打压到比该产品设计压力低一级的压力值的5倍,如合格,则继续按原压力打压,如仍不合格,则第二台复验产品按在低一级的压力继续分级打压,直到合格为止。并应在产品竣工图上及铭牌上注明最高工作压力值。并应取得监检单位的认可。7. 耐压试验参见Q2/XY13-2007压力试验通用工艺规程。7. 清理储气罐壳体内表面在焊接前,外表面在焊接后,应清除铁锈、油污等杂物。如需油漆包装的,按油漆包装工艺进行。8. 出厂产品总检产品完工后,检验人员应对产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整理、汇总检验资料送交检验组,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并在检验原始资料上签字,对检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