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doc_第1页
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doc_第2页
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辨识身边的危险源 1.1安全与危险 目前,我国生产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就煤矿企业而言,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5.03,是美国0.039的130倍,是印度(发展中国家)0.42的12倍;每年工伤总数超过6000人,是世界工伤总数的3倍。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不会引起人员伤害、发生职业病或伤亡,或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一种条件状态;相反,危险则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众所周知,安全和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要预防、控制、避免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建立起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使社会处于安全祥和的发展环境之中。 1.2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通常,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并可能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即我们通指的危险源。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分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根据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重大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我国在gbl8218-2000标准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重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并于2001年4月1日起实施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的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这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及其数量,若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两种情况: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其数量等于或超过gb18218-2000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种,则按下式计算,满足该公式即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3/q3+qn/qn1 式中:q1,q2,q3qn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3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然而,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所以清查危险源工作需周密部署和细致开展,笔者认为主要需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有效地预防事故,控制其于未然之中。 2.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建立有效的辨识小组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我们首先要收集一些与辨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gbjl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gb5044一19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等。了解相关规程规范后,建立有效的辨识小组,由各专业人员参与,如消防、电气、化工、安全、心理、动力、机械、建筑、管理等专业人员,这样就可以尽量将生产中存在的各专业的危险源识别到位。因为有些很潜在的危险源,只有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运用危害辨识方法,才能辨识出来。 2.2根据企业基本情况,正确合理选用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如现场观察访谈、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scl)、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或局限性,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需要辨识的环境、设备、设施、场所,运用合适、有效的辨识方法进行清查。 2.3开展周密细致辨识工作,查找危险源 在开展辨识工作时,按照整个任务体系的要求辨识范围应覆盖组织设计、生产、储存、销售的全过程,同时要考虑3种时态,即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3种状态,即正常、异常、紧急状态,以及7个方面的因素,即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理心理因素、行为性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辨识。 (1)生产场所布局及作业环境。从生产场所的地形地物、危险灾害、资源条件等外围情况,到构筑物工艺流程、易燃易爆、辐射噪声、危险物品、安全卫生防护等基本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杜绝环境方面的潜在危险。 (2)建(构)筑物及生产设备、装置。对构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通风照明、生产卫生等,及设备装置的高温高压、触电断电、腐蚀爆炸、检修故障、操作运转等情况进行清查,以防失误和不当等带来的危害防止不安全状态发生。 (3)生产工艺过程及危害作业部位。对工艺过程中的物料配送、温度压力、环境条件、控制操作等,及对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进行系统辨识,特别是各种专业人员要发挥其特长,在辨识中起到寻找危险源的作用。 (4)管理体制、应急计划及安全卫生设施。总结过去的经验,抓好管理,时时检查、修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更新相关设施,保证安全生产和销售,为持续安全平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构造一个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生活的和谐环境。 (5)生产期间的人机因素、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人员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其工艺过程的复杂性、作业环境的影响、人员自身的熟练程度等人机因素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此外,如经常加班加点、兼职工作、操作控制的单调性、频繁轮班等都会对人员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然而,当从业人员自我感觉良好、保持稳定的情绪、自信地进行工作时,不但效率高而且减少失误,可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人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有影响,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引起的矛盾,以及工作调动、降职、降级、解雇、家庭矛盾等都会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当员工处于危险工作状态时非常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事故。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总之,整个辨识过程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原则,并做多方面的考虑。例如当某一车间经常发生事故或事件时,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