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qq:332985688,个人主页/chess95660从菜鸟开始 数码摄影入门五部曲 当你看到国家地理中那一副副精彩的照片你是否被深深地打动了呢?如果你开始打算学习摄影,并立志要拍出同样精彩的照片,那么请参照以下几点。 1 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摄影注定要消耗你的精力,体力,财力,有些时候还要有惊人的毅力。(俺就是吃不了苦所以成不了大气,在此为各位作个反例)。摄影的各种技巧只是基础,必须熟练地掌握相机才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最好的时机。假如有一天在大街上突然发现对面有个ppmm笑得很灿烂,你要像士兵把子弹装入枪膛并射击一般搞定你的相机,并以最快的速度抓拍那美丽的一刻,你总不能走上前跟人家说:“对不起,能把您刚才的笑容再重复一遍吗?不对,眼睛没有那么大,嘴角再往上翘!我想这个时候拍到肯定是美女因为愤怒而扭曲了的嘴脸。数码相机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即拍即看,因此不必等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多拍多调整,不断积累经验,成功适用于有准备的人,这准备就是在底下多多练习。就如同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摄影同样也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你可以正面拍鸡蛋,则面拍鸡蛋,顶上拍,底下拍,拍煮鸡蛋,拍煎鸡蛋,拍茶鸡蛋,;拍黎明的鸡蛋,拍傍晚的鸡蛋,拍白炽灯下的鸡蛋,拍荧光灯下的鸡蛋拍完之后可以拍鸭蛋,鹅蛋鹌鹑蛋,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成为拍蛋大师了:)拍鸡蛋由浅及深,简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运用更多的手法,特效。很多物体比如人脸,他们的形状,光照都跟鸡蛋很像,如此举一反三成功已经在向你招手。学数码摄影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款带手动档的dc最少也要两千多,而这只是开始,等水平提高以后还要买更好的相机,再加上电脑,存储卡,三角架,各种镜头等等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当然这都是相对传统傻瓜机来说的,一款专业传统相机的价钱反而不比数码的便宜,每次还要消耗胶片,和冲印等费用也不便宜。我这么说不是鼓励大家以后都要买高档相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技术作出选择。如果能用普通的相机拍出有创意的效果同样也能博得大家的喝彩。 2 明确的目标当你已经下定决心走进摄影之门而且已经做好所以的准备只后,下面要做的,就是确定个人的目标。你也许会说:“摄影的目标不就是摄影吗?用取景器把被摄物体框在其中,变焦,调整光圈与快门,用镜头把目标永久地保留”。那么我反问提出问题者“你的摄影目标是什么?你究竟想拍什么样的照片?是人像?还是风景或生态?你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照片么?在你自己心目中好照片与坏照片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一提及到这些问题有些初学者就回答不出来了,因此在真正动手之前,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地去想一想,走入摄影之门不光需要激情与勇气,还要有冷静的思考。不这么做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面对周围纷繁复杂的景事物,往往会找不到主体,看到别人拍的人像很靓丽就跟着学习拍人像,又看到有的人拍的风景非常迷人又去拍风景,如此三心二意就如同狗熊掰棒子,落到最后手中还是只攥住一点点。了解自己的特长,有的放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初期有利于增强个人的信心,学摄影的初期目标是专与精,不是博。当然一个好的摄影师是不惧怕任何环境的,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3平和的心态不要惧怕失败,敢于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意见,脸皮厚一些不怕骂,摄影初期失误或经验不足拍出失败的作品是在所难免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爬起来都是进步,经常把自己觉得最出色的作品拿到网上让橡友们评判,记住,必须是最出色的作品,代表了你的最高水平的作品,那些你自己认为失败的作品不指望能有人来捧场了,自己留着分析失败的案例吧!网友们的评价都是很尖锐的,看到他们把你最欣赏的宝贝作品批评得狗血淋头你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心态不动摇,忍住。骂声过后冷静地去归纳大家所指出的不足,改进后再来挨骂,之后再改进,如此反复当喝彩声多于骂声的时候,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很多。有些网友的评论是偏激的,不要往心里去而影响了情绪,对自己充满信心。顺便说一句,现在很多网友说话很不负责,也许你们随便的评价能使一个有摄影天赋的人失去信心而放弃,大家需要一起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少些谩骂,多些正确的指点。 4 独到的眼光 学习摄影少不了要欣赏大师的作品,了解自己与世界级的差距也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在技术上可以刻意去模仿,吸收过来为己所用,但切忌全盘照搬,在思想上要有属于自己独到的地方。大师的作品是佳作,但哪怕你拍得一模一样也是大师眼里看到脑里所想到的,你所作的只是把大师的作品用你的大脑和你的相机重新拷贝了一遍,大师以后还可以拍出更精彩的佳作,而你也只能又一次生产了一张复制品。当技术已经到达一个高度以后,能分出差距的只有个人的创意了。大师只所以是大师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点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我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当我在摄影时旁边不懂摄影的朋友偶尔会插一句,说这么这么拍你看行不行,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朋友所提出的创意是我所未想到的,但是很精彩,我想如果那位朋友是个懂摄影的,他在同一地点能拍出比我要出色的作品。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拍摄被拍摄对象时脑海里想到的是某某大师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怎么样拍,而往往迷失了自己的特色。没准你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呢?在摄影中寻找自己,你就是未来的大师。 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目前的菜鸟以后的天鹅们,成长中有很多风吹雨打,不断地拍打翅膀才能够飞翔,我这个菜鸟已经给你们指点了方向,自己去飞吧。 摄影初级入门 街头摄影观念与技巧 由街头摄影的观念及技巧上来看街头速写(其实也正是纪实摄影的观念及技巧),它并不如一般人印象中那样“好拍得不得了,街头照片不过就是随便拍拍而已。” 只要接触过街头速写得朋友都知道,要在不安排、不造假地情况下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在试过后曾灰心地说街头速写的“成功率”好低。没错!街头速写的“成功率”是比其它风格的摄影作品低,但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写实的题材往往比风花雪月的东西更有流传的意义。街头速写在拍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一点不比其它类型的摄影来得低。自然化的街头速写就拍摄题材观察,街头速写的作品不是“碰到的”就是“等来的”。以“自然化”为经,“决定性瞬间”为纬,该是街头速写的最佳诠释。自然化就是真,拒绝人为的安排,不为画意派的形式所限制。一般来说,写实注意摄影大都有一下几点要素:1 自然的接触与取景。2 自然的光源。只要不是拍摄者所打的光,原场景是什么光就是自然光。3 自然的场景与环境描写。3 自然的人物表情,动作与造型。4 自然的创作意念与技巧。何谓决定性瞬间“内涵”是街头摄影的本质,“构图”是其形式包装,内涵与形式的融合就是决定性瞬间。布列松强调的决定性瞬间,是指形式与内涵的融合达到情绪最高亢的那一瞬间。(虽然街头摄影的风格不止这么一种,但决定性瞬间仍然是街头摄影的主流。)街头速写的构图观那么街头摄影该如何构图呢?现代写实照片的构图必须与内涵相结合,我们不要求如画意派那么整洁,乱一点没有关系,只要那乱能够帮助主题说出故事,那就没问题。这可能就是摄影与绘画最大的不同点。摄影有两种特性,纪实性与即时性。若我们拍摄时仍抱着模仿传统绘画风格的构图及想法,而放弃摄影特色的话,那还不如去画画更直接。街头摄影的拍摄主体前面说过街头摄影的照片不是碰到的就是等来的,以自然化为经、决定性瞬间为纬,所以街头摄影作品显然是由“突发的”及“可遇见”的两种状况所构成,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抓拍(snapshot),偷拍,预想(pre-vision)及等待技巧来完成作品(“沟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但并不适用于街头的即时拍摄反而是对报道摄影非常重要)。街头摄影主要就是拍摄“人”这个动态主体,我们有两种方法:1 主动接近主体,以主体为主题来构图(抢拍及偷拍)。2 先构图,再等待主体走入我们为它预留的位置(预想及等待)。所以我将街头摄影题材的来源分成三种:1 我们像打猎般的主动出击。2 运气好碰到了。3 等来的。虽说街头摄影不是碰到就是等来的,但其实不像想象中的简单,这需要更高的拍摄技巧及个人修为,对器材的掌握也需极为熟悉才办得到。某街头摄影大师曾谦虚的说它的作品是“上帝的礼物”,但是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如果技巧不够,自身涵养不足,就算是快门机会来了,也还是一筹莫展。 af的限制我们面对“快门机会”要如何快速的取景构图?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人这个主体化为主题,这个有赖于个人修为。这里仅就相机的操作技巧论述“再快的自动对焦,也比不过免对焦,再快的自动测光,也比不过免测光。”就现有的器材来看,这句话对于街头摄影绝对是至理名言,就像“暗部系于曝光,亮部系于显影”之于黑白摄影一样重要。电子相机快是已经很快了,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它却还是不够快。怎么说呢?以佳能而言,佳能的相机焦点真是多,佳能弄这么多焦点出来还不是为了用家不被少数几个对焦点限制了构图,希望能够做到处处都是对焦点,让用家能够构图更灵活、对焦更迅速。他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达到处处对焦点的免对焦点的境界,弄半天,他们也只是朝着免对焦点的方向在努力。但经验够的用家都明白,自动对焦点要走到处处对焦点的免对焦点的境界还来日方长。自动对焦的动作方式是先选择对焦点,再锁定被摄体后才能释放快门。这两个动作对街头速写来说是浪费时间,况且,自动对焦对突然由旁边切进的物体仍然无法反应迅速。再者,偷拍(不看取景窗构图)更是af的死穴,我们不看取景窗拍摄要如何选择对焦点?这几个原因都将使自动对焦相机错过不少的快门机会。“难不成机械相机在街头速写上的操作速度会比自动相机快?”,没错,只要了解景深观念,机械相机的操作速度比自动相机迅速多了。 分析:人像摄影一定要对着阳光拍吗?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概念,就是一定要使得拍摄对象面对太阳。通常情况下,从正面照射的顺光可以表现出良好的色彩,但顺光也有缺点。首先,拍摄人物时,由于要面向方向与相机相同的太阳,因此由于光线晃眼,往往会皱眉眯眼。另外,由于整个画面的明暗反差不明显,因此往往感觉拍摄到的效果没有景深。 利用侧光从正面拍摄人物时,就会在人的面部一侧产生较重的阴影。尽管这种光线容易营造出浪漫感觉,但尤其在拍摄女性时,由于会凸现出皱纹,或者会造成过分强硬的效果,因此最好是避免使用侧光拍摄。 逆光会产生明显的轮廓。在电视节目中,也许读者看到过,站在台阶上的演员四周出现了强烈的光环,这就是利用逆光的效果。这种光线容易产生透明感和光闪闪的气氛。拍摄对象较暗时,最好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 面朝太阳,戴上墨镜后,可以有效防止人物眼睛的不自然表情 背朝太阳拍摄到的效果,表情显得非常自然侧面拍摄,很自然流畅 让人像变得更立体 逆光摄影拍摄技巧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逆光的场景下,人物的发丝会更明显、更漂亮,身体的边缘线也会呈现出来,整个人物会变的更立体。 这也就是在摄影领域中,许多人喜欢逆光进行拍摄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我们再针对逆光的拍摄,做一整理及说明 以拍摄人像为例,太阳(或光线)在人像的后方,整个场景的光线分布,人像的脸部、正面,会呈现相对较暗的情况,这便是所谓的逆光拍摄。 大部份的相机会预设以全部的取景画面做为测光的依据,由于逆光环境,人像的后方光线已相对较强,在平均计算之后,相机便会认为人像的正面之阴暗情况是正常的,这也就是逆光环境,会拍出大黑脸的原因. 解决方案 1. 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的观念,来处理逆光的摄影,也就是增加曝光量来让脸部更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会提升整张相片的亮度,所以不但脸部变得亮一些,背景也会跟着变亮,而导致背景的细节有所丧失。 2. 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例如上图,由于光线从模特儿的后面射入,我们在模特儿的前面以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便可以轻易地达成脸部的光线,为正常的曝光情况。 反光板的选择 在艳阳下,可以使用白色的反光板,以求光线的柔和,在阴天,则可使用银色或金黄色的反光板,以求反射更多的光线。 事实上,你也可以自制反光板,利用保丽龙板,银色的纸,剪贴成自制的反光板。 逆光的摄影是一常用的手法,妥善地应用反光板或其它的补光器材,会让拍摄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摄影技巧室内人像摄影用光技巧人像摄影的用光或者说如何照明,既是一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与调度人物的姿势、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相比,用光在人像摄影最终完成的影 像上,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为摄影本来就是在用光绘图。因此,摄影师们聚在一起,除了谈钱和相机之外,话题往往是使用何种灯具和如何用光之类的事情。 一提到摄影室的用光,就自然地会说到四大样: 1、主光。主光即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它的灯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之所以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所谓的柔光灯箱,其实就是把一只或数只灯泡放入一个箱体里,通过能使光线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纺织品制成)对被摄者照明,箱体越大,灯泡越多,功率越强,照明范围越广。对于一般的影楼来说,口径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灯箱就能胜任了。其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补光。补光也叫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其实,补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如果补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挡光圈的话,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说其结果将得到较深的阴影。如果补光的强度接近主光的话,比方说相差半级光圈的话,那么阴影部分就变得非常浅淡了。为了简便起见,补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墙上,只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的方式来控制阴影的深浅。至于怎样才能使补光取得与主光的最佳光比,则只能靠反复地试验。 3、背景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都与背景拉开一定的距离。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的话,则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是被摄者看起来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如果摄影师不介意这种背景效果的话,当然也就用不着背景光了。但是如果要想把被摄者同背景区别开来的话,则有必要对背景进行单独照明,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背景光。然而,背景光的运用要照顾到背景的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等等,搞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对背景光进行反复调整才能用得恰到好处。为了均匀地照明一个无缝的背景,有时会需要使用两盏灯。4、头发光。由于人像摄影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头发光已由原来投射到头上的不那么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渐演变成为一只或多只更加宽广而柔和的灯光,不仅使头发避免成为漆黑一团,而且还能勾画出被摄者的轮廓,因而它又被称为“分离光”。这种用光方法现在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为此目的采用的是小型柔光灯箱或条型灯具。这种头发光还可以采用把一束灯光通过天花板反射的办法来实施,不过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围,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 上述的4种照明是人像摄影用光的基本方法,这四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应用,既可以同时使用4种或两三种,也可以只用主光加上反光板。至于使用自然光在摄影室或在户外从事人像摄影,所用的光源则是现场的自然光以及反光板,当然,也可以采取自然光与灯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 至此,也许所有的用光方法都涉及到了,这些方法可以说也都够用了,这是摄影师们的常规做法。但是,对于人像摄影来说,现有的照明方法所拍出的人像有时仍然让人感到似乎缺点什么,总之,一句话:不够精彩。那么,有何高招能够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再用上一种光强调光。 强调光的功能就是为人像增添一点亮色,一种冲劲,突出被摄者的形态并增强立体感,或者引起人们对被强调光照明部分的注意。在摄影室中这种光通常都是小范围的未经散射的强硬光线,很有冲劲。由此可见,设置这种灯光用不着太大的花费,它甚至用一面镜子把其它的光源,例如一只便携式闪光灯,反射到画面中,就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如果使用闪光灯作光源,可以把它放在一个支架上,通过一只伺服开关,即光电启动器,使闪光与其它的照明同步。之所以要利用镜子,主要是为了控制强调光的照明范围。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强调光通常从被摄者的侧后方发出,有时就会射入镜头,结果反而破坏了影像效果。因此,为了确保镜头不受眩光影响,在强调光与镜头之间应放上用黑纸板做的遮光片。 强调光的强度一般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因为不同的摄影师所追求的效果各不相同,不过不妨以超过主光一级光圈的亮度作为试拍的出发点。然而即便强调光的强度与主光相同,它也会产生一种相当生动的效果,因为其光质比较强硬,而且其照明的角度使光线对着镜头反射。顺便说一句,如果以闪光作为强调光的光源,那么在测量强调光的强度时,应关闭在场的所有其它光源。 运用强调光可以增强人像的戏剧性和立体效果,而且并不费事也不费钱。只要稍加实践就能掌握这一招,而结果将会使你获得更上一层楼的人像作品。拍好照片的几个笨办法 2007-05-20 22:31:15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这些笨招是:1、多拍精选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友们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2、不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操作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操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我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问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使主题模糊。 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normal,半自动摄影方式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光圈和曝光时间是相机自动选定的,而测光方式、对焦方式和白平衡条件则是可以手动选定的),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个数码摄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光学相机是没有的,如果你不善于利用它的特点,还像全自动摄影那样对待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被它拖累了。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年前我去花市拍花卉,因为跳舞兰很小就凑得很近,但怎么拍都不够清晰,甚至出现失焦现象,后来才悟出是因为没有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来。 3、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对于新手和老年影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人老了更可能怎么也练不出来了。那怎么办呢?我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我用这个办法在曝光速度长至1/8秒时还拍出过不少相当清晰的相片,你也不妨试试;第三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代办法就是利用延时功能。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就好用10秒延时,浪费点时间就是了,效果一样好。 说到角架,我的教训是一定要买个好点的。为了不舍得在这方面多花钱,我先后买过两个较便宜的脚架,结果第一个脚管太单薄,一碰就颤,还容易回缩;另一个则是用久了就水平转动不灵活。没办法只好又去买了第三个,最后花的钱加起来足够买一个顶级名牌的还有余,真是可笑。 4、不用和善用闪光灯 有的文章介绍说,美国的摄影记者无论什么时候都用闪光灯,似乎闪光灯是不可缺少的,是拍好相片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是我照猫画虎却屡屡失爽。仔细想想可能我是囫囵吞枣了,人家可能用的是外置大功率辅助闪光灯吧?!以内置闪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定主题时使用,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会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而令我和他都懊恼不已。 所以我自认无能,从光学摄影时代起就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现在用上了400万像素级的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了。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只不过是把闪光灯的使用放到了第二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光手段就是了。譬如说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阴影下拍摄人物时,用闪光灯就能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有时甚至还缺它不可。在室内摄影如果光源来向太单一,造成光影畸亮畸暗时,也需要用闪光灯来补光。这一类的用处还是不少的。 当然,我非摄影大师,更非使用闪光灯高手,在这方面也可能矫枉过了正,如有不妥之处,请影友不吝指教。 5、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相机有连拍功能的影友不妨用这个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要拍出好相片,首先要构图好 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用不着我这样的眼高手低者哓舌了。我只想着重补充一点,那就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这对摄影一样有用。对于构图,有的朋友喜欢将相片拍得对称性很强。对于我,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我宁可偏移一点角度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 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但我觉得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更重要的因素。 以上这些观点本来应当用些具体的图像来予以论证,才不至于像论禅那样抽象,但因占用篇幅已经太多,只好留待以后再来交流了。 6、善用摄影处理技术 相片拍得再好,总会有缺陷。不要紧,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帮你忙。现代摄影技术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储存与输出3大基本环节。未经处理的图像只是一个半成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
- 2025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门诊部护理核心制度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2025医师考核医院感染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年“119消防日”消防基本常识学习教育应知应会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电工证考试题实操技术及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抖音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鼓胀中医护理
- 2024年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设备整厂出售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高k和ALD和和CVD金属前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缝纫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4月12日衢州事业单位及市直遴选(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油气仓储物流优化-全面剖析
- 妊娠剧吐护理查房
- 机械设备维护手册
- 广东省五校(朝汕实验、高州中学、石门、湛江一中等)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初级工理论习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