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 建 铁 路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大花岭货场初步设计 跨京广特大桥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dk1+869.36dk3+836.23) 地质与路基设计研究处地质与路基设计研究处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1 (一)概况.11 (二)勘察的目的及要求.11 (三)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11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11 (一)钻探工作.11 (二)原位测试.22 1 (三)样品测试.22 (四)资料整理.22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22 四、工程地质特征 22 (一)地形地貌.22 (二)地层岩性及分布.22 (三)地质构造.44 五、水文地质特征44 六、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评价55 七、岩土参数统计分析55 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66 (一)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分析评价.66 (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77 (三)基础类型方案建议.77 (四)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77 一、一、 附表附表 1、跨京广特大桥勘察点信息统计表 2、跨京广特大桥土工试验统计表 3、跨京广特大桥标贯试验统计表 4、跨京广特大桥动探试验统计表 二、二、 附图附图 1、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图 2、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柱状图 三、三、 附件附件 1、跨京广特大桥水质分析报告 2、跨京广特大桥土工试验报告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一)(一)概况概况 拟建跨京广特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桥镇境内。桥梁起止里程: dk1+869.36dk3+836.23,全长 1966.87 米。孔跨布置:19-32.6m 简支梁+1- (32.65+48+32.65)m 连续梁+37-32.6m 简支梁,两端与路基相接。桥址范围多辟 为旱地及其他农作物种植地,局部辟为果园 及鱼塘等。京广铁路在桥址中部通 过,另有乡村水泥公路通过桥址区,交通便利。 (二)勘察的目的及要求(二)勘察的目的及要求 1、本次勘察在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提供准确 2 详实的工程地质资料; 2、进一步查明桥场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其工程 地质特性; 3、探明桥梁墩台地基的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的厚度,墩台基础岩体的风化、 破碎程度、软弱夹层情况和地下水特征等; 4、测试场区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地基承载力及桩壁摩阻力参数; 5、对边坡及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条件、特殊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 及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作出评价,提供治理的依据; 6、查明场地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持力层和基础类型的选择提供必 要的地质资料。 (三)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三)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勘察内外业依据的技术标准是中国铁路系列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的岩 土工程勘察的标准、规范、规程。主要参照技术标准有: 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 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38-2001); 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 6.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10014-98); 7.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41-2003); 8.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10013-2004); 9.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2004); 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12.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6); 13.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2.5-2005); 1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 号);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本次采用机械钻探、标准贯入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等手段获取 岩(土)样品及物理力学参数,并结合室内土工实验对场地岩土进行综合勘察及 评价。查明了桥址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基岩面的埋藏深度及起 伏状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取得了较为齐全、准确的物理力 学指标。 (一)钻探工作(一)钻探工作 钻探使用机械为 xy-100 型液压工程钻机。基岩的钻探使用硬质合金钻头或 金刚石钻头。原状样的采取:硬塑土层使用国产标准厚壁活阀式取土器,采用液 压法或重锤少击法;软土及松软土层使用国产薄壁取样器用液压法采取;碎石类 土取扰动样。终孔 24 小时后测定稳定水位,并对钻孔岩芯进行拍照存档,详见 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钻探岩芯照片。 (二)原位测试(二)原位测试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使用国产标准贯入器,采用 63.5kg 标贯锤自动脱钩的自 由落锤法,落距为 76cm,锤击速率 30 击/min。n63.5圆锥重型动力触探采用国产 圆锥头,使用 63.5kg 锤与自动落锤装置进行。 (三)样品测试(三)样品测试 岩、土、水试样均按定测设计要求进行取样、送样及试验分析,样品的室内 测试任务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测试中心完成。 3 (四)资料整理(四)资料整理 以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测试的成果为依据,进行岩土层的划 分并结合地区经验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岩土层的基本承载力建议值是 根据室内试验数据并剔除异常值后统计得出。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拟建跨京广特大桥于 2010 年 3 月 8 日开始野外钻探工作,于 2010 年 4 月 16 日完成该桥 64 个钻孔的外业工作,所完成的勘探工作量详见表 1。 工工作作量量 统统计计 表表 表表 1 工 作 项 目单 位数 量备注 陆上m/孔1512.375 /64 工程地质钻探 水上m/孔 标贯试验次117 原位测试 动力触探次4 原状样组123土样 试验扰动样组2 饱和单轴抗压组135 风干单轴抗压组88 岩样 试验 薄片鉴定组6 室内试验 水样试验侵蚀性分析组8地表水、地下水各 4 组 本次勘察的勘探点位经现场确认后,钻探施工严格按下达的钻孔任务及有 关规范规程执行,钻孔终孔按要求进行,并由监理、及项目部技术人员现场确 认,各项试验工作以任务书为准,室内试验项目按要求进行。经野外验收,本 次勘察质量可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 已完成勘探任务的钻孔详见跨京广特大桥勘察点信息统计表(附表 1) 。 四四、工工程程地地质质特特征征 (一)地形地貌(一)地形地貌 跨京广特大桥跨越剥蚀低缓丘陵高岗与长江冲湖积平原区,两侧桥台分别 位于长江冲湖积平原区之上,中间跨越一低缓的丘陵高岗。高岗地势起伏小, 多种植旱地农作物。高岗与平原区高差 4m 左右,平原区地表水系较发育,多 分布有人工开挖的鱼塘,水深约为 1.2-2.2m;桥梁中部有条宽约 1-2.5m 的沟渠, 勘察阶段(4 月)水深 0.50.9m,流速缓,沟渠中长有水生植物。平原区多辟 为种植旱地、经济林田,相间人工鱼塘及村庄农舍 。 (二)地层岩性及(二)地层岩性及分布分布 据本次勘察揭示,桥址区地层岩性比较单一:表层为耕植土或素填土、第四 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粘土、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3al+pl)粉质粘土, 个别孔段揭露的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碎石土、全新统冲洪积 (q4al+pl)粉土夹层;下伏基岩为三叠系(t1g)泥质粉砂岩和灰岩。地层岩性及 分布特征详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2)5 粉土:褐黄色、灰黑色,软塑硬塑,主要成份为粉粒,含有少量铁 锰质结核及高岭土团块,表层含少量植物根须。该层厚约 0.50.9m,共有 6 个钻 孔(跨京 21、跨京 30、跨京 42、跨京 44、跨京 46、跨京 50)有揭露。 (3)8 碎石土:褐黄色,中密,潮湿,粉质黏土充填,碎石成分为硅质岩、 石英砂岩,粒径 2-7cm,含量约为 70%。本层共有 2 个钻孔(跨京 46、下京广 47)有揭露,层厚 412m。 2、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3al+pl) (4)1 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硬塑,切口较光滑,局部稍具砂感,含铁 锰质结核及高岭土团块,表层含植物根系,厚度 1.5-11.6m,平均厚度 6.15m,有 41 个钻孔揭露该地层。 (4)2 粘土:暗红褐色,硬塑,成份以粘粒为主,粘性强,刀切面光滑, 4 局部含高岭土团块及铁锰质氧化物结核。表层土质松散,含少量植物根系。有 14 个钻孔揭露该层。 3、三叠系(、三叠系(t1g)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灰岩、灰岩 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w4) 、强风化(w3) 、弱风化(w2) 。现分述如下: (7)1-1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为主,局部褐黄色,岩石风化较彻底, 原岩结构与构造已完全破坏,不易辨认,岩芯已基本黏土化,强度很低,质软; 共有 32 个钻孔揭露该岩层,厚度变化不大,0.56.6m;埋深深度不一,从 2.0018.00m 不等;分布较广泛,该层主要位于粉质粘土(q2-3al+pl)和粘土层 (q2al+pl)之下,呈不连续状产出。 (7)1-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为主,岩石风化强烈,泥质结构,层 状构造,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局部可见铁质渲染,岩质软, 遇水易分解,手捏或锤击易碎。厚度变化较大,从 0.622.6m 不等。共有 62 个钻 孔(除跨京 44、下京广 29 外)揭露该岩层,该层主要位于粉质粘土(q2-3al+pl) 和粘土层(q2al+pl)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之下,分布广泛,呈连续状产出。 (7)1-3 弱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为主,粉粒结构、泥质机构,层状构 造,局部可见铁质渲染,岩质较软,日晒或遇水易崩解破碎呈碎块或碎片,岩芯 多呈短柱状、柱状及少量长柱状,节长 5100cm 不等。共有 56 个钻孔(除跨京 xb01、跨京 28、跨京 30、下京广 2、下京广 28、下京广 29、下京广 30、下京 广 31、下京广 32 外)揭露该岩层,该层位于泥质粉砂岩(w3)之下,分布广泛, 呈连续状产出。 (7)3-1 全风化灰岩:青灰色、灰白色,原岩结构与构造已被破坏,不易 辨认,岩芯风化较彻底,已基本黏土化,强度很低,仅一个钻孔(下京广 29)有 揭露。 (7)3-2 强风化灰岩:青灰色夹少量红褐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少数 呈短柱状,微晶、细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度较高,锤击不易碎。该 层多分布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之下,岩层局部分布,厚度 2.14.7m,共有 6 个钻 孔(跨京 28、跨京 30、下京广 29、下京广 30、下京广 31、下京广 32)揭露。 (7)3-3 弱风化灰岩:青灰色夹少量红褐色,微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 胶结,岩芯多呈柱状,节长 5-70cm,强度高,锤击不易碎。该层多分布在强风化 灰岩之下,厚度变化较大,2.0-9.3m 不等。共有 9 个钻孔揭露。 有关地层厚度参数统计见表 2。 地地 层层 参参 数数 统统 计计 表表 表表 2 层面标高(m)层面埋深(m)厚度(m) 地层编号岩土名称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产出 孔数 (个) (1)2耕植土,稍湿17.9629.5122.890.000.000.000.22.00.9459 5 (3)8-1碎石土,中密15.7915.9915.899.009.009.004.0012.08.002 (4)1-1粉质粘土,软塑13.7925.7718.740.505.402.310.706.202.499 (4)1-2粉质粘土,硬塑14.4228.7121.510.006.701.311.5011.66.1564 (7)1-1泥质粉砂岩,全风化8.221.3315.112.0018.008.030.56.62.2932 (7)1-2泥质粉砂岩,强风化1.620.4113.973.3024.69.000.6022.68.9262 (7)1-3泥质粉砂岩,弱风化-9.4813.924.709.7029.6018.541.0016.305.7556 (7)3-1灰岩,全风化9.959.959.959.459.459.452.352.352.351 (7)3-2灰岩,强风化4.718.426.9911.0016.5013.222.104.703.256 (7)3-3灰岩,弱风化-5.2111.784.659.0030.0016.222.009.304.649 (三)(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桥址区表层覆盖较厚,第四系地层、构造形迹多被覆盖,根据本次钻探结果 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等分析,桥址区及附近未见深大断裂通过,无活动性断裂层, 场地稳定、适宜建桥。 五、水文地质特征五、水文地质特征 (一)环境水的类型与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一)环境水的类型与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1、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较为充沛,地表水主要为沟渠及人工开挖的鱼塘,水深 0.502.2m,水源以雨水及周边水系汇集为主,受大气降水补给。 2、地下水 1)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粉质粘土、粉土 层及粘土层中,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0.703.00m,地下水埋深呈 高岗丘坡平原区中高岗丘坡深、平原区浅的特征,但总体埋藏较浅,以接受降水 补给为主,主要向河流排泄;水位升降受地表水的渗入、河流的补给及地下水的 蒸发的影响,不具承压性。 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风化基岩裂隙中,但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其成 分以粘粒为主,孔隙间连通性差,属相对的隔水层,富水性属一般;主要受大气 降水及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补给,一般水量不大。 (二)环境水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侵蚀性(二)环境水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本次勘测于测区内取水样 8 组(地表水及地下水各 4 组)送室内进行化验分 析,桥址区水质化验资料详见跨京广特大桥水质分析报告(附件 1) ,水样化学成 分及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 3。 水质侵蚀性判定表水质侵蚀性判定表 表表 3 序号采样地点类型 ph 值 侵蚀性 co2 mg/l so42- mg/l mg2+ mg/l 化学侵蚀环境作用等级(铁设) 1 jz-095-下京广 1 (dk1+907.12 附近水塘) 地表水 7.523.6352.8431.6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 2 jz-095-下京广 1 (dk1+907.12 中心) 地下水 7.75.4581.6526.74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 3 jz-095- xb01 (dk2+916.165 附近水塘)地表水 7.5520.6664.36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 4 jz-095- xb01 (dk2+916.165 中心) 地下水 7.0641.3112.15 无氯盐侵蚀性 5 jz-095-下京广 53 (dk3+602.26 附近水塘) 地表水 6.965.4562.4419.44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 6 jz-095-下京广 53 (dk3+602.26 中心) 地下水 6.7721.8148.0314.58 无氯盐侵蚀性;二氧化碳侵蚀,环 境作用等级 h1 7 jz-09-下京广 58 (dk3+765.76 附近水塘) 地表水 7.0416.8457.6421.87 无氯盐侵蚀性;二氧化碳侵蚀,环 境作用等级 h1 8 jz-09-下京广 58 (dk3+765.76 中心) 地下水 7.256.32110.476.08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性 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 号文)的评 价标准,结合所取水样实验数据可推断:dk3+602.26dk3+765.76 区段及其附近 范围内,地下水及地表水具有一定程度的侵蚀性(h1) ,其余区段无化学侵蚀性。 因桥址区域水系较发育,拟建桥址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化学侵蚀及环境作用等级 呈现较大的差异和变化,建议后续施工中加强对地表水及地下水侵蚀性的检验。 六、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评价六、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评价 拟建跨京广特大桥整个场地未见不良地质现象,未揭露工程条件较差的特 6 殊岩土,各类软塑状土层对桥梁工程地基稳定性影响不大。 七、岩土参数统计分析七、岩土参数统计分析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如下表 4、表 5、表 6、表 7,各地层的 详细分布情详见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图(附图 1) ;其野外状态及岩性描述详见 跨京广特大桥工程地质柱状图(附图 2) ;土层及岩层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详见跨京广特大桥土工试验统计表(附表 2) ;标贯和动探试验数据详见跨京广特 大桥标贯(动探)试验统计表(附表 3、附表 4) 。 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表 4 岩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岩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表 5 快剪试验 天然含 水量 w 天然 密度 比重 孔隙 比 e 液限 wl 塑限 wp 塑性指数 ip 液性 指数 il 内摩擦 角 凝聚力 统计项目 %g/cm3%度kpa 统计个数2.002.002.002.002.002.002.002.00 平均值 最大值 (3)8-1 碎石土 最小值 统计个数15.0015.0015.0015.0015.0015.0015.0015.006.006.00 平均值24.721.972.710.7227.6917.3510.330.7323.0323.00 最大值35.102.042.721.0334.6022.3013.901.0427.9028.00 最小值19.801.812.700.5920.4013.407.000.5218.808.00 标准差3.660.060.010.103.972.392.210.153.717.85 变异系数0.150.030.000.140.140.140.210.210.160.34 修正系数0.930.991.000.930.930.940.900.910.870.72 (4)1-1 粉质粘土 软塑 标准值23.031.942.700.6725.8616.259.310.6619.9716.52 统计个数106.00106.0106.0106.0106.00106.0106.0073.0045.0045.00 平均值23.141.982.730.7135.7318.9816.750.2923.5850.33 最大值31.202.152.760.9354.8025.2030.200.4838.2076.00 最小值16.001.822.700.4924.8013.008.000.1514.605.00 标准差2.840.060.010.085.682.374.470.094.9914.42 变异系数0.120.030.010.120.160.120.270.300.210.29 修正系数0.980.991.000.980.970.980.960.940.950.93 (4)1-2 粉质粘土 硬塑 标准值22.671.972.730.6934.7918.5816.010.2722.3046.64 7 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表 6 层号统计个数类别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 实测5.837.004.001.170.200.834.84 (4)1-1 粉质粘土 6 修正5.236.133.700.910.170.864.48 实测13.9824.008.003.700.260.9613.38 (4)1-2 粉质粘土 109 修正12.3819.947.343.190.260.9611.86 实测19.0023.0015.00 (7)1-1 全风化泥 质粉砂岩 2 修正15.7617.5713.94 动探试验成果统计表动探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表 7 层号统计个数类别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 实测26.2550.0016.00 (7)1-2 强风化泥 质粉砂岩 4 修正131810.36 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一)(一) 、场地稳定性、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分析评价适宜性分析评价 1、场地稳定性、场地稳定性 桥址位于低缓高岗与冲洪积平原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不存在活动 性断裂,本次勘察揭露下伏基岩岩层稳定,历史上无大的地震灾害记录,场地处 于地质构造活动相对微弱、基本稳定的地质环境,可作为拟建大桥桥址。 2、场地地震效应、场地地震效应 (1)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2)地震区的液化 根据勘察资料,跨京 21、跨京 30、跨京 42、跨京 44、跨京 46、跨京 50 表层 为粉土,当处于饱和状态时,在级及其以上地震的诱发下会出现液化现象。桥 址区为地震区,且多为第四系全新统中更新统粉质粘土、粘土等,故不存在 可液化的饱和粉土、粉砂层,判定场区土层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单轴抗压强度(mpa) 地层名称 及编号 岩石风化状态统计项目 干燥饱和 备注 统计个数 3.00 平均值 3.62 最大值 7.92 (7)1-1 泥质粉砂岩 全风化 最小值 1.15 统计个数 4.004.00 平均值 7.994.33 最大值 10.105.81 (7)1-2 泥质粉砂岩 强风化 最小值 5.391.52 下京广-21、下京广-46、下京广 -49、下京广-51 岩样饱和抗压 试验数据偏小,作为异常数据 未纳入统计。 统计个数 38.0054.00 平均值 17.414.71 最大值 27.307.22 最小值 10.902.60 标准差 4.881.43 变异系数 0.280.30 修正系数 0.920.93 (7)1-3 泥质粉砂岩 弱风化 标准值 16.054.37 下京广 1、跨京 2、下京广 2、 下京广 3、下京广 18、下京广 26、下京广 27、下京广 43、下 京广 45、下京广 51、中部分岩 样试验数据偏小,作为异常数 据未纳入统计。详细数据见跨 京广特大桥土工试验报告(附 件 2) 。 统计个数 2.002.00 平均值 13.1214.40 最大值 24.6022.20 (7)3-2 灰岩 强风化 最小值 1.646.59 统计个数 8.006.00 平均值 27.018.45 最大值 40.2011.90 最小值 14.905.80 标准差 7.972.33 变异系数 0.300.28 修正系数 0.800.77 (7)3-3 灰岩 弱风化 标准值 21.636.53 下京广 29、下京广 30、下京广 32、xb01 饱和岩样试验数据 偏小,跨京 28、跨京 30、下京 广 31 某些饱和试验数据偏大, 作为异常数据未纳入统计。 8 (3)软土震陷 该场地区分布的软塑粉质粘土、及局部粉土层厚较薄、埋深较浅,不需要考 虑软土震陷的影响。 (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建议值 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 8。 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表表 8 快剪试验岩土力学参数的建议取值 时代 成因 地层 编号 岩土名称岩土状态 岩土施工工 程分级 内摩擦 角() 凝聚力 (kpa) 干燥抗 压强度 (mpa) 饱和抗压 强度 (mpa) 基本承载力 (kpa) q4al+pl(3)8-1碎石土中密级200 q2-3al+pl(4)1-1粉质粘土软塑级150 q2-3al+pl(4)1-2粉质黏土硬塑级22.3046.64200 k2(7)1-1泥质粉砂岩全风化级3.63300 k2(7)1-2泥质粉砂岩强风化级8.173.48450 k2(7)1-3泥质粉砂岩弱风化级16.985.07600 k2(7)3-1灰岩全风化级350 k2(7)3-2灰岩强风化级13.1214.40450 k2(7)3-3灰岩弱风化级27.8113.13800 (三)(三)基础类型基础类型方案建议方案建议 根据桥址区地层情况,结合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建议整个桥区采用桩基础, 宜选择(7)1-3 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或(7)3-3 弱风化灰岩作为主要持力层。 (四)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四)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 1、本次勘察已对全桥进行了逐墩钻探,由于地质条件在空间上变化的不确 定性和复杂性,且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影响,在施工开挖验槽、桩基施 工过程中出现与勘察成果不符的情况下,应与勘察设计单位确认是否进一步补充 适当的勘察工作,查明对线路工作的影响,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2、上覆第四系土层厚度相对较薄,季节性地下水水位变化或因人为活动加 剧造成地下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邮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信资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
- 森林灭火水泵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无机化学反应生产高级专业技能面试题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及模拟题解答手册
- 《机械员》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典优)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能力测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桥梁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三(2022版)含答案
- 交通学院校史馆布展文稿
- 期权风险管理课件
- 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真题有答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 建筑幕墙节能工程施工方案
- 板带轧机刚度对热轧板形的影响
- 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
- 部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 环境工程CAD技术ppt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全套电子讲义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