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生产报告书.doc_第1页
沥青砼生产报告书.doc_第2页
沥青砼生产报告书.doc_第3页
沥青砼生产报告书.doc_第4页
沥青砼生产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1.1项目由来以沥青砼代替单纯的混凝土铺设路面可以使行车平稳,减少车辆行驶的噪声,且具有易修补、恢复交通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优点,今后必将成为路面材料的主潮流。-市是-省省会,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枢纽。在建和已建道路四通八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出行道路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的路面,特别是柔性路面沥青砼路面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而高级沥青砼路面的半成品材料沥青砼需采用厂拌生产方能有效控制半成品的质量、成本及产量等。近3-5年-地区将有三环路、金山开发区道路、大学城道路、二环路路面改造等工程,预计2004年-地区沥青路面工程有100万平方米(27.6吨万),2005年工程量有110万平方米(30.4万吨),2006年至2008年工程量有80万平方米(22.1万吨)。市政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对沥青砼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沥青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100万元,拟在快安延伸区魁岐段福马路北侧建设沥青砼项目,新建两座拌和站、一座沥青储油罐、一座综合楼及辅助生产设施,并购置生产设备,年产沥青砼16万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沥青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委托我公司编制-沥青公司沥青搅拌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对拟建项目场址周边的环境进行初步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范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根据评价大纲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开展调查分析、采样监测、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模拟计算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报告书的编制。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及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4)国家环保局环监(1993)015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9)-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0)-市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11)-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2年)。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相关规定:(1)-市-区计划统计局“榕开计200445号”文;(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3)-沥青有限公司关于项目评价委托书。1.3评价目的本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背景及环境质量现状,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对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防止、减轻或消除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建议,提出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4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本评价执行二级标准,其中tsp日平均浓度值为0.30mg/m3,pm10日平均浓度值为0.10mg/m3,苯并芘的日平均浓度值为0.01ug/m3;(2)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磨溪下游段水域本评价执行类水体标准,磨溪上游段水质执行iii类水体标准;(3)环境噪声质量: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本评价厂区范围执行3类标准,临314国道一侧执行4类标准;厂界外少量民居点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柴油烟气参考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中二类区标准;(2)项目生活污水中远期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快安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近期生活污水暂时纳入磨溪下游段,污水排放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二级排放标准。(3)厂界外1m处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类标准,临314国道一侧执行类;(4)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二级排放标准;(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6)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gb 4916-85)中一级排放标准。1.5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1.5.1大气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该项目的排污特点和周围环境要求,确定本评价的重点是大气环境影响。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1.2-1993),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i值。该项目粉尘、苯并芘等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均小于2.5108m3/h,因此,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2)评价范围以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2km2km范围。(3)环境保护目标该项目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确保周边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位于项目厂址西侧距离约60-70m零星分布的少量民居、位于厂址西侧距厂界约1km的快安村、东南侧约900m上坂村为本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的敏感目标。1.5.2噪声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进行评价工作等级划定。本项目属小型建设项目,周围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有限,因此,该项目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2)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厂区及边界1m区域及周边的敏感目标。(3)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厂界外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的相关标准;将位于项目厂址西侧距离约60-70m零星分布的少量民居定为该项目声环境保护的敏感目标。1.5.3水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中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判定。该项目污水最大排放量小于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较为简单,近期纳污水体为项目拟建地附近的磨溪,该水域水质执行地表水类水质标准。据此,判定该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不设等级。(2)评价范围评价水域范围为项目污水排入磨溪后下游1000范围内。(3)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近期污水排入磨溪,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纳污水体磨溪,保护纳污段水质满足农灌和景观环境目标。1.6评价工作方法及程序1.6.1评价工作方法评价工作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资料收集、现场实测、类比调查及计算机模拟计算等方法。在公众参与工作方面,采用发放公众调查表问卷的形式,征询对本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建议。环境预测中,计算机模拟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均采用环评导则中成熟的数学模型,以保证预测的可靠性。1.6.2 评价技术工作程序建设单位委托现场踏勘资料收集与研究编制环评大纲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环境现状调查声环境现 状调 查大气环境现状调 查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工程分析企业现状调查社会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社会经济效益分 析环 保措 施分 析公 众参 与清 洁生 产其他环境要求影响分 析环境空气影响预 测污染源分 析计 算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编写修 改报告书评审提交报告书环评工作程序图2. 工程分析2.1项目概况2.1.1 项目布局概况(1)项目名称:-沥青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工程性质:新建(3)地理位置:-市-区快安延伸区魁岐段福马路北侧,见图2-1(4)企业投资和建设规模该厂总投资2100万元,项目总用地25.5亩,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新建两座沥青搅拌站、一座沥青储油灌、一个露天原料堆埸、一座综合楼及辅助生产设施,形成年产沥青砼16万吨的生产能力。(5)总平面布局本项目总占地25.5亩,呈东西长方形。厂区西部为露天生产区,东南角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隔有配电房、地磅房等配套设施和厂区内道路,距离约100m,原料堆场位于厂区的东北部。厂区平面布置详见图2-2。生产区由沥青油罐区、沥青砼搅拌区和原料堆场组成。沥青油罐区位于生产区的东北角,占地约145平方米,其中配套一台燃轻柴油的油热载体熔化炉,熔化沥青直接通过管道联入搅拌站。沥青砼拌和区位于沥青罐区西侧,占地约3000平方米,含有矿粉仓库、自动进料、加热喷制搅拌、粉尘回收、出料等系统,区内安排两台沥青砼拌和站。原料场位于沥青罐区、拌和区东面,占地约6500平方米。场内所有砂、石原料均按不同规格分区露天堆放,每料堆以区内路网为隔,便于进料、送料斗车通行;料场四周环绕以水沟以利于场地排水,场内配有喷淋抑尘;因所需砂石规格原料直接由协作砂石料埸供应,故场内不设破碎、筛分和骨料冲洗等系统。厂内办公、生活区分布于生产区东南部,较远离砼拌和生产区;主要是办公楼、工人休息间和食堂等,处于生产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整个厂区尚有传达室、配电房、地磅房、仓库等,路旁、厂前及办公楼前均设有绿化带,区内总绿化率达到30%。2.1.2工作时间和职工人数该项目年工作日约为250天,实行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开机时间300小时,厂区职工定员为51人,厂区内设有食堂、休息间等。2.1.3 主要设备、原辅材料用量和产品产量该项目原辅材料均外购获得,主要有不同规格碎石、砂、沥青、矿粉等,此外还有沥青熔化炉的燃料柴油;原辅材料年用量见表2-1。表2-1 原辅材料年用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碎石m3574432砂m367583沥青t79404矿粉(石灰石)t111165柴油t11102.1.4 主要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2表2-2 主要生产设备序号名称数量(套)型号11#沥青砼拌和站1map120e19022#沥青砼拌和站1lb-40003碎石机1pfb12104摊铺机1abg4235压路机1dd1102.1.5用电量用电接自当地电网,全厂年耗电37万 kwh。2.1.6给排水该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由当地的市政给水管网供应。生活用水按照给排水常用数据手册,为150l/pd,办公用水为30 l/pd,员工共有51人,则年生活用水量为2295t/a,排放系数取0.9,则生活污水年排放2066t/a。生产用水主要用于骨料的冲洗和水膜除尘。骨料冲洗水量视石只的清洁程度而定,类比同类企业,此类用水一般为1600t/a,由于在露天堆放场冲洗,约有20的水渗入细沙和地下或蒸发,因此,此类水的排放量为1280t/a。通过以上分析,该项目年总用水量为3895t/a,排放废水3346t/a,排放的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其次为冲洗石只产生的废水。除此之外,项目石只露天堆放,因雨水冲刷年约产生1745t/a的外排渗漏水。该项目的水平衡图如下图:总用水量生活用水2295t/a骨料冲洗水1600t/a0.8生活污水2066t/a骨料冲洗废水1280t/a总排水量5091t/a年平均降雨量1342.5mm冲刷石料堆场随地表径流产生的渗漏水1745t/a0.9项目水平衡图2.2 工艺流程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如下:沥青混凝土由石油沥青和骨料(砂、碎石)混合拌制而成。其一般流程可分为沥青预处理和骨料预处理,而后进入拌缸拌合后即成为成品。沥青预处理流程:沥青是石油气工厂热解石油气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进厂时为散装沥青,由专用沥青运输车将沥青通过密闭沥青管道送至沥青储罐,使用导热油将其加热至150-180,由沥青泵输送到沥青计量器,按一定的配合比分重量后通过专门管道送入拌和站的拌缸内与骨料混合。骨料预处理流程:满足产品需要规格的骨料从料场以斗车送入拌和站进料池,然后通过皮带机自动进料。为使沥青砼产品不至于因过快冷却而带来运输上的不便,骨料在上沥青前也要经过热处理。骨料(主要是砂料和石只)自动进入烘干筒,在其中不断加热,烘干筒不停转动,以使骨料受热均匀,随后,加热的骨料通过骨料提升机送到粒度检控系统内经过振动筛分,让符合产品要求的骨料通过,经计量后送入拌合缸;少数不合规格的骨料被分离后由专门出口排出,由斗车送回料场;烘干转筒、粒度控制筛都在密闭的设备内工作,其振动筛分产生的粉尘由系统内的布袋捕集回收后送入拌缸,同时进入拌缸的还有矿粉(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矿粉通过配料斗、分料提升机、计量器进入拌缸;进入拌缸的骨料、粉料等经与油罐送来的热沥青拌合后才成为成品,整个过程都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成品出料由趟开小斗车经滑道提升到成品仓后装入运输车斗送出,生产出料过程为间断式。计量骨料池烘干筒热骨料提升机振 动 筛分 料称料系统拌 缸成 品矿 粉粉料提升机计量沥青储罐沥青泵外 运粉 尘尘回收降雨淋、溶水噪声尘回收粉 尘噪声沥青油烟噪声燃油烟气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2.3 主要污染源强分析主要原料和产品特点砂和碎石子:砂子主要来源于闽江砂场,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质纯粒粗。石子来源于各采石加工场,是不同粒度规格产品,主要成分为花岗石质是沥青砼的主要骨料。以上产品经采购后直接运进堆场。矿粉:为石灰石粉末,质白细,袋装;采购自石粉厂家,贮放于专门库房内。沥青:有天然沥青和人造沥青两种,密度一般在1.15-1.25左右,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沥青质不溶于低沸点烷烃,棕至黑色;树脂溶于低沸点烷烃,为深色半固体或固体物质。沥青有光泽,粘结性抗水性和防腐蚀性良好。软化点低的称为软沥青,软化点中等的称为中沥青,软化点高的称为硬沥青。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柴油:用于柴油机的液体燃料,由石油蒸馏或裂化而成。主要成分按石腊基、环烷基、环烷芳烃基含量不同分为重柴油和轻柴油,本项目使用的为轻柴油,闪点45属可燃液体。沥青砼:用沥青作胶凝材料,砂、石子作骨料,和矿粉作填充料,加热拌和而成的混凝土。能耐水、耐磨和防震。主要用于道路的路面、机器的基础和需要防潮防水的地面等。(1)大气污染源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沥青油烟,其中主要产生粉尘的场所有冷料仓、原料堆场、烘干筒、拌缸、提升机等,主要产生的设备为烘干筒;产生沥青油烟的主要有拌合机开仓门过程的烟气、成品仓排放的烟气、卸料口排放的烟气。 粉尘沥青骨料(石料、砂)在烘干筒内烘干加热,烘干筒在不停的转动过程中使骨料受热均匀,烘干筒一端鼓风,另一端用引风机将粉尘引入配套的布袋除尘器,是粉尘排放的主要环节。1#搅拌站选用无锡锡通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产量为120t/h的进口沥青拌合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据该设备参数测试结果,在该套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粉尘排放浓度为83mg/m3,烟气流量为28274m3,即每小时排放粉尘约2.35kg。2#搅拌站选用进口lb-4000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正常运行排放情况下,生产能力为260t/h,粉尘排放浓度为20mg/m3,每小时排放粉尘约1.13kg。 沥青油烟沥青油烟是指石油沥青及沥青制品生产中排放的液态烃类有机颗粒物质和少量在常温下的气态烃类物质,它含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烟气,以烃类混合物为主要成分,其中含多环芳烃类物质尤多,以苯并(a)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强致癌物。大气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存在,是引起呼吸道癌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纯苯并(a)芘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79,沸点310左右,能溶于苯,稍溶于醇,不溶于水,是石油沥青中的强致癌物,可引起皮肤癌症,在沥青油烟中,其通常附在直径在8.0um以下的颗粒上。本报告书重点评价沥青油烟中苯并(a)芘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参考前苏联拉扎列夫主编的工业生产中有害物物质手册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年12月出版)及金相灿主编的有机化合物污染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年8月出版),每吨石油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可产生苯并芘气体0.10g0.15g,我们取其平均值为0.125g,本项目满负荷生产能力苯并芘产生量见表2-3。表2-3 二套设施苯并芘产生量预测生产能力(t/h)沥青用量(t/h)苯并芘产生量(mg/s)1#搅拌站120240.8332#搅拌站260521.806目前,该项目仅对烘干筒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而对于苯并芘气体未采取措施,属无组织排放。根据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7条规定,新建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据此原则,报告书建议该项目应对提升机和成品仓两处的沥青油烟排放口进行局部密封,将沥青油烟经集气净化装置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经15米排气筒外排,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的二级标准排放速率限值为:0.05010-3kg/h(0.0139mg/s)。对比表2-3中的沥青油烟苯并芘排放速率,该项目需配套2套苯并芘净化装置,设施一净化处理率达98.5以上,设施二净化处理率达99.3以上。 恶臭气体项目所用原料之一为石油沥青,它是石油气工厂热裂解石油气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平时储存在密闭的储罐中,生产时使用导热油将其加热至150-180,然后用沥青泵送至搅拌站与石只进行拌和,拌和好的成品温度约为150。根据沥青特性,当温度达到80左右时,便会挥发出异味,沥青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虽然温度始终保持在150左右,但由于沥青从输送到拌和全部在密闭管道和设施中进行;因此,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出料趟开口处才会散发出沥青烟恶臭污染物。 燃油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由加热炉燃烧柴油排放的烟气。由于用燃用柴油1110t,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该项目年因燃烧柴油产生的烟气量为1234.3x104m3/a,so24.5t/a,nox4.9t/a,烟尘1.6t/a,污染物浓度为:so2364.6mg/m3,nox397.0 mg/m3,烟尘129.6mg/m3。(2)废水该项目的废水主要有员工生活污水、骨料冲洗废水和原料堆场渗漏废水。 生活污水全厂职工定员为51人,生活用水取150l/pd,办公用水取30 l/pd,项目日生活用水9.18t/d,排放系数取0.9,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26t/d。按照当地的平均污染水平:codcr400mg/l、bod5250mg/l、ss250mg/l、氨氮45mg/l估算,则该项目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日产生量为codcr3.30kg/d、bod52.07kg/d、ss2.07kg/d、氨氮0.37kg/d。 骨料冲洗废水部分骨料需用水冲洗掉表面的泥土,骨料冲洗水量视石只的清洁程度而定,类比同类企业,此类用水年耗水量为1200t/a,由于在露天堆放场冲洗,约有20的水渗入细沙和地下或蒸发,因此,此类水的排放量为960t/a。该废水中ss浓度较高,ss约为300mg/l。 原料堆场地表汇水原料堆场在下雨时原料堆内有渗透雨水汇出,此类排水的产生量与原料堆场的面积和当地的降雨强度有关,其计算方法为:式中:径流量,m3 径流面积(m2),取6497 m2;径流系数,取0.20;降雨量(mm),取1342.5;由此计算,原料堆场的地表排水年产生量约为1745t/a。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根据类比,渗漏废水中ss浓度为200mg/l,则原料堆场排水中ss年产生量为0.35t/a。(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拌缸、引风机、提升机、振动筛、铲车等机械设备,其噪声值在95.6-86.4db之间。(4)固体废物该项目固体废物包含生活垃圾、沉淀泥沙和滴漏沥青、混凝土残碴。 生活垃圾全厂员工51人,以人均日产生生活垃圾0.4kg/pd计,产生生活垃圾5.71t/a。 沉淀泥沙沉淀泥沙来自处理骨料冲洗废水和原料堆场渗漏废水的沉淀池,以经过沉淀处理后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即ss浓度为150mg/l计算,年产生沉渣0.23t/a。 滴漏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残碴滴漏沥青和混凝土残碴年产生量参照同类企业类比,约为0.3t/a。2.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2.4.1废气主要来源于烘干筒和拌合机、成品仓产生的烟尘和沥青油烟,对烘干筒产生的粉尘废气采用密闭和负压的方式引至二级布袋除尘系统,设施总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1#搅拌站粉尘排放浓度为83mg/m3, 2#搅拌站粉尘排放浓度为20mg/m3。对于沥青油烟,建议项目应在成品仓和提升机两处烟气排放口进行局部密封,配套集气净化处理设施。净化措施可采用活性碳作吸附剂、固定床吸附器吸附。2.4.2废水本项目中生活废水经厂区内化粪池处理后,近期排入磨溪下游河段,待工业区内快安污水管网配套完善后,生活污水进入快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近期应采用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执行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石只冲洗废水和石料场降雨形成的污水,经配置的应急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放。2.4.3噪声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有烘干筒(96.2db)、破碎机(95.0 db)、引风机(90.5 db)、铲车(86.4 db)等,基本超出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8小时/日接触时间允许的噪声范围(85 db)。项目应采用隔振、消声和设隔声挡板等措施,从声源和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噪声,使之符合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5 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使生产或消费过程废物资源化、最少化、无害化。由于国内有关同类型企业的清洁生产指标基准数据资料匮乏,因此本节拟从该项目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过程控制、污染治理和排放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2.5.1原辅材料该项目原辅材料主要为石只和散装沥青,沥青由-中转储运库专门供给,石只外购。2.5.2 生产工艺及设备该项目的lb4000沥青混凝土生产线采用德国核心技术,搅拌站主要设备见表2-4,与国产的生产设备相比,在清洁生产方面具有如下优点:(1)燃料使用柴油,较之国内生产线使用的煤和松渣油,so2与烟尘排放量大大减少。(2)进口生产线配备有专为沥青搅拌站而设计的布袋式(二级)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9,而国内生产线没有专门配备。(3)lb4000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计量更精确。在原料的输送过程中密封性更好,有效的防止了原料泄漏。(4)由于产品沥青混凝土温度上升至150,lb4000生产线所使用的材料更能耐高温,减少了设备破损几率,降低了污染事故的发生几率。(5)过程控制搅拌设备配有全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硬件由西门子plc为核心,全部完成各个机构的控制,人机接口使用2台工业计算机,动画模拟图形界面,无按钮操作;骨料干燥温度、混合料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沥青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计算机可以预先设置油石比,可以无限量存储用户的配方和生产数据资料。传感器系统采用模拟量直接输入plc16位高速接口,具有精度高、稳定的特点:整个控制系统考虑了优化燃烧控制和安全防护及自动智能控制等功能。(6)干燥加热系统经过优化设计的料帘分布结构和除尘系统参数,使得加热均匀,热量利用率高,优选的国际名牌意大利cib牌燃烧器具有燃烧充分,线性范围高的特点,更能体贴用户的实际工况;燃烧器的控制根据骨料温度的设定值进行自动调节,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7)振动筛经过优化设计的振动筛系统,具有效率高、更换筛网迅速、工作稳定,外传震动最小的特点。(8) 称量系统:采用压式传感器组元,骨料秤采用4组传感器,累积式计量,动态秤量误差补偿;粉料采用3组传感器,回收粉和矿粉累加计量;沥青秤量采用变流量控制系统,二次秤量控制。(9)除尘系统:根据中国国情,石料含土量大,配置了效果最好的重力布袋二级除尘系统,除尘能力充分,能够适应各种工况,达到国际城市排放标准:楼体采用负压防灰设计,工作环境良好,没有灰尘等泄漏,有效降低了工作环境污染。(10)成品提升存储系统:经过全面优化设计的提升小车,结构合理,不积料;提升采用变频调速系统,上升速度仅为1.5米/秒,有效的降低了提升功率和停车冲击,确保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采用光点脉冲编码器和无触点接近开关的位置控制技术,有效精确的使小车定位在工作位置;料仓结构采用能有效防止离析的矩形截面设计,最有效的防止了离析产生。精心制造的保温和防粘结设计,有效的保证成品仓工作的可靠和24小时的保温要求。综上述,该项目lb4000搅拌站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较先进,单位产品污染物指标、原材料指标、资源指标较低,基本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1#搅拌站为map120e190沥青砼拌和站,根据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同类生产设备类比调查,该设备配套布袋除尘器,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粉尘排放浓度为83mg/m3,设备环境噪声值为81.6db,可以达到jt/t270-1995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清洁生产程度配国内一般水平。2.5.3清洁生产建议(1)从原材料入手,选择质量优良的进口沥青,减少沥青油烟中有毒有害气体成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产生。(2)在生产设施中应配套沥青油烟处理设施,确保沥青油烟排放达到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gb 4916-85)中一级排放标准,即小时允许排放平均浓度小于1503。(3)对沥青罐接口处装卸时偶而泄漏的沥青要使用容器装接,充分做到100返回利用。(4)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通过清洁生产审计,达到:a.核对生产过程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料;b.确定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确定废弃物消减的目标,通过过程控制手段制定经济有效的消减废弃物产生的对策;c.提高企业对消减废物获得的效益的认识和意识;d. 判断企业效率低的瓶颈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e.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5)使用优质轻柴油,较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6)目前国内正在修订jt/t270-1995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新的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搅拌设备交通行业标准即将公布实施。因此,项目在设备选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选择清洁生产工艺,较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3. 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沥青股份有限公司选址-市快安延伸区魁岐段福马路北侧,东经11924,北纬2601。项目所在区域地处闽江下游三角洲,背靠鼓山。项目拟建地距离闽江口约40km,西至-市中心约18km,陆路可通过福马铁路和福马公路与-市及省内外各地相联,水路可通过闽江与国内外港口相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见图2-1。3.1.2地形、地质该项目所在区域背面为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在100-400m之间,属新华厦系第二复式隆起带东缘,处于长乐-诏安断裂带(ne)与乌龙江断裂带(we)交汇部位,基岩为晚中生代变质火山岩和花岗岩。该区域地质为软土地质,大部分用地系闽江冲积和海浸淤积形成,每平方米土壤承载力为5-8吨;部分为丘陵,每平方米土壤承载力在20吨以上。3.1.3气候、气象该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暖热湿润。平均气温在19.1-20.1之间,一月份平均气温10.2,七月份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温度-1.3,相对湿度81。该区冬、夏平均风速为1.9m/s。该区夏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频率达18.0,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9.8。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偏西风,频率为17.9,次主导风向为西风,频率为15.8。该区夏季的静风频率较高,频率为10.8,冬季较低,只有1.5,该区冬、夏两季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走向相近。受闽江口海陆风的影响,静风频率较高,达21.8,稳定度以d类为主,其次为e-f类。该地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342.5mm。3.1.4 水文特征项目所在区域与闽江紧邻,闽江江面宽1200-1800m,水面宽度为500-1000m,有效过水江宽约300-600m,河床断面呈w型,较稳定。水流通畅,河岸规整。河床标高0.9-1.4m(罗零),最大流速可达1m/s以上。该江段属感潮河段,潮汐为正规的半日潮,实测罗星塔附近进潮量可达上亿立方米,涨落潮平均流量为上游径流量的几倍到十几倍。平均涨潮历时5.19小时,落潮历时7.06小时,每月两次大潮,相隔约15天,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平均高潮位4.51m(罗零),平均低潮位0.74m(罗零),平均潮差3.77m。闽江径流量随季节变化,4-8月为丰水期,9-11月为平水期,闽江年平均流量54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713m3/s,最大洪峰流量为1963年6月19日,达29400 m3/s,最小枯水流量196 m3/s,(1971年),平均洪峰流量为17400 m3/s。淡水界在快安附近,-江段常年是淡水回潮,平均含盐量约为0.12,只有在极枯水季节,大潮涨潮时,该江段才偶尔波及。3.1.5 土壤该区域的土壤属于沿海低山丘陵红壤区,土壤发育于花岗母岩上。山地丘陵地带酸性红壤,ph3.5-5.7,呈酸性或未酸性反应。在低丘下部村庄附近人类活动较多的区域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ph6.4-7.4。从土壤含水量分,有三种类型:土层瘠薄,侵蚀严重的土壤和沿江砂土,其含水量低于10;土壤含水量中等,约在10-18,本区大部分土壤属此类型,水分来源主要靠天然降水;土层较厚,保水性较好,含水量在20-27的土壤。3.1.6 植被本区在全国植被分区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植被长期遭受破坏,原生植被几乎绝迹。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是本区的广布类型,以-松为主;相思树为主的类型;白茅为主的类型;引种的人工林黑松群落;木麻黄群落;本区低丘和村庄附近零星分布的一些亚热带果树。3.2 社会环境概况项目拟建于快安工业区内,快安工业园由快安、上德、下德、朏头、六江、中洲、濡江等自然村组成,总面积6.04km2。该区域水陆交通便利,福马公路与福马铁路自西向东贯穿了该片中心,便利了陆路交通,闽江则为该区域的水路交通提供了便利。铁路线、水运、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组成的完整交通体系,为区内、区际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区水、电充足,对岸不远处有筹东火力发电厂;沿江下游有-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10万吨。快安工业区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发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高科技企业、台港日韩投资和港口优势已成为该区外向型经济主要特色和发展重点,并初步建立电子信息、水产饲料、机械冶金、交通运输、轻工纺织、造船工业、食品工业等7大产业簇群。2002年,该区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3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亿元。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4.1污染气象特征4.1.1 风场特征(1)地面风场该区冬、夏两季的地面风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形与海陆特征。 主导风向与平均风速该区夏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风,频率达18.0,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9.8。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偏西风,频率为17.9,次主导风向为西风,频率为15.8。该区夏季的静风频率较高,频率为10.8,冬季较低,只有1.5,该区冬、夏两季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走向相近。当天气尺度的系统风较小时,该区风向有明显的日变化,即有海陆风出现。该区冬、夏平均风速为1.9m/s。 污染系数污染指数综合表示某一方位的风向和风速对其下风向地区污染影响的程度。各风向的污染系数见表4-1。表4-1 快安地区冬、夏污染系数风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污染系数夏季276.78.2冬季6.44.04.33.6快安地区夏季东北及东北偏北方向的污染系数最小,而东南偏南方向污染系数最大,故其下风向西北偏北方位最易遭受污染。冬季东北偏东方向的污染系数最小,而正西方向污染系数最大,所以其下风方位正东方向最易受污染。综合冬夏两季污染系数分布可得出,该区域西北偏北及正东方位受污染的机会最多。4.1.2 空间风场(1)空间风速轮廓线冬、夏两季300m以下平均风速随高度分布近似幂指数规律。夏季关系式为:;冬季关系式为:。式中:u风速(m/s); z高度(m)。(2)各高度层风频分布夏季各高度层风频基本上以偏南风(se-ssw)为主,不过随高度上升主导风向逐渐顺时针偏转,由东南渐次转为西南;冬季150m以下各高度层以西西北偏西风为主,150m以上各高度层以片东北风为主,其主导风向也随高度顺时针偏转,由西渐次转为东北偏东。(3)风速幂指数风速幂指数是表示大气层内湍流交换强弱的一个标志,幂指数愈小,表示气层内湍流交换愈活跃。快安工业区200m以下气层内各时刻的风速幂指数m值见表4-2。表4-2 各时刻的风速幂指数m值时刻季节5时7时15时20时夏季0.5970.4280.1490.301冬季0.2310.3410.0940.244从表中可以看出,冬、夏两季200m以下各厚度层风速幂指数m值的日变化有共同的规律:午后(15时)的m值最小,清晨或夜晚的m值最大,这意味午后湍流交换活跃,有利于污染物垂直混合稀释,而清晨及夜晚则相反。另外,从表中可发现,该区域夏季各时刻的m值反而较冬季为大,这与夏季静风频率远高于冬季有关,该区域夏季的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反而不如冬季。4.1.2 温度场特征 变化规律该区域冬夏两季地面温度及低空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r具有同样的日变化规律,午后温度高,温度垂直递减率大,该时刻有利于对流发展及湍流的加强,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而深夜及清晨则相反。该区域上空1000m以下,夏季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为0.68/100m,冬季为0.70/100m,该区冬季的r值略大,故冬季的扩散能力反而比夏季略强。逆温特征(1)接地逆温该区域夏季接地逆温出现的频率为15.9,冬季仅5.1。接地逆温的平均厚度为47.5m,冬季为83.1m,平均强度夏季为1.11/100m,冬季为0.65/100m。夏季接地逆温出现的频率及平均强度均比冬季大,但平均厚度较冬季小。(2)非接地逆温该区域依山傍水,地形复杂,逆温出现多层性。夏季非接地逆温有三层,冬季则达五层。第一层出现在100m以下,第二层出现在1000m-1500m之间。其它层则出现在1500m以上。第一层逆温出现频率最高,随着层次升高,出现频率则渐次减少。冬季非接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小计,见表4-3。表4-3 各逆温层特征季节层次层结要素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夏季h140.8101.8144.0r-1.241.001.74f(%)冬季h180.3165.1136.389.0103.2r-1.191.321.270.772.04f(%)96.21.3说明:h逆温层平均厚度(m); r-逆温层平均强度(/100m); f出现逆温的探测时次占探测总时次的百分比()。(3)逆温层顶高分布逆温层顶高与污染轻重关系密切。若排放源高于逆温层顶,则逆温层对地面起屏障作用,污染物只能向上扩散,地面污染减轻。若有效源高位于逆温层内,则污染物很难超越逆温中心或层顶,只能向下扩散,使地面污染加重。日出后短时间还会产生熏烟天气,造成地面高浓度污染,见表4-4。表4-4 冬、夏两季逆温层顶高分布状况高度(m)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出现次数夏季14133152冬季461145123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夏季4.11.470.3冬季2.63.380.4夏季顶高低于100m的逆温出现次数为14次,占逆温出现总次数的18.9,远高于冬季。(4)逆温层生消特征该区域冬、夏两季的低空逆温一般均于17时开始生成,而接地逆温则于18时后开始出现。深夜23时至翌日7时,近地层(200m以下)逆温频率最大,日出后逆温层底部抬升,强度、厚度均减小,中午前后,近地层逆温消失。4.1.3 大气稳定度 各类稳定度的频率分布快安地区冬季以中性天气为主,频率大56.81,夏季则以稳定天气(e+f)为主,频率达41.33,见表4-5。表4-5 各类稳定度频率表()稳定度季节abcdef夏季14.2014.635.9723.2912.9228.41冬季1.127.505.9856.8114.8613.7 不同稳定度下的风速幂指数各类稳定度下的风速幂指数m值见表4-6。表4-6 不同稳定度下的风速幂指数(10-150m)稳定度不稳定中性稳定m值9m值随大气稳定度增大而增加,即风速随高度的增长率,稳定天气中性天气不稳定天气。 稳定度与风向风速联合分布冬、夏两季稳定天气(e+f)下,地面风速均最小,小于2.0m/s的次数,冬季占22.3,夏季占84.2。其中静风天气冬季占3.9,夏季占17.2,风向冬、夏两季均以w-nnw为主,频率分别为:冬季64.1,夏季32.3。不稳定天气下(a+b+c),地面风速较大,大等于2m/s,冬季达80,夏季占38.4,风向夏季以se-ssw为主,频率为65.3,冬季以w-nnw居多,占31.3,其次为e-sse,占30.5。中性天气下,地面风速更大,大、等于2.0m/s的风速,冬季达82.9,(其中大于6.0m/s占10.3),夏季为36.0。风向冬季以w-nnw为主,频率达59.2,夏季以se-ssw居多,频率为42.7。见表4-7和表4-8。4.1.4 混合层厚度因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所形成的强烈湍流混合的层次称为大气混合层。它表征大气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稀释的范围,混合层越厚,污染物稀释范围越广。表4-7 混合层厚度时 次月份02081420平均一934706147611291061四693667155111291012七662772172510481052十86894815749851092年789774158110731054全年中,夏季14时混合层最深厚度达1745m。夏季日变幅值也最大,达1063m,秋季最小,仅706m。平均混合层厚度以秋季最大,春季最小。从日变化来看,上半夜及日出前后混合层厚度一般较薄,污染物扩散稀释范围小,近地层污染加重,午后混合层厚度最大,污染物扩散稀释范围广,近地层污染减轻。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述4.2.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快安工业区内,项目拟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4-8。表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1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so20.500.15no20.240.12tsp/0.30苯并芘0.00001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